分享
心理教育在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_郭兴现.pdf
下载文档

ID:2734514

大小:1.64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心理 教育 中小学教育 管理工作 中的 应用 郭兴现
038学校治理学校管理心理教育在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郭兴现【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生的心理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将心理教育渗透在中小学教学管理中,探索适合中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心理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成为目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心理教育融入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分析,对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寻求在中小学积极开展心理教育的模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关键词】教学改革;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管理【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23)05-0038-03【DOI】10.12240/j.issn.2095-9214.2023.05.012中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开展心理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心理的发育过程,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自己心理的变化有一定的认知。通过心理教育课程告诉学生,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要用正确的心态应对困难,并不断提高应对困难、解决困难的能力。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讲座等,采用各种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而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应及时给予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学生加快摆脱对自己的错误认知,调整心态,并和家长及时沟通学生情况,帮助学生从根源上解决心理问题,使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一、心理教育融入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意义(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生对自我的认知来源于不断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反省。由于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有限,常常会陷入自我怀疑中,他们思考着自己是怎样的人,以及在别人眼中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内心渴望了解真实的自己,只有正确地认清自我、接纳自我,才有可能认识并接纳别人。因此,中小学生的心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欣赏他人,才能使他们享受被别人欣赏的快乐;要让学生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不要因为自己的不足而自我怀疑,也不要因为自己的优势就轻视别人,要学会取长补短,学习他人的优点,不断完善自己。(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心理健康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才能具备正确看待现实、应对生活中的苦难,并积极解决苦难的思想认知。心理教育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学校要重视心理教育在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将心理教育课程贯穿到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减轻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疏导学生内心的困惑,减少学生病态行为和偏激行为出现的可能。心理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使学生面对外界的诱惑,能够以意志力约束自己,自觉遵循社会行为规范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帮助学生处理好自己和别人交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能够积极面对现实,039学校管理学校治理努力适应环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青少年时期是学生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小学生心理、生理发育尚未成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会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养成不健康的习惯,进而侵害自身的思想和人格。中小学心理教育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学生虽然还是孩子,存在是非判断不清、文化认知不足的情况,但学生也有独立的人格,渴望得到尊敬和关爱,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愿望。教育者更应尊重每个学生健全的人格,与学生平等交流,尊重学生的看法,保障学生健康地生活、快乐地成长。二、心理教育融入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方式(一)挖掘学生的潜在优势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更应关注学生的特点和个体化差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走进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真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潜在优势。对于学生在班级中被孤立、嘲笑的情况,教师必须给予重视,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情况,告诉学生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人是完美的,每个人身上都存在长处和不足。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别人的不足,接纳他人,帮助他人,从而消除学生心理的对立情绪,在班级里营造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氛围,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自我,正确面对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学习他人的优点,不断地完善自己,并帮助学生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潜在优势,帮助学生重获信心。(二)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有着必要的物质需求、尊重需求、理解和被爱的需求等,这些都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合理需求。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不同:低年级的学生渴望教师和家长的爱与理解;中年级的学生会通过帮助他人获取自我满足;高年级的学生希望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从而丰富认知、开阔眼界,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优秀品质。因此,教师要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抑制其不合理需求,高度重视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在班级中创造各种条件促使学生健康发展。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愿意帮助别人来满足自我,就可以在班级范围内组织“天使游戏”,把学生的名字写在一张纸条上,学生抽签决定要守护的一方,在一个月时限内,自己就是被守护学生的天使,帮助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帮助别人的需求,也营造了友爱互助的班级氛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三)及时给学生提供引导中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心理和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容易受到不良因素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教师要针对学生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结合心理教育内容,丰富心理教育的内涵,采用合适的方式和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对自我的心理状况有清晰的认知,对于社会上的诱惑也有一定的认识,正视来自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教学方式从原来的游戏式教学变为课堂教学,学生一开始肯定是很难接受的,教师必须做好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上的变化。对此,教师一开始不要给学生安排过多的学习内容,而是要先制定简单的教学内容,待学生完成之后,适时地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先帮助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方式,再适当增加教学内容。教师要正视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及时给学生提供指导,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贯穿心理教育内容,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三、心理教育融入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途径(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交流与沟通教师要正视自己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040学校治理学校管理生,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重视学生心理教育,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应积极开展心理教育,丰富心理教育的内容,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对于小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快乐,积极享受生活、接纳自我,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于初中生,就要适当加入生理健康的内容,引导学生正视青春期心理和身体上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找到与异性交往的正确方法等。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人,应具备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经验,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重点在于治疗而不是识别,要及时发现、善于引导,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并主动与家长建立联系,在学生心理教育方面形成家校合力。(二)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心理健康教育以课程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陶冶学生的心理品质,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强化自我认知,接纳自己的同时学会接纳别人,这是心理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在课堂上,教师要帮助学生系统地认知自己心理和身体上的变化,学会表达自己,学会倾听别人,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鼓励学生不断挖掘自己身上的优点,弥补不足之处,不断完善自我;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在正确评价和分析自我的同时,理性地面对别人的长处和不足,尽可能地与人为善,欣赏别人的同时享受被别人欣赏的快乐,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学习他人所长。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自我,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的心态,理性地面对生活,健康地学习和成长。(三)丰富心理教育课程的途径和内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针对学生生活和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结合心理教育的内容,丰富心理教育的内涵,采用合适的方式和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对自我的心理状况有清晰的认知。小学阶段,针对低年级的学生,以游戏的形式使学生融入集体,在游戏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长处,尽可能地展示学生的个人魅力,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中年级的学生,重视思想品德的培养,在心理教育课程中穿插古今中外英雄人物的事迹等,以讲故事的形式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对于初中学生,则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这个阶段的学生处于心理和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沟通和教育,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心理教育课程要贯穿于中小学日常教学活动中,要符合教学实践和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发展情况。心理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重视学生心理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探索适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模式,不断丰富心理教育课程的途径和内涵;同时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学生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要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对学生有深刻的了解,挖掘学生的潜在优势,尽可能满足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合理需求,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参考文献】1 王崇宝.积极心理学视域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路径J.中国德育,2020(24):40-43.2 林崇德,俞国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解读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09.【作者简介】郭兴现(1987.08),男,汉族,云南腾冲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