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协同视域下应用型高校学报办刊育人路径探究_刘思亦.pdf
下载文档

ID:2734466

大小:209.16K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协同 视域 应用 高校 学报 育人 路径 探究 刘思亦
第 6 期2023 年 2 月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No.6February,2023基金项目:南京工程学院社科联党建与思政教育专项研究立项课题;项目编号:SKLB202213。作者简介:刘思亦(1993),女,江苏南京人,编辑,硕士;研究方向:编辑出版,教育管理。协同视域下应用型高校学报办刊育人路径探究刘思亦,尹桂茹(南京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7)摘要:高校学报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既能够直接参与育人,又可以配合其他部门间接育人,但受功能定位、刊物内容、传播模式、服务指向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应用型高校学报的育人功能被人为弱化。文章分析了当前应用型高校学报育人职能的发展困境,提出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可以从服务特色学科建设、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构建知识型服务平台、提升育人能力等方面入手,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办刊育人效用,促进学报建设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协同式发展。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学报;育人功能;协同理论中图分类号:G213文献标志码:A0引言201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中提出了“全员全方面全过程”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对高校建立全方位育人机制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应用型高校学报作为高等学校主办的学术期刊,是展示本校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与师生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13,在“三全育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有研究已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应用型高校学报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48,但缺少系统性归纳,且育人对象大多集中在研究生作者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高教改革以及新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对应用型高校学报在发挥育人功能中存在的困境及其成因机理方面的研究深度不够。如何在办刊育人与维持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中寻求平衡,如何在履行自身职责使命的同时找到对接“三全育人”的协同点、契合点,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1高校学报育人功能体现现代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学术育人。高校学报虽不直接面向教学,但其所具备的学术价值渗透在高校教学与科研的方方面面911,这决定了其能以特有的视角参与学术育人的各个环节。1.1直接育人功能引导科研方向。高校学报作为学术窗口,栏目设置与选题策划紧密围绕本校学科布局,整合了大量的优秀学术资源,是对专业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学生掌握学术信息、获取科研方法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研究方向具有重要引导作用。此外,学报的编委及审稿专家是各个研究领域的一线教学、科研人员,对其学科发展及研究动向都有着专业的认知与敏感,能在论文的意识形态、学术质量、科研价值等方面给出意见,帮助作者开阔眼界,挖掘科研创新能力,激发学术思维能力。指导学术撰写。学报编辑作为高校科研队伍的一分子,除自身专业所长外,还受过长期出版专业规范培训,熟悉科研和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对于初入科研场的学生作者而言,编校全过程中与编辑的沟通,有益于其规范论文写作、优化语言表达,提升学术交流能力。规范学术道德。一方面,依托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与同行专家评议建立的论文三审制度,具有学术评价把关之效,对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维护良性学术氛围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学报也能以自身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作者树立严谨、诚信的学术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底线。1.2间接育人功能提供学习交流平台,赋能教师队伍培育。教师是育人的重要主体,教师的个人成长、优秀教师队伍的培育,离不开学报所提供的学术交流平台。一方面,学报所刊发的高水平论文能引导青年教师在专业上深入思考,为他们开展科研提供借鉴,同时学报在激发青年教师科研热情、提高科研能力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学报提供的优质学术资源,有助于教师丰富知识储备,提升专业理论素养,提高教书育人能力。展示优秀学术成果,反哺高校学科建设。学科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核心,学科建设的成效决定着高校的办学特色和育人质量。学报作为高校优势特色学45第 6 期2023 年 2 月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出版No.6February,2023科具体学术成果展示的重要载体,在对本校优秀科研项目进行深入、系列报道上具有天然的时空优势,对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桥梁作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学报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平台。构建良好学术生态,助力思想教育引导。学术期刊的主要功能是传播先进学术思想、传递先进文化知识、促进新思想的产生。学报作为高校学术文化展示的窗口,其办刊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广大师生,对校园良好学术生态环境的构建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是高校加强思想教育的有效助力。2应用型高校学报育人功能淡化归因分析理论上,高校学报能够凭借自身优势在育人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由于受历史与现实、主观和客观等因素影响,不少应用型高校学报在高校育人体系中扮演着无关重要的角色。在诸多影响中,以下几个方面尤为突出,须理性认识、谨慎对待。2.1功能定位模糊化应用型高校学报的职能包含展现科研成果、引导科研方向、服务人才培养、助力应用性科研成果转化等,但由于长期以来受“全、小、散、弱”问题困扰,学报在功能定位上存在“模糊化”情况,育人功能被弱化甚至忽视。客观上,尽管学报工作与学校教学科研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伴随着高校发展的切实需求,在学术评价功利化导向等问题的影响下,部分应用型高校将学报工作定位为公益事业,未纳入本校科教融合的综合发展之中,使得学报处于边缘位置,“生存尚可维持、发展举步维艰”的状况让学报很难正常发挥育人作用。主观上,作为学报办刊的参与者,学报编辑在办刊理念上未能真正将“学术传播”与“学术育人”结合起来,缺乏相应的办刊育人思维,将学报的功能定位局限在保障学术传播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上,使得其育人职能被严重低估。同时,育人工作成果难以被量化,无法凸显业绩,影响工作积极性,这也是学报履行育人职能困难的原因之一。2.2刊物内容同质化应用型高校学报大多是综合性学术期刊,专业覆盖面广,涉及诸多学科,不少学报又往往以学科名称直接命名栏目。表面看,这种综合性办刊模式,丰富了期刊栏目,增加了稿件来源。但由于栏目间缺乏有机联系,形式上的“全”,无法避免实质上的“散”,空有综合之名而无综合之实。受创刊时间短、层次定位不高、学科竞争力弱等因素影响,应用型高校学报在学术期刊生态系统中一直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栏目设置的全而不专更使得其在此局促空间内无法深度策划,专题选择“大众化”“跟风化”现象严重,难以匹配到高水平的稿源。同时,由于学报的高校办刊属性,稿件“内源性”问题凸出,存在着不少论文同质化现象,选题千篇一律、研究对象相近、研究方法类似、研究结果雷同的情况屡见不鲜。期刊内容的同质化严重阻碍了读者获取信息的效率。对于青年学生而言,其学术辨别能力较弱,同质化的学术内容会带来审美疲劳等不良后果,使读者浪费时间和精力,降低阅读、学习热情。2.3出版模式传统化全媒体时代,随着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期刊数字化转型建设得到了广泛重视,高校学报也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号、建立学报网站等方式紧跟时代步伐。但囿于数字化专业知识和新媒体编辑实践的欠缺,且难以投入足够资金布局数字化发展,大部分学报的“数字化”仅局限于将纸质期刊内容原封不动拷贝至网络平台,并未针对移动式互联网环境下的传播特点进行专门的二次加工,数字化深度不足。当下,受众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呈现出多元化、碎片化、跳跃化、互动化等特点,学术知识的传播方式不适应用户需求,难以发挥学术期刊的学术育人效果。2.4服务指向单一化编辑活动本身具有服务性特征,要服务于作者与文稿,更要服务于读者和社会。在传统编辑理念中,要求编辑们为期刊的学术内容负责,但在媒体融合的“后期刊时代”,为科研学术服务的出版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这对期刊编辑提升服务力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目前,部分应用型高校学报由于办刊规模小、边缘化现象严重等原因,部分学报编辑安于守旧,仍停留在单向线性的传统出版思维上,稿件刊发之后与作者的交流基本结束,不能在后续主动提供刊后反馈、传递相关资讯、搭建新媒体学术交流平台等,缺乏互动思维与主动服务意识,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作者再次投稿的积极性,制约了学报向强黏性学术聚合服务平台发展,影响了学报育人作用的发挥。3应用型高校学报协同育人发展突围建议协同理论认为,复杂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各子系统间的协同运作,最终在宏观上呈现一定的有序状态12。根据协同理论,在高校这个庞杂的育人系统中,各个子系统通过需求互足、资源互补、机制共建、成果共享等协作方式实现人才共育目标。应用型高校学报作为学校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系统中的其他主体相互配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3.1强化特色栏目建设,协同推进应用型特色学科发展特色栏目建设是高校学报特色化的主要内容,也是学报服务学科建设、推进协同育人发展的重要切55第 6 期2023 年 2 月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出版No.6February,2023入点。(1)学报应充分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在寻找学科特色与“立地式”应用性科研发展结合点的基础上,把握栏目的可持续性与品牌性,借助地缘性办学优势和地域文化优势,着力打造学科型资源共建、地域式资源共享平台。为此,应用型高校学报应发挥高校的科研平台与资源优势,主动对接地方行业企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与重大项目,积极策划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地方发展的特色栏目,开设系列专题跟踪报道优秀学术成果落地情况,以窗口和纽带的角色参与产业发展、学科建设、研究成果转化落地的“产学研”协同。(2)要建立以应用性刊后评价为导向的栏目建设评价机制。学术期刊的刊后评价作为学术评价体系的重要环节,是衡量稿件学术质量、期刊办刊成效的重要指标。目前学界普遍采用的学术期刊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基于影响因子的定量评价法、以同行评议为核心的定性评价法以及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法,在主观和客观上都是以期刊内容的学术性价值为首要评价标准。这一主流学术评价体系具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但对于主要服务行业与地方应用性科研成果产出的应用型高校学报而言,无疑也有着局限性。应将栏目成果转化率与社会综合影响力纳入应用型特色栏目建设的考量之中,建立适用于“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栏目刊后评价标准,通过定期回访与调研,及时了解已刊发成果的落地情况与应用实效,并形成相关应用性评价报告,以此为依据对特色栏目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不断修正与延伸,为应用性学科建设提供重要参考。3.2完善审核机制加强引导沟通,协同共建良好学术环境学术环境是高校学术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与作为学术主体的师生、科研工作者,以及作为学术客体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活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良好的学术环境对于培养学术诚信、创新思维等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学报作为学术研究成果展示的主要平台和推进学术创新的重要支撑,既担有营造良好科研氛围之职,又负有严格维护学术诚信之责,是构建高校健康学术环境的重要参与者。对此,学报可以从完善审核机制净化学术活动、建立互动型用户群优化学术关系两个维度着手。完备的审核机制是学术诚信得以维系的最重要保障。学报应树立问题前置意识,建立详尽的稿件处理规范和制度,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挖掘与防范融入期刊出版从初审到发表的各个环节。通过公布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标准及处罚措施、与作者签订版权转让协议与诚信声明、利用检测工具进行稿件查重等“硬防范”措施,辅以开展校内学术规范教育、刊登期刊出版伦理道德声明、执行同行评议制度等“软防范”手段,多方位遏制学术不端行为。此外还应完善刊稿意识形态审核机制,将其纳入学报“三审三校”流程之中,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除编辑甄别外,还需充分发挥审稿专家与编委会的把关作用,对于可能涉及意识形态问题的稿件进行重点审核,先交由专家“背对背”独立审查,再召开审读会“面对面”讨论交流,确保稿件的政治质量。良好的编辑作者关系是学报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报办刊育人的隐性途径,应在编校全过程中加强编辑与作者的有效沟通和深度互动。(1)要建立便捷高效的沟通渠道,可以利用新媒体软件如 QQ、微信等进行一对一即时沟通或一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