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陵山片区乡村振兴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舒晓惠.pdf
下载文档

ID:2734384

大小:1.94M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武陵山片区 乡村 振兴 小城镇 协调发展 评价 指标体系 构建 舒晓惠
http:/2023年1月 第14卷 第2期武陵山片区乡村振兴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舒晓惠1唐红美2徐艳群21.怀化学院商学院,湖南怀化418000;2.吉首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湖南吉首416000摘要: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及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两大战略协同发展,是顺应我国城镇化发展大势、保持乡村发展活力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此,以武陵山片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已有研究,遵循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欠发达地区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评价指标;武陵山片区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3)02-31-70引言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在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时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最终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武陵山片区是国家14个集中连片扶贫地区之一和集中连片扶贫的先行示范区,其在2020年全国实现全面脱贫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做法具有重要的示范参考意义。受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等因素的影响,武陵山片区总体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其基础设施薄弱、市场体系不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不足,城镇化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推进,有助于提高武陵山片区城镇化发展质量,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深入实施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需要对两大战略的实施进程和成果进行量化评价,以对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进展和成效做出准确判断。在该过程中,须构建适应性强、科学简便、功能完善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1相关概念1.1新型城镇化内涵及特征1.1.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纠正与补充。其是以人为核心、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镇化,是资源节约集聚、产业互动、生态宜居宜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镇化,是能促进不同主体(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等)互促共进、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界定。单卓然等1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和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城镇化。陈明星等2认为,新型城镇化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是从土地城镇化转向人的城镇化。其将核心落在“人”上,认为新型城镇化是破解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宣烨等3认为,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强调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完成产业转型,提升人民幸福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任杲等4认为,新型城镇化以生态文明为硬约束,强调生产、生活和生态有机统一,其目标是城乡协调发展。1.1.2新型城镇化的特征。新型城镇化的特征主要包括4点。第一,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其强调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坚持以人为核心,在不断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武陵山片区乡村振兴与小城镇协同发展测度与提升策略研究”(XSP21YBC443)。作者简介:舒晓惠(1974),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统计与计量分析;唐红美(1995),女,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统计。通信作者:徐艳群(1997),女,硕士生,研究方向:经济统计。31DOI:10.19345/ki.1674-7909.2023.02.039http:/2023年1月 第14卷 第2期推进人口城镇化的同时提高人们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人口就业及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由乡到城的转变。第二,新型城镇化是协调有序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以城市群为主体,通过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第三,新型城镇化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其注重质的提升,要求统筹规划城市空间,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第四,新型城镇化是追求生态文明和城乡一体的城镇化。其坚持以人为核心,追求生态宜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及城镇健康可持续发展,逐步实现社会基本福利均等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1.2乡村振兴相关理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乎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乡村振兴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改变乡村发展滞后甚至衰退的态势,促进乡村转型和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经济富强、生活美好的新农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方针,其分别是乡村振兴的基石、灵魂、保证、核心与目标,这5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2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是由多个独立的统计指标共同组成的一个具有目的性、理论性和科学性的完备系统,各指标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应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了解各研究对象之间存在的异同,从中寻找一些能反映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共性指标,再根据实际情况构造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笔者根据武陵山片区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等特点,构建了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2.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2.1.1科学性原则。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以科学性为原则,能合理反映武陵山片区城乡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特征和现状,能反映出各指标之间的真实关系,能客观全面地展现研究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且与实际情况相符。2.1.2系统可行性原则。城乡系统之间存在内在联系,选取的各个指标之间应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共同构成一个系统的评价体系。在实际评价过程中,该体系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出武陵山片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协调水平。2.1.3典型代表性原则。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选取的指标应具有典型性,要尽可能地反映出武陵山片区城乡经济、环境和社会变化的综合特征,各指标的权重分配和评价标准都应与武陵山片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相符。2.1.4数据真实性。对评价指标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其是否具有代表性,还要考虑是否有可靠途径能获取相关指标数据,同时指标数据要能真实、客观地反映武陵山片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内在关联。2.1.5可比、可操作性原则。选取的指标应简单明了、数据获取方便,各指标之间应具备较强的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对同类评价对象要设定共性的评价指标,以便于评价结果可以相互比较。2.2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目前,针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标准。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与研究对象,各学者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各有不同。牛晓春等5以陕西省10个省辖市为例,从人口、经济、基础设施、生活质量、生态环境和城乡统筹发展等6个方面建立了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沈宏超等6从经济发展、人口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社会发展、城乡统筹等6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指标体系,并用熵值法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孙娜等7认为虽然单一的城镇人口比重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镇化发展程度,但其无法反映居民就业、城市经济及居民生活水平等情况,不能科学、全面地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因此,其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人口就业及城乡统筹等维度构建了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倪泽晟等8从基础设施水平、经济建设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环境友好水平4个维度,建立评估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体系。王亚歌9从人口城镇化、经济社会城镇化、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与城乡统筹角度出发,建立粤东西北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高志刚等10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从经济、社会、人口、空间及生态环境新型城镇化5个方面选取指标,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笔者将上述研究成果与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等权威文件设定的新型城镇化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近年来各学者所构建的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涉及人口城镇化、经济社会城镇化、空间城镇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城32http:/乡统筹、生态环境等指标。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及权威文件对新型城镇化指标的设定,基于前文对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内涵及特征的分析,笔者构建出武陵山片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2.2.1新型城镇化类指标设计。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以人为核心、实现城乡一体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活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和产业支撑等方面实现从乡到城的转变,最终达到“人的无差别发展”。因此,笔者设计了4类指标,即人口指标、社会保障指标、环境指标、生活方式指标。2.2.1.1人口指标。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其关注的核心。因此,笔者将人口城镇化作为衡量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2.2.1.2社会保障指标。加强社会保障能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基础设施一体化,弥补农村发展的短板。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社会公平、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依托,是教育、医疗卫生和养老等各方面无差别化的保障,可用其衡量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可直接影响城乡资源利用效率、保证城镇和乡村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笔者将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作为衡量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2.1.3环境指标。环境指标是保护社会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健康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的重要评价依据。生态环境城镇化的发展质量可以反映出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作者对环境指标进行评估。2.2.1.4生活方式指标。城镇化的过程实质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农村景观向城市景观转变、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且农业人口的生活方式由农村向城市发生转变的过程。生活方式的转变涉及经济、社会、产业结构、空间、城乡协调等方面的变化。因此,作者评估了生活方式。2.2.2新型城镇化要素指标设计。2.2.2.1人口城镇化。人口城镇化指标包括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口密度。2.2.2.2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指标包括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数、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每万名学生专任教师人数、中小学在校学生人数。2.2.2.3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指标包括互联网宽带接入户、城市用水普及率、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数、全市公路通车里程、民用汽车保有量。2.2.2.4生态城镇化。生态城镇化指标包括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城市污水处理率、二氧化硫排放量、森林覆盖率、公园绿地面积。2.2.2.5经济社会城镇化。经济社会城镇化指标目标层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类指标生活方式环境社会保障人口层指标人口城镇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空间城镇化城乡协调图1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图表1新型城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对比研究项目牛晓春等5沈宏超等6孙娜等7倪泽晟等8王亚歌9高志刚等10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经济社会城镇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城乡统筹舒晓惠,等.武陵山片区乡村振兴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33http:/2023年1月 第14卷 第2期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邮电业务总量、研发投入占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财政预算支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2.2.6空间城镇化。空间城镇化指标包括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城市人口密度。2.2.2.7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指标包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系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3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乡村振兴是近几年诸多学者探讨的热点问题。乡村振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涉及人口、土地、经济、农业等各种要素,因此,各学者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多种多样。张挺等11基于现有研究成果,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5个维度筛选出多个具有代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