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政治话语构建中的“他异...——以公民话语作为分析进路_郭忠华.pdf
下载文档

ID:2734365

大小:1.73MB

页数:12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西方 政治 话语 构建 中的 公民 作为 分析 进路 郭忠华
西方政治话语构建中的“他异性”策略 以公民话语作为分析进路郭忠华内容提要 西方不仅是一个地域概念,更构建了一套表征自由、平等、正义的政治话语体系。在反思东方主义的基础上,以公民话语作为抓手,艾辛提出了西方政治话语构建的“他异性”范式。它表明,西方政治话语构建以群体区隔作为基础,通过团结、竞争和疏离策略而建立起有关自身统治的话语。“他异性”范式尽管把西方政治话语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但与东方主义一样,它忽略了欧洲近代早期的“正面他异性”策略。这种策略体现在对东方的理想化上,伏尔泰的中国孤儿表现得较为典型,它为欧洲现代话语建构提供了参照标准。内部“他异性”策略与正反两种外部“他异性”策略结合在一起,构成西方政治话语建构的三种策略。它们表明,以自由、平等、正义自居的西方政治建立在群体区隔和不平等的基础上。关 键 词 西方 政治话语 话语构建 他异性问题的提出政治话语体现权力和意识形态。在西方政治学界,“西方”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政治话语概念,被看作表征自由、平等、正义、博爱、理性等含义。这种含义是在“东 西”比较结构中被人为建构起来的。自古希腊以来,大量思想家投身于这一建构过程。比如,亚里士多德对希腊民族、欧洲蛮族和亚洲民族的特性进行比较,认为希腊民族以道德优良的生活为宗旨,既能统治又能被统治,欧洲野蛮民族比希腊民族更加富有奴性,亚洲民族则比欧洲蛮族还更富有奴性,因为亚洲民族常忍受专制统治而不起来反抗。再比如,在黑格尔看来,欧洲的高贵是由于历史理性在东西方的不同发展阶段造成的:“世界历史从东方到西方,因为欧洲绝对地是历史的终点历史是有一个决定的东方,就是亚细亚。那个外界的物质的太阳便在这里升起,而在西方沉没,那个自觉的太阳也是在这里升起,散播一种更为高贵的光明。”韦伯也把解释西方为何能率先进入现代作为研究目标。他指出:“生为近代欧洲文化之子,在研究世界史时,必然且应当提出如下的问题:即在 且仅在 西方世界,曾出现朝着(至少我们认为)具有普遍性意义及价值的方向发展的某些文化现象,这到底该归诸怎样的因果关系呢?”在这一问题的指导下,他找到了“新教伦理”,认为正是“新教伦理”推动西方率先进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东方则由于缺乏此类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与全球治理研究”(项目号:)的阶段性成果。DOI:10.16091/32-1308/c.2023.01.012伦理而无法迈入现代之门。显然,上述思想家都是从“东西差异”的视角来建构有关西方高贵性的话语的,他们把东方和西方看作是两个存在本体论差异的阵营,两者内部的差异性则遭到忽视。这种话语建构模式在 世纪中后期被著名思想家爱德华萨义德()提炼成“东方主义”()范式。按照萨义德的定义,东方主义是由西方学者所创造出来的,旨在证明西方优越性的一种话语建构策略。它首先把东西方看作是存在本体性差异的两个阵营,然后再通过对东方的贬低、污名来系统生产出西方所需要的文本。在这种建构策略中,“东方主义的一切都置身于真实的东方之外,东方主义的意义更多地依赖西方而不是东方”。东方主义自提出之始便在全球学术界形成了广泛的影响,这种有关东方的知识与其说增进了人们对东方的理解,不如说是西方“管理”和“驯服”东方的一种策略。东方主义范式尽管有助于人们增进对西方政治话语建构方式的认识,但由于它建立在东西二元划分、西方对东方的规驯以及东西方外部比较的基础上,从而忽视了来自西方社会内部的建构动力。年,英国著名学者恩靳艾辛()出版成为政治()一书,他在反思东方主义范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他异性”()范式。成为政治以“他异性”作为分析框架,以公民身份()作为主要抓手,旨在对西方政治话语的建构方式提供一种更加全面的解释。“他异性”概念自提出之始便在西方学术界形成广泛的影响。比如,格拉得图阿绪尔()认为:“恩靳艾辛的成为政治 一书是一个知识的海洋,它抱负宏大、视野宽广,它以一种精到、博学和连贯的方式对从古希腊到当今时代的西方公民话语进行蠡测。不仅如此,它还对西方政治话语的建构策略和技巧、资本积累的变化和实践,以及城市作为人类聚居形式的频繁裂变史进行深度的理论探索。此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成就卓越”;伦纳德塔马拉()认为,“此书是一项非常有挑衅性的、反历史性的研究,它为研究西方话语建构提供了一条大胆而全新的路径”;安妮马克内温()则称其为“影响了一代人的原创性研究”。值成为政治出版 周年之际,年,全球数十名学者齐聚爱沙尼亚的塔林大学(),纪念这一著作的出版,并组织纪念专刊,探讨“他异性”概念的得失。事实表明,“他异性”理论范式已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鉴于“他异性”概念在国际学术界所具有的影响,也鉴于“他异性”概念在分析西方话语建构中的重要性,本文将在阐明这一范式含义的基础上,检视其得失,并以此为基础重新总结西方政治话语的建构方式。通过分析,本文一方面能深化人们对“他异性”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又能深化对西方政治话语建构策略的认识。“他异性”视角下西方公民话语的建构公民话语是一个建立在公民身份概念基础上的话语体系。“他异性”“公民身份”是成为政治一书中的两大基础性概念。其中,“他异性”是解释框架,公民身份则是解释对象。艾辛希望,理解公民身份的兴起和建构机制,能够透视作为整体的西方政治话语的建构机制。实际上,要读懂成为政治一书并不容易,论述层次上的思辨性、论述风格上的后现代主义,以及术语的繁多与晦涩,都妨碍了读者对于该书的理解。但它的写作目的和核心线索仍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实施一个雄心勃勃的研究计划:表明正统公民话语存在的缺陷,并以“他异性”概念为基础,重建公民身份的叙事方式。这一研究计划贯穿艾辛的整个学术生涯。公民身份是西方公民话语体系中的核心元素。与自由、民主、人权等话语一样,公民身份也被看作西方政治、文化的独特标志:只有西方的政治文化土壤才能孕育出公民身份,东方社会则由于缺乏相应的政治文化土壤而无法产生公民身份。这种理解在西方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例如,在韦伯看来,现代公民身份的兴起得益于中世纪欧洲城市共同体中的一系列独特因素,如城市议事会、城市法院、市民武装、兄弟盟约等。这些要素只存在于西方,“在亚洲,城市基本上没有自律性的行政;更重要的,城市的团体性格,以及城市人的概念,从未存在于亚洲,就算有,也只是些萌芽罢了”。通过这种论证策略,公民身份成为西方的独特产物。成为政治以挑战这种正统共识作为开端。在艾辛看来,这种观点只看到西方对东方的“他异化”,而忽视了西方内部的“他异化”及其在公民话语建构中的作用。该书开篇写道,“自古希腊开始便流行着这样一种印象:每一个时代的政治都以其公民身份作为基础。公民身份表达参与政治的权利,表达把个体自身建构成既能统治又能被统治的权利,表达与其他公民协商并一起决定政治共同体命运的权利。此类观点已得到广泛的认同。古希腊城邦中的武士 公民()形象、罗马政体中的贵族 公民()形象、基督教城市()中的商人 公民()形象以及现代都市中的资产阶级 公民()形象,这些形象已深深扎根于西方的政治记忆和认同结构中”。?I1但在他看来,这些都只是胜利者的形象,而没有看到胜利者在建立其公民身份之前与不同群体所展开的斗争和冲突。比如,为争取政治承认,形成古希腊武士与国王、农民与贵族之间,罗马平民与贵族之间,中世纪工匠、商人与贵族之间,现代工业社会中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以及当代移民、难民等群体与本国固有公民之间的激烈斗争。因此要研究公民身份的建构史,需要进行双重视角转换:一是从仅聚焦于东西方比较转移到对西方内部和东西方关系的同等重视;二是从“胜利者”的叙事转移到不同群体之间的“对话性关系”上去。通过建立一种整全性的分析框架,深化对西方公民身份建构方式的理解。在艾辛看来,没有哪一个社会团体的支配地位会先验性地得到其他群体的承认,也没有哪一个社会会天然地被其他社会承认为比自身更加高级,已经形成的公民身份话语无非是人为建构的结果。为此,他引入“他异性”概念。“他异性”是一个表示群体之间关系的概念,是特定群体将自身与其他群体区分开来的策略。?I2更具体地说,“他异的逻辑在于展示区分和差别,它不仅体现在各种各样的排斥性策略上,而且体现在有选择性地亲和、承认、接纳和联合的策略上”。?I3艾辛提炼出三种他异性策略:“团结性”()策略、“竞争性”()策略和“疏离性”()策略。团结性策略是一种“选择性亲和、承认和联合”的策略,即将个体纳入“我们”群体之中的策略;竞争性策略出现于群体共同在场和互动过程中,不同群体围绕支配权和正当性问题进行竞争的策略;疏离性策略则是取消他者群体的资格、地位,并制造承认的策略。?I4必须注意的是,他异不是一劳永逸地将他者群体排斥在外,而是不同群体之间边界的持续摩擦、变化和可逆性过程,群体的政治地位在这种动态关系中不断发生变化。从他异性角度来理解西方公民身份的建构方式,意味着研究者要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群体之间的关系上,考察公民群体与他者()如陌生人()、局 外 人()和 疏 离 者()之间的关系变动模式,即公民群体如何将他者差异化和疏离化,并建立起关于自身支配的正当性话语。从这一角度而言,公民身份就不是如正统话语所认为的,是个体在特定政治共同体中所拥有的正式成员资格以及由此产生的权利和义务,?I5因为这只是群体“他异性”边界建立完成后的结果,而是表现为具有不同主体性的群体之间建立起同一性()和差异性()的过程。依据“他异性”视角,艾辛对公民身份的概念内涵进行重新界定:“公民身份是特定群体通过团结、竞争和疏离等策略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被看作德性的、美好的、正当的和高级的地位,这种地位将陌生人、局外人、外来者疏离开来。”?I6“他异性”分析框架的建立和对公民身份概念的重新定义,使得艾辛可以重新阐述从古希腊至今的公民身份建构史,它共分为五个阶段。第一,在古希腊城邦时期,“他异性”表现在古希腊公民如何建立起“妇女、雇佣兵、客籍民、商人、骑士、手艺人”等范畴上。所有这些范畴都被设计用来区分公民群体,它们都为公民身份提供特定的元素。城市则是进行这种区分的核心场所:是否有权进入城市及参与相应的机构、仪式、礼拜、节日、宗教等,是决定在这一社会空间秩序中成为公民、陌生人还是局外人的核心元素,并由此形成支配各个群体的话语和规则。?I7第二,在罗马共和国和帝国时期,“他异性”体现在罗马公民如何建立表示从属和耻辱的范畴上,如穷人、平民、弱者、无财产者、工匠、商人和奴隶等。通过这些“他异性”范畴,罗马人建立起一个以法律为基础的精确而复杂的公民身份体系,他们不仅拥有各种各西方政治话语构建中的“他异性”策略样的特权,而且表现在特殊的服饰、仪式、节日、圣餐等符号系统上。?I8第三,在中世纪时期,工匠、骑士、商人等构成了公民的“他异性”群体。这些群体不仅反衬公民群体的特权,而且反过来使公民身份的含义发生两次革命性变革:一是商人、工匠通过行会组织从土地贵族手中夺得权力而成功地把自身上升为公民;?I9二是使公民身份的内容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政治性”内涵转变为“经济性”内涵,这为现代公民身份的兴起提供了充足的养分。?20第四,在 世纪到 世纪的近代欧洲,人文主义者、下层阶级(穷人)和殖民地先后成为“他异性”群体。来自修辞、诗歌、历史、伦理、哲学等领域的人文主义者首先获得公民身份的话语权,他们建立起主权在民、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异质性政治话语,这些话语与欧洲下层阶级结合在一起,推动公民身份从上层阶级的特权转变成为一种普遍性权利,推动公民身份从作为城邦()的成员向作为民族国家()的成员这一身份转换。随着欧洲现代转型的完成和欧洲殖民主义的展开,殖民地国家成为公民的“他异性”群体:欧洲殖民者一方面在殖民地面前确立自身的价值地位,另一方面则把现代公民身份理念扩展到广袤的殖民地。第五,年至今的全球化阶段,国际移民、难民、偷渡者等成为西方公民身份的“他异性”群体。这一阶段,全球化、局部战争、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催生大量移民、难民、偷渡者等国际性群体。这些群体不仅给西方公民身份带来大量的异质元素,而且使之在范围上变得更加世界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