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发展格局下课程思政改革路...—以“国际物流学”课程为例_张如云.pdf
下载文档

ID:2734276

大小:1.86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新发展 格局 课程 改革 国际 物流 如云
2023 年第 2 期(总第 1414 期)No.2,2023Serial No.1414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HEILONGJIANG EDUCATION(Research and 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2020 年 10 月,中央领导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环境,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面对当前和今后复杂严峻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使命,优秀人才对党和国家发展事业的重要性更为凸显1。高等院校作为我国人力资源最主要的来源,兼具育人和育才的双重职能,理应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发展中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下国家对人才的新要求2-3。思政教育是国家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各类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培育和输送国家伟大事业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关键着力点4。“国际物流学”是物流管理和工程类专业核心课程。2020 年,该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相对成熟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本文拟以该课程为例,探讨专业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以及职业精神和国际视野。一、“国际物流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一)新发展格局下需要更多的国际物流人才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自 2002 年起,中国已经连续多年蝉联全球第一大货物出口国地位,近 20 年期间中国出口总额增长超 200%5。2020 年,国家领导人提出并强调,构建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6。从宏观环境看,我国外贸进出口向上的发展势头短期内不会改变,将为国际物流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市场机遇。如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贸易额持续增长,就为中欧班列带来丰富的货源,年度运送货值五年增长近七倍。中国进出口贸易持续向好需要更加现代化的国际物流活动予以保障,国际物流人才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二)对授课对象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培养什么人”是思政教育的本质,应作为课程思政教育的首要问题予以重视7。“国际物流学”课程授课对象主要是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大学生阶段人的心理发展兼具半幼稚和半成熟特点,且置身于新媒体时代,对智能手机的严重依赖,使得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持续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着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定要增强阵地意识。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8。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同时也蕴含着机遇,需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双管齐下。因此,从授课对象的成长规律看,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以正确的价值观对在校大学生予以引导,开拓其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是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的有效途经。收稿日期:2022-06-27作者简介:张如云(1979),女,河南郑州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基金项目: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际物流学”(2020140545);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级课程思政样板课“物流管理”(华水政 2020 158 号);河南省社科规划年度项目“新时代河南省发展多式联运的关键问题研究”(2019BJJ049)摘要: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和“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必然需要更多的国际物流人才,“国际物流学”作为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是构成该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部分。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观背景下,结合授课对象和课程内容构成等特点,及作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的示范推广价值,从课程、思政、课堂、教师、评价五个核心要素出发,构建课程思政教育改革钻石模型,提升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成效。关键词:新格局;国际物流学;课程思政;国一流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2-0082-03新发展格局下课程思政改革路径以“国际物流学”课程为例张如云1,闫柯君2,卫科菁3(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5;2.南阳师范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3.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82图 1 课程思政钻石模型新发展格局下课程思政改革路径以“国际物流学”课程为例(三)课程内容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依托。“国际物流学”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涉外”属性。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为培养合格的物流管理活动未来从业者,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三类:第一,要实现掌握基础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知识性目标;第二,具有能够应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国际物流管理与运作问题的能力性目标;第三,需要达到深入理解新发展格局下国际物流政策导向和发展趋势,树立大局观念、责任意识,学会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繁琐的国际物流业务时,坚守国家利益的素质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9”因此,将思政内容融入国际物流学课程,既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关键手段,也是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在这门课中“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二、国际物流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改革路径保障课程思政实施质量的核心要素包括课程、思政、课堂、教师,以及评价,缺一不可10。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 纲要)提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 主力军、课程建设 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11。本文拟从上述五个核心要素出发,以五位一体的系统集成思维构建“国际物流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钻石模型(图 1),推进本课程思政建设。(一)持续提升课程建设质量专业课程是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的载体和平台,实施课程思政必须以高质量的课程建设作为前提。“国际物流学”课程思政依托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国际物流学”。2020 年该课程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类一流本科课程。依托学校水利水电专业特色,考虑学生就业去向,该课程内容建设思路如下。一是以国际物流业务流程为脉络,分国际物流基础知识篇、功能篇和服务篇设计内容,使学生掌握国际物流实务技能和基本理论。二是与水利水电特色专业相结合,创新性加入国际工程物流管理内容,使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更具特色,为水利水电建设单位输入更具针对性的人才。在“国际物流学”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期间,亟待突破传统课程教学只专注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现有教学设计和目标定位,拓宽思路挖掘专业知识和国际国内宏观形势的链接,凝练和开发基于课程知识的思政元素,并有机融入课程内容建设和课堂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二)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课程专业知识通常都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各章节教学内容都可能蕴含着家国情怀、社会责任、职业素养、进取意识、科学精神等,课程内容的更新往往体现宏观环境、政策调整和落实对该课程相关行业产业的影响等。因此,每一门专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充分挖掘和恰如其分地融入课堂教学,可以对学生产生非常积极而正向的影响,对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不可少。“国际物流学”课程建设历时数年,已经有丰富的线上及线下教学资源。但是,这些教学资源多为课程专业知识相关内容,课程思政方面的资源相对匮乏,不能很好地为任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提供辅助。为解决该问题,课程团队结合现有教学内容,初步识别出本课程知识模块中的部分思政元素(见表 1),本课程尚有丰富的思政元素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提炼。(三)不断提升思政教学课堂设计和讲授技巧实现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须以课堂作为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9”这说明,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具体实施方法的重要性。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存在流于形式和时机不佳等问题。“国际物流学”课堂思政教学存在共性问题。“国际物流学”教学团队拟从几个方面改善这种现状。其一,开展集体教研,挖掘课程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间的深层关系,在遵循课程知识体系完整的基础上,找准思政元素的切入点,确保教学内容与主流价表 1“国际物流学”部分课程思政元素国际物流活83新发展格局下课程思政改革路径以“国际物流学”课程为例责任编辑 巴登其其克值观不背离;其二,对课程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以平台线上资源辅助课堂思政教学;其三,集体研讨课堂教学技巧,从叙事提炼道理,以道理引发共鸣,达成课堂思政教学的“自然而然”“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四)培养任课教师思政理念和能力任课教师是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根据新华网报道,高校教育也存在几个明显的“80-20”现象,即 80%的高校教师为专业课教师,80%的高校课程为专业课程,80%左右的大学生认为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排在影响自己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第一位12。基于此,全面深入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于高校教师要深刻认同课程思政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各门课都有义务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课程思政理念,持续提升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国际物流学”课程组拟从以下两方面提升任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和执教能力。其一,课程团队集体研读包括“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内的重要论述,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等课程思政的首要问题,形成教师理应承担起培养国家发展所需人才的政治自觉,达成每门课程都蕴含思政元素的教育共识。其二,内外联动培养,以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课程团队积极参加思政教学典型经验交流、观摩优秀教师现场教学活动等,依托国家一流课程建设平台,持续贡献优质的“国际物流学”课程思政资源。(五)建立健全体现课程思政教育效果评价体系纲要 提出,“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11。强调要在各类考核评估评价工作和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落实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但是,课程思政教育人才培养效果涵盖专业知识和德育培养的综合性内容,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或成熟的实践可供参考。“国际物流学”课程思政人才培养效果评价可从“评教+评学”两个维度予以开展。其一,“评教”包含管理部门评教、同行互评、学生评教。“管理部门评教”,建议学校教务机构在对教师的考核体系中加入课程思政质量评价的相关指标,并将该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职级评定、岗位聘任等的一项参考指标,这也是 纲要 中所强调的。“同行互评”,可在课程团队集体教研过程中实施,可以相互评价思政元素的挖掘情况、教学设计和方法的实施效果等,主要起到相互借鉴和学习的效果。“学生评教”也可通过两种途经实施,一是在学校教务“学评教”系统中增加关于课程思政情况的指标,供学生评价;二是任课教师可以自行设计问卷调研学生对本课程思政效果的反馈,这种途经可帮助教师更直接地获取学生反馈。其二,“评学”主要采用任课教师评价学生,以及学生互评两种方法。教师可在课程考核内容中增加能够反映学生课程思政效果的开放性问题,也可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发言环节,并借助现代信息平台设置学生打分活动。如“国际物流学”课程经常应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开展教学互评、生生互评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三、结论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国际物流学”课程思政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以系统集成的思维予以改革和持续推进。围绕课程、思政、课堂、教师和评价等五方面核心要素,以持续提升课程建设质量作为基础,将建立健全体现课程思政教育效果评价体系作为必要保障,以积极培养任课教师思政理念和能力为前提,以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不断提升思政教学设计和课堂讲授技巧为手段,构建五位一体、缺一不可的课程思政改革路径。这些核心要素只有同步加强、形成协同效应才有望形成课程思政的有利环境、有效渠道,才可能实现课程思政人才培养效果,从而在“国际物流学”这一“责任田”中,为培养出新发展格局下国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