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乡村
振兴
循环
民族地区
吉林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金洪培
收稿日期:20220630基金项目:2021 年度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基金招标项目“东西部协作与延边州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融合研究”(2021JLSKZKZB049)研究成果作者简介:金洪培(1978),男(朝鲜族),延边大学副校长,人文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古代史、红色旅游研究;刘焕庆(1976),男,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从事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经济研究;陈默(1983),女,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从事发展经济学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22 年第 6 期(总第 191 期)民族地区经济与现代化乡村振兴、内循环与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 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金洪培a,刘焕庆b,陈默b(延边大学 a 人文学院;b 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摘要:党中央根据我国当前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形势提出了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乡村振兴是构建内循环的关键要素,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推进乡村振兴则需要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尤其是地处老少边穷的民族地区,如何利用好红色旅游资源和政策协同作用带动产业协同发展,发挥红色旅游的正外部性效能,这是解决制约当地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也由此促进了与内循环的衔接。本研究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样本,分析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融入地方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参与国内大循环的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民族地区的系统性发展对策。关 键 词:乡村振兴;内循环;民族地区;红色旅游;延边中图分类号:F127 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4922(2022)06-0049-07一、引言精准扶贫工作结束以后,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后的工作中心也从消除绝对贫困转移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工作上。与此同时,由于受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的影响,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了我国未来整体发展的宏观方向。结合上述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如何实现与双循环发展格局尤其是内循环的有机融合是能否提升乡村振兴战略效率的关键。从不同地区的乡村振兴角度看,西部地区、民族地区,以及革命老区的乡村发展一直是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关注的重点。在精准扶贫阶段,上述地区乡村立足于自然、文化尤其是红色文化资源方面的优势,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奠定了乡村综合发展的基础。通过回顾近年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以及西部地区贫困乡村的旅游脱贫,尤其是红色旅游脱贫实践经验可以看出,相关政策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与此同时,相关研究也从微观层面关注游客需求,探究游客旅游感知1、满意度2 和需求偏好3 4,分析红色旅游业态5、进行旅游需求预测6 等方面的研究,逐步拓展到探究红色旅游产业7、红色旅游资源开发8 和扶贫效应9 等实践领域。但结合系统论及红色旅游所具有的外部性特征看,如何使红色旅游所具有的正外部性内部化,以及如何使红色旅游系统内外部要素形成有机整体、进一步发挥相关政策的促进作用,是决定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上述对红色旅游发展关键性问题的认识,本研究以具有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双重特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红色旅游发展经验的总结,有针对性地探讨如何发挥政策融合的促进作用,构建红色旅游系统,实现与内循环相衔接等问题,以期在丰94DOI:10.16415/ki.23-1021/c.2022.06.006富红色旅游研究的内容同时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二、理论及文献研究(一)系统论与红色旅游开发系统论是不同类型旅游开发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基础理论之一。目前,学术界关于旅游系统论的探讨主要基于内部要素与外部要素两大视角。其中,从内部视角探讨旅游系统的观点认为,旅游开发需要关注构成旅游系统的各个内部要素 以 及 内 部 各 要 素 之 间 有 机 衔 接(Mill,198510;杨 新 军,199811;王 家 骏,199912;Gunn,200213)。根据该观点,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关注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包含其他旅游服务在内的旅游供给要素、旅游需求要素,以及连接旅游供给与需求的交通及信息要素。而从宏观视角探讨旅游系统的学者则认为,旅游系统是一个开放型的系统,其内容不仅包含了旅游内部要素,同时,包括旅游目的地及客源地的外部宏观经济、文化、政治等因素以及外部宏观要素与旅游内部要素间的相互作用(Leiper,197914;王祖正,200715;翁瑾,200716;Lei,201117)。结合系统论与红色旅游开发的实践可以看出,由于红色旅游在吸引物及行为特征方面与一般意义上的旅游活动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红色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旅游系统才能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积极作用。从旅游系统的内部角度看,红色旅游吸引物主要强调的是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承担的革命精神,而红色旅游行为也更加强调学习革命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18。因此,在构建红色旅游内部系统要素过程中,旅游目的地需要以开发红色旅游吸引物为基础,并在旅游服务方面增加革命历史及革命传统教育内容,同时,关注红色文化要素与餐饮、住宿,以及信息服务等其他旅游内部要素的融合。而在客源地即旅游市场要素方面,由于红色旅游在需求方面不同于一般的大众旅游市场,按照地域划分外部客源市场的方法无法满足知名度较低的红色目的地的需要。因此,确定具有红色旅游需求的特殊群体是构建红色旅游市场要素的关键。除此以外,在构建红色旅游系统过程中,起到连接目的地与客源市场要素的信息提供及交通要素需要思考交通成本及红色旅游信息如何精准提供给客源市场等问题。而从旅游系统的外部要素角度来看,进行红色旅游开发的旅游目的地是否制定了与旅游产业发展、红色旅游开发相关支持政策;客源市场是否有鼓励参与红色旅游活动的政策等政策性支持对红色旅游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结合革命老区及民族地区乡村的实际发展情况看,由于受地区整体发展水平的限制,上述地区乡村除了拥有一定的红色旅游吸引物以外,在其他旅游要素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短板。同时,由于受交通成本、信息提供等因素的制约,导致了上述地区的旅游目的地要素无法与旅游市场要素形成有效衔接,因此,也无法构建并形成高效的红色旅游内部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发挥相关政策等旅游外部因素对红色旅游发展的带动作用就成为了革命老区及民族地区发展红色旅游的关键。而通过回顾精准扶贫阶段革命老区及民族地区红色旅游开发实践也可以看出,对相关政策的理解与实践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上述地区乡村红色旅游开发效果。(二)红色旅游开发的外部性问题从经济学角度看,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以及红色历史博物馆等为主要代表的红色旅游吸引物具有公共物品属性(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19。因此,旅游开发过程中红色旅游吸引物,以及开发过程中所提供的诸如讲解等服务无法通过收取门票(或相关费用)等市场方式获取相应的回报。更为重要的是,红色旅游开发的根本目的是教育效应,需要强调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性和传播性,进而起到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等作用18。从该意义上讲,红色旅游开发的核心是需要将红色旅游所具有的正外部效果最大化。因此,红色旅游开发过程中所追求的正外部效果最大化与其所具有的公共物品属性间产生了相应的矛盾。一方面,为了达到正外部效果的最大化,需要不断扩大红色旅游市场、丰富并完善红色旅游相关设施及服务;另一方面,随着红色旅游者数量的增加、红色旅游吸引物开发,以及相关设施及服务的完善,会直接推升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及运营成本,而这种成本无法通过收取相应费用加以消化。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乡村地区在早期的红色旅游开发过程中,不仅需要面对缺乏投资、没有任何经济收入的问题,并且需要当地村干部或居民提供没有相应报酬的05讲解服务。而红色旅游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前期投资,以及运营成本大多数需要当地政府承担,这也增加了贫困地区政府的财政负担。目前,在理论及实践层面,主要通过收取相应税费的方式缓解开发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旅游吸引物所产生的外部性问题,但这种方式并不适用于红色旅游开发。因此,如何减少红色旅游运营过程中的成本,并通过提供其他增值性旅游服务实现红色旅游正外部效果的内部化,进而起到带动乡村地区整体发展的积极作用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在开发红色旅游过程中,需要深入思考的关键性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思路,以及实践效果直接影响到了目的地居民参与红色旅游开发的积极性,并对目的地红色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及正外部效果的扩大产生重要影响。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红色旅游开发特征延边州位于吉林省东部边境,是我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下辖 6 市 2 县,人口 207 万,是典型的边境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同时,也是精准扶贫阶段国家重点关注的贫困地区。与国内其他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乡村类似,延边州在精准扶贫阶段同样面临着可用土地面积相对较少、农业规模化生产受限、青壮年人口流失等问题。但延边州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又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相邻,同时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州及革命老区,延边州内朝鲜族传统民俗文化资源、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这种资源上的优势使旅游产业在延边州经济发展及精准扶贫阶段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红色旅游系统性协同发展从系统论角度看,目的地在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关键要素,但红色旅游发展能否发挥其正外部性并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产生更好的影响,往往取决于红色旅游与当地旅游系统的整体协同作用。就延边州的实际情况看,作为革命老区,延边州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目前,延边州内红色遗址遗迹共计 1533 处,类型上以烈士纪念碑和抗日战争遗迹类为主。但延边州的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等级普遍较低,其中,仅珲春市的中俄边界清勘界碑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延边革命烈士陵园和敦化革命烈士陵园分别入选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此外,仅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12 处,州级重点保护文物 26 处,县级重点保护文物 42 处,被列为保护文物的红色旅游资源仅占全州红色旅游资源总量的 5%左右。从红色旅游资源在延边州内的地区整体分布情况来看,各县市红色旅游资源总体数量相对均衡,但在资源类型方面延边州各县市存在一定差异(见表 1)。表 1延边州各县市红色旅游资源概况县市延吉 龙井 和龙 珲春 图们 敦化 汪清 安图合计党政遗址64197257142310169会议遗址10283146539抗日根据地遗址62351271238历史事件遗址17141113768379抗日部队遗址33261419烈士纪念碑69102794947349338511抗日战迹地遗址44216530213971102393惨案遗址2233233152197143历史人物故居571419431日伪匪遗迹2493794749112总数2642122021691031492441901533文物保护级别省级1211222112州级3433561126县级2972678142资料来源:韩顺兰著 抗战时期延边革命斗争遗址,吉林人民出版社,2015 年但在从红色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上,延边州各县市红色旅游资源呈现出总量分布相对均衡、类型各具特色的特征。这一特征为各县市红色旅游尤其是红色文化教育的差别化发展提供了基础。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延边州的红色旅游已经形成了以延吉、珲春、敦化、汪清为核心且各具特色及优势的红色旅游中心。从系统化角度看,延边州各县市的红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呈现出从早期的依托核心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逐步向系统化方向发展。同时,由于延边州大多数的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在乡村地区,随着红色旅游系统的逐步完善,其对乡村整体的带动作用日趋明显。以汪清县红日村为例,早期红日村的红色旅游发展是以金相和烈士的生平,以及汪清县大兴沟镇地区发生的历史事件、重要党史人物等旅游吸引物建设为核心进行的红色旅游开发为主。自2017 年始,红日村的红色旅游得到了系统性提15升,并通过住宿、餐饮、教学等项目及设施的完善,起到了带动村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