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学术著作
数字
出版
困境
建议
侍伟
512022 年第 23 期总第 425 期实 务VIEW ON PUBLISHING学术著作数字出版的困境与建议文/侍伟【摘 要】数字出版是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整个出版行业的必然发展方向。但是,当前学术著作数字出版面临版权保护困难、技术标准不统一、缺乏权威规范的销售平台等一系列难题。文章对此提出发挥数字出版应用优势,建立学术著作纸电一体出版体系,制定中长期学术著作数字出版规划,培养出版行业自身数字出版人才,形成多赢的学术著作数字出版销售模式的建议,旨在促进学术著作数字出版跨越式发展,为我国学术发展、科技进步作出贡献。【关键词】学术著作;数字出版;困境【作者单位】侍伟,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45-1216/g2.2022.23.009学术著作由作者对某一学科或某一知识领域,经过较专门、较系统、较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撰写而成,这类著作是或在理论上有创新见解,或在实践中有新的发明,或具有重要文化积累价值的研究型著作。根据学术著作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学术著作独具的专业性、创新性、累进性等特点。以往学术著作的传统纸媒出版,为科技发展、学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21世纪,随着数字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我国出版单位对学术著作的数字出版进行了积极探索,获得了一定的经验,但也面临一些困难。数字出版是指以互联网为流通渠道,以数字内容为流通介质,以网上支付为主要交易手段的出版和发行方式。2020202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数字出版产业收入超过万亿元,达到11781.67亿元,比2019年增加19.23%,主要包括互联网广告、在线教育、移动阅读和游戏、数字音乐、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等细分产业。其中,属于传统出版数字化内容的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逐年降低,为94.03亿元,总收入占比已低于1%(2016年该占比为1.54%,2018年该占比为1.07%),相较于2019年增长了5.56%,增速也远低于数字出版整体产业增长速度,但略高于2019年及2018年的增长幅度。电子图书的主要销售板块是少儿类、教育类、大众类,学术著作数字出版销售占比非常小。然而,在学术著作与数字出版的融合过程中,对比传统纸媒出版,学术著作数字出版具有显著优势。对读者而言,学术数字著作能够实现全书精准查找,对比传统学术著作的目录、索引,具有明显的维度优势。同时,学术著作数字出版能够实现专题性内容,使读者跨书式浏览、阅读。随着大众对线上支付技术的运用,读者获取图书内容的效率明显提高。对出版社而言,学术著作数字出版不仅有利于积累优势出版板块资源,形成专业数据库,实现跨书式预览,提高整体板块图书销售水平,而且有利于实现优势出版板块的马太效应,吸引专业读者、作者,增强用户黏性,形成学术出版闭环体系。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具备显著优势的学术著作数字出版并未得到普遍应用,反而陷入了难以走出的困境。一、学术著作出版现状1纸媒学术出版的主体地位依然十分稳固长期以来,相关学术著作出版单位已经形成了522022 年第 23 期总第 425 期实 务VIEW ON PUBLISHING稳定可靠的传统纸媒出版物工作流程体系,积累了多年的工作经验,无论是在选题策划、编校审稿方面,还是在装帧设计、市场分析、营销手段方面,均有十分深刻的认识和研究,形成了良好的内部管理模式和市场盈利模式。这也反映了学术著作出版单位形成了强大的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对数字出版新领域的探索需要一定的魄力和勇气。同时,我国学术著作出版单位主要是国有企业,承担着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总体要求,数字出版相关工作中基础平台建设、既往出版资源的数字化转换、新型运营渠道建设、相关日常运营维护等方面,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数字出版投入周期长、短期效益不明显,且明确的可持续商业模式并未出现,这些都会影响学术著作出版单位探索数字出版的行动力。2在“互联网”时代影响下,学术著作逐步工具书化学术著作具有系统性论述某一学科领域相关知识体系的载体特点,与时效性更强的学术期刊形成了优势互补,为完整反应学术发展提供了媒介载体。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大大增强,学术著作读者群所需要的相当一部分信息,可以通过专业数据库或者期刊平台检索获取。同时,大批初级、简易的电子版学术资源以极低的成本快速传播,学术著作的读者甚至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获取免费的学术资源,大量的碎片化知识拉低了学术著作的需求度,市场形成“以往查书,现在百度”的风气。在时效性和便捷性的压力下,学术著作在收载内容方面有逐步大型化、工具书化的趋势,进一步压缩了传统纸媒学术著作的生存空间。学术著作出版单位可以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将其与学术著作内容相融合,显著提升学术信息传播效率,增强读者的体验感和舒适性,顺应科技发展浪潮。3纸媒学术出版物呈现逐步成果化趋势学术著作因其出版周期长、人力物力投入大,通常市场销售难以完全覆盖出版成本,所以学术著作大多会得到相关经费支持。经费来源通常有三个:一是国家级出版基金及地方各级出版项目;二是作者科研课题经费;三是作者自筹经费(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国家级出版基金主要包括国家出版基金、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科普作品创作与出版专项基金等,还有地方相关出版基金项目。以国家出版基金为例,2007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以来,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了大量高水平学术著作出版,共资助了6800多个项目,其中大部分为反映我国各学科各领域最新发展成果的优秀学术著作,这些著作代表了我国出版发展的前沿水平,为推动形成我国出版“高峰”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目标为纸媒出版物,暂未将数字出版物列入其中,基本以纸媒出版物为经费支持的中心列支,虽然包含数字化整理经费但比重较低,基金结项也以纸媒出版物为考核指标。其他基金大同小异,基本上均以纸媒出版物为资助重点,专题性数字化出版基金项目十分稀少,资助金额也比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术著作的数字出版,尤其是高水平学术著作的数字出版。大多数学术著作是科研课题的学术成果,得到科研课题经费中出版费的支持,科研课题结项时也必然要求体现学术著作。目前,大多科研课题结项都要求学术著作是纸媒出版物,学术著作数字出版物一般不符合课题结项要求。另外,作者自筹经费出版的学术著作,通常也要求出版社提供纸媒出版物。多年来,在学术著作出版过程中,纸媒图书附加的成果化逐渐凸显,所承载的实用工作反而有弱化的倾向。如果相关出版基金和科研课题接受和认可学术著作数字出版物,将对学术著作回归实用性本源,促进学术著作数字出版发展提供有力支持。4学术著作的数字出版销售模式尚未形成目前,学术著作的数字出版,通常是纸媒出版物出版后将排版文件的电子版稍加整理后对外销售,一些出版单位甚至原封不动地将其进行销售。这种粗浅的数字化整理和传播,并未真正发挥数字出版的优势,这些学术著作数字出版物仅可作为纸媒出版物的副产品。学术著作出版单位以“搂草打兔子”的心态对学术著作数字出版物进行销售,很难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形式不断涌现,新媒体蓬勃发展,但一些学术著作出版单位仅将短视频、直播作为纸媒出版物的新兴营销渠道加以利用,并未从较深层级考虑学术著作的媒体融合出版。532022 年第 23 期总第 425 期实 务VIEW ON PUBLISHING二、学术著作数字出版面临的困境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术著作出版单位已充分认识到数字出版对学术著作的推进作用,也高度关注数字出版工作。但学术著作数字出版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重重困境,使相关出版单位望而却步。1数字版权保护难度大我国数字版权保护在持续进步,但依然存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侵权成本较低、维权成本过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在学术著作领域体现得更为明显。第一,学术著作读者群体较为集中,数字版权一旦外泄,短时间内就会传遍读者群。第二,学术著作作者、读者群体高度重合,顾及方方面面的关系,很少有出版单位会真正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维权。面对这些问题,大多数出版单位都从源头避免数字版权外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出版单位开展学术著作数字出版的积极性。2学术出版分散度较高,未形成统一的数字出版产品标准在单个学科领域,我国尚未出现居于垄断地位的学术著作出版单位。某一单个学科都有几家,甚至十几家主力出版单位,各家数字化产品的文件格式、操作方法、加密手段、阅览软件等均不一致,而且互不兼容。技术标准不统一极大提高了专业读者的使用成本,降低了读者使用的积极性,给学术著作数字化产品零售造成较大困难。此外,现有大部分学术著作数字出版物只是简单地将纸媒出版物的电子版进行数字化整理,并没有按照数字出版要求设计制作,使用效果和应用效率并不突出。3学术著作数字出版前期投入大,短期难有明确收益目前,学术著作数字出版物除了向图书馆出售,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销售模式,使得学术著作数字出版短期内收益不明朗。出版单位如果自建数字出版体系所必需的运营平台、销售体系,需要极高的人力物力成本,即使获得某些国家级数字化建设项目的资助,解决了启动资金问题,还将面临高额的长期运营维护费用。因此,在没有明确的销售收益预期之前,极高的数字出版体系建设综合成本使大多数学术著作出版单位处于观望之中。4学术著作数字出版人才匮乏人才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大多学术出版现有人员以纸媒出版物为核心进行能力建设,缺乏数字出版理念和认识。学术著作数字出版工作缺乏一批懂运营、懂技术、懂出版的复合型人才,缺乏一批熟悉数字出版流程、知晓纸媒出版物的创新出版人才,缺乏一批掌握大数据分析应用技术和学术专业技能的跨专业人才。核心人才群体的缺乏限制了学术著作数字出版的发展。5出版单位与销售平台之间存在分歧一般来说,馆配收入是学术著作销售收入的主体部分。近年来,随着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图书馆馆藏面积的压力、数字化阅读的便利性等原因,图书馆对学术著作数字出版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传统纸媒学术著作的采购量逐年降低。单体出版社推出的学术著作数字出版产品并未被广大图书馆接受,原因主要是各家出版单位技术标准不统一,图书馆难以对接数百家出版单位各自独立的数字产品。多年来,我国出现了若干家以学术期刊为主要销售产品的平台机构,其中有一些平台已经将业务范围扩展到学术著作数字化销售领域,因具备丰厚的渠道资源、平台资源、技术资源,这些平台具有极大的学术著作数字产品馆配工作优势。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学术著作数字产品馆配工作进展迟缓,出版单位与销售平台之间的分歧明显。销售平台通常认为平台自身具有渠道和技术优势,加之前期工作拓展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所以一般会将与学术期刊单位的合作模式套用在其他出版单位身上,即一次性买断数字版权,销售获利比重较大。学术著作出版单位则认为,学术著作的收入主体是销售收入,如果销售平台拿走大头,学术出版经营收入将难以为继,而且学术著作数字产品一旦外泄将明显冲击传统纸媒销售,高风险、低收益的情况让各家学术著作出版单位十分为难。因此,相当一批学术著作出版单位只将一些明显超过销售周期的学术著作数字产品交给销售平台,有的学术著作出版单位自建数字产品销售平台,但效果有限,有的学术著作出版单位在收益分配相对合理的销售平台出现之前,干脆放弃数字出版。542022 年第 23 期总第 425 期实 务VIEW ON PUBLISHING综上所述,我国学术著作数字出版的困境,有版权保护的问题、技术标准的问题、资金投入的问题、人才匮乏的问题,但最核心的问题是没有形成成熟的销售模式。只要有持续性的销售收入,模式就可以优化、技术就可以升级、资金就可以投入、人才就可以培养。学术著作出版单位应该依靠现有相对成熟的学术著作数字出版物馆配销售模式,初步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出版单位与销售平台的分歧问题。三、促进学术著作数字出版工作的建议1发挥数字出版应用优势,实现高水平版权保护从我国当前数字版权保护的实际情况来看,盗版现象很难完全杜绝。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盗版传播的内容通常是不可复制、不可查询、无法对外连接的单个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