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邻里视域下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邻里关系调适_魏冉.pdf
下载文档

ID:2734124

大小:1.80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邻里 视域 社会工作 介入 城市 社区 邻里关系 调适 魏冉
Vol.37 No.1Feb.2023第 37 卷第 1期2023 年 2 月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收稿日期:2022-06-26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农村社区微治理研究”(15BSH022);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有效治理机制研究”(SK2019ZD11)作者简介:魏冉(1994-),女,安徽宿州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包先康(1964-),安徽舒城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社会伦理。新邻里视域下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邻里关系调适魏 冉,包先康(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摘要:个体独立意识的增强、社区居住环境的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社区资源与利益的交叉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现代社会邻里关系,邻里间呈现出邻里关注窄化、邻里互动不畅、邻里交往次级、邻里纠纷频发的交往困境,新邻里关系亟需建立。文章援引社会工作中的有益成分,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建议通过弘扬传统睦邻文化、盘活社区活力资源地、搭建邻里圈社区信息平台、参与第三方社区矛盾调解、挖掘并培育社区居民的方式为社区加温,以期改善社区邻里关系。关键词:新邻里关系;社会工作;城市;社区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4-0882.2023.01.002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现代化。1市场经济社会转型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长期来看会对社会诸多方面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引发城市社区各种普遍性问题,如公共空间私人占用、污染、公共安全隐患、邻里关系萎缩,居民社区意识微弱和公共事务参与率低等。2“邻里”互动作为我国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治理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研究表明,在城市住房制度商品化改革中,伴随着旧城改造和新区地域范围不断扩建,我国城市社区人口逐渐呈现出异质性强、流动性高、匿名性强、依赖正式组织的特征,3大量新增的城市居民被转移容纳于新建的商品房小区。社区由原来的“半熟人社会”逐渐转化为“陌生人社会”,4传统邻里交往模式已经无法有效满足新时代人口社会交往需求,新邻里关系体系亟需建立。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视角看,我国邻里文化源远流长,以儒家为制高点,展现了情感、伦理和利益三位一体的邻里关系价值观。5新邻里关系的重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的必要趋势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即强调在保持社会公德适度的距离下,互相尊重和谐相处但彼此不侵犯隐私,可由一种兴趣与爱好的楔入点实现交往双方的主观双向性互动。6社会工作是在“助人自助、公平正义、以人为本”的专业价值观指导下,“以处理生活中的危机、灾难和人类日常生活难题为己任”的专业或职业以及社会技术,7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有助于强化邻里互动联系,化解邻里矛盾与冲突,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基于此,本文在剖析总结当下城市社区邻里关系弱化的表征的基础上,援引社会工作中的有益成分,在新邻里视域下探究合理可行的调适策略。二、城市社区邻里关系弱化的表征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各种社会联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呈下降趋势,城市社区邻里关系体现出现代社会关系的缩影,传统邻里维系呈现阵痛。一般而言,目前邻里关系从社区角度而言可等义为某一社区环境的人所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的生活圈。个体独立意识的增强、社区居住结构的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社区资源与利益的交叉等因素影响着现代社会的邻里关系,邻里间呈现出邻里关注窄化、邻里互动不畅、邻里交往次级、邻里纠纷频发的特征。文章编号:1674-0882(2023)01-0005-04 52023年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个人主体意识至上,邻里关注窄化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与传统邻里中不分彼此的公共生活环境相比,人们普遍更希望建立自己独立的私人空间,隐私意识强化。自由平等、相互尊重、互不妨碍的新型社交习惯成为当前社会交往普遍追寻的准则。过去的“集体的个人主义”变成“个人的个人主义”。8在这种交往思想指导下,当代城市居民个人的社交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并逐渐演变为带有功利化和理性契约色彩的、肤浅的、短暂的、支离的、非人格的邻里接触,9这种以利益和目的为基础的选择性交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邻里关系。邻里交往的减少,淡化了社区住民之间的关系,对自我隐私防范意识越来越强,导致社区住民之间开始疏远。(二)社区居住结构改变,邻里互动不畅从人文环境来看,传统以血缘、业缘聚居的“熟人社会”社区结构被现代社区打破,许多没有其他联系和关系的陌生人聚集在一个他们共同生活的地理社区中,居民有不同的社会背景、风俗、文化,人口流动强,短暂的时间内难以建立邻里之间的情感。从物理环境来看,以楼房为主的居住结构较之传统横向住宅相比,邻里之间空间隔阂与交流壁垒增加,导致交往程度显著不足。邻里之间只存在“点头之交”,具有较强的“边界感”,10缺乏有深度的情感交流,难以形成和谐的邻里关系。(三)社会生活方式转变,邻里交往次级随着新时代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社会关系延伸的条件不再以地域因素为主,巨大的社会竞争压力,快速的工作节奏,迫使社区成为一个休憩的场所,导致与地缘关系相比,业缘关系形成的社会关系更加紧密,居民即使有身处社区的闲暇时间,也被大量地利用于娱乐、家务、进修学习等诸多方面,不利于传统的邻里关系维系。加之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脑等电子科技智能设备的普及,个人休闲方式更加便捷和多样化,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社交互动,导致邻里之间的交往次级。(四)社区资源与利益交叉,邻里纠纷频发当下,经济发展带来物质文明充裕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思想的进步,居民的权利意识越来越强,任何他人越权损害个人权益的行为都可能激发人们的反抗。与此同时,资源的稀缺、社会的不安全感使居民在保护自己权利的过程中难免与其他主体发生冲突。社区常见造成邻里纠纷的原因,如:环境污染、噪音扰民、占道停车、宠物成祸、私搭乱建等。11邻里关系的恶化不仅伤害社区居民之间的感情,也是破坏公共安全秩序,成为社会不稳定性的潜在因子。三、社会工作在邻里关系调适中的功能社会工作体系是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社会治理提供行动、政策和理论支撑。社会工作核心准则为“社会正义、人权、集体责任和尊重多样性”。12这与新邻里关系的建构逻辑与目标极具契合性。社会工作通过运用专业价值理念催进邻里关怀、专业方法保障个性化服务、专业人才提升社区服务质量来融合新时代、新科技、新资源构建新邻里关系,以柔性的方式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一)专业价值理念催进邻里关怀“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在个人能力提升、邻里关系建设、社会资源整合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13“与邻为善”“守望相助”等中华文化传统美德,正是基于相邻而居的地缘关系和邻里关系而产生并不断发展的,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一致,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贯于社区邻里之间;提倡通过对邻里群体的帮助和对社会的奉献与给予,来强调道德教化与文化熏陶,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倡导居民将对他人与社会的奉献作为义务和责任,并以此来满足自身的道德价值感需要,在付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和快乐,从而在邻里之间营造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气,传播正能量。(二)专业方法保障个性化服务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大方法,与传统的“中国式”行政化手段的相比,其具有更加科学化、精细化、多样化、灵活性的特点,能够在搭建紧密的邻里互动桥梁上起到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者在开展个案工作中注重以人为本,关注个人的内心想法和感受,有助于明确需求,协调利益冲突,化解社会矛盾。14在小组工作的过程中,通过组织居民共同参与多样化的小组活动,激活居民社区参与的内生动力,能够有效促进邻里间的互动。在社区工作方法的运用中,能够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增强社区凝聚力,在无形中调整或改善社会邻里关系,预防邻里纠纷。(三)专业人才提升社区服务质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15这既肯定了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也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未来方向。社工是社区工作的基层力量,社会工作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社工队伍建设,社工在社区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社工拥 62023年有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相对较高的人文素质,这为他们在社区开展专业服务提供了保障。在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加持下,社工能够更好地应对社区繁杂的事务。在整合社会资源方面,社工作为信息的传递者、服务的开展者,可以实现社区线上、线下,内外部的有效整合,同时通过对社区居民理念动员和精神感召,增进邻里间的互助,预防隐形邻里矛盾、调解显性邻里纠纷,提升居民幸福感与社区服务质量。四、新邻里视域下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的调适路径新邻里关系强调在适度的距离,彼此不侵犯隐私的前提下,以一种兴趣与爱好的楔入点,增强邻里交往双方的主观双向性。16针对社区新邻里关系的建构、维系,应当着力于探索新的融合发展路径,全方位,多角度发挥社会工作的社区邻里关系中的专业优势,更好的纾解“陌生人”社会所遇到一系列的社会治理难题。社工可以从弘扬传统睦邻文化、搭建邻里圈社区信息平台、挖掘并培育社区居民、打造社区活力聚集地的方式来改善城市社区邻里关系。(一)弘扬传统睦邻文化,唤醒社区精神睦邻友好的邻里关系,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所提倡的一种美德。在共同社区环境下生活的居民,所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通常会通过耳濡目染以及社区文化的熏陶形成共同价值观。社工要在价值引导工作中起到良好的作用,社区精神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引导。在人文环境建设中,社工要及时定期更换电梯和社区公示栏海报版面,积极宣传社区居民“一个社区一个家”等价值理念,开展社区“邻里节”“邻里百家宴”“邻里运动会”等文化活动。在物理环境建设中,要注重在社区内增加供居民使用的娱乐区域、体育健身场所及儿童游乐设施,拓宽居民之间的互动交往的地理空间与媒介场所。通过以上途径,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和谐友爱的邻里氛围,激发社区居民邻里交往的双向主观意愿,培育新邻里关系的思想基础。(二)盘活社区活力资源地,推动邻里互动盘活社区各类资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社区越来越活跃,更多人参与进来,不断地进行资源交互,伴随着项目的逐渐深入,社区资源则被盘活。17社工作为资源链接者与推动者,可以有效地将社区资源与社区需求匹配,促使社区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促进利益相关方实现双赢战略,如链接社区医院给居民做健康讲座,医院既完成了讲座的考核,居民又获取了医学科普知识;链接绘画、舞蹈、乐器等文艺培训资源,举办社区公益体验课及才艺展示,链接儿童绘本等图书资源,开设邻里图书馆,既可以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又在一定程度上为资源方带来效益。与此同时,社工要注重资源库的建立,为日后社区工作、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的开展做坚实的基础,提高工作效率。随着社区氛围逐渐加温,基于居民之间真实的口碑,社区活力将呈动态螺旋上升状态,社区资源如同滚雪球,不断交互和投入使用,形成相互迭加、相互学习、相互成就的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模式。(三)搭建智慧社区信息平台,助力邻里交往由于社区内各个年龄段熟悉的传播载体不同,社工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下”常见的方式有张贴电梯海报通知、举办社区各类活动等,“线上”主要可以借助微博、互动吧、公众号、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发布方式来搭建邻里圈信息化平台,提高多维沟通交流的频率,让居民个体之间建立有效联结,改善社区交往环境。同时,社工可以依托社区家园网应用平台,打造新邻里下无差别化社区活力聚集地,如宠物寄养、社区团购、社区二手跳蚤市集等服务,在社区范围内送货上门或自取,既节约交通成本,实现资源共享,又增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