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乡村
振兴
背景
广西
传统
村落
保护
发展
调查研究
盛丽梅
广 西 城 镇 建 设 丨 CITIES AND TOWNS CONSTRUCTION IN GUANGXI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生产和生活工具的创新,传统村落的衰败日益加剧,加之受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某些传统村落在近几十年内甚至已经走向消亡。不合理的开发建设影响了传统村落多维价值的传承,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已刻不容缓,而对传统村落的开发建设仍需慎重。一、广西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调查传统村落传承着独具特色的民族风俗和地方文化,同时也是时代前进的“见证者”,其保护和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开展对广西传统村落的调查研究,有助于了解广西传统村落的总体概况、基本情况、演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调查研究文盛丽梅(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讲师,硕士)欧 刚(南宁市建筑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硕士)赵胜兵(南宁市建筑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硕士)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乡村振兴ZHI KU 丨 智库化趋势,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数据支撑,为有针对性地规划方案制定、保护政策的出台、修缮与新建技术体系的建立、专业保护人才的培养和村落文化的宣传提供基础。为掌握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深入了解广西传统村落的各方面情况,调查组根据广西文物普查的基本线索,历经一年半时间梳理了广西境内的传统村落。调查采用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和实地勘验法对广西传统村落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组织人员入村调查,调查对象几乎涵盖广西全境各个地区的村落,重点从传统建筑的风貌及其完整性、村落的选址和格局及其原始性、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活态传承性三个方面开展。通过调查发现,从行政区划来看,广西的传统村落分布在广西各市。截至 2022 年底,广西已公布四批自治区级传统村落名录共 770 个,其中有 342 个村落入选第一至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总量排名全国前列,涵盖全区 14 个设区市,280 个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已实施挂牌保护。二、广西传统村落的基本现状广西传统村落数量多,分布广,民族特色鲜明,地域风格显著;保存完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经过调查分析得出广西传统村落的基本现状,具体如下。(一)单一姓氏传统村落保存相对完整从调查的资料来看,以单一姓氏为主的传统村落保存相对完整。如第一批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桂林灵川县九屋镇江头村,是一个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富的文物古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保存相对完好的传统村落。该村 90%以上村民姓周,保存有大量祠堂、民居、庙宇、巷道、桥梁、水井、墓葬等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古建筑和遗迹,大部分民居保存完整。江头村的选址也很有讲究,整个村落布局合理,周围群山环抱,村前良田千顷,所处自然环境清新怡人(见图 1)。图1 桂林市灵川县九屋镇江头村广 西 城 镇 建 设 丨 CITIES AND TOWNS CONSTRUCTION IN GUANGXI(二)城郊村落破坏最为严重调查发现,城市郊区已经没有成规模的传统村落,即使存在也只有几户,且大部分都不住人,主要出租作为他用。例如南宁市西乡塘区的陈东村,靠近江北大道路边有几处院落,基本格局依然保持完好,院落和街巷分布在高耸的楼房之间。由于城郊地区最先受城市化的冲击,现代建筑与传统村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巨大的经济利益使传统村落逐渐被边缘化,有的甚至在几年之内迅速消失。城郊地区对传统村落破坏最为严重的缘由是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使传统村落没有可以依存的山水、树木和足够的空间,村庄周围的田野被工厂和高耸的楼房所覆盖,街巷上喧嚣的车流、人流已经让传统村落彻底失去了原有的宁静与缓慢的生活节奏。(三)对传统村落保护价值缺乏认识传统村落原住居民对传统文化价值认知不足。对于村民而言,传统村落是祖先留下的遗产,是生产生活的场所。传统村落可满足村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且房屋建造技术简单,维修成本不高,建筑功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因此保留和沿袭传统的样式和风格。一旦有更好的经济条件和建筑样式选择,村民就会竞相模仿,把自家房屋重修翻新。如此一来,传统村落的保护变得岌岌可危。目前的传统村落缺乏科学的保护体系。主要的历史建筑可列入不同等级文物保护范畴,而大部分民宅、街巷、边界则未列入文物保护范畴。虽然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但民风、民俗和语言等习惯则未得到保护。就保护体系而言,文物保护单位归文物部门保护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归文化部门保护管理,村落整体则没有相应的保护部门。传统村落的保护价值领导层面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学者也经常鼓噪破旧立新,致使传统村落保护缺乏管理层面的支撑。由此可见,由于对传统村落价值缺乏认识,也缺少完善的保护体系,本该重视和保护的村落布局、建筑特色、民俗文化等均被忽视。三、广西传统村落演化趋势分析(一)现代生活方式改变传统村落风貌传统村落形成初期,有的村落以家族祠堂为核心,分区域分方位而建;有的以市场为中心,沿商业街建设;有的为了防御需要,据险而建;还有的依山顺势而建。受当时建筑条件、生活物资供给和交通出行工具的制约等要素影响,传统村落街巷狭小,道路曲折蜿蜒,街面用青石板铺路,全村的建筑高度皆不超过村中祠堂的高度。随着乡村社会生活、经济条件、交通工具及工业区的变化与冲击,传统村落的生态景观逐渐被现代生活方式所改变。村落周边环境和进出村子的道路最先受到影响,村落原有的边界被新的住房侵蚀,原有的青石板路被水泥路取代,街巷路面变得平整笔直;原有的河道被堵塞,新修建的建筑与原有住宅风格极不相容并逐渐包围原有村落(见图 2)。原有与邻居平行的房顶被新建的楼房取代,邻里之间盖起了错落不一的楼房,于是传统村落屋顶景观被各色的楼顶所取代。(二)环境容量有限性与人口增长使传统村落持续扩张传统村落能满足有限的人口在特定空间和时间内的生产和生活需求,经过清朝康乾时期人口增长的高峰,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人口增长的三次高峰,传统村落已无法容纳急剧增加的人口数量,于是村庄开始向外扩张。原有的四合院布局从横向和纵向上皆能满足家庭人口增长的需要,只要自家院落附近还有空地就可供院落扩张。ZHI KU 丨 智库人口增长带来的村落变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开展传统村落研究极其宝贵的素材。传统村落的扩张保留原有街巷格局,循着街巷走向还是可以发现传统村落演变的脉络和轨迹。随着家庭人口数量趋于平稳,传统村落停下了扩张的脚步,村中大量年轻人走向城市工作和生活,传统村落开始由平面向高度发展,但是这种发展趋势会给传统村落的平面景观带来致命的破坏。(三)维修资金压力和使用功能不完善使传统村落建筑走向破败调查统计显示,在广西传统村落中,大多数传统村落位于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山区。当古民居出现漏水、坍塌的现象时,因民居的传统工艺复杂,维修成本高,维护资金不足,只能望“古”兴叹,无力维修,任其破落。由于传统村落中的历史建筑使用价值不高,作为旅游资源存在着规模较小、特征不突出、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而这类建筑的归属问题也影响居民维护的积极性。对于正在使用着的民居,因为产权关系明晰,与居民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居民自觉进行维修;而公共性建筑和文物,居民缺乏维修意愿,且与居民日常生活关联不大,所以部分具有丰富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传统建筑日渐破败。(四)旅游开发和商业化使传统村落失去宁静和原真性传统村落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体现农耕文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当农业生产不再为年轻人青睐,当商业文明进入传统村落则有可能导致当地人大量外流,原有住宅、院落就会闲置和荒废,有的成为商业经营场所。传统村落开发的主要方向是旅游资源开发,为了满足吃、住、行、游、购、娱的基本需求,大量外地人员、旅游商品进入,传统村落原本的宁静被喧嚣的脚步声、讲解声所取代。因而传统村落的宁静让位于熙攘人群带来的零乱和嘈杂,传统商品和饮食被外来物品取代,传统村落成为大市场、大酒吧、大舞台,传统村落在喧嚣中走向现代集市。图2 被现代建筑包围的传统村落广 西 城 镇 建 设 丨 CITIES AND TOWNS CONSTRUCTION IN GUANGXI四、广西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对策(一)整体规划与分门别类保护如今的传统村落正悄悄发生改变并逐渐走向衰落,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迫在眉睫。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应从规划设计开始。一是从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全面梳理广西现存传统村落,分析其价值所在。按照价值评定体系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整体规划和保护提供翔实信息。二是设定保护的事项,主要包括村落边界及其重要标志物,街巷走向、宽度及周边建筑物,建筑样式、色彩及其整体景观意向,部分建筑的装饰风格与装饰构件等。这些事项属于重点保护内容,无论村落怎样建设,必须保留。三是根据村落历史与现状,对于影响整体景观的建筑应及时给予修缮和整治,必要时拆除;新建筑应规定建筑样式、建造材料和技术。四是制定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建设的指导性原则和整体规划方案,统筹推进,加强过程监督和技术指导。(二)建筑材料创新与风格提炼传统村落中的传统建筑修缮与维护,以及按照历史遗迹进行重建的传统建筑应保持原有风貌和韵味,主要采用仿古建筑材料,遵循原建筑样式,装饰艺术更要精雕细琢,传统建筑的韵味更多体现在细部的处理。现代建筑的材料和建造技术追求效率和成本最小化,导致用现代建筑材料修缮和建造的传统建筑失去韵味,传统建筑经历时间愈久韵味愈足,而现代建筑材料仿制的传统建筑随着时间流逝则使建筑物显得破旧不堪。对传统建筑物的修缮再建需要创新建筑材料和建筑工艺,而不是简单色彩上的描绘和样式的复制,应建立修缮制度和技术管理体系,其中核心问题是建筑材料和技术让村民能够接受,并且简单易行,技术可靠和成本合理。(三)因地制宜制定保护开发模式目前,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大多限于旅游开发窠臼,这种模式不具有普及意义,而且还会破坏传统村落的存在价值。传统村落的出现是因地制宜、因材适用的结果,是村民生产和生活的家园,传统村落不是旅游景区,而是村民生产和生活的地方,这就要求从满足村民基本生活需求出发,探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模式。传统村落从建造至今一直是村民生产和生活的地方,与村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仍有活力的村落只要改善道路、电力、给排水和环卫设施,使村民生产和生活方便就是对传统村落的最大保护。临近城市、交通便利、资源价值品味较高的传统村落可以考虑适度的发展旅游业,但前提是不能破坏村界及其标志物、街巷布局及其标志物、村庄整体景观和主要建筑物,要杜绝一些人造“假古董”,拒绝过度商业化。可将传统村落建设成为乡村度假区或者养老中心,让传统村落成为城市与乡村沟通的纽带。(四)以人居与精神和乐为最高原则传统村落不是古董和文物,摆在大自然的环抱中供人欣赏和抚摸。它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家园,是村民休养生息的地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要满足在住居民的需要,帮助改善其生产和生活条件,增加经济收入。要尊重传统村落形成的历史原因,不要把现代风格和要素强加到传统村落中。要尊重村民的生产和生活习惯,以及对环境和建筑样式的选择,建筑装饰风格既有传统文化内涵,也允许合理的现代装饰元素的进入。要尊重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村落历史的见证,是村落自酿的美酒,是村民的文化精神。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村民精神生活的直观表现,体现了村落的和乐气质。(五)构建生态文明新篇章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需要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贯彻到底。传统村落是天地人合一的典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导向。建筑物体量、数量和功能布局充分满足生产和生活需求,不追求过度的豪华和浪费。建造时从自身的ZHI KU 丨 智库经济实力和需求出发,根据礼法、家法和约定俗成的规矩,让建筑物与周围建筑保持和谐统一。对环境的尊重是全体村民自觉自愿的结果,是生存的基本法则。对于水源树木、风景树木进行独特保护,不以种植风景树木为生财手段,而是注重景观树的装饰效果。街巷布局和房屋朝向有传统文化内涵,体现设计之初的严密构思和实践检验。传统村落遵循古礼法和历代规章制度,在不违背基本原则基础上注重内部环境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