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_马长发.pdf
下载文档

ID:2733842

大小:1.55M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西部地区 新型 城镇 经济 质量 发展 影响 研究 长发
作者简介:马长发(1975-),男,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财经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教授、博士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新型城镇化、土地经济与土地政策。王彤(1998-),女,陕西西安人,新疆财经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经济统计。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东西部产业转移受阻背景下新疆差别化土地政策构建”(项目编号:7126304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扶贫、稳定、城乡融合视域下的南疆三地州新型城镇化制度变迁路径研究”(项目编号:71864034)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步入了提质增效的新时期,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发展的重点任务。但面对疫情及不稳定的国际环境,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已难以支撑,发掘内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城镇化建设是激发国内需求潜力的重要动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存在着重要联系,研究城镇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具有强烈的时代使命,有利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路径。西部地区由于自身的地理、物质资源等原因,经济发展落后于东中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制约了我国总体竞争力水平的提升,是我国的重点关注区域。中共中央国务院 2020 年 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指出:西部地区的发展还不够均衡和充分,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促进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发展的紧迫任务。西部地区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更加强烈,是其改变自身发展劣势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形成的总需要。新型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探究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事关大局,事关发展。因此,本文将研究区域锁定在西部地区,探讨了新型城镇化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理,并在文章结尾给出建议,以期为全国经济协调发展、西部崛起提供借鉴和参考。一、文献综述及理论分析(一)文献综述对于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者们的观点较为一致,普遍认为新型城镇化不同于传统城镇化,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从影响作用来看,李晋1和屠西伟2分别以河南省和安徽省为研究范围,建立了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体系,建立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发现这两个省份新型城镇化长期推动着经济高质量发展,但短期促进作用明显不足。陈含桦3研究发现从无论是东、中、西部局部层面还是全国区域,新型城镇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都产生了正向的外溢作用,这种影响对东部相对较小,中、西部相对较高,因此现阶段应该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中西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摘要马长发王 彤本文选取我国西部 20112020 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新型城镇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水平,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体效应看,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中介机制检验发现,新型城镇化能够通过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和人力资本水平提升促进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后,基于实证结果对西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中介效应DECISIONMAKING&CONSULTANCY乡村振兴36(总第73期)2023年第一期部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方向。姜安印4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效应可以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效应逐渐增强。从影响机制来看,王永军5新型城镇化促进总体经济增长的机制有 4 种,分别是消费水平和结构变动、产业结构升级、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和增加公共服务供给,这种影响具有时空差异,东部中部西部,与此同时,新型城镇化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趋势为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 U 型。郭晨等6以 2014 年首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为实验组,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进行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改善公共设施,社会保障体系水平和转换就业结构提升区域发展质量,且政府作用,经济结构规模,人力资本,这些都进一步加强了影响效应。汪雅珍等7实证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政府干预、就业现状均对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而且这三者与新型城镇化交互项均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徐秋艳等8新型城镇化能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社会生产效率提高,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且存在门槛效应,需完善城镇社会公共服务建设,实现产城协同的经济增长效应。杨建亮9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城镇化进程使人口资源和要素资源更加合理地再分配,进而促进省域经济增长,环境规制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对经济增长也呈现出正向作用。(二)新型城镇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新型城镇化战略与高质量发展从长远来看,发展目标具有一致性。新型城镇化聚集创新要素,优化生产要素资源配置,持续为城镇注入创新活力,助力传统产业创新,新兴产业发展;以经济与人口聚集流动的方式,提升人均收入,释放消费潜力,增加居民生活水平,推动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均有利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本文提出 H1:新型城镇化可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城镇化过程往往伴随着人口转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入城市进行就业,弥补了城市劳动力缺口,提高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加,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受城市居民消费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观念转型,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又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本文提出H2:新型城镇化可以通过消费结构升级促进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次,新型城镇化建设在传统建设道路上增添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从就业、消费、城市建设等多角度融入,化解产能过剩问题,促进产业多样化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0。城镇化还扩大了城市生活性服务需求,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对投资环境和研发条件的改善,实现技术、创新、资本等要素集聚,扩大服务业覆盖面,进而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本文提出 H3:新型城镇化可以通过产业结构优化促进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后,新型城镇化对高水平人力资本存在“集聚”效应,在城市化进程中,高等教育群体通过群体间的知识和技术交流与共享,以及人力资本的空间集聚效应,聚集到城市。外来劳动者面对更高的知识和技术要求,只能不断学习进步,收入的提高也对他们学习知识和技能提供物质基础,自身能力的提升和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11。这将扩大对商品和优质服务的需求,拉动城市生产和消费,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因此,本文提出 H4:新型城镇化可以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促进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模型设计(一)基准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构建为了探讨新型城镇化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本文构建了下列基准计量模型:Yit=0+1Xit+2Zit+ij(1)其中,下标 i 和 t 分别表示省份和年份,X 表示新型城镇化水平,Y 表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Z 是控制变量,ij为随机扰动项。综上理论分析可知,新型城镇化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通过消费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以及人力资本水平提升来实现,为了进一步证实猜想,本文参照温忠麟12,构造了如下中介效应模型:Mit=0+1Xit+2Zit+ij(2)Yit=0+1Xit+2Mit+3Zit+ij(3)乡村振兴37式(2)和(3)中 Mit表示消费结构升级等中介变量,其它变量与(1)式含义相同。(二)变量选取被解释变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本文采取综合指标法,参考相关文献1316,按照五大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选取专利申请授权数量等 14 个指标,建立综合评价体系(见表 1),运用熵值法计算西部各省各年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解释变量:新型城镇化水平。新型城镇化涵盖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的变化,在借鉴相关文献1720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着以人为本和指标可获得性原则,本文从“经济、人口、社会、生态”四个维度,选取人均 GDP 等 12 个指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见表 2),采用熵值法计算西部各省各年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中介变量:本文分别选取:消费结构(CS),以居民恩格尔系数为度量指标,即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烟酒占总支出的比例;产业结构(IS),以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同年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和中的比重衡量;人力资本水平(HC),采用人均受教育年限衡量,按照现行学制给各学历人数赋予系数,大专及以上、高中和中专、初中、小学、文盲,分别系数为 16、12、9、6、0 年计,最后除于 6 岁以上人口总数。控制变量:本文分别选取:政府干预(GI),以政府财政支出与 GDP 之比作为测度;对外开放水平(OD),以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金额占 GDP 的比例来度量;固定资产投资情况(FAI),以固定资产投资额与 GDP 之比作为度量;信息化水平(IL),使用移动电话普及率(部/人)衡量。(三)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统计本文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官网 中国统计年鉴 和各省市统计年鉴、wind 数据库,由于西藏自治区数据缺失过多,因此,本区域的数据被剔除,最后采用 20112020 年我国西部 11 个省份面板数据。为缩小数据的绝对数值差距,减弱下文模型中数据的异方差性,对各变量都进行取对数处理,描述性统计如表 3 所示。三、新型城镇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一)基准回归分析本文采用了混合回归,固定效应,随机效应 3 种回归模型进行探讨,并通过 F 检验、Hausman 检验,最后选择最合适的基准回归分析,各回归结果如表 4 所示。由表 4 可知,三种回归结果下,无论加不加控制变量,新型城镇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均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均在 1%的水平下显著。三种回归结果虽均为正向且显著,但是系数相差较大,混合回归系数表 1 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目标层 维度层指标层(单位)属性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专利申请授权数量(项)+R&D经费支出(亿元)+技术市场成交额(亿元)+协调发展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金融增加值/GDP(%)绿色发展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GDP(万吨/亿元)造林总面积(千公顷)+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万元)+开放发展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亿美元)+地区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共享发展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年末参保人数(万人)+城镇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万人)+发放失业保险金额(亿元)+国家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亿元)+表 2 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体系目标层 维度层 指标层(单位)属性新型城镇化经济城镇化人均GDP(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口城镇化城镇人口占比(%)+城镇人口密度(人/km2)+城镇登记失业率(%)社会城镇化每十万人高等教育在校生数(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万张)+城镇人均道路面积(m2/人)+生态城镇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DECISIONMAKING&CONSULTANCY乡村振兴38(总第73期)2023年第一期最大,为 1.181,固定效应回归的系数最小,为 0.415。为了确定样本数据最适合的回归计量模型,本文先进行 F 检验,p 值为 0.000,拒绝混合回归,再采用 Hausman 检验,P 值为 0.002,因此在拒绝原假设,固定效应模型更加合适。最后选取了固定效应模型并将随后的分析以此作为基准展开。增加控制变量与固定效应之后,从经济意义来看,新型城镇化水平每增长 1%,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将增长 0.415%。H1 由此被验证。根据控制变量的研究结果,政府干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地区政府干预对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负相关的影响。对外开放程度系数为正但不显著。固定资产投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固定资产投入水平越高,越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信息化水平显著为正,表明西部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推动了西部经济高质量。(二)中介效应分析根据上文实证结果可知,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