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我国
技术
供给
安全
影响
因素
作用
机制
雷家骕
562 2023 年.第 38 卷.第 4 期*通信作者 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课题(L212402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20AZD112)修改稿收到日期:2023年2月16日专题:技术经济安全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Techno-economic Security引用格式:雷家骕,焦捷.我国技术供给安全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38(4):562-569,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21113002.Lei J S,Jiao J.Influencing factors and mechanism of Chinas technology supply security.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2023,38(4):562-569,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21113002.(in Chinese)我国技术供给安全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雷家骕1 焦 捷2*1 清华大学 中国企业成长与经济安全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42 清华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4摘要 现阶段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对技术供给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对技术供给安全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技术供给安全的影响因素、“非安全”的形成机制。据此提出,为提高现阶段我国的技术供给安全程度,必须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本思想,切实完善接力研发的科研机构体系及其衔接机制,厘清攻克“卡脖子”技术的思路和方法。关键词 技术供给,供给安全,影响因素,形成机制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21113002在当今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各主要国家皆基于自身国情致力于构建利己的技术供给安全环境1。我国正处在“技术需求旺盛”的工业化中期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期,更需要切实关注并努力解决好技术供给安全问题。1 技术供给安全的概念内涵工程角度和经济角度的技术安全有着不同的含义。前者更多是指特定技术使用中不能出现灾害性事故;后者更多是指国家的技术供给相对于技术需求不能存在“致命性缺口”和“压倒性劣势”。故在经济角度,技术安全与技术供给安全基本是同一个意思。本文结合我国国情,对技术供给安全做出新的界定。1.1 技术供给安全的界定要点技术供给安全至少应涵盖 3 个要点:技术供给应能满足国家运行及发展的技术需求,包括“量”和“质”的要求。例如,维护国家主权及安全的技术需 院刊 563我国技术供给安全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求,支撑产业运行及国际竞争的技术需求,支撑民生社稷和各种公共事业运行的技术需求,以及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需求2。必须基于我国是发展中新兴大国的发展阶段。在坚持国家主权独立、核心技术供给以我国为主,尊重经济全球化规则及国家间竞争博弈的双重背景下,谋求国家整体上的技术供求均衡。且我国的技术供求均衡,只能是通过国内研发为主加上在国际上的动态博弈获取实现。承认技术供求均衡是分层次的。要确保维护国家主权及安全的核心技术基本自给;在维系产业运行及国际竞争力等技术领域,为满足主要部门和领域的技术需求,可以借助国际技术转移。1.2 技术供给安全的具体内涵基于前述 1.1 的考虑,现阶段我国的技术供给安全应是指在经济全球化及西方国家仍存在冷战思维的国际环境下,在坚持我国国家主权独立,尊重国家间竞争博弈,技术供给以我国为主的基础上,技术供给与技术需求整体上处于动态均衡的状态;相应,维护国家主权及安全的核心技术基本自给,且在某些特殊领域相对强国有一定程度的优势;在维系产业运行及国际竞争力、民生社稷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领域,主要依靠自给的同时,充分借助国际技术转移,促使主要部门的技术需求得到满足3。技术供求均衡是一种动态过程,也是历史演进的过程。鉴于我国科技发展的现实基础,我们必须将谋求国家整体技术供求均衡作为持续努力的方向。技术供求均衡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能力。有能力推动这个过程,才可能阶段性地实现技术供求均衡的基本态势。我们在追求技术供求均衡的阶段性实现时,更应重视相应的能力建设,诸如国内的研发能力建设,以及从国外获得技术的能力建设。追求技术基本自给,或者获取国外技术,都需要考虑其“经济性”,除非是为了获得维护国家主权及安全的某些特殊用途技术4,5。1.3 技术供给安全问题的分析框架研究技术供给安全问题,核心是应关注各种来源的技术供给能否满足国家运行及发展的技术需求。“供给”与“需求”是相向而行的。相应,既需要关注“供给侧”,也需要关注“需求侧”;既需要关注有利于“供求均衡”的因素及问题,更需要关注不利于二者均衡的因素及问题,而且需要动态地、发展地审视相关问题。基于此,才可能对我国现阶段的技术供给安全态势及存在的问题做出恰当的分析,进而给出解决相关问题的理性思路(图 1)。2 影响我国技术供给安全的主要因素技术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能否供求均衡受“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影响。由此,影响我国技术供给安全的主要因素需要从“技术供给角度”和“技术需求角度”2 个方面来分析。2.1 技术供给角度的影响因素从技术供给角度分析,国内当期研发产出、国内先期技术储备、国内部门间技术流动、国外技术输入 4 个方面的技术供给状态对特定时期的技术供给态势起到主要影响作用。国内当期研发产出是由研发投入及其领域分布、研发组织及激励机制、研发效率等共同决定的。国内先期技术储备是由该期之前的前瞻性研发投入及努力决定的。部门间技术流动通常是由特定技术之功能的多样性、技术拥有部门所设置的技术流出壁垒高低、图1 技术供给安全的分析框架示意图Figure 1 Analysis framework of technology supply security有利因素均衡?不利因素技术需求技术供给564 2023 年.第 38 卷.第 4 期专题:技术经济安全理论与实践技术需求部门对于该技术的接受能力、技术流出部门和技术需求部门之间信息的对称性及关系上的协调性 4 个方面因素决定的。国外技术输入主要受制于技术输出国的出口管制强弱及其倾向性、技术输入国的技术引进资金投入以及对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 3 个方面的因素。例如,此前我国实施的“市场换技术”政策之所以没有换来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至少有 3 方面原因:发达国家较强的技术出口管制,限制了他们的机构及企业对我国的技术出口;购买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耗资巨大,我国多数企业无力购买相应的先进技术;国内对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强,甚至排斥投入资金消化吸收,而偏重于简单使用,这就限制了源自发达国家的技术在我国发挥更大作用。2.2 技术需求角度的影响因素技术供给安全的影响因素从需求角度分析,首先应考虑技术需求的主要构成。从需求门类上看,国家的技术需求分为支撑产业运行及国际竞争的技术需求、支撑民生社稷和各种公共事业运行的技术需求,以及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需求。从时序上看,国家的技术需求分为当期技术需求和应对未来的前瞻性技术储备需求。其中,当期产业部门的技术需求,主要是由当期产业运行与国际产业竞争态势决定,同时也会受到当期国家实施的竞争战略的影响;当期民生社稷和各种公共事业的技术需求,主要是由当期民生状况及公共事业规模决定;当期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需求,则主要与该期资源能源勘探、生态环境补偿性建设等相关。在应对未来的前瞻性技术储备需求中,主要是与国家安全和产业发展相关的技术需求。其中,与国家安全相关的技术储备需求,主要是由国家的陆防、空防、天防、海防、网防工程建设及相关武器或装备更新换代研制的战略性安排决定的。如果预期未来某个时期国家安全会受到某种方式、程度的伤害,国家不仅需要提出面向未来的技术储备的门类与形成储备的时间进程,还需要对于产业未来可能遭遇的国内市场变化和国际竞争进行研判。3 技术供给“非安全”的形成机制在现阶段国际环境及经济发展中不确定、非稳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规避技术供给“非安全”的状态是待解决的难题。目前在不少领域,技术供给“非安全”大多源于某些战略性、投入性、体制性及发展性诱因。(1)战略性诱因。国家在一定时期缺少适当的科技发展战略安排,使得技术供求均衡缺少战略导向。从技术供给角度看,如果国家缺少适当的前瞻性科技战略安排,使得国家在某些领域缺少前瞻性研发,其结果很可能导致后面某个时期的技术供给不足。如果研发规划缺少必要的战略布局,就很可能较长期地影响该国的技术供给结构;如果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努力不足,就有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导致在更多领域的技术供给不足;如果缺少与技术先进国家的利益交集,也没有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则必然导致自己难以从对方获得所需的技术。(2)投入性诱因。这里所言的研发投入包括从各种来源获得技术的资源投入,涉及资源投入在不同获取方式上、不同技术领域、不同研发阶段的分布,如研究开发、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技术转移等的投入、投入的资源总量和结构。在资源投入总量既定的情况下,如果对研究开发与技术引进的资源投入不协调,即可能使国内技术自给与国外技术引进处于不协调的状态。例如,1996 年前,在“以市场换技术”思路之下,若干年间我国研究开发的投入基本与技术引进的合同金额相当,这就导致了国内技术自给乏力。如果在研究开发的不同阶段的资源投入不协调,必然影响研究开发的总体进程。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则应 院刊 565我国技术供给安全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用研究必然成“无源之水”;如果再加上应用研究投入不足,则工程技术开发必然缺少“新的科学知识的支撑”。(3)体制性诱因。在获取技术的过程中,体制性问题也可能导致技术供给的短缺。如在某些技术领域的研发主体缺失,即可能导致这些领域的技术供给短缺。典型的是,如果缺少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主体,则产业共性技术的供给必然会出现短缺的局面。20世纪末期,我国将原本提供行业共性技术的产业部属院所改制为“科技型企业”后,企业必须自己找饭吃,就需要投入较多资源研制新产品,这就导致不少行业的共性技术供给短缺。近年来,我国机床制造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一定程度上与现阶段缺少机床业共性技术研发主体有很大关系。如果缺少工业化生产技术的技术整合主体,则系统、成套、成熟的工业化技术的供给必然会短缺。(4)发展性诱因。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某些阶段,技术供给短缺往往难以避免。从需求角度看,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某些产业的发展速度会高于经济整体发展速度,该国就需要有更多的有助于形成竞争优势的技术供给,但此时的技术供给跟不上需求,即可能出现 2 种技术供给短缺现象:自身技术短缺,本国的科研机构难以提供某些产业部门所需要的、能使这些产业部门形成竞争优势的技术;进口技术受限,原本愿意为该国提供先进技术的国家,看到该国的发展势头,担心产业竞争会转变成其他方面的竞争,即可能限制本国的先进技术向该国出口。现阶段我国在不少领域的技术供给短缺,相当程度上源于我们各行各业加总的技术需求,超过了现阶段我们源自各个方面加总的技术供给。4 现阶段我国技术供给安全的基本态势4.1 技术供给“非安全”的两个特征凸显(1)技术自给不足。最能反映国家技术自给程度的是“对外技术依存度”6。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决定了核心技术基本自给应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但现阶段我国总体上技术供给不足。核心技术自给不足。典型的是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较高的“对外技术依存度”,一些重要工业生产领域的对外技术依存度甚至在 55%以上,80%以上集成电路制造设备依赖进口。“卡脖子”难题。这在 2018 年中美贸易争端以来有所显现。这 2 种情况下的技术自给不足7,成因之一是我们在不少领域技术本身确实落后;成因之二是发达国家企业通过专利池、标准体系等对我国同行业的“技术锁定”,而我们又很难突破对方的技术锁定。(2)技术差距明显。反映国家技术先进程度的综合性指标是“与发达国家同行业的技术差距”8。在现代工业发展史上,我国是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