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先秦
道两家言意观
辨析
熊芳藩
第 卷 第 期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 月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作者简介 熊芳藩(),女,四川达州人,硕士生,主要从事唐前文献与文学研究;陈良武(),男,安徽马鞍山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学研究。先秦儒、道两家言意观辨析熊芳藩,陈良武(闽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漳州)摘要 先秦时期,儒家和道家围绕言意关系进行了大量讨论。通过分析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中有关儒、道两家言意观的记载,可知其中既有共通又有不同。一方面,先秦儒家与道家在“言”与“意”的表达问题上持相同观点,即“言表意但不尽意”;在“言”“意”两者之间,儒家与道家都表现出重“意”轻“言”的特点。另一方面,出于对“意”的重视,儒、道两家从不同角度对“言”如何尽“意”进行了探索,儒家的探索主要以“建构”的方法进行,而道家与之相反,选择了以“解构”的方式来追求“言尽意”。关键词 言意观;儒家;道家;出土文献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言意 观 是 关 于 言 意 关 系 的 观 点,是 对“言”表“意”功能的看法。有关言意关系的探讨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论题,该论题始于先秦时期,儒家、道家、名家、墨家等学派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形成了各学派的独特言意观,对中国古代哲学史、文学史和美学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儒家和道家的言意观是先秦言意观的主要内容,也是历来讨论的重点。目前对先秦儒家与道家言意观的探讨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剖析两家言意观及其形成原因,主要以两家不同的哲学思想为源将其言意观分别概括为“言尽意”与“言不尽意”;另一方面则主要聚焦于言意观的影响上,这方面的探讨又多以庄子的“得意忘言”对魏晋“言意之辨”影响为主。言意关系论题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独特话语体系与思想文化的形成,无论是“立言著书”的文化传统,还是“韵外之致”的审美追求都与它息息相关。在此背景下,对该问题的主要源头先秦儒家与道家的言意观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一、儒家的言意观儒家是先秦时期的显学,颇具影响力。儒家以“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为目标,而要在一个百家争鸣、思想空前活跃的时代背景下达到这个目标,“言”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工具。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先秦的儒家学派对“言”“意”关系都十分关注,并积极肯定“言”的表“意”作用。在涉及某些抽象内容的表达时,他们也认识到了“言”的局限。(一)孔子的言意观孔子是儒家代表人物,他经常论及言意关系问题。综合分析孔子对“言”“意”的相关论述,可发现孔子的言意观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孔子认为“言”能达“意”。孔子尝言自己“述而不作”,“言”即为孔子传述知识的重要工具。从这一角度来看,孔子无疑默认了“言表意”。在 论语 的记载中,多次体现出孔子对“言”表“意”功能的肯定。公治长 篇和 先进 篇有记载孔子用“盍各言第 期熊芳藩,陈良武:先秦儒、道两家言意观辨析投稿网址:.尔志”与“亦各言其志也”之语来询问弟子的志向,这里“志”即是“意”,说明孔子对“言”表“意”功能的默认。年湖南长沙马王堆 号汉墓出土的 周易经传 中的二三子问中也有孔子肯定“言”表“意”功能的相关记载,如:二厽(三)子问曰:“独无箴(缄)于圣人【之】口乎?”孔(孔子)【曰】:“圣人之言也,德之首也。圣人之有口也,(猷 犹)地之有川浴(谷)也,财用所(繇 由)出也;(猷 犹)山林陵泽也,衣食庶物【所】(繇 由)生也。圣人一言,万世用之。唯恐亓(其)不 言 也,有(又)何 箴(缄)焉?”在这段话中,孔子为弟子解答了关于“圣人之言”的疑问。孔子先将圣人的言论推崇为“德之首”,肯定它的崇高地位,随后将从圣人口中发出的言论类比为取于山林陵泽的衣食庶物,认为这些都是可以让后人世代用之的东西,极力肯定圣人言论的价值。孔子对圣人言论的这些评价是建立在圣人之“言”能准确传达圣人之“意”的基础上,故这里孔子对圣人言论的推崇体现出了孔子对“言”表“意”功能的肯定。同时,汉帛书 周易经传 中 要 篇还记载了孔子用“尚书 多于矣,周易 未失也,且又(有)古之遗言焉。予非安亓(其)用也,予乐【亓(其)】(辞)也”之语来解释自己晚年学 易 的原因。在孔子的观点中,周易 的文本比 尚书 更为完整,里面的“古之遗言”较多,这也是自己晚年好易 的理由。从中可见孔子对“古之遗言”的肯定,而这种肯定是建立在“古之遗言”能准确传达圣人精妙深微的道理基础上的,这也是孔子对“言”表“意”功能的肯定。此外,孔子提出的“辞达说”也肯定了“言”的表“意”功能。“辞达”之说来源于卫灵公 篇,篇中记载:“子曰:辞达而已矣。”孔子的“辞达说”在后世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理论,也引起后人的多种解读。在这些不同观点中,主要形成了两种不同倾向,这两种不同倾向又分别可由孔安国提出的“凡事莫过于实,辞达则足矣,不烦文艳之辞”和苏轼的“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来代表。但实际上,无论是孔安国观点中主张的重“实”轻“文”,还是苏轼论述中表现出的对“文”的重视,他们的分歧点只是在于“言”之“文采”的运用,在于“言”怎样更好地表“意”,实质上都默认了“言”的表“意”功能,这也正是孔子“辞达说”对“言”表“意”肯定的体现。另一方面,孔子也认识到“言”表“意”功能的局限性。子罕 篇记载:“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作为一位教育家与思想家,孔子却对“利”“命”“仁”等重要概念选择了回避,孔子此举体现出他已经意识到“言”在表达抽象概念时的局限性。公冶长 篇记载子贡有“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的感叹,“文章”是一种“言”,后面的“夫子之言”也是一种“言”。同为“言”,但在子贡的论述中,却出现了“可得”与“不可得”两种情况,其原因在于前一种“言”所要表达的“意”还属于名理范围内,而后面的“性”与“天道”则是超出名理之外,涉及形而上领域的抽象之“意”了。面对这种抽象又精微之“意”,“言”已经不能完全将它传达,这也是孔子选择对“利”“命”“仁”等概念进行“回避”的原因。可见,孔子已经清楚地认识了“言”在表达抽象之“意”的局限性。(二)孟子、荀子的言意观孟子、荀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处于“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的思想背景下,荀子所处的时代也是“假今之世,饰邪说,交奸马王堆出土的汉帛书 周易经传 中的 易传 诸篇的学派性质、成书年代、作者等存在一些争议,但根据其中内容、文本用字及历史背景分析,可知 易传 诸篇应为儒家学派的文献,写成时间也不晚于战国之后,且其有可能是孔子晚年传 易 弟子在楚地的学生所作。参见:廖名春周易 经传与易学史新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卷投稿网址:.言,以枭乱天下,矞宇嵬琐,使天下浑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者有人矣”。为了发扬儒家学说,捍卫儒家地位,身处不同时代的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的言意观,体现出对“言”表“意”功能的肯定。与孔子一样,在涉及抽象概念的表达时,他们也发现了“言”表“意”的局限性。孟子的言意观集中体现在“知言养气说”上,孟子公孙丑上 记载:“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一方面,“知言”即是“闻人言能知其情所趋”,孟子这里是以“知言”来对自己进行的一个正面评价。朱熹也对此论述道:“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可 见,“言”是可以“究极其理”与“识其是非得失”的,孟子提出的“知言”之说的确包含着他对“言”表“意”功能的肯定。另一方面,孟子也认识到了“言”表达“浩然之气”这种抽象概念的困难。在对“浩然之气”进行解释时,孟子首先发出了“难言也”的感慨,随后用“至大至刚”来形容它的特质,用“直养无害”来介绍它的培养方式,以“塞于天地之间”来表达它的无处不在。事实上,这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表达方法,孟子始终没能用“言”来准确定义“浩然之气”这个概念。在孟子的这些“退而求其次”论述中,“言”表“意”的局限性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到了荀子时代,在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他需要找到一种适合于社会统治的思想法则,首先想到的是向圣人学习,但因当时离圣人时期久远,所以荀子主张通过先圣典籍即书面形式的“言”来向圣人学习。出于这个目的,荀子积极肯定“言”的表“意”作用。如 劝学 篇中有:故 书 者,政事之纪也;诗 者,中声之所止也;礼 之敬文也,乐 之中和也,诗书 之博也,春秋 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在荀子的论述中,书 用来记录政事,诗 用来记录中和之声,礼 的恭敬、乐的中正、诗 书 的广博和 春秋 的微言大义,天地间的一切都包括在这些典籍之中了。荀子的这些论述充分说明了他对这些典籍以“言”表“意”功能的认可。与孔子、孟子一样,荀子在肯定“言”能表“意”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言”表抽象之“意”的困难。荀子的 解蔽 篇主要是介绍认识论、推广圣王之道的篇章。在篇中,为了全面地认识事物,荀子提出了以“道”为标准来衡量万物,但涉及对“道”的介绍时,荀子提出:“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他认为“道”是千变万化的,具有多面性,不能单从某个方面来概括,“由辞谓之道,尽论矣”,如果单从言辞方面来讲“道”,那么“道”就会变成空洞的论说之辞了。可见,荀子并不信任“言”对形而上的“道”的表达效果,这体现出荀子对“言”表“意”的局限性有一定的认识。二、道家的言意观先秦时期,除儒家以外,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也对言意关系进行了探讨。“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道家的学说以虚无为本,其言辞难以让人通晓其中含义,这主要是因为道家思想中的“意”多指抽象概念的“道”,探讨道家的言意观很大程度上即是探讨他们的言道观。在言意关系论题的具体探讨中,道家主要表现出对“言”表“意”功能的怀疑,但在另一方面,道家也不得不依赖“言”来传达“意”,故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对“言”表“意”功能的肯定。(一)老子的言意观老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先驱,其思想中的“道”具有多重意蕴,大多数是一种抽象概念,用“言”来表达“道”的这些抽象意蕴十分困难,故老子的言意观主要体现出对“言”表“意”功能的怀疑。老子 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此句话中的第 期熊芳藩,陈良武:先秦儒、道两家言意观辨析投稿网址:.第一个“道”是言意关系中的某种“意”,第二个“道”即是指言意关系中的“言”,第三个“道”是指老子哲学思想中具有多重意蕴的“道”,也是一种“意”。在这句话中,老子认为能够用“言”表达出的“道”,不是真正的“道”,从正面提出对“言”表“意”功能的不信任。此外,老子还有“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之语,也体现出对“言”表“意”功能的否定。但是,老子的某些论述也体现对“言”在某些层面表“意”功能的肯定。如“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在这句话中,老子充分认可“美言”的价值,这是老子对“言”表“意”功能的一种肯定。此外,老子还有“吾言甚易知,甚易行”的论述,也从侧面体现出老子对“言”表“意”功能的一些肯定。(二)庄子的言意观庄子是继老子之后先秦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其言意观也是先秦道家言意观的主要内容。一方面,与老子一样,庄子正面否定了“言”的表“意”功能,天道 篇有: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庄子认为,世人眼中书可贵的原因在于书中所载的“言”,而“言”的可贵在于它表达出来的“意”,出于对“意”的推崇,所以书的价值变得珍贵。但事实不然,“意”是不可以用“言”来传达的,书也没有流传的必要,所以“知者”都是“不言”的,而“言者”都是“不知”的。庄子的论述从正面表现出对“言”表“意”功能的否定。此外,庄子还在篇中用“轮扁斫轮”的故事来形象说明“圣人之言”的不可信,也进一步表明了他对“言”表“意”功能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