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汉水上游乞巧节俗源考流变...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_李金峰.pdf
下载文档

ID:2733522

大小:1.98M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西汉 水上 乞巧 节俗源考 流变 物质文化 遗产 保护 视角 李金峰
Vol.37 No.1Feb.2023第 37 卷第 1期2023 年 2 月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西汉水上游乞巧节俗源考流变及基因图谱构建李金峰,时书霞,徐燕(兰州工商学院,甘肃 兰州 730101)摘要:乞巧节俗缘起于先秦时期的星辰崇拜、女神信仰、秦人遗风,历经秦汉、唐宋、明清,这一古老节俗如今正面临消弭的困境。通过对陇东南地区西和、礼县一带乞巧节俗的考察,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学科交叉方法,探寻乞巧节俗渊源及节俗活动历史流变,归纳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乞巧节俗的民俗意象和风物特征,试图构建乞巧节俗基因图谱。在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挖掘乞巧节俗的内涵和时代价值,对乞巧节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西汉水上游;乞巧节俗;基因图谱;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图分类号:K892.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4-0882.2023.01.024一、引言甘肃陇南西汉水上游是乞巧节俗文化的发源地,也是迄今保留乞巧节俗程式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群众基础最雄厚的地区。随着电视和网络媒体的发展,乞巧节俗才逐渐被国人所熟知。在甘肃省委省政府、陇南市委市政府和西和县委县政府以及赵逵夫等专家学者的协同努力下,乞巧节已成为西和县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2006年乞巧节顺利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汉水上游的西和县因此也被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西汉水上游乞巧节俗活动融星辰崇拜、民间传说、宗教祭祀、词赋歌谣、音乐舞蹈、民间工艺于一体,蕴含着丰富的人生体验、伦理观念、道德规范和人文情怀,以其传承之久远、唱词之纯正、情感之真挚、程式之完整而被誉为中国古代民间风俗之“活化石”。然而,这一传承千年的节俗文化受现代文明冲击,正面临着集体记忆缺失和消弭的困境。因此,启动乞巧节俗文化探源工程,追本溯源,运用文化遗产基因识别分析方法挖掘其节俗意象和风物特征,探究其历史沿革、传承脉络,构建基因图谱,对增强这一中华古老节俗的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的意义。二、乞巧节俗文化探源关于乞巧文化溯源问题,大多从星辰崇拜、女神信仰和秦人遗风三个角度予以阐释。(一)星辰崇拜说星辰崇拜曾在我国古代和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着。我国古代星宿名称,基本上是部落、民族的始祖或者对经济社会生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先秦文献中关于此方面的记载甚多,庄子大宗师:“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傅说、箕尾皆为星名,傅说为辅佐商汤武丁贤臣,后羽化升天为星。另外,原始初民对天地万物都怀有好奇和敬畏之心,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通过观察星象来辨认方向和季节。尚书 尧典 中记载:“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说明上古时期,人们已注意到织女星的时序转换并以此定义四季回转指导农时。星经 中“织女三星,在天市东,常以七月一日,六七日见东方。”则记述了织女星出现的日期,织女星初昏于正东方出现,则标志着进入秋季月序。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史学家赵奎夫认为乞巧节俗崇拜祭祀的对收稿日期:2022-08-03基金项目: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乡贤参与村落遗产传承保护及旅游开发的内生动力机制研究”(21ZC09);兰州市社科规划项目“文旅融合非遗先行助推兰州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22-B59);甘肃省科技计划软件学专项“乡村振兴视阈下甘肃村镇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20CX4ZA005)作者简介:李金峰(1976-),甘肃陇南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旅游规划;时书霞(1976-),女,甘肃白银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徐燕(1990-),女,甘肃白银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消费者行为。文章编号:1674-0882(2023)01-0117-05基于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 1172023年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象巧娘娘,即是秦人善织的女性始祖女修。1秦人以女修在织布方面对氏族社会生活与经济方面的贡献,而称其为“织女”,织女星在银河西侧。织女作为星名,先秦文学多有记载。如 夏小正 七月:“汉案户。汉也者,河也。案户也者,直户也,言正南北也。寒蝉鸣,初昏,织女正东乡。”诗经 小雅 大东亦有记载:“跂彼织女,终日七襄。”又云:“睆彼牵牛,不以服箱。”此为牛郎织女神话之雏型,其中织女、牵牛尚为天汉二星,周人对牵牛织女星辰崇拜,对后世天人感应思想和民间习俗信仰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 淮南子天文训 就有“河鼓一时不出,其时不和;四时不出,天下大乱”的记载。“河鼓(牛郎)”“织女”二星之名起于何时虽难以考证,然而在西周已是家喻户晓了。2及至后来史书亦有织女星名的记述,后汉书天文志:“七年正月戊子,流星大如杯,从织女西行,光照地。织女,天之真女,流星出之,女主忧。其月癸卯,光烈皇后崩。”(二)女神信仰说女神信仰可追溯到人类原初的母性崇拜心理。3中国古代社会,女神崇拜现象逐渐演变为华夏民族对族群基因亲缘认同和凝聚的文化符号,从华胥、娲皇、织女、嫦娥、西王母、九天玄女、女魃再到妈祖,均因体现繁衍、博爱、仁慈、牺牲、巧智、聪慧等秉性而受到广大民众的崇敬。4西汉水上游乞巧节俗祭祀的女性神祇巧娘娘,即为形成于汉代的“牛郎织女”传说中的“织女”。梁宗懔 荆楚岁时记 中“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孙女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是以印证。不过,在西汉水上游民间传说中,巧娘娘不仅是女性的群体信仰,更是勤劳、善良、美丽和灵巧的化身。至于“巧娘娘”叠词称谓则延续了陇东南对女性神祗称呼的惯性,“王母娘娘”“女娲娘娘”等莫不如此。波兰裔英国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了功能主义主张,每一社会制度的存在都依赖于七种基本的个人需求:营养的补给、繁殖、身体舒适、安全、健康、行动和成长。5从西汉水上游陇东南境内乞巧仪规判断,未成年女性祀奉的“巧娘娘”,既不是面向社会“安全”需要(如妈祖)的神灵,也不是体现繁殖(如女娲娘娘、送生娘娘)的神灵,而是面向女性“成长”需要。乞巧节俗参与主体是女性,而以祀奉“巧娘娘”为中心的女神崇拜的重要性在于其树立了相对纯粹的女性公共空间,在此空间,未成年女性通过学习成长为合乎社会要求的角色。6(三)秦人遗风说秦人先祖为上古时华胥氏(52世祖),华胥氏涉雷泽而生子伏羲(51世祖),伏羲生子少典,少典后有轩辕黄帝(49世祖),又有昌意、颛顼(47世祖)。史记 秦本纪 中有“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皋陶)。舜赐姓嬴氏。”如前文所述,秦人这位女性始祖女修正是以“织”而对氏族社会经济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织女”。西汉水上游西和、礼县一带乞巧节俗祭祀的女性神灵“巧娘娘”(祭祀程式中乞巧歌词首落尾一般有“巧娘娘”三字,此处“娘”和该地方言中对母亲称谓都读“nia”)正是被神化了的秦人女性先祖织女,即那位善织的“女修”。乞巧节期间,未成年女性以乞巧的形式表达对这位女性老祖宗的敬意,并祈求善织的巧娘娘赐予心灵手巧、才智双全的本领。另外,甘肃陇东南西汉水上游作为秦人的发祥地已通过文献学、地名学和考古学得到明证。早期秦人居于汉水之滨的西垂、西犬丘,在古秦人心中,女修身边的天河也应称为“天水(天上之水)”“汉水”,这样才符合大家的愿望和理想,通过联想对应之下,把分隔牵牛、织女两个星座的天河称之为“汉”“云汉”“银汉”“天汉”。1994年,西汉水北岸礼县境内大堡子山秦公墓地的发现,再次佐证了甘肃陇东南一带确属嬴秦的桑梓故土。1975 年,湖北云梦睡虎地 11 号秦墓出土了大量竹简,其中“日书 155 简”就有:“丁丑、己酉取妻,不吉。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文苑英华丽情集 记述的“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秦人风俗。”也是佐证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陇东南乞巧仪式中还有一项具有原始信仰和民间巫风的仪式“跳麻姐姐”。西和县文史学者黄英先生认为,陇东南是氐羌人的发祥地,也是大麻的原生地和主产区。秦人西迁后,长期与氐羌民族杂居共处,而“氐人俗能织布,善种田。”(魏略 西戎传),可推测“麻姐姐”应是氐人女性,因纺麻线技艺而被后世女性所推崇。可以说“女修”和“麻姐姐”都以“善织”而闻名,“跳麻姐姐”可以说是秦戎文化杂交混生的活态例证。7从信使记载、民俗考察到地下文物,不难看出秦人发迹地西汉水上游与伏羲、女修(织女)的亲缘认同的内在逻辑,秦人女性以乞巧节俗形式祭拜巧娘娘正是秦人女性对先祖女修崇拜在民间的文化遗存。再者,中国历史上政权中心多处于物产丰饶的中原地带,而西汉水上游陇东南地处西陲且山峦屏障,和外界交流不多,致使该节俗很少受外部文化冲击而呈现出相应的完整性和原初性。三、乞巧节俗历史流变及基因图谱构建(一)乞巧节俗的历史流变关于西汉水上游乞巧节俗的本土文献记载,最早见于清代 西和县志 1182023年风俗篇:“七月七日,夕,人家室女陈瓜果,拜织女星以乞巧。”对于清以前的乞巧节俗却无从佐证。若以乞巧文化作为风俗内核,忽略其共时性、地域性等些微差异,考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乞巧节俗的历史性差异,可对民俗遗产基因传承及变异情况从文献学视角运用逆推法进行跟踪性研究。1.先秦时期:乞巧文化的孕育期既然乞巧文化源于星辰崇拜、女性神灵信仰和秦人遗风,乞巧节俗活动应形成于女修之后较远的年代。牵牛(河鼓)、织女作为星辰散见于 诗经 小雅 大东 墨子 杂家 六韬 军用 夏小正 七月 等先秦作品之中。关于牛女传说,其源地说法不一,尚存争议,有山东沂源说、山西和顺说、陕西西安说、湖南桂东说、河北邢台说、河南南阳说、湖北襄阳说、河南鲁山说等。6且不论牛女传说源于何地,仅从 三辅黄图“渭水贯皆,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判断,“牛女传说”在秦以前就已深入人心。而乞巧节俗程式,明代罗颀在 物原 一书中这样记载:“楚怀王初置七夕,妇女是日以彩缕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以乞巧。”以此来看,虽由明人所作,但其时乞巧活动仪式已经初具雏形,参与主体为女性,活动主要有穿七孔针和摆食瓜果,时间仅为一天,后世纷繁的各种乞巧活动均是以此为原型。2.秦汉:乞巧节俗的萌芽期秦汉时期,宫中就开始流行以穿七孔针为主要内容的乞巧风俗。西汉刘歆所著笔记体小说 西京杂记 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这是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节俗的记载。汉朝的宫女,负担着宫廷服饰装饰的制作,七夕夜,女子手持五彩丝线,对月穿七孔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由此可见,汉朝乞巧习俗其程式延续了春秋战国时期宫廷女性主体和彩线穿针习俗,不同的是增加了夜间对月穿针的斗巧习俗。为防止衣物、书籍虫蛀霉变,曝衣、晒书风俗亦有呈现,及至后世。如东汉农学家崔寔所著 四民月令就有“七月七日,暴经书及衣裳,习俗然也”的记载。至于南朝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 排调 中“郝龙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为魏晋名士的滑稽表演,稍有戏谑之意。3.魏晋南北朝:转折期魏晋时期,乞巧节俗活动内容逐渐向多样化发展。晋人周处 风土记 记载:“七月七日,其夜河鼓、织女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颇有受其祚者。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风土记 翔实记载了晋人的乞巧节俗,已将牛郎织女传说融入其中,并突出许愿祈福的内容。到南北朝时期,已有蛛丝卜巧风俗。荆楚岁时记 亦有“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蜘蛛别称)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除了结彩缕、陈瓜果等祭祀仪式外,祈福斗巧、蛛丝卜巧活动均有呈现。值得注意的是,两处均有“牛郎织女鹊桥会”的记载,这与西汉水上游乞巧节俗“手襻搭桥”仪规密切关联。另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乞巧节俗参与群体由宫廷逐渐转入民间,“德、言、容、工”成为男人择妻规范,女红活计备受待字闺中的女性重视,于是在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