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标记
被动
语义
界面
分析
杨茗越
语言文字学术研究52023年第2期(总第326期)【提 要】无标记被动句这一特殊句式向来受多方关注。统观其古今的发展进程,现代汉语中无标记被动句的使用频率较古代更高,其没有明显的标记“被”字却表现出了被动的含义。研究者大多集中于解决有关句法结构方面或是句型界定的问题,却很少从语义角度切入考量这一独特的句式。本文从语义方面挖掘不带有明显“被”字标识被动句的独特表现,阐述无生命、状态变化多样、定值的受事主语及行为动词谓语语义特点并辅以实例。【关键词】无标记被动句 语义特征 受事主语 谓语动词引言无标记被动句有多种别称,现大多数学者也会称此类句式为“受事主语句”“意念被动句”“受事前置句”等。有关无标记被动句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马建忠,初始时这一类句型并没有被认定,既而呈现出一种较为模糊的概念。换而言之,是否将被动句同无标记被动句区分开,争议颇多。后吕叔湘先生进一步详细分析了此类句式,先生罗列的客观例句为后人有关无标记被动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20 世纪 80 年代后,无标记被动句基本上作为一种独立的句式而非被动句的依附被区分界定,自此之后无标记被动句在现代汉语中更加频繁地使用。这类无明显标记的被动句延续至今,相同的语义特征大多保留了一些,也有改变不再使用的地方,语义特征的留存和改变也时见于无标记被动句发生变化的过程当中。统观无标记被动句这一特殊句式的发展进程,古代汉语中有关此类特殊句式的典型案例可见度虽比不上现代汉语使用的频率高,但是在口语资料及书面文章中均有体现。古代汉语中使用无标记被动句这一特殊句式更多是为突出话题性,而非现代使用中表达的被动义,并且指人的无标记被动句逐渐减少,更多地转变为无生命特征的受事主语。以往语言学的研究者们大多集中于研究此类特殊句式的判定和整体句法结构特征,往往忽略了其语义方面的特殊价值,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是从认知或意义的角度多方位考量分析语言现象。语义的研究和句子中使用的词语密切相关,较为稳定,归纳得出的是固定的意义,有关是否将无标记被动句纳入被动句的讨论处于正进行的状态,尚未有十分确切的结论。如若在分析的过程中不区分无标记被动句和被动句,二者语义特点交叉融汇,这样概括出的特征总显得不够突出,只有区分二者,才使得研究更加清晰,这也是我们单独研究无标记被动句语义特征的原因。一、从受事的角度析辨语义特征无标记被动句的使用实际上是在凸显受事,统观无标记被动句自身的句式特点,受事一般情况处于主语的位置,分布在句子的开头部分。受事的使用大多数由名词性词语充当,既能是单独的名词,也能由词组充当;可以为没有生命的名词,也可以是有生命的名词。不仅仅如此,无标记被动句的受事大多是无生命的,有生命的受事使用的次数较少。通过分析可以得知,没有生命的相较于有生命的更易进入此类特殊句式。(1)杯子打碎了。(2)房子盖好了。(3)玻璃敲碎了。(4)王老师请过来了。(5)一个人也没有落下。/所有人都安排好了。观察上面列举的五个典型例句可以知道,例(1)(2)(3)中的受事主语“杯子”“房子”“玻璃”均为无生命的名词,例(4)(5)的“王老师”和“一个人”则为有生命的名词。根据无标记被动句中的具体句义而定,受事有的可表明确定指,有的则表示总体性的概括,或者是在说话者双方都知晓对方所说为何事,如“这件事已经解决好了”这一句中说话的双方均默认了一件事情,这里便是唯一确定的,而若是表示的意义是宽泛性的,则代指大多数的情况。通过对比两种类型受事的语义特点,我们可以发现:当受事是无生命的名词之时,这个受事主语基本上是定指的情况。若主语为有生命,会有定指和周遍性不同情况的存在,语义会因相关信息的缺失产生误解。例句(5)中“一个人”所强调内容的成立需要有相关条件的限制,否则无法准确掌无 标 记 被 动句语义界面分析杨茗越DOI:10.14014/11-2597/g2.2023.02.049语言文字学术研究62023 年第 2 期(总第 326 期)握具体的语义内容。主语周遍性的情况十分复杂,有主语由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的名词性成分充任,如“什么人都可以打骂”,还有例句(5)中的主语由数量词“一”充任,另外的一种现象是主语含有两种重叠,如“家家都用上了热水器”,这种情况在无标记被动句中不太明显,便不再赘述。统计无标记被动句受事出现的类型可以得知,没有生命的名词较有生命的出现频次更高,原因在于出现有生命的受事时容易引起句义混乱偏差,如若同时缺少所处语境提供给整个篇幅的暗示,更无法准确分辨施受的自我属性特点,往往会有局限,使用的次数较少。为保证认知和逻辑通顺统一,所以在无标记被动句中受事往往是无生命的。除却肢体动作,语言是表达使用者自身情感的工具,借助语言表达思想,借助语言进行思维及逻辑推理。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言,都有各自独一无二的感情色彩,有褒义,有贬义,还有温和的中性义。无标记被动句整体表现的语义是中性色彩或产生积极意义,无生命的受事主语所在语句个别在少数情况下会出现消极意义,但有生命的名词呈现出的为中性意义和积极意义,消极的语义色彩基本不会出现。(6)香烟一根接一根地抽。(7)会议已经安排妥当了。(8)小偷捉住了。(9)作业都交好了。(10)干锅花菜炒熟了。(11)这份报纸看完了。和前文所述例句相比较,例(4)(6)(11)表达出了中性的感情色彩,例(1)(3)展现出的是消极意义,例(2)(5)(7)(8)(9)(10)则为积极意义。不同于“车被淹了”“他被打了”,此处的例句仅仅在极少数情况下展现出消极的感情色彩。被动句比较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语句用于表示一种并非自主自愿的行为,会给人产生“非自愿”“不如意”“不期待”的感情色彩,无标记被动句则不然。由于历史久远的原因,我们确实无法掌握当时人们口耳相传的第一手资料,便只能从现存的文献典籍中总结归纳出共性的特点。“被”字最原始是遭受之义,蕴含糟糕不幸的意义,剔除“被”字之后则转变为陈述事件强调受事主体,失去消极的意味。根据归纳总结的表格数据可以得知,无标记被动句受事的一般特征为无生命体征,常带有中性色彩或者积极意义,表示定指义。二、从谓语动词的角度析辨语义特征主语是谓语的陈述对象,没有主语,谓语便失去了需要说明的对象;同样而言,谓语对一个句子来说至关重要,丢失谓语成分,就无法准确抓住句子想要表达的内容。在研究了无标记被动句的主语成分之后,其谓语部分也有值得挖掘的特点。这个特殊句式使用行为动词的频率较高,动词会赋予词语语义相关特征,具体而言,即无标记被动句中的受事主语会受到谓语动词的影响。谓语动词一般为及物动词,但并非所有的及物动词都能够适用,这里需要注意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能够控制+产生效果+强制性动作,例如:(12)机器修理好了。(13)地道挖过了。(14)快餐吃完了。(15)大巴车开走了。一般情况下能够控制的语义特征同有意识的行为做出的内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是让某一事物干什么或者是不干什么。上面三个例句中的“修受事类型语义特征有生命(4)王老师请过来了+中性意义,+定指(5)一个人也没有落下+积极意义,+周遍性(8)小偷捉住了+积极意义,+定指没有生命(1)杯子打碎了+消极意义,+定指,+状态可变,+物质性(2)房子盖好了+积极意义,+定指,+状态可变,+物质性(3)玻璃敲碎了+消极意义,+定指,+状态可变,+物质性(6)香烟一根接一根地抽+中性意义,+定指,+状态可变,+物质性(7)会议已经安排妥当了+积极意义,+定指,+状态可变,+物质性(9)作业都交好了+积极意义,+定指,+状态可变,+物质性(10)干锅花菜炒熟了+积极意义,+定指,+状态可变,+物质性(11)这份报纸看完了+中性意义,+定指,+状态可变,+物质性 语言文字学术研究72023年第2期(总第326期)理”“挖”“吃”“开”展现出的动作均是有意识而为,受事作为动作的接受者处于主语位置,句中未明显体现出的施事者能够有意识做出或者不做出某种改变。与此同时,无标记被动句语句整体呈现出积极义,积极的意义一般情况是和自主义相关联。不同于被动语句展现出的“不情愿”或者是“非自主”的行为,无标记被动句的谓语行为动词是可控的,能够在一定范围下掌握,这里体现的便是+能够控制 这一语义特征。谓语在无标记被动句中的使用并不是机械性的静止行为,总是会发生位置或状态的改变,如:(16)菜丢掉了。(17)家具统统搬进了新家。(18)山头遭水淹了。(19)这菜烧焦了一点。动词有一种作用是致使每一种物体产生每一种预期或者非预期的结果:“菜”从保存完好到被丢掉,经历了一个过程,最终呈现出被丢弃的效果;“菜烧焦了”,这里由于某种原因使得菜被烧焦了。再比如常见的无标记被动句例句“房子盖好了”中的“房子”,这一受事经历了从无到有被建造完成的过程,展现出的就是一种多变而非静止的状态。谓语动词能体现事物状态“变化”的过程。+产生效果 这一语义特点具体体现在无标记被动句中,表现为谓语动词让作用对象发生变化,这后面有时候会加副词修饰,来表示某种结果。无标记被动句使用的谓语动词一般情况下是行为动词,比如前文中列举的一系列“补”“开”“卖”“建造”“捉”“炒”等,都是在强调受事主语的“被”进行的动作,是蕴含目的性同时围绕预期目标展开的,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具有强烈的动作性。不一样的场合表达的语句中使用的行为动词通过不同的形式特点会表现出不一样的动作强弱性。表示生命体动作的谓语动词是可控的,要么是一种自主的行为,如“车修了”“衣服补了”;要么是主体无意识不经意间发生的事情,但自身可以补救,如“钱包丢了”“衣服掉了”。但是这种情况有可能不是动作发出者自愿的行为,有强制性的动作发生。无标记被动句在动作作用于接收者之后会产生影响及不定的效果,并且往往会有表示状态的词语修饰句子结尾,展示相关结果,如“烟抽完了”便是具有可致果的语义特色。动作的发出者是人,一个行为的发生带有含预期效果的目的,这个行为动作也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展开。三、结语被动句的研究一直非常火热,有关无标记被动句和被动句的界定及句法结构分析层出不穷。语言的表达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完全客观不带一丝一毫情感的语句表达是不存在的。无标记被动句将受事前置,放在了主语的位置,说话者移情于受事,这里主观性体现得更加明显,要么达到了理想的效果,要么就是不符合当下想要的东西,偏离了预定的结果。本文着重从语义层面分析无标记被动句的特殊之处,认为无标记被动句多由无生命、定指、状态可变的受事充当主语,谓语大部分情况是表强制性动作、能够产生效果、可以控制、动作性意味较强的行为动词,辅之以动态助词或者描绘性意为阐明主体自身的状态,呈现出中性或者积极的色彩,消极贬义极少存在。句子本身并非孤立存在的,无论是书面语还是日常口语,语句身处的语境至关重要。交谈者双方若非身处相同的语境,则会产生误解,语境会起到提醒暗示、延续话题及补充句子含义的作用。人通过肢体和语言表达情感,句子本来就非绝对客观,带有发出者主观的感情色彩。无标记被动句不同于被动句,受事是话题的中心焦点,强调受事主语所在,同时把听话者的观感放在了第一位,考虑说话者的主观情感色彩。迄今为止,有关无标记被动句的研究还未停止,辩争不断,虽然在无标记被动句和被动句的界定方面、句法结构层次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仍然有空缺亟待我们去挖掘。如对外汉语方面有关第二语言学习汉语使用无标记被动句时产生错误的原因,无标记被动句自身本质问题等,这些尚未明了的问题还有待日后细细探索。参考文献袁 芳 2008 现代汉语无标记受事主语句释析,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裴锦隆 2009 无标记被动句的结构及用法探析,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第 11 期。黄晓慧 2012 无标记受事主语句的标记形式分析,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齐 峰 2012 现代汉语受事主语句的标记形式分析,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何 薇 2015 现代汉语动作动词及受事主语句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通信地址:215123 苏州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