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艺学学术史书写中的彰显与...49—2019》的学术批评_郑惠生.pdf
下载文档

ID:2733062

大小:1.49MB

页数:9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文艺学 学术 史书 中的 彰显 49 2019 批评 郑惠生
作者简介:郑惠生(),男,广东汕头人,广东汕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批评研究。.,学术探索 年 月 ,文艺学学术史书写中的彰显与遮蔽 对高建平先生主编 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的学术批评郑惠生(广东汕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学院,广东汕头 )摘要:无论是对专著未予以足够重视,还是对学科建设关注不够,都表明 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的书写,主要不是从知识增量或者说知识创新的角度去考察“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虽然“将主要注意力”放在“七十年来文艺学论争的中心问题”上是一种学术上的自由,但这不仅仅是“路向选择”问题,而且还是一个“价值选择”问题。总之,文艺学学术史书写不仅要提供争论和教训,更重要的是,要提供知识增量的范例,或者说要为文艺学“创新发展”树立“标杆”,在“行不言之教”的同时,给文艺学工作者一个正确的前进目标,从而使文艺学共同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只有这样,文艺学学术史书写才能回归它应有之义。关键词:学术批评;文艺学学术史书写;文艺学批评;文艺理论;文艺学共同体;知识增量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近年来,当代学术史的书写及出版成了热点,作为学科之一的文艺学,也不例外。仅从文艺理论看,就有鲁枢元和刘锋杰等著的由浙江文艺出版社于 年出版的 新时期 年文学理论与批评发展史、谭好哲主编的由人民出版社于 年出版的 新时期基本文学理论观念的演进与论争、邢建昌等著的由人民出版社于 年出版的 世纪 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及其相关问题、高建平主编的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 年出版的 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陶东风等著的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 年出版的 当代中国文艺学研究:,等等。由于文艺理论史的书写不仅对既往的文艺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总结意义,而且对未来的文艺理论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笔者以为,认真研读、探讨这些著述,对于学术同行来说很有必要。这里,拟对篇幅较大的 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一书(分上下卷两册,页,万字,定价:元,以下简称 当代,且引用该著作文字时只注明页码)所涉主旨及部分内容,从“知识增量”或者说“知识创新”的角度进行学术批评,兼与高建平、刘方喜、李媛媛、刘顺利、孟登迎、吕双伟、李世涛、李圣传等先生商榷。一、对专著重视不够无论发表期刊论文,还是出版学术专著,都是文艺理论工作者呈现自身研究成果的重要方式。虽然两者各有长短,并且写论文好还是写专著好也会因人而异、因题有别,但正如黄宗智所言:“专著是组成现有各个学术领域的基本砖石。一个领域的专业化和成熟程度要看它的专著。要进入一个领域,要对其具备发言权,精确掌握其优秀的专著是最基本的条件。”在学术研究领域里,专著是一种更具标志性的成果。就此角度而言,当代 有相当的一部分章节对相关成果的介绍和讨论并未到位。下面,先用三例即三章文中的所述分别予以说明。例一:第 章 文艺与意识形态。该章不仅明确指出“审美意识形态论 是中国文论界的重要创造和收获”(第 页),而且在与俄苏文论比对之后再次强调“审美意识形态论 应该是中国学者创造的”。(第 页)那么,该章用了什么样的学术史料来描述分析由“中国学者创造”出来的这一重要理论命题呢?主要是期刊论文 粗略统计,除 文学原理 发展论(钱中文,年专著)、文学原理(王元骧,年教材)、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年教材)外,就是 篇期刊论文,并说:“学界通常都把钱中文、童庆炳、王元骧作为 审美意识形态论 的代表人物。”(第 页)这样不恰当的结论,明显是由于漏掉了创新阶段两个重要的学术文献所造成的:艺术本质特征新论(陈传才,年专著)和 论文学的本质特征(王淑秧,年论文)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在“本质特征意义”上持“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专论性著述 。值得一提的是,陈传才的 艺术本质特征新论 一书,是国内出版的首部甚至还可能是仅有的一部“系统”阐述“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学术专著 不仅其主旨,而且连框架也一样。而该章在“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书写上,却对此完全不提,这明显是有失公允。例二:第 章 文艺与政治、经济关系的重组与文论范式的转型。该章引用了不少资料,以之阐述新时期以来由于文艺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而导致文艺观及文论研究的转型。然而,纵观文中给出的各种史料,却是以报纸文章和期刊论文为主,而专著,则以文学史书为主,尤其是第二节。也就是说,该章未把一些重要的学术专著纳入其中加以考察。比如,在“文艺与政治、经济互动”方面,或较“系统”或“史论兼备”的厚重之作 文艺政治学导论()、稿酬怎样搅动文坛 市场经济与中国近现代文学()、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和 文学政治学的创构:百年来文学与政治关系论争研究()等,均未提及。再如,由政治转型和市场兴起所引发的以经济视角探讨各个文学时代甚或文学作品本身的研究专著也只字未提 包括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明清文学与商品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文学生产与文学传播 商业化视境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北宋文人的经济生活()、宋代文化市场与文学审美俗趣()、唐代岭南社会经济与文学地理()、红楼梦经济学(),等等。应该指出的是,该章在探讨一些问题时,不仅对更具系统性的相对厚重的研究成果缺乏足够的重视,而且对某些更具理论性的话题也缺少关注。比如,第二节“围绕通俗文艺、金庸经典化、文艺商品化、大众文化等问题的论争”,仅“金庸经典化”问题就用了近 页三千多字予以介绍。这当然没什么大碍,因为毕竟在上个世纪末就曾有过具体针对某些通俗作家作品的激烈争论。但问题是,主要起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界的针对具体作家作品的“经典化”之争,至本世纪初演进为更具抽象性和普遍性的理论之争 包括文学经典“是否终结”、“是否不需要”、“是否我读故在”以及“雅俗价值是否无差别”乃至“经济是否是文学的品格”等等。这也是文艺理论界普遍关注和争论的典型的理论问题,然而,作为文艺理论史的 当代,其书写却几乎是完全避而不谈。例三:第十二章 科学方法论在文学研究领域的历险。该章在学术文献的占有和使用上,以期刊论文为主,而著作,除译著外,以手册和词典为主。也就是说,对于国内诸多学者“历险”的专著,未有涉及 包括平仑的 文艺控制论初探(辽宁大学出版社 年版,万字)、文早的 系统科学与文学(辽宁大学出版社 年版,万字)、杨春时的 系统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年版,万字)、王明居的 模糊艺术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年版,万字)、王明居的 模糊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年版,万字)、徐宏力的 模糊文艺学论要(春风文艺出版社 年版,万字)、杨曾宪的 审美鉴赏系统模型(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版,万字)、杨曾宪的 审美价值系统(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版,万字)、晓苏的 文学写作系统论(湖北人民出版社 年版,万字)、王轻鸿的 信息科学视域与文学研究转型(浙江大学出版社 年版,万字),等等。必须说,上列专著出版年代不一,也不在一个档次上,但水准至少都不亚于单篇的期刊论文。由于杨曾宪的两部“系统”专著已获多位学者“美评”包括滕守尧、孔庆峒、赵敏俐、华容、杨守森、郭芳、肖文禾 等,这里就不再多言。至于 信息科学视域与文学研究转型 一书,就多说两句。该书在探讨信息科学对当代文学本质论、当代文学批评范式、当代文学史写作模式等各方面影响的基础上,揭示信息论与文学研究转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既具有“问题意识”又能够“论从史出”,是一部算得上有创新价值的专著。然而,第 章 科学方法论在文学研究领域的历险 却对这一些都只字不提,实在是不应该。另外,值得一谈的是,该章介绍了黄海澄从“控制论”角度分析美学问题的 篇期刊论文(第 页),却完全不提及他相对系统的长约 万字的学术专著 系统论 控制论 信息论 美学原理(湖南人民出版社 年版)。仅此一例,便可知在 当代 书写中,一些更具理论性、系统性的著述并未获得相应的学术地位。这里绝非看轻期刊论文的价值,而是认为忽略学术专著而专注于期刊论文有其局限性,尤其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下面,就这一问题简要地论述。当代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学术期刊论文猛增,不仅自然科学及其技术(新的视角下谓之“技性科学”)领域如此,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也是这样。就自然科学及“技性科学”而言,不同于 世纪以前最重要的成果主要以专著的形式呈现 像亚里士多德的 物理学、欧几里得的 几何原本、托勒密的 至大论、哥白尼的 天体运行论、开普勒的 世界的和谐、达尔文的 物种起源、牛顿的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康德的 宇宙发展史概论、莱伊尔的 地质学原理、道尔顿的 化学哲学新体系、傅立叶的 热的解析理论、麦克斯韦的 电磁通论、法拉第的 电学实验研究、赫胥黎的 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布封的 自然史、波义耳的 怀疑的化学家 等等,当代的许多重要发现和发明首先发布于学术期刊。这种情况,反过来也强化了学术期刊的地位,使得学术期刊尤其像 自然 科学 等这样的一些顶尖学术期刊成了新发现和新发明的最主要媒介。如果考虑到自然科学及“技性科学”成果所具有的高度客观性、可检验性,并且考虑到虽然存在着所谓“科学的与境性”和“文学策略”的运用 但其有效证明因不必展示研究全程、较少甚或无须溯及既往而形成的结构上的程式化和表述上的简约化;那么,学术期刊成了当代自然科学及“技性科学”或者说“硬科学”专家发表创新性成果的首选也就不足为奇。相比之下,作为“软科学”的人文社会科学,不仅在事实判断上有明显的主观建构色彩,或者说难以像自然科学及“技性科学”那样具有突出的主客观高度统一的“可检验性”,而且在价值判断上由于常常不得不纵横比对而变得纷繁复杂 无论内容还是结构抑或语言。如此情形,便让真正有说服力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更多地以学术专著的形式呈现 不仅古代、现代这样,当代亦然。必须再次强调的是,即便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期刊论文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只不过笔者认为,最理想因而也是最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其呈现方式应该是学术专著而非期刊论文。在不同学者的著述之间做比较是困难的,也易于引起争议,但在同一学者的学术专著与期刊论文之间做个比较,是容易的也是适宜的。比如,笔者有二十几篇文艺学批评的文章发表在公开学术期刊上 包括批评“高估短信文学”、批评错谬百出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批评所谓“走进后文学时代”、批评文学批评中的“庸俗社会学倾向”、批评“文艺学越界”、批评“文学理论学科建设”的反科学倾向、批评“不恰当”的“大学文艺学”评价、批评 位国际知名学者关于“汪晖事件”公开信的荒谬、批评朱光潜 谈美书简 的学理性缺失、批评“语文课程标准”、批评“文艺学批评”的“非学术化”、批评“学术期刊”缺乏“文艺学批评”,等等,但无论哪一篇期刊论文,质量上均不及有 万字且是一个有机整体的 文艺学批评实践 一书。再如,论审美时尚的特性 论审美时尚的潜在负价值 论审美时尚的非审美心理动因 论审美时尚的正面价值 论审美时尚的个体抉择 论审美时尚的流变规律 论大众审美文化的特征 也论大众审美文化的价值 等任何一篇期刊论文,也都同样不如 审美时尚与大众审美文化 一书。而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任一单篇论文,都只是专著这个系统中的单一子系统。离开了专著这个系统,作为子系统的单篇论文的价值是不难推测的。打个比方,即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期刊论文只是作为先锋部队的轻骑兵,而专著才是决定最终胜负的主力军。当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术评价”与“学术史书写”出现过分侧重期刊论文的情况,固然与由于人心浮躁所造成的高水平学术专著的匮乏有关,但也跟“以完成任务为导向的研究占据了支配地位,控制了出版物”相联 当多数人为了完成任务而急于发表时,不求科学系统、不求扎实严谨的应时性文字自然是多了起来。而在海量的良莠不齐的期刊论文面前,少数学者的精耕细作不易于引起注意,至于那些“不仅是科学的装饰品”而且已达至“科学的核心”的“系统”因而也需要有耐心才能读完、读懂的厚重之作,就更容易被淹没。二、对学科建设关注不足对学术研究而言,理论建设固然重要,但“专门的、系统的”学科建设 也同样重要,甚至还可以说是更为重要。就此角度而言,当代 对于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