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王光祈
民族
复兴
思想
探析
刘潇敏
王光祈研究07520231王光祈(18921936)是五四时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音乐学家,也是五四时期最大的青年社团少年中国学会的核心和灵魂。他最初以少年中国学会为依托,以创造“少年中国”理想为号召,积极倡导民族复兴运动,身体力行于“少年中国运动”;后来以音乐救国为手段,致力于复兴民族文化。因此,他不仅是“民族复兴运动”概念的首先提出者,而且他的民族复兴思想被誉为民族复兴思潮的揭旗之举。本文拟对王光祈民族复兴思想的形成原因、主要内容及其影响作一全面的论述,以求教于方家。一、王光祈民族复兴思想形成及原因王光祈的民族复兴思想,受到晚清以来的民族复兴观念的影响,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是其思想的重要来源,“少年意大利”和德国民族主义思潮是其民族复兴理想的直接来源。(一)“少年中国说”的影响甲午战争以来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华民族复兴观念开始勃发,直接影响到王光祈民族复兴思想的发生。1908 年就读于成都高等学堂分设中学时,王光祈通过阅读新民丛报 民报 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等进步书刊,常与同窗密友纵论国事,相约效法马志尼创造“少年意大利”,重塑“少年中国”。1900 年,梁启超发表著名的少年中国说一文,其以激情澎湃的语言,呼唤“少年中国”之诞生,号召“中国少年”担当起创造“少年中国”的责任,“少年 黄兴涛:民国各政党与中华民族复兴论,载郑大华、方光华编近代思想史研究(第 11 辑):近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想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第 2223 页。王光祈民族复兴思想探析THE THOUGHT OF WANG GUANGQI ON NATIONAL REJUVENATION摘要:王光祈是五四时期民族复兴运动的先驱者,其民族复兴思想继承了近代中华民族复兴观念,直接受到“少年意大利”和德国民族主义思潮等多重因素影响。民族复兴的根本目标是创造理想的“少年中国”“少年世界”,依靠力量是“少年中国之少年”,民族生活改造运动是“基本下手处”,以民族文化复兴运动为根本支撑,“音乐救国”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独特方法,民族革命与国际革命并举则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王光祈民族复兴思想因为其系统性和独特性,在中华民族复兴历史上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王光祈致力于以音乐复兴中华民族的不懈探索,体现了中国音乐人的历史使命与时代担当。关键词:王光祈;五四时期;民族复兴;音乐复振民族精神;“少年中国”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23)01-0075-12DOI:10.15929/ki.1004-2172.2023.01.008刘潇敏 李嘉07620231 郭沫若:少年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第 112 页。王光祈:少年中国运动,中华书局,1924,第 25 页。王光祈:少年中国运动,第 13 页。周太玄:关于参加发起少年中国学会的回忆,载张允侯、殷叙彝编五四时期的社团(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第 538 页。韩立文、毕兴:王光祈年谱,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第 21 页。张梦九:忆少年中国学会,传记文学(台北)年份第 35 卷第 2 期,第 144 页。王光祈:少年中国运动,第 3 页。中国”因之成为极具民族复兴意蕴的话语。梁启超热情讴歌“少年意大利党”和“意大利三杰之魁”马志尼,对当时青年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如郭沫若所说,“任公以轻灵笔调描写那亡命的志士,建国的英雄,真令人心醉”。王光祈回忆其少年经历时说:“我常以为国家之弱,全系外力压迫所致,因而立志研究外交,已然以昔日少年意大利中加富尔自命”。王光祈发起少年中国学会,也是反思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在他看来,虽然少年中国学会创建于“新文化”蓬勃发展之时代,但别有一种见解,这种见解的独特性主要体现于对民族文化所抱持的慎重考量之态度。民族文化的养成受多重因素制约,如遗传、历史、信仰、环境、习惯等,具有各民族独有的特殊色彩与根本思想之烙印,“万不可彼此随意假借通融”。西洋人的根本思想之精髓即是他们的民族文化,其独到特长之处突出表现在用以培植整理他们思想所采的科学方法,由此他们的科学、哲学、美术都极其精深博备,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他们的人生观,“自然是卓绝一世、无可与敌”。因此,王光祈强调“新文化”之学习西方,并非是要摒弃我们的民族文化,而是要采用西洋科学方法,整理民族的根本思想,造成一种“民族文化复兴运动”,体现于少年中国学会的宗旨,就是“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如果说当时许多中国人欲借西洋的文化来救济中国,那么王光祈和少年中国学会则以西洋科学方法整理中国的根本思想,复兴民族文化,这无疑是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另一路径。(二)“少年意大利”和“少年德意志”的启发王光祈民族复兴思想具有明显的民族主义倾向,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少年意大利”是其思想产生的直接渊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蓬勃发展的德国民族主义思潮进一步强化了他以创造“少年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政治理想。王光祈的“少年中国”理想,直接受到“少年意大利”影响。1916 年,王光祈任四川群报驻京记者及京华日报编辑,在北京“有了工作,又参加了社会活动”,中学时代同窗好友间的原有愿望“便逐渐趋向于实现”。他与周太玄、曾琦等人多次商榷“出处进退”,谋求救国之道,立志“联合同辈,杀出一条道路,把这个古老腐朽、呻吟垂绝的被压迫、被剥削的国家改变为一个青春年少、独立富强的国家”,最终建立适合于 20世纪思潮的“少年中国”。“少年意大利”是王光祈构建“少年中国”的蓝本。据学会发起人之一的张梦九回忆:“少年中国的梦,是从少年意大利而来,这是曾慕韩、雷眉生、陈愚生和我几年来在东京的构想”。王光祈的回忆也证实了这一点:在发起学会时,曾琦主张取名“复兴社”,王光祈以为用“少年中国学会”之名,含义较为明了。后来曾琦以及其他会友都赞成王光祈的主张,于是始有今名。之所以定名“少年中国学会”,是因为他们都感王光祈研究07720231到当时国家文化的落伍和社会的落后,组织少年中国学会,以文化事业的力量来建设中国,将老大的中国改造为少年时代,这也是学会定名的意义。经过多次讨论和细商,王光祈最终“承认了慕韩眉生梦九等的少年中国主义,确定了达到理想的路子”,形成了他的“少年中国主义”,就是以少年中国学会为依托,用社会运动来改造中国与世界。所以,学会发起人李璜后来肯定地说:“少年中国学会的发起,是王光祈深思熟虑之后所提出建议的结果”。可见,“少年意大利”与少年中国学会有直接的渊源关系,是王光祈民族复兴思想的源流之一。“少年中国”虽脱胎于十九世纪之“少年意大利”“少年德意志”,但王光祈强调应据时代而进,创造“适合二十世纪思潮之少年中国”。可见,他的理想的“少年中国”是对“少年意大利”“少年德意志”的超越和发展。王光祈理想的“少年中国”受到“少年德意志”的影响,又超越了“少年德意志”,足见他的思想深受德国民族主义思潮洗礼。王光祈赴德之时,欧洲民族主义思潮弥漫,以德国最为强烈。有谓:“德国之富强,系自第十九世纪时起。其在此时期以前,外则强邻压境,内则各邦相仇,其环境之坏,初不亚于中国。然而德国大哲学家如康德之类,大文学家如哥德、喜来之类,大音乐家如巴赫、白堤火粉之类,却皆在此乱离之世产出,由此以造成一种德国国粹其后德国即赖此以筑统一之基”。王光祈生活的波恩,更是十九世纪初叶普鲁士复兴运动思想的策源地,波恩城的历史被誉为一部伟大的民族复兴运动演进史。王光祈深受民族主义思想的熏陶,在给申报的一篇通讯中写道:“现在德人民族主义之思想极盛,其意以为世界和平终不可靠,吾德意志民族须团结一气,安有寄人篱下,视人类颦笑以为优乐之德意志民族乎?”王光祈切身感受到德国民族复兴运动的伟大力量,联想到中华民族的往日荣光,期盼中华民族复兴之梦想油然而生。“呜呼复生!呜呼中华民族之复生!究在何年?定于何日?吾将请四万万国人有以语我!吾更将与吾同洲各种被压迫民族,于长城之南,琼州之北,高筑民族战争纪念塔,以为争自由者之垂训焉!由此可见王光祈的“少年中国”理想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1924年,王光祈在 少年中国运动 一书的“序言”中公开倡导“中华民族复兴运动”,并系统阐述了实现民族复兴的路径方法,这是他民族复兴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1925 年 10 月,他在填写少年中国学会改组调查表时宣称:“我相信民族主义,不相信国家主义,不相信共产主义”,“民族主义系以争求中华民族独立自由为宗旨(汉、满、蒙、回、藏统称为中华民族),其方法系从研究真实学术,发展社会事业入手,以培养民族实力”。可见,他的民族复兴思想是不断发展的,南京的追悼会,载左舜生等编王光祈先生纪念册,文海出版社,1936,第 105 页。周太玄:王光祈与少年中国学会,载左舜生等编王光祈先生纪念册,文海出版社,1936 年,第 21 页。李璜:少年中国学会的发起与成立,传记文学(台北)年份第 35 卷第 1 期,第 11 页。王光祈:本会发起之旨趣及其经过情形,载四川音乐学院、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政府编王光祈文集4时政文化卷,巴蜀书社,2009,第 172 页。王光祈:教育家对于中国现状应有之三大觉悟,载王光祈旅德存稿,中华书局,1936,第 317 页。周谦冲:王光祈与现代中国文艺复兴运动,载左舜生等编王光祈先生纪念册,文海出版社,1936,第 84 页。王光祈:德意志各党之内容,载王光祈旅德存稿,中华书局,1936,第 92 页。王光祈:柏林莱比锡德兰斯登柏林,载王光祈旅德存稿,中华书局,1936,第 638 页。王光祈: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调查表,四川音乐学院、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政府编:王光祈文集4时政文化卷,巴蜀书社,2009,第 161 页。07820231他深信“吾聪慧勤俭之中华民族,终必为世界上最后胜利之民族”,并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毕生夙愿,终生奋斗不懈。二、王光祈民族复兴思想的主要内容王光祈不仅率先提出“民族复兴运动”概念,而且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复兴思想,内容涉及民族复兴的目标、基本力量、实现民族复兴的路径和方法等,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变化。(一)创造理想的“少年中国”和“少年世界”王光祈提出民族复兴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建立理想的“少年中国”,他设想中的“少年中国”是“适合于二十世纪思潮”,“进步的,创造的,在并世国家中为少年的”的“少年中国”。以具体论,就是要使中国这个地方,人民的风俗制度、学术生活等等方面,不仅要跟得上世界人类进化的潮流,还要配得上大同世界的一部分。因此,他的目标不仅是创造理想的“少年中国”,还要更进一步创造理想的“少年世界”。他所理解的“少年中国”,不是一种国家主义的,而是基于一种世界主义,创造少年中国只是改造世界的“下手处”,是基于“国际分工”与“民族责任”创造“少年世界”的努力。为了创造“少年中国”,王光祈不懈追求,努力奋斗。无论是他早期提出的菜园式新生活,还是之后的工读互助社会,或是再后来的工农士商合一的农业社会主义,都是他对“少年中国”理想图景的设想与规划。“少年中国”是王光祈中华民族复兴运动的精神旗帜,“民族复兴”是王光祈实现“少年中国”理想所设定的目标,就最终价值导向而言两者有内在的逻辑同构性。正因为如此,王光祈把“少年中国运动”称之为“中华民族复兴运动”,公开宣称“少年中国学会的希望,是在唤醒中华民族之复兴”,“少年中国运动”不是别的,只是一种“中华民族复兴运动”。(二)依托“少年中国之少年”民族复兴任重道远,朝气蓬勃的“少年中国之少年”当为复兴民族之主力。在王光祈看来,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艰辛历程,戊戌、辛亥两次巨大的社会变动,改革的一败涂地和新文化运动的深刻洗礼使“今日全国之青年已渐臻觉悟之境”,能够担当起振兴国家、拯救民族的历史使命。他分析指出,过去的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博大的精神”,如今堕落成为世界上一个弱小国家、劣等民族,被人侵略,被人轻视。中国青年不应甘于民族的这种沉沦、堕落,必须自觉肩负民族的前途命运。他号召青年勇做“少年中国之少年”,努力“恢复过去的民族精神,创造未来的少年世界”。他坚信,青年是“创造少年中国之唯一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