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文学
流变
访谈
诺贝尔
文学奖
得主
克莱
书书书 年月第 卷(总 期)上 海 交 通 大 学 学 报(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文学的守常与流变 访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高方施雪莹(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 )摘要: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推出“著名作家高端访谈”栏目,本期访谈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京大学名誉教授让 马里居斯塔夫勒克莱齐奥,围绕作家个人创作经历、文学与世界的关系、世界文学与跨文化实践等问题展开。回顾自身创作经历,勒克莱齐奥教授强调文学创作的“当代性”,认为任何时期的作品都承载着作者与读者所创造的共同价值,成为其所处时代的见证。文学艺术发展过程中,打破规则的越界行为至关重要,但这种越界如果仅以美学为导向,则可能落入僵化的窠臼。勒克莱齐奥欣赏开放的作品,认为这些作品提供了与他者交流的可能。文学是跨文化的例证,跨文化是推动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勒克莱齐奥作品的重要主题。勒克莱齐奥反对世界文学的等级划分,倡导践行“非线性”艺术史观,指出面对当今时代,跨文化与跨学科必将在塑造一种全新人文主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关键词:勒克莱齐奥;文学;跨文化;“非线性”艺术史观;世界文学 :自文明之初的歌谣与神话,到大数据时代形式多元的“网络化”写作,文学始终是人类思想情感交流和社会沟通的重要方式。一方面,文学植根于文化之中,它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质、时代的精神脉动和本土的文化经验;另一方面,不同形态人类文明、文化、文学在发展历程中亦呈现出普遍性的规律和共通性的价值,在交流中形成互鉴、互补、互融、互生。在当今时代,考察文学思潮的发展与流变、文艺创作的守常与创新,需在世界文学的语境中进行,在交流互动中、在经典化与当代性的张力中体察作品的独特价值和作家的创作使命。世纪是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并行发展的时代,文学与世界的关系更加密切,世界文学版图也呈现出愈发复杂的面貌。一方面,随着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世界范围内的文学交流日益频繁;另一方面,文化霸权、资本支持、话语操控等成为强势文学的扩声器,使文学文化交流呈现出不平等的关系。这一时代特征为文学这门古老而常新的艺术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与世界的关系,如何更加全面地看待文学的历史演变与当下机制,如何进一步丰富对于世界文学运行方式的认识,这作者简介:高方,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施雪莹,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研究员。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推出“著名作家高端访谈”栏目,本期访谈的对象为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京大学名誉教授让马里居斯塔夫勒克莱齐奥,聚焦“文学的守常与流变”,就上述问题展开交流。高方、施雪莹:勒克莱齐奥先生,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谈。“守常与流变:世界诗歌鉴赏”是您在南京大学 年开设的一门“人文与艺术”系列通识课,今天,我们想从“文学的守常与流变”这个话题来切入,就您自身的创作,您对文学与世界关系的理解,您对于世界文学的构想等具体问题进行交流。您的首部作品 诉讼笔录 发表于 年,距今已整整六十年,您一直笔耕不辍,还有新著即将问世。您的作品被翻译成了 余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自 年 沙漠 译成中文以来,已有 部作品为中文读者所阅读。今年,您的随笔集 物质的迷醉 的中译本也即将推出。物质的迷醉 发表于 年,是您早年的一部重要作品,彼时,法国文坛正处于“怀疑的时代”,处于反叛时期的年轻的您在这部作品中通过“词语”这个重要中介来探寻世界的面貌,思考写作的终极目的。在书中,您追问写作的意义,“写作,如果确有其用,其作用即在于:见证”。年 月日,您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演说开篇即提出“为何写作”这个问题,并给出答案:“作家想成为见证者”。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写作作为“见证”这一思想贯穿了您的创作历程?见证的对象是什么?时代变迁,世界变动不居,作为创作者,是否应在语言和形式上不断探索,以回应自身写作的冲动?勒克莱齐奥:首先,我想借此机会表达感谢,我很荣幸能够在南京大学这所名校任教。我也很高兴 物质的迷醉 的中文版即将推出,感谢译者施雪莹的工作,她就法属安的列斯群岛诗人艾梅塞泽尔作品,特别是对其中神话与现代文学创作关系做了出色的研究。感谢我作品的所有译者,特别感谢我的好友许钧教授,是他让我发现了深厚的中国文化,并有机会和学生们就跨文化、跨学科的主题进行交流。物质的迷醉 是一种初步尝试,我想寻找一种理解文学现实的全新方式,通过自发的观察,去发掘文学批评史在构建文学体系的过程中作品被批评所遮蔽的部分,及其令文学不被人所理解的部分。我写这部作品的时候,评论界常常批评我太过简单,甚至有些天真。但我的动机并不是要反驳传统文学批评,或是推翻文学史。我想质疑的是文化的演进原则(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任何其他艺术形式),我希望将艺术视作一种当下的素材,既不是某种进步,也不是向古典的回归。我想讨论的正是艺术“当代性”这个问题,特别是语言艺术 对当时的我来说,这意味着重新审视发生于 世纪的那场“古今之争”,肯定所有当下的艺术都是绝对现代的,对所有时代来说都是如此,因为语言总是充当了当时所有人对话的共同平台。也是出于这个原因,我才使用“见证”一词,我想说的是作家,或者读者,在作品产生的过程中逐渐创作出彼此分享的共同价值,这些价值改变了,有时甚至是推翻了过去的契约,为文学打开了通往未来的空间,由此创造出未来属于它们的自由。在写作 物质的迷醉 的那个时期,我通过阅读和其他的艺术形式,包括我本人参与的大众文化,强烈地感受到了世界的种种喧嚣:诗歌之声、小说创作、萦绕四周的哲学思想等等。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一一列举了所有那些与我一道构建了这本书的元素。当然,“见证”还有另外一种维度。年我在撰写诺奖演说词时,受到了瑞典作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期斯蒂格达格曼的启发。二战后,作为记者的达格曼被派往德国,对德国民众的境况进行调查,年他出版了新闻随笔集 德国之秋,记录了自己的见闻。战后德国平民百姓生活艰难,他们忍饥挨饿,居所被炮弹摧毁,柏林等很多城市沦为战争废墟。达格曼通过这本书来见证冲突所导致的现实情况,而这样的描述在史书中往往不常见。史书记录的是重要的战役,重要的事件,鲜有记载战争所导致的损失和百姓的遭遇。达格曼就在现场,对战后德国的悲剧进行了全景式的盘点。我认为文学往往可以穿透时代,承载着“见证”这一职责。中国的伟大诗人,如杜甫,用诗句见证了安史之乱的动荡。杜甫在诗中很少直接描写战争或战斗场景,他在 彭衙行 中描写了自己挨饿的孩子 逃难中诗人的小女儿饿得咬大人的手指头;在 病马 中表达了对与其患难相依的垂死老马的情感;在 兵车行 中记录了老妇人面对征兵酷吏时痛苦的哀嚎。杜甫的这些诗句非常感人,正体现了文学所包含的“见证”这一重要元素。我确实很关注语言和艺术创新的问题。我很早就开始写作,在 世纪 年代我尝试出版自己作品的时候,法国有一个重要的流派,被称为“新小说”,汇聚在“新小说”名下的作家们在反叛传统写作方法的同时,也制定了新的文学规则,在当时,如果作品不符合这些规则,出版商会说,您写得不够好,您应该顺应新的潮流。年轻时的我对此非常反感,我认为在那个时代,我们不应该只拘泥于语言的革新,而应有其他更重要的关切。当然,那个时代很快就过去了。娜塔莉萨洛特写下了 怀疑的时代,她参与了“新小说”,同时又宣告了“新小说”的终结。法国批评界常用“怀疑的时代”来描述 世纪 年代文坛的状况,我们可以质疑传统小说撒了谎,也可以质疑“新小说”不是那么坦诚,这一质疑指向对于语言的纯审美运用导向,而没有考虑到作品所体现的现实维度,所承载的道德价值或见证功能。我关于语言创新的思考,跟萨洛特关于“新小说”的思考有些相似。我曾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文学形式,包括小说的形式,其中的“真”体现在哪里?小说的形式是否能够反映真实,解释现实?或者,形式探索只是尝试创立新的文学规则?我所实践的,是否也是自己所坚决质疑的?一方面,我反对新小说,我给出版社寄去第一本书时,专门附上了序言,指出这不是一部“新小说”,而另一方面,我自己不也在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吗?在那一时期,我尝试在写作中纳入不同的语言表达,甚至包 括 人 工 语 言。当 时,电 子 计 算 机 技 术 刚 开 始 兴 起,常 用 的 编 程 语 言 叫 。计算机语言采用二进制的表达方式,依靠和这两个基本字符的组合进行语言指令,我也研究了这一新型的语言,并尝试将它运用到 巨人等小说中,当然,巨人 这部小说很难读,没有明确的故事情节,我在其中想要寻求语言表达的各种可能性,还包括用手势和动作表达的手语。那时,我在语言探索这条道路上想要走到极致,但我意识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执迷于语言形式的创新,会导致写作的沉寂,我几乎穷尽了对于词语的使用,而词语却并不能让我满意。我经历了一场精神危机,决定离高方等文学的守常与流变 ,:,法国“新小说”:也被称为“反传统小说”,是 世纪 至 年代盛行于法国文学界的一种小说创作思潮。“新小说”派认为,小说艺术从 世纪中叶以来,一直在现实主义的统治下,由于墨守成规,从表现方式到语言都已呈“僵化”现象。,:,:,勒克莱齐奥:巨人,赵英晖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年。开法国去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生活,当时没能去成中国,我去了巴拿马的丛林。丛林部落居民不知道什么是艺术,他们在实践中创作艺术作品,但不知道这就是艺术。比如,他们花费很多时间和力气制作木头雕像,目的是让病人摆脱疾病和痛苦,当病痛消失的时候,就把这些雕像扔进河里,让河流带走一切。在跟原始部落居民一起生活的日子里,我学到了很多,意识到自己提出的那些问题都是伪命题,丛林居民用他们的生活方式给出了完美的解答,我决定以他们的方式来回应写作困惑,于是,我开始向传统的叙事回归。得益于那些不知艺术规则为何的丛林居民,得益于跟他们共同生活的经历,我又重新开始写作。高方、施雪莹:在 物质的迷醉 中,您写道:“任何文学都是对另一种文学的模仿。”随后,您谈到了词语、事物、生命、思想的连续性和传承性,谈到了自我和他者的彼此丰富。您曾谈到:“我所写的一切不过是我读过的、喜爱的书目的延伸与变体。”我们从中读到了您对于文学创作守常与流变关系思考的内在一致性,这一思考的生成基础,源自您的创作经验,源自您面向他者和世界文学文化的开放性。您是如何看待文学经典和创新的关系的?您在谈论作品价值时,曾经提到过开放之书和封闭之书的区别,可否请您再详细解释下?勒克莱齐奥:您提到文学经典这个概念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教学中(我觉得法国和中国都是)总是强调某种“合规性”,换言之就是要遵守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规则。我个人不太接受这种观点,因为我觉得相比于其他创作形式,在文学艺术中,打破规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或许应该把这种文化“越界”同哲学批判或是对道德、习俗的质疑区分开来。波德莱尔饱受教会指责,但他非常遵循那个时代的经典美学法则(韵律、十四行诗等);在诗歌领域真正的越界者是兰波、洛特雷阿蒙,以及更晚些像马尔科姆德夏扎尔或艾梅塞泽尔这样表现出克里奥尔异质性的作家。我还要算上大量女性参与文学创作的例子,当然我们也不应忘记那些曾经存在过的母系社会,尤其是欧洲南部、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岩画中所表现出来的,还有玛格丽特德纳瓦尔时代或是韩国江陵女诗人生活的年代里女性对诗歌产生的深远影响。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越界,无论在中国、法国、美国、英国还是德国,不乏女性参与到各种形式的艺术创作中去,出现了女画家、女电影艺术家,还有许多小说家。特别是在法国,相比于男性,女性写作的比例高达 。当代文学一个新现象的出现,或许就是美学越界被摆在了先于其他一切越界的位置,所以“新小说”会想要打破一切叙事规则:不应再描写情感,而应描写客观事物,必须以一种中性的方式描写各种情景,不可以将个人色彩带入描写中去。但这种美学越界,正如我在谈话开始时所说,很快就让人感到厌倦。关于开放之书和封闭之书的观点,是受到我夫人热米娅的启发。是向世界开放还是封闭自身,这和她对生活的整体看法完全吻合。热米娅是完全向世界开放的人,这是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期勒克莱齐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