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问道
自然
云南
民族地区
生态
保育
博物
遗产
巴胜超
-15-巴胜超(昆明理工大学 人类学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650031)摘要:在全球性生态危机背景下,人类与“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保育问题日益凸显。云南省具有“三屏两带”的生态保护红线空间分布格局,云南多民族地区可持续性利用生态的地方性知识,是多民族群众在与大自然打交道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博物学遗产,有利于生命共同体的建构。从生态保育的视角,云南多民族群众“天地人”三才之间的生命共同体关系,体现在“作为生态调适者的神”“作为生态善用者的人”两个维度。“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可从“天地”“天人”“人地”三个层面来阐述,具有“天地人”三才的意涵。对生物多样性区域的“红线保护”与多民族生态文化的“蓝海发掘”,将生态文化和文化生态统一起来,是“问道自然”生态理念的要旨。关键词:生命共同体;可持续利用;博物学;自然之道;云南多民族地区;生态保育中图分类号:N91;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917(2022)12-0015-08问道自然:云南多民族地区生态保育的博物学遗产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1004-6917.2022.12.003收稿日期:2022-12-05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课题“中华民族视觉形象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21VMZ019)阶段成果作者简介:巴胜超(1982),男,云南曲靖人,文学博士,昆明理工大学人类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学、传媒人类学。【专题研究博物学】2022年第12期(总第330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人口、消费的快速增长,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如何维护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平衡,逐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从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开始,随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1973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诞生(1992年)、“爱知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发布(2010年)、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发布(2021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昆明宣言发布(2022年),近50年来,人类一直在与生态危机的博弈中寻找着解决之道。其中,COP15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制定了“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成立了“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发布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全球生态”倡议。云南在COP15的东风下,制定了 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20212025年)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等,把保护生物多样性纳入“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建构中。云南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地区典范,无疑是云南多民族群众在世代居住、生活、发展过程中与大自然和谐“共生”所留下的“博物学遗产”。在共生起源理论看来,复杂生命体未必是独立地、缓慢地进化而来的,而可能由现成的部件装配起来迅速进化而来1。本文以云南多民族群众在“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世代流传的、独具特色的、与自然共生的“生态保育”地方性知识为对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No.12.2022(Cumulatively,No.330)-16-象,窥见云南多民族地区人与动物、植物、世界共生的地方性知识,为生物多样性危机的治理提供云南多民族群众与自然生态之间可持续利用的民间智慧。一、“三屏两带”:云南省生态保护的空间格局云南作为中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2018年共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11.84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30.90%。从空间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南缘滇西北高山峡谷区、哀牢山无量山山地、南部边境热带森林区等生物多样性富集及水源涵养重要区域,以及金沙江、澜沧江、红河干热河谷地带和东南部喀斯特地带水土保持重要区域,构成了云南省“三屏两带”的生态保护红线空间分布格局2。按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保护红线分为三大类型,分别是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三大红线类型,共细分为11个分区,分别是:(1)滇西北高山峡谷生物多样性维护与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2)哀牢山无量山山地生物多样性维护与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3)南部边境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4)大盈江瑞丽江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5)高原湖泊及牛栏江上游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6)珠江上游及滇东南喀斯特地带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7)怒江下游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8)澜沧江中山峡谷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9)金沙江干热河谷及山原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10)金沙江下游小江流域水土流失控制生态保护红线;(11)红河(元江)干热河谷及山原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以上生态保护红线分区的功能类型详见表1。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云南境内海拔高差悬殊(76.46740米),高山、深谷与山间盆地相表1 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功能类型表分区名称分区位置植被代表保护物种世居少数民族(1)滇西北高山峡谷保山、大理、丽江、怒江、迪庆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暖温性针叶林、温凉性针叶林、寒温性针叶林、高山亚高山草甸滇金丝猴、白眉长臂猿、云豹、雪豹、金雕、云南红豆杉、珙桐、澜沧黄杉、大果红杉、油麦吊云杉彝族、白族、苗族、傣族、回族、佤族、藏族、傈僳族、纳西族、普米族、景颇族、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独龙族、怒族、拉祜族、壮族、满族等(2)哀牢山无量山山地玉溪、楚雄、普洱、大理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西黑冠长臂猿、绿孔雀、云南红豆杉、篦齿苏铁、银杏、长蕊木兰彝族、傈僳族、哈尼族、傣族、回族、白族、蒙古族、苗族、拉祜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纳西族、壮族、藏族等(3)南部边境热带森林红河、文山、普洱、西双版纳、临沧热带雨林、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暖热性针叶林亚洲象、印度野牛、白颊长臂猿、印支虎、苏铁、桫椤、望天树、华盖木彝族、哈尼族、苗族、傣族、壮族、回族、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基诺族、瑶族、景颇族、德昂族、白族等(4)大盈江瑞丽江德宏州热带雨林、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白眉长臂猿、印度野牛、熊猴、云豹、东京龙脑香、篦齿苏铁、云南蓝果树、萼翅藤、鹿角蕨傣族、景颇族、傈僳族、阿昌族、德昂族等(5)高原湖泊及牛栏江上游昆明、玉溪、红河、大理、丽江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暖温性针叶林、暖温性灌丛白腹锦鸡、云南闭壳龟、鱇浪白鱼、滇池金线鲃、大理弓鱼、宽叶水韭、西康玉兰彝族、回族、白族、苗族、傈僳族、哈尼族、傣族、壮族、蒙古族、拉祜族、纳西族、壮族、藏族、布朗族、阿昌族、水族、布依族等(6)珠江上游及滇东南喀斯特地带昆明、曲靖、玉溪、红河、文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暖温性针叶林、石灰岩灌丛灰叶猴、蜂猴、金钱豹、黑鸢、华盖木、云南拟单性木兰、云南穗花杉、毛枝五针松、钟萼木(7)怒江下游保山、临沧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白掌长臂猿、灰叶猴、孟加拉虎、绿孔雀、黑桫椤、藤枣、董棕、三棱栎、四数木彝族、白族、苗族、傣族、回族、佤族、满族、傈僳族、景颇族、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拉祜族、哈尼族、壮族、纳西族等(8)澜沧江中山峡谷保山、普洱、大理、临沧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暖热性针叶林、暖温性针叶林蜂猴、穿山甲、绿孔雀、巨蜥、蟒蛇、苏铁、千果榄仁、大叶木兰、红椿(9)金沙江干热河谷及山原昆明、楚雄、大理、丽江干热河谷稀树灌木草丛、干热河谷灌丛、暖温性针叶林林麝、中华鬣羚、穿山甲、黑翅鸢、红瘰疣螈、攀枝花苏铁、云南红豆杉、丁茜、平当树彝族、回族、白族、苗族、傈僳族、哈尼族、傣族、壮族、纳西族、藏族、布朗族、拉祜族、阿昌族、普米族等(10)金沙江下游小江流域昆明、曲靖、昭通半湿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暖温性针叶林、亚高山草甸金钱豹、云豹、小熊猫、大灵猫、大鲵、南方红豆杉、珙桐、连香树、异颖草彝族、回族、白族、苗族、傈僳族、哈尼族、傣族、壮族、布朗族等(11)红河(元江)干热河谷及山原玉溪、楚雄、红河季风常绿阔叶林、干热河谷稀树灌木草丛蜂猴、短尾猴、绿孔雀、巨蜥、蟒蛇、桫椤、元江苏铁、水青树、鹅掌楸、董棕彝族、傈僳族、苗族、傣族、回族、白族、哈尼族、壮族、蒙古族、拉祜族等注: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 内容进行绘制。问道自然:云南多民族地区生态保育的博物学遗产/巴胜超-17-间,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7种气候类型交错分布。这种特殊的地理及生态形成若干“地理隔离”和“生态隔离”的生态环境导致了生物的“生殖隔离”,限制了其“基因交流”,从而赋予这块土地丰富多彩的生物物种和大量特有珍稀属种3。而不可忽视的一个历史事实是,“生态隔离”并不意味着“生命隔离”,在这些被划定为生态保护红线的区域中,除动植物外,还有世代生活在此的多民族同胞。以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为例,滇西北生活着白族、纳西族、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滇南生活着哈尼族、阿昌族、傣族、佤族、拉祜族、景颇族、布朗族、德昂族、基诺族等少数民族。云南省域的生物多样性存在,是在多民族群众与动物、植物、山林、田地、河流等生态环境的互动中塑造的。博物学作为研究“生态生物文化整体关系的学科”4,处理的就是人与生态、自然、世界的关系。在当下,除以法律、法规作为自上而下的“红线”进行生态保护外,还需要系统梳理生态保护区内人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博物学知识,以生态空间中的他者视角厘清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发掘独具特色的“生态保育”地方性知识。二、云南多民族地区生态保育的博物学知识云南的民族是垂直分布的,呈立体状。如果我们以每个河谷平原及其四周的丘陵、山岳地带为一个单元来观察,就会发现傣族聚居于立体自然生态中最底下的地区(最高海拔1340米、最低海拔500米以下);依次而上为布朗族、克木人,居住在海拔8501350米的丘陵及低矮的山地;再逐层向上为基诺族、拉祜族和哈尼族、苗族、瑶族5。立体分布的多民族群众在同样立体的自然生态中,世代积累了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的传统知识,例如滇西及西北部温、冷、凉聚居区的少数民族,主要积累旱地农耕、饮茶、酿酒和造纸等传统知识;滇南及西南热带和亚热带聚居区的少数民族,主要积累稻作农耕、稻米加工、野生蔬菜采食、茶树保护、茶叶制作及饮茶文化方面的传统知识。从生态保育的视角,可从“作为生态调适者的神”“作为生态善用者的人”两个维度来阐述云南多民族群众“天地人”三才之间的生命共同体关系。(一)作为生态调适者的神云南大部分山地民族对村寨的环境资源都是实行规划的,目的在于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利用。其规划的模式一般具备以下环境要素:神林、坟山、风景林、水源林、护道林、轮歇地6。传说神林是神灵栖息的地方,有神树、神石,擅自进入神林会招致灾难,因此平时人们都不敢入内,不敢乱砍伐草木,于是神林大都郁郁葱葱,村寨的水土得以保持。从神林的线索不断追溯,在云南多民族地区,还有天神、山神、地神、水神、树神、石神、农神、谷神、猎神等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神灵体系。在多民族聚居的村寨居民看来,天有天神、地有地神,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流、动物植物都有神护佑。以神的名义,利用宗教活动、传统节日保护生物资源,是“作为生态调适者的神”的要义。例如,哈尼族的寨神“昂玛”及其栖息的神林神圣不可侵犯,受到全村人的保护。哈尼族人民在节日“十月年”会用猪肉、糯米粑粑、年糕、黄糯米饭等祭献天地和祖宗;在节日“六月年”杀牛祭祀竜神、火神,保佑庄稼和牲畜长势旺盛;在“新米节”感恩洪水神话中为人类带回谷种的狗;在捉蚂蚱节将蚂蚱头、腿、身、翅膀各扯为一堆,以祈愿稻谷丰收,免受虫害。又如,基诺族在十月秋收时,举行“叫谷魂”仪式,用丰盛的酒菜祭奠谷神,以求来年丰收。为了纪念创世始祖阿嫫尧白创造了基诺族以及基诺山的山川、日月、动植物等,基诺族会在六月举行三天的“祭大龙”仪式。再如,傣族以傣历安排稻谷种植,栽秧时,每个家庭的稻田中都有一块“心脏田”,这是谷魂居住的地方。当稻谷长大后,要拴谷魂、除草,让谷魂看护秧苗旺盛成长,祈求丰收。稻谷成熟后,尝新米,让谷魂进入人的身体,人神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