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文学
表现
限度
张力
版本
校勘
修改
异文
分析
徐冰月
2023年2月第36卷 第1期Feb.2023Vol.36 No.1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文学表现的限度与张力马桥词典 版本校勘及修改异文分析徐冰月1,孟文博2(1.西北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2.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0)摘 要:韩少功的小说 马桥词典 共三个版本,在版本演进过程中有两次重要修改,从1996年8月作家出版社的“初版本”到1997年3月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第二版,幅度不大的文字增补映射出韩少功怀疑主义精神深处鲜为人知的灵魂自我救赎的一面;从第二版到2008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第三版,即最终版,韩少功大量删减限定性形容词,修改人物称呼,调整人物内部关系并改变人物结局走向,透露出韩少功对“革命”叙述话语的高度“理性”关注和对不同向度异类人物的不断挖掘。而这些修改策略极不平衡地分布在 马桥词典 的思辨性叙述和故事性叙述两种文字当中,引人重新认识和思索“文学”表现思想和具象世界的边界与张力,以及“文学”产生与发展的根源性动力等问题。关键词:马桥词典;版本校勘;自我救赎;“革命”;文学表现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310(2023)01003811韩少功的 马桥词典 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词典体”小说,其在小说文体创新方面具有非同寻常的文学史意义,长期以来学界也一直关注这部小说的文体特色、语言哲学与文化内涵等,但却忽视了它的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即版本变动问题。马桥词典 初刊于 小说界 杂志1996年第2期,后在1996年8月由作家出版社印成单行本出版发行(以下简称“初版本”),两者内容一致。1997年3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将其纳入“小说界文库长篇小说系列”再次加以出版,形成了单行本的第二个版本(以下简称“上文本”),利用这次出版机会,韩少功对“这本书初版中的个别错讹之处作了更改,对一个言犹未尽的词条作了百来字的补充”。直到2008年以前,上海文艺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的多次再版均依照“上文本”,内容并无变动。韩少功后来曾表示翻看自己的旧作少有满意的时候,并且他还深受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把 复活 重写好几遍的精神影响,于是在2008年5月借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其文集的机会,韩少功对许多作品进行“去芜存菁”“补救如新”的工作,其中就包括 马桥词典,这便形成了这一作品的最终版本(以下简称“人文本”)。韩少功表示,他的修改“大体保持旧作原貌,只是针对某些刺眼的缺失做一些适当修补。有时写得顺手,写得兴起,使个别旧作出现局部的较大变化,也不是不可能的”,而据笔者基金项目:山东大学(威海)2022年度重点教改项目“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版本校释应用于科研实践教学创新研究”(Z2022001)。收稿日期:2022-08-16作者简介:徐冰月(1993),女,山东东明人,西北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孟文博(1977),男,山东巨野人,文学博士,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发掘、校勘与阐释研究。韩少功:马桥词典 再版后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第353页。本文将此版本称为“上文本”,文中所引此书内容后标注“上文本”及页码,不再另注。韩少功:马桥词典修订版 自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2页。本文将此版本称为“人文本”,文中所引此书内容后标注“人文本”及页码,不再另注。Doi:10.16061/46-1076/c.2023.01.00538徐冰月等:文学表现的限度与张力粗略统计,“人文本”较“上文本”修改了39处,涉及约6700字。鉴于这部作品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版本问题一直处于被忽略的情况,笔者对“初版本”“上文本”“人文本”这三个版本进行了一次全面校勘,校出了大量修改异文,发现了若干值得关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阐释。一、“怀疑”深处的自我救赎“上文本”较“初版本”除个别字词润色和错别字修改外,如“水份”改为“水分”,“身分”改为“身份”,“泄一线灰白”改为“露一线灰白”等,韩少功主要对“道学”这一词条在结尾作了百十来字的补充。如下:似乎人的善举比方说刚才这二十块钱吧,不是出于内心的诚恳,不是出于性情的自然,而只是一种文化训练和文化约束的结果。这不能不让人有些沮丧。“道学”之外,人际之间还可能有真心实意的同情和亲近吗?马桥人用“道学”一词取代“善良”、“好心”、“热心肠”等等相近的词语,是不是因为无法摆脱对人性的深深怀疑?这种怀疑能够使多少施舍者惊惧和汗颜?(“上文本”第146-147页)小说中,“我”多年之后回到马桥弓,顺便看望憨厚老实的哑巴盐早,他的婆娘神智不正常,家里乱糟糟且黑洞洞,在不愉快的经历中“我”匆匆打发他的疯婆娘二十元钱便逃离这个“恶心的破房子”,他的婆娘乐滋滋地说着许多客气话,其中就有“你如何这样道学呢?”“道学,在马桥语汇中是讲礼性,讲德性,讲大道理,一本正经而且有点啰啰嗦嗦的意思。一般来说,这个词没有什么贬义。”(“上文本”第146页)然而,就是这个“没有什么贬义”的词,韩少功却体会到遮蔽其中的“伪善”,对人与人之间是否“可能有真心实意的同情和亲近”产生怀疑,对人性产生怀疑。通常认为韩少功的怀疑主义产生于他有过的大学动荡、文场纠纷和商海操练经历。在20世纪80年代,韩少功的“理智介入”遭到校方和学生两边不满,倡导者们本身扭曲的动机和过激的行为使韩少功的文学观念发生重大转变,怀疑主义开始暗中滋长,“他不只对主流意识形态投以审视的眼光,所谓的新启蒙意识形态在他那里也不再意味着绝对正确”。1988年,韩少功迁居海南并主办一份当地杂志,杂志一度大红大紫,却在次年猝然停刊。商品浪潮的冲击使他像众多文人一样想努力认清世界真实的模样,“我们身处一个没有上帝的时代,一个不相信灵魂的时代。周围的情感正在沙化”。韩少功赞赏史铁生、张承志等人敢于表达对“这个世界诚实的体会”,并在困惑中毅然执笔欲唤醒人们麻木的灵魂。当1997年3月韩少功增补小说中这简短的几行时,“不能”“不是”“不能不”“是不是”等否定性和怀疑性词语频繁出现,并一连以三个问句的形式步步追逼读者,这清晰地折射出韩少功内心只增不减的疑惑,“20世纪90年代初,韩少功肯定的对象远不如否定的对象明晰”。众多学者因此将其认定为“怀疑论者”,他怀疑钱,怀疑文学,怀疑科学,怀疑善德,怀疑自由,“连怀疑也怀疑”,但是他并不是一个机会主义者,而只是“悲观进取”。可以说这段增补文字是韩少功一直所具备的怀疑主义精神之延续。我们要进一步追问的是,为什么是在给予别人金钱这件“善事”上唤起了韩少功对儒家道统的怀疑?作者所针对的对象真是儒家道统的“文化训练和文化约束”吗?作者所批判的人性阴暗面和现实中的本人有无联系?一顿“拳脚相加”的批判之后究竟目的何在?事实上,以往许多关于 马桥词典 的阐释都十分强调作品的民间立场,这不仅体现在作品在处理“文革”题材时更加关注民间生存图景,从而揭示主流话语的反思和政治批评局限,也体现在小说对马桥本土语言特色与价值理念的挖掘,具有反抗“普通话”所代表的公共话语权力的意义方面,认为 马桥词典 的民间立场天然地蕴含着对儒家道廖述务:韩少功文学年谱,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47页。韩少功:灵魂的声音,韩少功散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117页。南帆:诗意之源以韩少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散文为中心,当代作家评论 2002年第5期。蒋子丹:韩少功印象 及其延时的注解,当代作家评论 1994年第6期。39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36 卷第 1 期2023 年统所形成的规约的反抗,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当我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整部作品的宏大叙事层面时,却忽略了作家本人散播在作品中的更为隐秘的情感因子和个人精神诉求,这在研究层面虽然朴素但同样值得重视,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这部小说知青下乡的社会背景及作者本人经历。当特殊年代已经过去近二十年时,韩少功却还清楚地记得这样一件事,“当时我参加过很多下厂下乡的义务劳动,向最穷的农民捐钱,培养自己的革命情感”。尽管没有提到具体的捐钱细节,却很难说这些“善举”没有走样,初心未必“纯正”,因为和这件事同时浮现于韩少功脑海的是同学们为了“谁最革命”的问题大打出手,“正是那一段经历,留下了我对人性最初的痛感”。这点“痛”是最初的,如今看来大概也是最深的,它让一个曾经对政治理想和社会建设充满信心的青年知识分子,在不惑之年每逢伸手欲“施”良“善”时,都会一遍又一遍地不自觉地回味那早该随着时代的风沙一起远去的理想“无花果”,以及这果实里的“苦涩”。与其说韩少功是在商品化甚嚣尘上的时代怀疑人们被金钱异化的疯狂,不如说是对自己往昔“捐钱”行为动机的反思与人格检点,以及从未间断的内心自我救赎。“支付我的某种思念,赎回我的某种歉疚,买来心里的平静和满足,也买回自己的高尚感”(“上文本”第143页),这可谓是韩少功多年来精神折磨的独白在小说人物身上的移植和延伸。“韩少功将 人格 的完善当成了创作者最根本的内心素质。这种文化人格体现为一种严格的道德主体自律”,窃深以为然。也许在看到韩少功对外部世界的失望和谴责时,在看到他在文化层面对人性的反思和质疑时,同时关注到作家主体潜意识深处积“久”难返的灵魂挣扎,会让我们离作品更近一步。二、“革命”叙事话语的反思尽管韩少功并未亲历新民主主义革命,但却超常地表现出对“革命”的关注,其关注范围甚至广延至许多其他国家。1996年,他在文章 完美的假定 中对比了20世纪30年代和60年代两次“全球性的左派烧”,以及在这两个时间点出现左向转折之后“向右的反复与循环”,他感兴趣的并不是“左”或“右”,而是一种体制“如何获取然后丧失了自我调整自我批判自我革新的机能?”这种出发点决定了韩少功伴随着阅历增长会不断地自觉调整对“革命”及其相关语境的态度,并主动修改文本叙事策略。马桥词典 中,“马疤子(以及 1948 年)”“马疤子(续)”“1948 年(续)”三个词条串联起来讲述了爷爷马文杰、父亲马光复及孙子三代人,因为对历史上政治形势即将扭转的“1948年”的不同认知所催生的个人命运起伏与家庭恩怨。由于马桥的信息极其封闭,马文杰本要投靠中国共产党,却阴差阳错在1948年国民党大败时从土匪变成了国民党县长,尽管此后他出任“规劝会”主任,积极开展对敌伪军政人员和各路土匪的劝降工作,但已无力控制局面,终将自己引向自杀身亡的道路。直到1982年被平反之前,儿子马光复都免不了因为受到“老土匪”“反革命”帽子的牵连而接受劳改,过着谈论饥饿和牛粪的日子。一向以理性著称的韩少功初次谈到这个故事时显得相当激动,“光复气得流出了眼泪。这使我想起了一条曾经使他全家蒙冤的政策,那条政策规定:1947年以后旧政权里科级和少校级以上人员,均属于历史反革命”(“上文本”第119页)。而到了“人文本”,作者将“一条曾经使他全家蒙冤的政策”改成了“一条国家政策”(“人文本”第118页),整个句式从强烈的主观情绪里跳出,滑向中性叙述,抹去了作者的态度和评价,事实上,“没有”态度反而是更理智和更客观的态度,小小的变动映射出韩少功对“革命”问题有过深思熟虑之后的转变。当其创作之初,韩少功认为,“词是有生命的东西。它们秘密繁殖,频频蜕变,聚散无常,沉浮不定”(“上文本”第352页),但词语背后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还隐匿在我无法进入的语言屏障之后,深藏在中文普通话无法照亮的暗夜里”(“上文本”第350页)。造成语言障碍的因素除了地域性之外,起码还有时代性的维度,20 世纪 50 年代的人所了解的 20 世纪 30 年代的人,一样的词语有着不一样的内涵,韩少功:完美的假定,天涯 1996年第1期。韩少功:完美的假定,天涯 1996年第1期。武新军、王松锋:韩少功年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221页。韩少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