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文化
反哺
人文
社科
研究生
培养
模式
改革
着力点
海燕
文化反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新着力点黄海燕,张永婷(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江西南昌 )摘要:后喻时代的到来,尽管在客观上促成了去导师权威化的倾向,但其影响并未在研究生培养模式层面引发足够的关注。导师发挥理论素养优势,研究生释放对新兴事物的经验优势,是后喻文化语境下人文社科类专业师生知识互动的重要形式。师生在主体间性提升的过程中共同修正旧知识、生产新知识,用新概念、新理论回应新问题的广度与深度,当成为评价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此间,研究生对导师的常规化与持续性的文化反哺是培养环节中提升师生主体间性的新路径,亦可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新着力点。关键词:后喻;文化反哺;培养模式;主体间性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关于何谓研究生培养模式,学术界众说纷纭。既有体系说、环节说,也有结构说、过程说等。武汉大学程斯辉等人从系统观出发做出的定义,将研究生培养模式界定为:“根据高层次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社会的需要,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特定需求指导下,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参与研究生培养的主体与其培养基本环节之间所形成的组合样式及运行方式。”根据这一定义,研究生培养模式重点关注的是“培养什么样的研究生”和“怎样培养研究生”两个问题。前者取决于第 卷第期 年月 宜春学院学报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后喻文化与主体间性双视域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项目编号:)。作者简介:黄海燕(),女,江西宜丰人,江西财经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文化传播。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需要,后者有赖于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特定需求的指导。当前国内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以高校(研究生培养单位)主导、学科专业单位主导和导师主导三大类型模式为主。而无论采用以上何种模式,项目组的调研和访谈显示,在实际培养环节中,导师均对研究生的科研方向、论文选题等具有较大的话语权,甚至可以直接决定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或许也正因于此,反映在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问题上,无论是学界研究,还是培养实践,均呈现出一种脱离语境化的、单向度的、从培养端发力的思考范式;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培养模式改革面对文化生态变迁时的适应性,忽视了研究生端的主体性,忽视了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主体间性。本文拟回应的问题是:在后喻文化加速奔驰的语境下,在“怎样培养研究生”这一问题上,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是否存在新的着力点?从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出发,这一着力点又能否成为提升前述适应性、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重要突破口?一、加速奔驰的后喻文化:人文社科类研究生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型文化生态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 文化与承诺一书中采用“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大概念,来描述三种前后相继又截然不同的文化传递形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正处于后喻文化加速奔驰的语境中。为了更好地理解后喻文化的特质,及其加速奔驰的现状,有必要对这三种不同的文化传递形态做个说明。一部人类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基于媒介发展传续文明的历史。在文字媒介诞生之前,我们的祖先主要依靠口头叙述方式向下一代传递生存经验与智识。在这种情况下,那些记忆力好、口头表达能力强,积累了大量有效信息的长者,往往会成为一个部族的文化权威或统领。这是典型的前喻文化时代的文化传承样态 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文字媒介出现后,先辈的生存经验和知识得以克服时空的局限传递下来,知识不再独独仰仗大脑来存储,生命的逝去也并不必然带来其所占有的知识的消失。记忆力优势和口头表达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年龄势差为知识权威赋能的可能性亦有所降低。那些率先掌握了编码与解码文字信息能力的人,而非记忆力超群或更年长者,占据了文化传播中的主体位置。我们逐渐进入到去年龄势差的并喻文化时代,也即学习得以在同辈之中展开的时代。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快捷的信息检索功能和海量存储功能,进一步降低了记忆力与年龄势差在知识储备与传授中的优势,甚至形成了不容忽视的数字接入鸿沟、使用鸿沟和知识鸿沟。伴随着信息技术与应用成长起来的一代,被称之为数字原住民。与属于数字移民的老一代相比,他们更熟悉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对新兴事物的适应力也更强。长辈需要向晚辈学习的后喻文化时代由此开启。易言之,后喻文化时代是指年轻一辈因在新技术、新观念等方面具有更好、更强的接受力和适应力,从而在许多方面表现出胜过年长一辈,进而使得年长者反而要向他们的晚辈来学习的时代。它是对前喻文化时代长者权威的消解,甚至颠覆。不仅如此,不断升级的新兴媒介和媒介产品让知识分享的广度延展、知识流动的速率加快,年轻一代的接受力和适应力彰显出越来越强的优势。由此,后喻文化呈现出加速奔驰的趋势。那么,这一趋势,会不会冲击具有较高知识门槛的研究生教育,并要求师生之间的知识互动模式做出必要调整呢?对此,项目组对研究生及导师展开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结果显示,在后喻文化加速奔驰的语境下,师生之间的知识互动需要加强经验与经典的对话,且培养实践中已经这一现象。二、经验与经典的对话:人文社科类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新型知识互动形态无论何一层级的人才培养模式,最终都要指向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需要的培养目标。除思政目标或素质目标外,本科人才培养一般重在传授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对学生科研能力的要求相对较低;而研究生,特别是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则更注重科研品质和学术能力的养成,它强调要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力和学术想象力,提升通过规范性的研究达成输出增量性知识的目的。易言之,如果说,本科阶段的教育增值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基本技能的运用程度上;那么,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增值则应主要体现在新知识的产制能力上。能否输出新知识以修正旧知识或回应新问题,以及其修正与回应的广度与深度,当成为评价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如前所述,后喻文化时代,年轻一辈在体验新技术、新文化、新观念上,具有更强的接受力和适应力,若将新兴事物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生往往比导师具有更多的亲身经历和经验素材。而导师的优势则更多体现在理论的深耕程度往往显著高于研究第期黄海燕,张永婷:文化反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新着力点 第 卷生,对经典理论具有更长期、扎实的系统化梳理和理解上。例如,文学专业的导师大多对二次元作品、耽美文学等缺乏长期的阅读积累,甚至从无接触;但他们在文学理论、美学理论等领域理论积累较为深厚。又如,新闻传播专业的导师大多对“帝吧出征”“小红书种草”等互联网行为缺乏深度体验,对弹幕语言、站黑话等存在解码困难,对王者荣耀、我的世界等游戏没有竞技感受;但他们在传播理论、新闻理论等领域占有较为丰富的理论资源。换个角度说,一方面,导师虽然占据理论优势,但在面对全新的研究对象时,他们缺乏直接经验,可能存在难以回避的文化隔阂,并因此难于准确判断学生的描述是否是准确的,其提出的研究问题又是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或者出现理论积累在学术指导中失灵、失效的情况。这种失灵、失效往往不是由理论本身造成的(尽管理论也是需要不断修正、完善和发展的),而是由难以准确研判理论阐释时的适切性而造成的。而另一方面,研究生虽然是这些新兴文化形态或现象的深度体验者或参与者,但因学术积累与理论自觉有待加强和提升,其研究往往易于停留在描述层面,问题意识不强,缺乏严密的分析、论证和推理。又或因长期浸淫在研究对象之中,难以从中抽离出来,无法借助恰当的距离来保持研究的客观性。教育理论和实践普遍认为,高效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师生良好互动的基础上。面对后喻文化加速奔驰的语境,当研究生持有的新兴经验性知识快速膨胀时,导师的理论积淀能否与其发生积极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我们能否有效引导学生跳脱浅表的感性认知,借助理性思维和理论涵养,从新现象中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进而为产制增量性知识奠定可能。为此,我们不仅要鼓励加强经验与经典的对话,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师生之间的知识互动机制,提升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师生主体间性;还要使这种对话化为师生之间知识互动的文化自觉,并推动实现这一对话的常规化和持续性,使其成为研究生人才培养师生主体间性提升的新途径。三、常规化与持续性的文化反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人才培养师生主体间性提升的新途径德国哲学家埃德蒙德胡塞尔在他的 笛卡尔式的沉思一书中提出的主体间性概念,强调的是主体之间的交往与对话,突出确认的是主体之间的共生性和平等性。以主体间性为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基础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两者应该展开积极的教学对话,并由此呈现互为主体的交互关系。尽管提升师生主体间性的观点已然成为国内外教育研究者与工作者的理论共识,但综观后喻文化背景下的研究生培养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误区:一是把教师单向度输出的降低和师生之间问答频率的提高等同于主体间性的提升;二是把研究生对教师所传授知识的卷入程度的提高等同于主体间性的提升;三是将师生合作完成导师立项的科研项目的增多等同于主体间性的提升。然而,从根本上说,上述三者依然是一种导师主导型的学习与研究(特别是第三条易异化为“为导师打工”的错位逻辑)。问题与研究主题的设置者依然是师者,学生依然在老师圈定的问题域和框架中进行思考。因此,并没有把握住主体间性概念中共生性和平等性的精神内核。不仅如此,感知层面的高卷入度还可能带有一定的欺骗性。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在社会整体性内卷的背景下,部分学生会出现参与性假性学习的情况,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有时不过是一种弃本逐末的“虚假表演”,其目的包括获得老师的好感以换取课程高分或稀缺性社会资源等。相比而言,文化反哺则要求研究生能系统、全面地向导师介绍自己占有的经验素材,从而为与导师的理论积淀进行知识互动提供基础。我们知道,熟络研究对象、找准研究问题,是科学研究的两大基础。对研究对象了解的全面性与深入性,直接影响研究问题的准确性和研究结论的科学性。民族志方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内容分析法等,都是为了让研究者能更加全面、切实地把握研究对象。但后喻文化的特殊性在于,研究生是新兴技术和文化的土著型接触者,其对新兴事物的体验过程易于转化为研究观察过程,或者说研究观察过程本身就嵌入在其体验过程之中。这种对新兴事物体验的时间长度、丰富度和深度往往是导师所不具备的。因此,研究生与导师的对话过程,也即经验与经典的相遇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双方是双主体关系,而非主客关系。这种知识互动形式不仅有助避免虚假表演,还可以激发师生学术研究的想象力和创新力,输出增量型知识。在访谈中,有导师提及,他的一位硕士研究的是饭圈文化,学生本人参与过饭圈打榜等活动,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饭圈文化的重度参与者,而自己对这种文化则没有任何的接触体验,很难切实理解打榜的行动样态和心理机制,无法正确解码第期 宜春学院学报 第 卷“屠版”“挂黑”等饭圈话语。最后,这位导师让学生向自己直观展示饭圈的交流界面和打榜过程,结合具体案例阐释饭圈话语的意义和互动机制。通过学生的操作演示和案例阐释,该导师不仅完成了对陌生文化场域的破冰,而且直观感受了饭圈交流的文化样态,较全面地了解了饭圈文化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反哺,导师得以对学生所提研究问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做出较为客观的判断,并能提供采用何种理论进行阐发和分析的建议。最终,该生与导师成功合作发表了一篇质量不错的学术论文。但是,遗憾的是,当前,文化反哺仍然主要是零散的、随机性地出现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且极大地取决于导师个体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它并没有像读书报告会或者组会那样,成为常规性、持续性的教学活动,或者制度性植入到现有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中。事实上,早在 世纪 年代末始,钱家荣、李春等国内学者就关注到了传媒发展带来的后喻文化对传统教育格局和教育生态的冲击。其后,张义兵等人根据前喻、并喻、后喻三种文化,提出了“复制”“适应”与“创新”三种教育价值取向。孟秋霞、姜婉彤、冯雪燕等学者展开了后喻文化背景下师生代际鸿沟的弥合策略研究。然而,相关研究更多聚焦于教师权威的被打破,更多关注教师教学心理、指导情绪的变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