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传播视域下主旋律影视剧...分析——以《觉醒年代》为例_孟令妍.pdf
下载文档

ID:2732642

大小:1.55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觉醒年代 文化 传播 视域 主旋律 影视剧 分析 觉醒 年代 孟令妍
Vol22 No1Mar 2023第22卷第1期2023年3月A Multi-model Discourse Analysis of the Theme Movies and TV Dramas from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Taking“The Age of Awakening”as an ExampleMENG Ling-yan(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4,China)Abstract:The dissemination of excellent culture can condense citizensconsensus on culture and continuously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of an“imaginary community”.The main theme of film and TV drama plays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at the discourse level in the generation process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Analyzing the applicationpath of its multi-model discourse can provide inspiration and guidance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social mainstreamculture and the positive impact of social mainstream culture.“The Age of Awakening”has received widespreadattention and praise since its release.It is a masterpiece in the film and TV series commemorating the centenaryof the foun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Its dual modes of image and sound present good metonymicand metaphorical discourse expression,and in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ng with the audience,it spreads the redculture to the public.Key words:multi-model discourse;cultural communication;theme movies and TV dramas;metonymy andmetaphor;the Age of Awakening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Zhejiang Business Technology Institute1问题的提出自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媒介技术高度赋权图像资源,图像文化成为了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如今的视觉文化时代,图像媒介加速推进社会走入“读图时代”,图像资源包裹着广大的媒介使用用户,由于其信息偏差小、感染力强等特征,为大众理解优秀红色文化提供了强大的情感力量。从实践的层面来看,主旋律影视剧由于多重模态组合,可以使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实践路径进行分析:其一在于针对于画面与声音的内容表征的呈现实践,其二在于意义的生成与传递的话语实践。这种双重实践与优秀红色文化的传播呈现出紧密的文化传播视域下主旋律影视剧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觉醒年代为例孟令妍(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110034)摘要:优秀文化的传播能够凝聚公民对于文化的共识,不断促成“想象共同体”的生成。主旋律影视剧是文化传播生成过程中在话语层面的重要载体,分析其多模态话语的运用路径,可以为传播社会主流文化,发挥社会主流文化的正向影响提供启示与引导。觉醒年代自播出即获得广泛的关注和好评,是纪念建党百年系列影视剧中的精品佳作,其图像与声音的双重模态呈现出良好的转喻与隐喻的话语表达,在与观众交互的过程中,将红色文化传播给公众。关键词:多模态话语;文化传播;主旋律影视剧;转喻与隐喻;觉醒年代中图分类号:J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565(2023)01-023-04收稿日期:2023-01-21作者简介:孟令妍(1998-),女,辽宁葫芦岛人,沈阳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闻与传播方面研究。23Vol22 No1Mar 2023第22卷第1期2023年3月联系与互动,并且反作用于民族精神与文化在互联网场域之中的传播,促成集体意识的生成,成为想象共同体构建的重要文本素材。本文以觉醒年代电视剧为例,以多模态话语分析为路径,探讨影片的双重逻辑如何实践;双重逻辑之间暗含与呈现的是怎样的密切逻辑;在逻辑演进的过程背后是基于什么样的话语权力与国家意志的影响。在研究的时候以多模态话语分析为理论切入点,对以觉醒年代 为代表的主旋律影视剧的双重实践进行解读,以分析其与红色优秀文化的传播之间的互动影响。2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概念与理论框架对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起始于罗兰巴尔特(R.Barthes),他在图像的修辞一文中提出了视觉图像在意义表达上与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观点,首次将视觉表达与意义传达联系起来1。其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作为一个专业的术语,出现在了范勒文(Van Leeuwen)和杰维特(Jewitt)编著的视觉分析手册(Handhook of Visualllnalysis)中2。模态全称为感知模态,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是感知渠道导致了模态的产生,如经常在话语分析中所运用的视觉模态、听觉模态等。而多模态在某一理论框架中意味着传播行为和事件中不同符号模态的组合。其中,视觉模态与听觉模态与话语分析关系最为紧密。多模态理论作为一种话语分析视角,为图像资源与视觉文本崛起的视觉文化传播时代提供了理论路径,也为图像背后的话语与权力分析提供了研究方法。但是,对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的界定的多样性不仅带来对基础概念的争论,而且其理论渊源与分析路径也同样具有差异性。多模态话语分析目前被归纳为四种主要的理论模型,即“系统功能符号学”“多模态互动分析”“语料库语言学多模态话语分析”以及多模态隐喻理论。系统功能符号学认为模态通常包括语言、图像、声音等,其代表的核心阐述即克雷斯(Kress)与范勒文提出的多模态图像分析框架。该理论模型将多模态意义系统分为再现、互动与构图三重意义,并分别通过不同的指标,聚焦图像与文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探究静态图像文本的图文之间、甚至是图像与观看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但是以该理论模型为代表的系统功能符号学的理论存在着聚焦静态的局限,这里的静态指的是该理论模型的研究对象必须是某个静态的图像或是视频的某个截面,切割了视频自身的连贯性与逻辑性。多模态互动分析理论将模态视作一套符号系统,其代表人物诺里斯(Norris)所提出的多模态互动分析框架从互动社会语言学中吸收了实时互动和使用中的语言等概念,从多模态研究中吸收了身体姿态、动作、色彩等模态,把人类互动视为一个交际事件来进行分解处理3。互动分析理论模型适合分析多模态话语不同模态相互作用的过程,为互联网中广泛存在的短视频内容、视频内容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弥补了系统功能认知学的局限。古(Gu)建构了一套解读人类互动的多模态话语模型:在社会心理层面,该理论模型聚焦于个人与社会的情景连接及其文化背景的影响;在个人层面,该 理 论 聚 焦 具 体 的 行 动 本 身。福 塞 维 尔(Forceville)将模态界定为一种可被运用感知和阐释的符号系统,可以表现为图像、声音、音乐等不同形式,并且进一步提出单模态隐喻和后多模态隐喻这两个概念。前者指涉的是用单一模态(主要是视觉模态)建构目标域和源域的隐语现象,后者指使用多模态符号构建目标域与源域的隐喻,通过多种模态的相互作用构成概念隐喻。福塞维尔采用定性描写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多模态隐喻,除了重点描述图像隐喻本身的类型特征和互动关系外,还强调了图像语境与解读者自身文化背景对解释隐喻的意义。觉醒年代作为一部历史影视剧,其中不仅有动态的视频结构,更有着来源于历史纪录的真实的静态材料,因此本文结合系统功能符号学、互动分析以及隐喻与转喻分析,探讨以其为代表的主旋律影视剧与红色文化,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民族精神的传播之间的互动关系。3图像技术载体:红色民族精神中“想象共同体”的生成“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是扩大思想舆论领域红色地带,压缩黑色地带,转化灰色地带的重要因素。”4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的传播的宗旨是激发公民的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红色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新的内容核心与外在的表现形式。图像技术的逐渐进步,不仅使图像由纸质媒介走向电子媒介,由模糊与低像素转变为高清、超清甚至是蓝光品质,更改变了信息的流动形孟令妍:文化传播视域下主旋律影视剧的多模态话语分析24Vol22 No1Mar 2023第22卷第1期2023年3月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式与实现的品效。图像画质的提高意味着图像资源获得了为用户打造超真实场域的能力,在真实与虚拟的边界逐渐模糊的技术时代中,可视化的呈现带来的是民族情感的表达与动员方式的重构,图像赋予了公民对于想象的共同体建构的全新方式。过往的研究都集中在文本话语的研究,往往忽略了视觉表达的状态和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使用多模态理论作为分析路径,重视视觉表达、图像资源,以及是多重模态之间的配合与民族情感的表达和生产之间的关联,都具有合理性。4呈现实践:视听的双重模态组合主旋律影视剧是多模态的话语集成体,文本、图像、声音为其搭建了多重且立体的意义空间,为当代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图像与声音作为影视剧传播的话语构成要素,分析二者模态的具体呈现,有利于挖掘主旋律影视剧的多模态构成与红色文化传播之间的深刻关系。4.1图像:严谨考究画面的真实呈现使观众如临其境图像不仅可以准确传达文本讲述所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还可以通过镜头的推拉摇移实现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是将文字表达具象化的有力手段。觉醒年代为人称道的人物出场场景不仅提高了画面的质量与内容的格调,而且具有丰富的暗喻意味,比如鲁迅出场时,背景是熙熙攘攘的围观群众对于砍头的兴奋,以及等待着蘸人血的妇女和从中牟利的官兵,暗喻的是病态的时代和麻木的民众。以人们熟悉的文章药的故事片段为引导,建立了人物与观众的心理连接,拉近了时代距离,有利于观众在欣赏影视剧的同时对于风雨飘摇中的国家与民族产生悲悯与愤怒情绪,而这成为民族情感表达的重要养料。又如剧中陈乔年与陈延年在慷慨赴死前正面对着镜头,直接与观众进行情感互动,其暗含的叙事逻辑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与表述,这无疑会激发观众的爱国情怀,完成了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的传播活动。剧中出场画面生动又抽象、细腻又考究,这种还原历史的谨慎在觉醒年代是十分普遍的存在。觉醒年代不是纪录片与电影,但作为影视剧,其画质与展现的历史积淀同样达到了较高的高度,这主要体现在两点:其一是对于历史空间环境塑造的逼真。“剧中小到制服上的金属纽扣、杂志社的纸张,大到那个年代的建筑、外交部的陈设,都力求真实再现。”5其二是对于民国时期气质表现的真实感。剧中的画面常常出现具有时代气质的鞠躬礼与拱手礼等细节,对于细节的重视不仅使得影片的画面质感上升,而且通过对观众历史知识的补充,以及对于民国时期“君子形象”的呈现,这些都能够使观众生发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4.2声音:凝聚情绪与意义凸显在以觉醒年代为代表的主旋律的影视片中,声音与图像的有机结合使声音这一模态的情境建构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影视剧中的声音模态主要包括配乐、台词与同期声,前两者较为普遍,后者多存在于纪录片中,但是在历史剧中仍起到了穿针引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