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交融背景下海南黎族竹木乐器研究_何海滨.pdf
下载文档

ID:2732625

大小:371KB

页数: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文化 交融 背景 海南 黎族 乐器 研究 海滨
2023 年 3 月南 海 学 刊Mar 2023第 9 卷 第 2 期The Journal of South China Sea StudiesVol 9 No 2文化交融背景下海南黎族竹木乐器研究何海滨(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艺术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摘要海南黎族竹木乐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海南黎族的一种乐器合奏,其乐器大都是黎族人就地取材而制作的。一些乐器是刀耕火种的直接工具,个别乐器的流行伴随着一些神秘的传说故事。这种古朴自然的竹木乐器,一方面反映了海南黎族人民崇尚自然、依赖自然的竹木生态文化观,另一方面也是我国多民族交往交流融合的结果,渗透着多民族文化的共同意识。关键词 黎族竹木乐器;文化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6 0166(2023)02 0111 08 收稿日期2023 02 15 基金项目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基地项目 HNSKJD(ZC)21 56 作者简介何海滨(1966),男,广东大埔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学。冯光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第三卷),北京:京华出版社,2007 年。王文华:黎族乐器集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年。刘咸:海南黎人口琴之研究 ,科学,1938 年第 22 期。何芸、杨友鸿、孙幼兰:广东海南黎族音乐采访记录,北京:中国音乐研究所内部资料,1963 年;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编,杨沐主编:海南民间音乐采访录,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20 年。曹量:海南岛黎族地区竹乐器研究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3 年第 3 期。张欣欣、文珍:非遗保护工作与学校教育传承路径的探索 ,南方论刊,2015 年第 8 期。引言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黎族主要聚居于海南岛中西部山地,交通闭塞。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就地取材,相对原始的民族乐器开始产生。据文献记载,黎族竹木乐器至迟在宋代就已出现,在黎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的节庆活动中,年轻的黎族人带上简易自制的竹木乐器,为歌舞伴奏或男女对奏以表达爱意。这种古朴自然的竹木乐器,一方面反映了黎族人民崇尚自然、依赖自然的竹木生态文化观,另一方面也是海南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国内学术界对黎族竹木乐器相关研究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层面展开。第一,乐曲收集整理,全面收集整理历来的黎族乐曲文化。第二,本体研究,如对黎族 40 种乐器进行描述,反映出特定地区乐器文化的特点;对比黎人口琴与其他口琴之联系,指出黎族和马来族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对大洞箫、鼻箫进行个案研究;系统梳理鼻箫、洞箫、灼吧、口拜、唎咧、口琴等竹乐器流行地、形制、演奏姿势、音色特点等。第三,保护与传承,阐述黎族竹木乐器在基础教育中的传承路径,提出黎族音乐文化在学校教育传承路径的策略。111纵观目前关于黎族竹木乐器的研究成果,在黎族竹木乐器历史、乐器制作方法及其保护与传承等方面缺少整体关注;关于黎族竹木乐器的音阶、音律、应用场合、音色特征、表现性能等的论述过于笼统;对黎族竹木乐器的音乐旋律、节拍节奏、调式等,亦缺乏系统、全面、深入的论究。本文在爬梳相关文献资料及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对黎族竹木乐器展开系统研究,以求教于方家。一、黎族竹木乐器的产生黎族先民早在几千年前就已在海南岛繁衍生息。他们与大自然为伴,长期的生活劳动与大自然结下不解之缘。岛上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大量竹林与优质的木料更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资源,与黎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长期的劳动生活创造了独特的“竹木文化”。据黎族先民歌谣传述,最早出现的黎族竹木乐器应为黎鼓。黎鼓也称“独木皮鼓”或“木皮大鼓”,属双面膜鸣打击乐器。中国民族学家曾昭璇在谈哮黎“独木皮鼓”兼论铜鼓的起源 中指出:“独木皮鼓起源早于铜鼓,即在原始社会已存在,而铜鼓则在百越族群进入奴隶社会才会铸造。”远古时期,大树遭雷击而燃烧,树干形成大洞,后来人们用牛皮或鹿皮蒙住洞口进行敲击,黎族最原始的打击乐器 黎鼓由此产生。每逢节庆集会或祭祀活动,黎族祖先就敲击木鼓以召集族人或以示庆贺等。岭外代答海外黎蛮 记载:“(黎人)其亲故聚会,椎鼓歌舞。”另一种出现较早的黎族竹木乐器为鼻箫,起源于黎族青年男女的恋爱交往活动。番社采风图考 云:“鼻箫,截竹为管,窍四孔,长可尺二寸,通小孔於竹节之首。按于鼻横吹之,高下清浊中节度,盖亦可诶。为洞箫者也。麻达夜间引社中,番女闻而悦之,引与同处。”“削竹为片如纸薄,长四五寸,以铁系环其端,衔于口吹之,名曰口琴。”“女长,构屋独居。以鼻箫、口琴,男女互相调和,久而意谐,乃告诸父母。”德国人史图博在其海南岛民族志 一书中详细描述了鼻箫的形制、开孔、长度、音色、吹奏方法与制作材质,称黎族人“最原始而最爱好的乐器是鼻箫”,并介绍了一种铜木合制的口琴,为杞黎所有。叮咚、口弓、唎咧、口拜、筒哨(灼吧)、哔哒等黎族传统竹木乐器的产生,也是源于黎族先民的生产生活,在此不一一赘述。二、海南黎族竹木乐器的种类及特点在黎族传统的音乐文化中,竹木乐器是独具特色的一种类型,活跃于黎族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或是在山间田野、房檐屋下吹奏乐曲作为休闲娱乐或排解愁闷的一种方式,或是在情爱生活中相互对奏表达爱意,或是在各类节庆活动中为歌舞伴奏。这种古朴自然的乐器,一方面反映了黎族人民崇尚自然、依赖自然的竹木生态观念,另一方面又可使我们了解2112023 年南 海 学 刊第 2 期曹亮:黎族音乐志,海口:南方出版社,2020 年,第 190 页。曾昭璇:谈哮黎“独木皮鼓”兼论铜鼓的起源 ,民族音乐,1995 年第 2 期。周去非:岭外代答校注,杨武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429 页。黄叔璥等:番社采风图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4 页。史图博:海南岛民族志,中国科学院广东民族研究所编印:黎族研究资料选译第四辑(下册),内部资料,1964 年,第 79、203 页。远古乐器的功能及演化。可以说,黎族竹木乐器是远古音乐的历史遗存,是黎族人崇尚自然的生动体现,是黎族淳朴民风民俗、礼仪信仰、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写照。顾名思义,黎族竹木乐器多以竹、木为原材料而制成,可分为吹奏、弹拨、拉弦和打击乐器,以叮咚、口弓、鼻箫、唎咧、口拜、独木鼓、灼吧等为主要代表。关于黎族竹木乐器的名称、制作材料、尺寸结构、音乐特征及该乐器流行分布地区情况,详见表 1。表 1黎族竹木乐器乐器种类乐器名称制作材料尺寸、结构特点特色、音乐特征流传、分布地吹奏乐器唎 咧,又 称“遭咧”“罗咧”“口哨”等竹长约 20 厘米,上细下粗,以大管套小管,管管相扣音色透亮,委婉悦耳,清脆甜美五指山、琼 中、保亭、乐东等地筒 哨,又 名灼吧竹长约 100 厘米,口径为 2 5 3 厘米,在乐器的顶端插了一根约 20 厘米的细竹嘴管音量较小,音色柔美五指山、保亭鼻箫竹用鼻子吹奏得名,乐器长短、粗细规格不一,民间多用一根无节的细竹管,管长 65 70 厘米音量较小,音色清幽低沉,低音柔和,高音微弱,有丰富的泛音中部黎族地区哔 哒,又 名“排箫”竹改良后,管身加长,增加为 8 个按音孔(前七后一),由两支长短、大小、音高相同的管子并排捆绑组成音色清脆明亮各市县均流行,东方、白沙黎族村寨最多口 弓,黎 语称“改”,又称口弦或口琴竹、铜用两片簧片平行安装在一根长约 20毫米的木柄上。各长约 60 毫米,宽约10 毫米,相距约 5 毫米口弓音量较小,音色细长柔和黎族地区,以保亭、五指山为主牛 角 哒,黎语称“乌傲醉”牛角口径大的水牛角,在牛角尖(尾端)锯一小节出现一个吹孔,在吹孔插入竹管,用于缠绑树叶为吹片,从吹孔下方开 8 个按音孔浑厚、圆润保亭、陵水、五指山等市县一带椰乌椰子壳在椰壳上挖开一小孔,首端挖开一个约 1 2 1 5 厘米当成吹音孔,装一竹管,在椰壳前方开 6 个按音孔,后方开3 个按音孔音量不大、圆润柔美保亭口 拜竹、木由簧哨、托嘴、管身、喇叭四部分组成,长约 350 毫米音色清脆明亮、穿透力强主要流行于乐东树叶桔、柚、杨、冬青等树叶使用叶长 2 5 厘米,中间叶宽 2 5 厘米者为宜清脆透亮、表现力强黎族大部分地区311何海滨:文化交融背景下海南黎族竹木乐器研究表 1(续)乐器种类乐器名称制作材料尺寸、结构特点特色、音乐特征流传、分布地弹弦乐器令东桐木形似月琴,琴杆、音箱用桐木制作、琴颈设 6 7 个品位,琴头设 4 个弦轴,左右各 2 个,弓 4 根丝弦,每 2 弦定同音高,五度定弦音色圆润、优美大部分黎族地区拉弦乐器朗多依竹规格尺寸很不统一,大部分长 60 80厘米,琴筒长 10 12 厘米,直径约 8厘米音量较小发音较粗糙黎族大部分地区椰壳胡椰子壳胡头杆上方安装两个胡轴用于缠绑胡线,后用古木或榕树木板制作胡板,再用牛皮胶粘紧固定形成胡筒音色酷似二胡流行于保亭、五指山地区牛角胡牛角牛角挖 5 个小洞口,宽约 2 厘米,用于音量的振动共鸣,牛角胡杆用荔枝木或黑格木制作,胡杆长 70 厘米音量较小保亭打击乐器榔 棹 柃,黎语 称“榔勺”“牛柃”木长 20 30 厘米,宽 15 20 厘米,中间空心,空心口内安装两个小木柚吊绑小的高亢响亮、大的声音低沉大部分黎族地区叮 咚,黎 语称“朗贡”坚 硬 实木木杆和木架组成,长约 200 240 厘米,直径 10 20 厘米,用绳索吊三脚木架上清脆、明亮大部分黎族地区蛙锣铜为圆形,形似盘子,一般直径约 30 厘米,厚度约 5 厘米音 量 大、清 脆、明亮、大部分黎族地区大 皮 鼓,黎语 称“根龙”圆木、牛皮 或 鹿皮用一段粗大的圆木挖空为鼓身,两端蒙牛皮或鹿皮,鼓高约 100 厘米,鼓面直径约 35 厘米,中间大两头稍小音量大、明亮、节奏感强大部分黎族地区按照演奏形式来划分,黎族竹木乐器主要有吹、拉、弹、打四大类,其中的乐器形制和岭南地区少数民族乐器尤为类似,只不过制作材料和名称别具海南特色。这说明,我国的民族乐器文化不仅具有本民族的个性特点,更具有多民族的文化共性。这些多民族的文化共性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试以唎咧、叮咚为例。唎咧为黎语音译,又称“遭咧”“罗咧”“口哨”等,中国音乐词典 释义为“口箫”。传统的唎咧完全以竹为原材料制成,管身由从细至粗的数根竹管套接而成,长约 20 厘米,每节开一孔,共六孔(也有五孔的),第二节下方(反面)再开一孔,前六后一,头尖尾大,唎咧吹奏的音阶为:3 5 1 2 3 5 6。后来几经艺人反复改革,开有九个按音孔(前八后一),吹奏的音阶更加准确,音律更加优美,音质更加纯正,音域不断扩大,表现力更强。唎咧是黎族先民的天才发明,是民族乐器家族中比较罕见的品种。4112023 年南 海 学 刊第 2 期1956 年,广东民族歌舞团陈元甫创作唎咧独奏曲回忆,系有记录以来第一首为唎咧而作的独奏曲。陈元甫于 1964 年携作品到北京参加全国音乐周,登台表演,大获成功,并灌制成唱片,永久保存。后应邀到新加坡、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演出,亦受到各国音乐家的好评。叮咚,黎语称“朗贡”,打击乐器,相传在古时候的农作物成熟季节,黎族先民们为驱赶鸟兽,架起木棒,用力敲打,发出有节奏的“叮咚”声,这便是竹木乐器叮咚的来由。叮咚多由红木等质地坚硬的木材制成,分木杆和木架两部分,木杆一般约长 200 240 厘米,直径约 15 25 厘米,用绳索系于三脚木架上,演奏者双手手持两根木棒敲击木杆,发出有节奏的“叮咚”声。史图博将之称作木鼓。他在海南岛民族志 中记载:“木鼓是由两块很大的,挂在同一水平线上的木板做成,是用撞木来敲打的。”叮咚在敲击过程中,击打木杆的不同部位能发出高低有别的声响,高水平的乐手能敲击出强弱分明、高低有别、悦耳动听的音乐节奏。叮咚简单易学,人人都能敲打。在日常生产劳动中,敲击叮咚还能起到驱赶鸟兽、保护农作物的作用。打叮咚还是黎族同胞日常生活特别是逢年过节的一种娱乐消遣方式。陈元甫先生曾创作叮咚舞曲,广为流传,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歌曲团也曾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