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推进
文化
自信
自强
贡献
高校
力量
李培景
北京教育(德育)2023.02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贡献高校力量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培景摘要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反映了党的高度文化自觉。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应自觉承担起大学文化独特的职责使命。中国农业大学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理论学习质量提升行动、意识形态举旗亮剑行动、新闻宣传“四力”提升行动、精神文化传承弘扬行动,积极营造扎根大地、爱国奉献的大学文化,着力培养知农爱农、自信自强的时代新人。关键词 自信自强;立德树人;大学文化;宣传思想工作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7997(2023)02-0017-04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是国家治理之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党的二十大报告将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写入大会主题,将必须坚持自信自立纳入“六个必须坚持”,将建成文化强国列为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以专章内容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战略部署。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直接关系着学术发展、知识积累、精神赓续和文化传承。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高校要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贡献力量。一、深刻领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党坚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开拓了治国理政的新境界。(一)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创造了绵延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必复兴。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伟大梦想、伟大事业对亿万人民精神上强起来、对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地强调精神状态问题,并把“自信自强”摆在了特别突出的位置,就是要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时代特征体现为“三个面向”,本质要求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就是为推进中华民族强起来凝心铸魂。(二)文化自觉是增强历史主动的精神源泉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使中国人民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面对新征程,我们还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自觉。历史主动精神源自思想上理论上的觉悟、觉醒,而思想理论深处的觉悟、觉醒贵在文化自觉。只有坚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保持高度文化自觉,开辟马克书记校长论坛17北京教育(德育)2023.02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才能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这反映了我们党对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我们要以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历史主动,勇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三)文化自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根基历史告诉我们,文化自信的力量始终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实现永续发展的坚实根基,是不畏艰险、自强不息、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的“定海神针”。我党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两个大局”时代背景下,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需要以坚定文化自信作为宝贵的力量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中华民族拥有在5000多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灿烂文明,中国共产党拥有百年奋斗实践和70多年执政兴国经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能凝聚起强大中国力量。(四)文化强国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建成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十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更有信心更有能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等方面,积极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总体目标是到二三五年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只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最终实现文化强国目标,才能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二、准确把握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高校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们的大学是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一项重要职能就是文化传承创新,最鲜亮的底色是马克思主义。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求大学文化必须自信自强,自觉承担文化使命,凝心铸魂,以德育人,坚持引领,坚守阵地。(一)坚持不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首要的长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体系。高校是特别重要的育人阵地,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这就要求高校从战略高度,坚持不懈加强理论学习培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程思政,加强科学理论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学理性阐释和学科性建设,坚持不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二)加快构建和打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学派、新型智库古往今来,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上成熟的重要标志,往往是其哲学社会科学的成就。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很重要的战略举措就是把习近平新书记校长论坛18北京教育(德育)2023.02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各学科,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包括实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等。这些都要求高校发挥重要主力军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高校应发挥各自优势,特别是在学科基础理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人才荟萃交叉创新等方面勇担使命,更好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学派和新型智库。同时坚决守好意识形态斗争前沿阵地。(三)深入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和文明创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务必久久为功。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是培育、弘扬和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是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的高地,积淀形成的良好校风学风、师德师风和文明校园,是大学文化自信自强的体现,也是大学文化软实力、育人环境的展现。新时代,高校应当走在深入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和文明创建的最前列。要把科学精神融于科普教育、科技推广,使主旋律贯通群众性活动、全媒体传播,让正能量注入网络空间、社区生活。只要深入基层,扎根大地,积极发声,有效传播,大学文化就能在城乡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守护中华文脉、赓续中华文脉、传承红色基因,是实现文化自信自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新时代新征程尤其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通融通起来,熔铸成为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高校的学者队伍、学科体系、学识积淀、学术发展,要勇于担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使命,始终作为坚守中华文脉、赓续红色血脉的学术重镇。坚守决不是保守,既要不忘本来,也要吸收外来,更要面向未来,努力发挥高校自身的特殊优势与作用,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作贡献。三、积极落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具体行动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作为从延安走来的高校之一,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更好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近年来学校制定实施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行动方案,推动实施“四大行动”,努力为文化自信自强贡献力量。(一)实施“理论学习质量提升行动”,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习宣传和研究阐释将传达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校党委常委会“第一议题”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师生“双周集中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校各级各类培训等的重要内容,编制“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对照清单”,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扎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校党委理论学习宣讲团组建宣讲先锋队,推出37个主题“宣讲菜单”;组建科技小院宣讲先锋队,进行“二十大精神村村讲,绿色科技进万家”宣讲。举全校之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入选北京市首批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农村基层党建研究中心,挂牌设立“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推出系列研究阐释成果。书记校长论坛19北京教育(德育)2023.02(二)实施“意识形态举旗亮剑行动”,确保学校成为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强阵地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推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充分依靠广大师生,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确保学校成为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强阵地。学校新获6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粮食安全、国家治理、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等领域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三)实施“新闻宣传 四力 提升行动”,助力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牢牢把握全媒体时代学校新闻舆论工作主动权和主导权,面向师生、面向家长、面向社会,讲好教育故事、农大故事,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着力提升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统筹开展校院两级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媒体传播行动。全年社会主流媒体和重要平台刊发涉及学校报道2000多篇(条),学校相关视频作品在短视频平台全网播放量达数千万人次。广大师生参与网络文化精品创作积极性不断提升,新闻宣传和文化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协同推进。(四)实施“精神文化传承弘扬行动”,凝聚立德树人、强农兴农、扎根大地、爱国奋斗的精神力量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传承红色基因和学校优良传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熔铸和发扬“农大精神”,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学校线上线下举办“非凡十年、农大篇章”主题展览,打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