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乡土
文化
融入
艺术设计
教育
对策
探讨
彭冠淇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高校青年教师高等教育学研究课题“慕课与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其实践研究”(项目编号:)。作者简介:彭冠淇(),男,广东阳江人,讲师,研究方向: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艺术设计教育。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对策探讨彭冠淇,梁 甜(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艺术学院,广东肇庆)摘 要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体现出了广大劳动者艺术审美和精神风貌。将其与艺术设计教育相结合,能够通过对乡土文化美学价值的挖掘,推动艺术设计教育课程改革,对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本文通过分析乡土文化的价值内涵及其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意义,提出了艺术设计与乡土文化相结合的可行路径,对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提供了借鉴参考。关键词乡土文化;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本刊网址:引言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往往离不开生活的感悟,也离不开其所处的文化背景。而正如鲁迅先生所指出的:“越是地方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乡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扎根于人们精神层面的独特审美价值。正所谓“乡而不俗,土而不粗”,基础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能够充分利用乡土文化的审美元素,丰富艺术设计教育内容,并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格,对于推动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一、乡土文化的价值内涵乡土文化产生于农耕社会,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演化出的具有乡土性的独特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具体而言,乡土文化包括民俗风俗、社会礼仪、饮食服饰、建筑雕塑等,是联系起乡村居民情感的纽带,具有独特的亲和力和审美价值。文化的核心在于“土”,在农耕社会下,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泥土,因为种地是农民最普遍的谋生方式,这就使其与乡土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乡土之所以能够表现和演绎一个时代要义,是因为其本身就是人类社会最严重的情感和最深刻的理性所综合而成的文化形态。很多乡村出身的作家、艺术家等,都会表现出对故乡和童年记忆的怀念,并由此衍生出对物质家园的精神追求,而乡土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他们情感寄托的地方。本质上来说,尊重和延续乡土文化,是一种文化传承中医衍生出的文化自觉意识,意识到了乡土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才能依托乡土文化深层发展其他多元文化元素。乡土文化的本质,是对于家人、友邻和村民情感关系的延续,也是社会、国家和世界情感的基础,重视乡土文化的传承,不仅能够唤起人们对自身所处种群和环境的热爱,还有助于从文化的角度建设共同繁荣和谐的社会,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二、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意义(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孟子离娄上有云:“天下之本在于国,国之本在于家,家之本在于身”,家国情怀本身就是建立在血缘和亲情基础上的一种社会伦理关系。正如齐白石所说:“正由于爱我的家乡,爱我祖国美丽富饶的山河大地,爱大地上的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而花费了我的毕生精力,把一个普通中国人民的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并不仅局限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设计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其能始终以充沛的感情来完成自己的艺术设计作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也整体呈现出了城市化的形象,导致很多乡村地区长大的学生对于家乡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对于大自然的情感也愈发淡薄。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家乡知之甚少,不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民俗,保质期出现了生活知识与课堂教学脱节的问题。而乡土文化作为最纯粹、最质朴、最生动的文化形式,是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体现,表现出了最能够打动人心的审美观念,同时也传达着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景。而乡土文化长期发展下所凝聚的一方乡民艺术创造与智慧才能,尤其是最能体现出乡土文化的艺术作品,更是乡土情最好也是最直接的表达。这些丰富的艺术审美元素,不仅能体现出地方先民最质朴的美学思想,还有助于激发人们对于家乡和民族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因此,将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中,能够通过对乡土艺术元素的学习、应用和发扬,在培养学生艺术审美情操的同时加深其对家乡的眷恋,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二)能够推动艺术设计课程改革传统艺术设计教学所使用的教材,我是从一般性的角度来讲述艺术设计理论,但却忽略了区域差异问题,导致很多优秀的地方艺术设计理念没有得到重视,尤其是乡土文化元素更是很少融入艺术设计教学中。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需要转变依赖教材的传统教育理念,广泛运用多种教学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并拓展学生的艺术审美视野。而乡土文化不仅能够对艺术设计课程内容进行地域性补充,还能有效提升课程的地方适应性,进而让艺术设计课程呈现出多元化特点,满足地方艺术设计产业的发展诉求。例如,学生在探访乡村或与家中长辈交流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到更多的乡土文化内容,并在口口相传中感受他人对于乡土文化的热爱,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方面的艺术审美体验,并唤起其学习热情,将艺术设计教学从课上拓展到课外,能够有效提升艺术设计教学效率,并赋予其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此外,乡土文化本身也是现代艺术发展的灵感源泉,能够为艺术设计提供丰富的借鉴参考,如对于三原色的大胆运用、对于形体局数的突破、丰富的联想和创意等,都能够为艺术设计本身提供思路。这就要求教师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地方乡土文化紧密结合,在学习和继承相同文化的同时有效推动艺术设计课程改革。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第 卷第 期 总第 期(三)继承和发展优秀民族文化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和碰撞日益激烈,而文化入侵的现实问题又凸显出了保持文化传统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文化霸权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尊重和保护我国各民族、各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已经成为艺术设计业内人士的普遍共识。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具象体现,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使其受到尊重的资本。对于地大物博的中华民族而言,每一方水土都养育着各具特色的地方文明。在科技发展的背景下,虽然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而积极开发和应用乡土文化资源,将其与艺术设计教学紧密结合,不仅能丰富艺术设计本身,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认识到民族文化之美,并了解到民族文化存在的价值。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还能够通过与乡土文化建立情感联系,自觉的宣扬和保护乡土文化,从而营造爱护文化、促进文化的社会风气,就是为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温床。三、艺术设计教学中乡土文化的融入策略(一)梳理乡土文化体系作为一种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概念,乡土近年来已经逐渐转变为了一种文化符号。而将其与艺术设计教学相结合,需要通过对乡土文化体系的梳理,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脉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历史人物。每一个历史人物背后都有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而这将这些故事汇聚在一起,就成了一部丰富的活教材。通过对于地方历史人物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在了解休闲精神时受到感染和激励。为此,可以鼓励学生以历史人物为蓝本进行艺术创作,从而将艺术设计与乡贤精神相结合,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其二,乡土景物。相比城市文化,乡土文化的一大特点在于其根植于自然环境,无数山水花草都能够为艺术设计提供无价珍宝。而在艺术设计中充分的摄取和调度乡土景物,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与城市截然不同的乡土环境,还能激发出学生人性中的坚持与纯真,进而赋予学生以强烈的情感力量。其三,乡土文物。诸如乡村古迹、名人故居、庙宇祠堂、陶罐瓷器等,都见证了乡村历史的发展,是乡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组织学生通过采访、采集等形式了解乡土文物,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对乡土文物美学价值的开发,竟然让学生在感悟悠久乡土文化的同时,将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中。其四,乡土名物。各地方的名特产是地方的文化符号,这些特产的背后往往有其特点和传说。详细介绍这些乡土名物,不仅能通过宣传提升地方经济效益,还能让学生更了解家乡特色,进而培养起热爱家乡的生土情怀,形成爱乡恋家的自豪感与满足感。其五,乡村非遗。如民间小调、民歌、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往往具有更强烈的乡土文化特征。在这些遗产资源的基础上开展艺术设计,能够让学生感悟到中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并使其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历史厚重感。其六,乡土风俗。乡土风俗主要包括人们的生活习惯、传统节日、风土人情等,这些从日常生产生活中凝练而成的风俗习惯,是艺术殿堂中不可或缺的风俗画卷。通过深入体会不同地方的乡土风俗,能够将国情教育与乡情教育紧密结合,在拓展学生文化视野的同时,有效培养其热爱家乡的情感。(二)开发艺术设计校本课程基于乡土文化的艺术设计校本课程,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下一般性的教育内容,突出强调各地方乡土文化的价值与特质,同时要凸显出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赋予应用设计本身以乡土味和家乡气。具体而言,校本课程需要与以下几方面内容相结合:首先,与地域特色相结合。受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各地方会呈现出明显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特征,利用地域特色丰富艺术设计教学内容,能够做到用文化引领生活,丰富课程本身的人文底蕴,在校本课程中融入地域特色内容,既体现出了对地域文化的尊重,又有助于推动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艺术设计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通过就地取材,挖掘出更易于引发学生认同感的文化元素,并通过地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乡之情。而地域特色文化本身内容丰富,诸如山歌、节日、童谣、庆典、工艺美术、花草树木等都具有各异的文化特征和艺术价值,以此为主题展现出具有乡土味的地域特色,可以从艺术设计的材料、题材和内容作为切入点,从而让艺术设计教学资源呈现出本土化的特征。其次,与教师专长相结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关键,教师需要在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中承担组织者和实践者的重任。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与教师的专长相结合,设计如雕刻、国画、素描、色彩、雕塑等差异化的课程内容,避免课程内容与教师的专长冲突,形成教师间优势互补的教育格局,并借助乡土文化丰富校本课程的系统性、专业性和完整性。与此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将教师的优秀作品作为素材,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艺术设计才是与乡土文化结合的典范,从而在教材之外丰富艺术设计课程资源。最后,与学生需求相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艺术设计教学的开端,必须建立在学生拥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和丰富的情感,才能用各种艺术手段将情感变为现实。为此艺术设计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立足于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之上,做到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真正教导学生所需求的内容,才能让学生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得到个性解放。因此,教师应对艺术设计教育内容进行灵活的筛选和再创造,充分利用当地的乡土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强化艺术设计与地方文化和自然资源的联系,既然凸显出学生的情感与表达欲望。(三)丰富教学实践载体在艺术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应用丰富的教学实践载体开展艺术设计,才能真正将乡土文化与艺术设计相结合。从乡土文化体系的角度来看,艺术设计教学能采用的实践载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其一,乡土材料。诸如秸秆、麦穗、种子、野花到农村常见的材料,不仅具有更强的亲切感,还有帮助学生打开创造力的枷锁,结合不同材料的特性,采取诸如捆绑、粘贴、拓印等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设计。其二,自然环境。教师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带领学生进入乡村领略湖光山色,感受自然环境有别于城市风光的独特之美,并让学生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各类美术材料在形态、机理、色彩、质地等方面的特性,并鼓励学生应用自然环境进行艺术创作。其三,校园资源。教师可以结合本校的资源禀赋,将办学历史、地域文化、校园文化等与艺术设计相结合,通过积极开展艺术设计实践活动,大学生在校园资源支持下落实自己的设计理念。同时可以通过举办校园竞赛、设计展览等形式调动学生的设计热情,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其四,风土人情。各地方的风土人情各异,是不同地方民风民俗的体现。就是可以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开发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更熟悉的环境下,探索风土人情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利用传统节日活动等形成对乡土文化的体验,就是在此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