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乡村
振兴
战略
侗族
传统
村落
路径
研究
占里村
张婧红
26【摘要】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能激发乡村经济的活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人们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带动农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文章从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对从江县高增乡占里村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了占里村旅游开发现状,从中发现并探讨了占里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关键词】乡村振兴;侗族;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乡村振兴战略下侗族传统村落旅游开发路径研究以占里村为例张婧红(贵州师范学院 贵州贵阳 550018)经济观察南方论刊2 0 2 3年第 3期一、占里村的历史及旅游文化价值高增乡占里村是一个有 700 多年历史的侗族村寨,位于贵州省南部,从江县东部,距离县城 17 公里,20 分钟车程,有着侗族独特的人口文化、婚姻文化、农业文化、景观文化、生态文化和法治文化,生态环境优良,产业、公共服务各方面基础较好。相传占里人的祖先为躲避战乱,1368 年从江苏逃难,长途跋涉后,经广西梧州最终定居此地,占里村的得名就来源于其祖先“吴占”和“吴里”。由于地理环境好,祖先们在这里定居以后,劈山开田,创建家业,从最初的 5 户发展到 100 多户人家,生活过得十分富裕,享受着与世无争的幸福生活。占里村自然风光秀丽。村落四周群山环抱,森林覆盖率达到 90%以上,树木以杉树为主。山谷间一块块梯田镶嵌其中,春播插秧之前如一块块明镜,插秧之后绿油油的一片,一股带着山谷特有的润润绿意扑面而来;秋天则如一块块灿灿闪光的。一栋栋木构侗族民居错落有致,沿着山坡依次向上延伸而去,簇拥着高高的鼓楼。村寨前,一条河流围绕村寨缓缓流淌,河岸旁矗立着一排排木禾架,秋收时,禾架上挂满稻谷,给沿河两岸镀上了一抹金黄色。两座风雨桥跨河而立,老人、小孩在桥上的廊座上凭栏远眺,享受着山乡特有的宁静。特别是清晨,当如腰带般的白云在寨子旁的山顶漂浮,朝阳从山巅缓缓升起,缕缕阳光洒在村寨里、田野间,宛如一幅令人心醉的山水画,这样的山水画卷令游人神往。二、占里村现状分析高增乡占里村总人数 191 户 814 人,均为侗族。占里村总面积 15.95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034 亩,田面积960 亩,林地面积 10290 亩。由于土地资源丰富,占里人衣食无忧,一排排的禾晾架和一栋栋小巧玲珑的禾仓围满了村寨的四周。每家每户拥有的粮仓达到两三座,存粮之多达七年之久。占里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度人口”的理论和制度,这套符合科学的生育观念和人口控制的制度一直沿袭至今,确保了占里从古至今与大自然的资源供给形成了和谐平衡的供需规律,人口自然增长率非常低,几近于零。自古以来村寨每家每户几乎都是一男一女,既控制了人口的过度增长,保持了男女性别的平衡,更维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占里村民族风情浓郁,村民均为侗族,房屋结构保留了侗族传统木构建筑的建筑样式,村里的两座鼓楼,呈多檐密层攥尖顶造型;两座三亭风雨桥流淌着浓浓的侗族气息;一口历史悠久的古井源源不断地涌出甘甜的清泉,犹如侗族祖先连绵不断地呵护哺育一代又一代侗族子孙;一座的石碑记载着占里村规民约,述说着侗族文明。民居基本上是侗族干栏式木构建筑,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的民居已经不是完全的木构建筑,而是在一层砖混结构的基础上再建一层或两层木构建筑。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占里村开始注意对乡村产业的拓展,把目光转向了旅游业。目前前往占里旅游有旅行团和散客自驾两种方式,散客自驾主要分为家庭式休闲游和摄影爱好者两类,旅游时段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占里的侗族传统节日如农历二月初一、八月初一的燕子节、盟誓节、新米节等,也有旅客到来,客源主要来自贵阳、凯里和从江县城。占里现有民宿 6 栋,农家乐有 5栋,正在经营的有 3 栋。从江县专门对所有传统村落进行了保护发展规划,占里村也在其中。占里村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主要是通过梳理公共空间使整个村落达到合理有序,并增加部分旅游接待设施。梳理公共空间,在村落南部出口处拆除破败建筑,形成小型广场。规划明确了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核心保护范围划定村落中传统建筑格局和风貌较为完整、建筑集中成片的区域为核心保护区,面积约 5 公顷;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包括核心保护区之外,需要进行建设控制村落发展拓展区域,面积约 8 公顷;环境协调区划定根据传统村落自然景观环境特征分析与视角要求所确定区域为环境协调区,以保证传统村落景观格局完整性,面积约 11 公顷。对土地使用也进行了规划。空间规划布局分为10个分区:1.集散广场(游客服务中心、展销中心);2.生态农业深度体验(婚纱摄影、观光写生、稻鱼鸭);3.桃源谷(生态农业观光、农事体验);4.原生生活区(村落建筑观光游览、民俗展示与体验);5.停车场(旅客停车场、27村民农用车停车场);6.建设预留地;7.居民点集中建设区;8.药师园(林下药材种植基地、科普基地、林下有氧观光);9.稻鱼鸭(稻田艺术观光栈道、稻田捕鱼);10.生态果林(生态四季果林采摘、观光)。村寨规划布局共 18 个方面:1.集散广场;2.污水处理点;3.古法造纸坊;4.道路/观光步道;5.生态停车场;6.合约食堂;7.居民点集中建设区;8.休闲亲水景观空间;9.预留建设用地;10.林下药材种植观赏;11.四季水果采摘;12.生态稻鱼鸭;13.景观亭廊;14.占里民宿;15.占里榕树古井;16.田园景观观赏;17.特色风雨桥;18.鼓楼文化广场。其中 13-18 是已经建成的项目。2021 年编制了占里村特色田园乡村 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村庄规划(2021-2025),规划明确核心区文旅激活策略为“两线、五点、八枋”,两线是休闲商业线、文创产业线;五点为和平公社文化展厅、鼓楼健身、鼓楼观戏、粮仓主题餐厅、休闲水街;八枋是造纸枋、文创枋、古装枋、织女枋、竹编枋、非遗枋、药膳枋、精米加工枋。占里的乡村旅游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完善、旅游景点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知名度进一步扩大、在旅游业内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等问题,需要从江县的相关部门给予更多的支持,更需要占里村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全体村民共同努力。三、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传统村落保护重在“保护”,旅游发展重在“发展”,“发展”与“保护”如何共存,“保护”与“发展”如何有机统一协调发展,是传统村落在面对旅游发展时即将面临的问题。首先,发展旅游必然要伴随着一些旅游设施的产生,旅游设施需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不仅要与周围的传统村落环境相协调,更要注意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否则必然会对传统村落环境造成破坏。第二,随着旅客的不断增加,必然会带来废弃垃圾、餐厨垃圾、污水等问题,处理不当会对传统村落的自然生态造成破坏。第三,旅游兴旺会给整个村寨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如何使旅游惠及每一个村民,是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绕不开的问题。第四,传统村落的村民一直从事农业,旅游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项全新的产业,需要全新的技能。传统村落旅游缺乏具备旅游知识和技能的乡土人才,成为制约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四、乡村振兴战略下侗族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思路“做好土特产文章”。侗族传统村落旅游要依托侗族村寨的特色资源,发挥好侗族传统村落古朴秀丽、清新自然、民风淳朴的优势,展现特有的“侗味”。注意将旅游与一、二产融合,找准侗族传统村落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位置,促进侗族传统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制定和完善传统村落保护和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按照规划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传统村落保护和传统村落旅游发展,规划是龙头,只有编制了一个切合实际的规划,传统村落的保护才会落到实处,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才有后劲,路才越走越宽。需要强调的是,传统村落保护必须放在首位,因为传统村落旅游建立在传统村落之上,如果传统村落不存在,传统村落旅游必然随之消亡。在规划的编制上,要突出侗族的特点,充分彰显侗族传统村落的特色。这样既能满足侗族老百姓的心理需求,也符合侗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民族习惯,又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村落,让游客到侗族传统村落游览时有耳目一新的感受和体验。发展传统村落的乡村旅游,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当地的财政能力,有序地推进侗族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上,要注意与侗族传统村落相契合,建筑物的外观造型上要体现侗族建筑的特点,有侗族韵味。注重发挥侗族传统木构建筑匠师的作用,在进行侗族传统村落改造、扩建时,尽可能地将侗族传统木构建筑交给侗族匠师来建造,一是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可以在建造侗族传统木构建筑中侗族老匠师带新匠师,使侗族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得以永续传承。五、乡村振兴战略下侗族传统村落旅游发展对策第一,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大力培养当地的乡土旅游人才。让村民认识到传统村落保护和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从观望转变为被动参与,从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参与,提高村民的积极性。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是要惠及农民,使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让全体村民参与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共建,在共建取得成效后共享成果。为解决利益分配问题,可以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村委会的作用,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从农业转向旅游业,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可以由县文旅部门组织针对传统村落旅游乡土人才的专门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侗族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民宿管理与经营”“侗族乡村旅游导游”“侗族风情表演与组织”“餐饮培训”等。第二,积极开发侗族特色旅游文化产品。侗族传统村落旅游,其亮点在于侗族特色,这是侗族传统村落旅游区别于其他传统村落旅游的地方,要在“侗族特色”上下足功夫。就侗族文化而言,除了传统的民族节日外,可以深度开发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如“鼓楼文化体验游”“风雨桥文化体验游”“侗族大歌体验游”“侗族民俗体验游”“侗族农耕文化体验游”等。第三,塑造侗族传统村落旅游品牌。贵州正在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为助推乡村振兴,开展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录建设工作,对列入名录的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优先享受省有关政策支持,各地也在政策、资金、市场、人才等方面做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的后续支持、管理,充分发挥重点村镇对乡村旅游的服务带动功能,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这些无疑为侗族传统村落旅游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一定要抢抓机遇,加速发展,打造出侗族传统村落乡村旅游的品牌。第四,从自身下功夫。侗族传统村落发展旅游,其优势主要是有很好的资源优势,生态环境良好,风光绮丽,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有优美且独具民族特色的静态文化优势鼓楼、风雨桥、寨门、干栏民居、古井凉亭;有优美而且动人的民族活态文化优势侗族大歌、民28风民俗,这些正是侗族传统村落发展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是能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因素。所以从自身上下功夫第一位的就是要保护、深化、拓展好这些核心亮点。第五,加大乡村旅游发展的宣传,举办一些主题活动来吸引游客,增加知名度。利用侗族的一些传统节日,举办一些主题活动。如侗族的“侗年”等,主题活动的举办最好以县为单位,精心策划,精心组织,务求成功。一村一寨甚至一乡一镇来举办主题活动不仅财力不够,经验不够,水平不够,影响力也不够,容易劳民伤财。通过邀请各类新闻报道、网络红人、网站信息等自媒体手段,多元化、多渠道宣传和报道占里村,提升旅游资源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占里村乡村旅游发展。综上所述,民族村寨旅游是我国乡村旅游的重要形式。民族村寨旅游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而合理的政策选择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前提。只有进一步加快调整和改革步伐,把民族文化、自然生态、历史遗存等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才能使侗族传统村落旅游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高速发展。本文为 2022 年贵州省理论创新课题贵州师范学院联合项目(专项)乡村振兴战略下贵州侗族传统村落的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课题编号:GZLCLHZXYB-2022-01)阶段性研究成果。参考文献:1 梁焰.浅议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的政府主导以黔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