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乡村
振兴
背景
农业院校
应用
人才培养
模式
探析
吴楠
70 人才资源开发 2 0 2 3.1 “三农”建设和发展历来是我国重视和坚持的重要工作之一,国家自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在农业技术提升和农业人才培养上倾注了大量资源。对于农业院校而言,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结合自身优势,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时代赋予农业教育工作者的新课题。本文提出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到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实践锻炼的实践育人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提供思考。一、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人才需求及现状分析(一)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人才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需要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既是国家和社会对乡村振兴人才提出的要求,也是地方农业院校现代化农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具有创新精神的实用型现代化农业人才将逐步成为地方涉农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现代农业人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应能够充分发挥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在带领当地农业从业人员建设、发展农业产业的过程中将人力资源整合转化,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推动乡村建设提质增效,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劲动力。(二)农村人才现状农业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2022 年5 月 6 日发布的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研究报告2021显示,目前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突出,乡村家庭的人力资本水平不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和结构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挑战。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1)面向 2035 年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则指出,当前我国农村产业现代化建设进程明显滞后,农村人力资本不足、小农户为主体、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滞后、先进科学技术和装备难以本土化、粗放型的生产方式等仍制约着农村产业现代化进程。在农村优质劳动力外流和城市人才不愿参与“三农”建设的共同影响下,当前的农村在人才数量、结构组成、生产效能和专业素养等方面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矛盾。要想使我国农业产业、农村地区得到持续发展,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就应始终坚持把培养创新型、实用型现代化“三农”人才放在首要位置。(三)农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落实和持续推进要依托大批懂农业、爱农业的青年人才切实投身于乡村工作,勇于拼搏,奋力开拓。高等农林院校作为优质农业人才的摇篮,与其他非农院校相比,具备更鲜明的行业特色。因此,涉农院校在农业领域的专业、课程设置,优秀农业人才培养方面更有条件和经验,更能培养符合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乡村振兴人才。在扩大农业人才数量和规模外,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则显得更为复杂,培养质量提升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这其中囊括了培养理念、培养目标等七大主要因素。我们倡导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也是在保证稳定农业大类生源数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目前,农业类地方院校在农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1.人才培养与农业需求不匹配。目前,涉农类农业院校培养的农业类人才与乡村振兴中社会需求的农|人社天地 职业能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吴 楠 姜 龙 郎 红 李开忠DOI:10.19424/ki.41-1372/d.2023.02.0262 0 2 3.1 人才资源开发 71业人才不匹配是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正视的一大问题。从社会层面上看,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和深化,农业建设和科技攻关的主要目标将逐步转向现代化农业。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们充分认识到人才在企业发展和农业经营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对高质量农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从人才培养方面看,高校培养的涉农专业学生一方面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上落后于当前的农业技术发展,难以适应当前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对涉农工作待遇满意度低,从事农业工作的意愿较低,更向往地位高、收入高的工作,真正能够做到从农村来、到农村去,服务“三农”,振兴乡村的学生较少。2.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符。在专业设置上,农业院校由原先的农业类专业为主向理学、工学、商学等多学科发展。这使得农业类高校向综合高校转型的趋势不断加大,带有农业行业特色的专业和学科正逐步消失。在课程设置上,一部分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及课时安排缩减,取而代之的是过于宽泛的教学内容。最终导致课程特色不鲜明、专业优势降低,社会认可度下降、无法适应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3.实践教学脱节,校企合作育人效果不显著。涉农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以扎实的农业理论知识为基础,也同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真正做到下得去、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才是现代农业、乡村振兴所切实需要的。因此,在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抓稳、抓实实践教学,不断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农业问题的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虽然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和增强,促使农业院校的实践教学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受学校条件设施、经费支持、考核制度、教师能力及学生学习积极性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实践教学的作用依旧很难充分发挥出来。在课程设置上“多”且“杂”是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与涉农专业相关的课程较多,能让学生有效掌握农业实践技术的专业核心课程较少。在课程时间安排上,实习、实践课程普遍安排在临近毕业的一至两年进行学习,此时,很多学生因就业、考研、留学等各方面原因,而松懈、忽视对实习和实践课程的深入学习,形式主义、应付了事的情况比较常见,这既没有达到通过实习、实践学习锻炼学生应用创新的效果,也背离了最初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上,与基地建设质量相比很多高校更看重基地数量,形成了基地签约挂牌时热烈隆重,建成后则鲜有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基地利用度往往达不到预期,学校对基地后期经费的投入也逐步缩减甚至取消。从校企校地合作方面看,合作不顺畅、不深入,流于表面的现象较为突出。对于与高校合作的企业和基层单位而言,校方培养的人才不能较好地满足实际需求,无法在与校方的合作和校方人才资源中获得较高收益,使企业对与校方进行实践基地共建逐渐消退热情,从而在协同育人、实践育人的过程中产生消极情绪,敷衍了事,使学生实习实践效果打折,难以培养出专业知识过硬、专业技能一流的乡村振兴人才。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必要性(一)乡村振兴需要高水准的应用型农业人才面对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农业院校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的复合农业人才,这是当前时代背景赋予农业高校的挑战性新课题。涉农高校需要在产学研相结合的基础上,培养能够服务于“三农”建设,为农业生产和管理进行科学指导的农业人才。他们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勇于创新,能较好地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这种高度贴合乡村振兴战略实际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农业人才才是未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坚实力量。(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农业院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校应在农业前沿科技和高水平人才资源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业的科技能力提升和人才需求提供有力保障;企业则对社会需求和市场具有前瞻性和敏锐性,将其掌握的信息与学校互通,这种合作有利于解决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教材、知识体系陈旧、更新滞后等问题。通过校企间建立良好的共建共赢关系,共教互补,不断促进产教融合。这种合作既能够提升企业的科研能力和社会声誉,也能为农业院校培养应用型农业人才提供更好的环境和实践平台,解决涉农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农业发展脱节的问题,以最新、最准确的社会需求资讯指导涉农高校的人才培养,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不断提升。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考(一)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目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仍处在不断的探索阶段。对于地方农业院校来说,应做好|人社天地 职业能力|72 人才资源开发 2 0 2 3.1 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明确自身定位,将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对农业人才的需求相结合,以服务乡村农业建设,发展农村经济为导向。地方农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既要与强调“学术性”的综合性大学有所区别,也要与注重“技能性”的高职院校有所区别,从而使培养的农业人才在掌握扎实的农业理论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农业技术服务“三农”,较好地满足乡村振兴的需求。高校教师应以乡村振兴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核心,以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为目标的前提条件下,不断思考和探索高等院校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革新人才培养目标,从而更好地培养出既能满足社会需求,又能将专业知识较好地运用于工作实践的应用型人才。(二)强化专业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地方农业院校应紧扣“地方性”和“应用型”两个主题,充分考虑当地农业生产特点,以乡村振兴的需求为导向,结合院校自身特色和优势,对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和设置,形成特色鲜明、就业竞争力强的专业方向。使学生在扎实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选择专业,提升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实用性。在课程设置上需要注重对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比重的把控和平衡。理论课程的设置应在明晰课程研究领域和拓展方向的基础上对授课内容进行仔细的筛选、整合。对于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则需要深入的思考和论证,对贴合社会需求的课程内容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三)精编教材,突出特色 涉农高校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使用教材的编写和筛选工作。由于社会的需求在不断发展和改变,不断推陈出新,这就要求院校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不断完善、丰富教材内容,严谨的选编优质、科学的教材,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融入新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应用型涉农本科院校还应结合自身的优势和教学资源,成立专门的教材研究、编写、审核部门,在充分开展教材内容的社会调研基础上,整合多方信息,构建适合院校自身的课程体系,引导广大教师对教材定位、教材内容等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判,进而编写出高质量教材,在教学工作中才能凸显农业院校教学特色,显著提高应用型农业人才培养质量。(四)构建校企合作的实践育人体系 对应用型农业院校而言,立足于自身的办学特色,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是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目标。就学生而言,在求学期间掌握扎实的农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是为了满足其未来工作岗位需求而必须具备的才能。对学校而言,地方农业院校应该依托校企合作模式不断探索,着力构建实践育人体系。一方面,农业院校要加强和企业的深入合作,通过双方资源和优势互补共建实践平台。让学生既能通过在企业中的实习熟悉生产活动,熟练掌握实践技术,做到学以致用,也能在承担企业工作,累积工作经验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农业院校要从振兴乡村、培养“三农”人才的视角出发,科学地建构实践实训平台,以不同专业学生未来就业所需的专业技能为导向,将实践内容纳入教学环节,引导实践课程合理设置。(五)以实验平台为依托开展技能竞赛 高校应依托实习、实践平台大力开展各类行业技能的常态化竞赛,并且可结合专业特色,建设有利于促进学科发展的标准化实验室。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充分、合理利用这些平台,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演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校的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此外,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和级别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实践创新项目,为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提供有力支撑,使学生整体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并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增强服务“三农”、为乡村振兴而奋斗的信心。四、结语总之,对于农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涉农院校应充分明确人才培养的具体定位和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学校自身专业特色和优势为核心,大力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高效建设,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不断为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农村建设输送高水准的农业人才。(基金项目:吉林省高教学会一般项目“地方农业院校植物生产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GJX2021D441;吉林农业科技学院课程改革项目“作物育种学线上线下理实一体课程建设”;作者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学院。)编辑 侯贝贝|人社天地 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