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适宜性...研究——以四川南充地区为例_李林.pdf
下载文档

ID:2731879

大小:1.27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乡村 振兴 背景 农村 适宜 研究 四川 南充 地区 李林
居 舍家居家具设计252023年1月(中)2017年我国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来统筹推进我国乡村的发展1。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表述不难得出,乡村振兴战略从产业、居住等方面对整个农村的生产生活、人居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当下农村住宅的建设不仅仅是对农村住宅的量的需求,更应该从生产适应性、居住适应性等多方面进行合理全面的布局与设计2。因此,当前的农村住宅建筑设计应着力在“宜”字上下功夫,以“宜业”“宜居”“宜建”为出发点,对农民聚居点的“适宜性”问题进行探讨,从生态环境建设入手,以优美环境带动乡村产业共同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1 研究缘起四川省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截至2021年底,该地户籍总人口714.77万人,乡村人口509.75万人,城镇人口205.02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28.7%,以常住人口556.2万计算,城镇化率也仅为51.2%3。因此从乡村振兴策略出发,南充地区目前仍然有大量分布在山地地区的村镇需要进行改造、整治和新建。本文以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阆中的“天宫院村”为例,探索在当前四川南充地区典型山地村镇中的农村住宅设计策略。天宫院村村史悠久,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宫院古建筑群,离阆中古城仅30 公里。该村地形呈盆地状,周围九座山环绕,下辖3个社230户,有常住人口近 1000人,以老年人、儿童为主。该村以农业景观及历史人文景观为主要依托,形成了明确的以农业、商贸、旅游为主体的产业发展模式4。随着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兴起,农民的收入随着旅游热度的增长而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村民希望通过改造或者新建住宅来改善居住条件。然而,农民在进行住宅营建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必要的建筑专业知识,导致了比较多的问题,比如空间布局的不合理、建筑与自然及人文环境的不协调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居住体验,限制了农民家庭的增产营收。为了改善这一现状,笔者尝试从“宜业”“宜居”“宜建”的角度出发,试图通过合理规划住宅布局,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使“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成为美好的现实。2 “宜业”适宜家庭产业发展的功能型空间2.1 现存问题天宫院村自然条件优越,2021年7月,该村入选四川省第二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建议名单,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及优势:交通较为便捷,且现有景点文化底蕴深厚。但另一方面,存在问题也很明显:大部分村民并没有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享受其所带来的经济发展红利;由于村址紧靠场镇和阆中古城,第三产业相对配套开发投入较少;缺乏包括餐饮、住宿在内的基础设施配套。2.2 解决方案要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试图从家庭“宜业”功能空间设计入手,依托当地旅游资源及旅游产业,发展摘 要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布局实施,如何对农村住宅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和科学的设计施工,来塑造宜居的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居住氛围、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促进适宜的农村产业发展,已成为各地方政府、学者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然而现实情况是,农村住宅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建筑空间布局的不合理,无法适应农村产业的发展,无法满足家庭成员生活需求等等;要改善这一现状,必须从“适宜性”出发,合理规划住宅布局,改善居住环境,这样才有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住宅;空间布局;适宜性;产业;宜居中图分类号TU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900(2023)02-0025-0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适宜性住宅设计研究以四川南充地区为例李林,文睿,杨璠(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作者简介:李林(1992-),男,湖南衡阳人,助教,研究方向为建筑与城市化、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居 舍家居家具设计262023年1月(中)“适宜的家庭产业”。天宫院村农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住宅的空间布置:2.2.1 商品零售型住宅功能空间设计旅游资源的得天独厚优势,为本村带来了大量外来客流量,因此,一部分农民可依靠贩卖一些日常百货或者乡村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来获得收入。但这种商品零售型农村住宅一般对选址有一定要求,最好位于人流量较多的村镇街道,或者靠近游客休息或下榻的旅馆住宿地附近,方便周边的村民及游客过来购买生活用品。2.2.2 特色餐饮型住宅功能空间设计特色餐饮型住宅,即将居住功能和餐饮服务功能结合在一起的混合型住宅。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游客数量的激增导致人们对农村特色餐饮的需求越来越大。村民的厨艺不需要专门的培训,仅像平常一样烹饪出具有农家特色风味的菜品即可满足游客追求质朴乡村生活的需求,较低的厨艺门槛即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楼上楼下便利的居住工作环境,特色餐饮型住宅可得到一部分村民的青睐5。2.2.3 旅游民宿型住宅功能空间设计旅游民宿型住宅,农民可将私人住宅的部分房间作为客房使用,用于接待游客住宿。选择乡村旅游的游客往往会更倾向于选择民宿入住,因为这一类游客,往往有较高的文化体验需求,而在旅游目的地修建的集中式城市型酒店并不能带来独特体验感以及乡村独有的魅力。因此,民宿在乡村旅游市场一般都广受追捧。3 “宜居”良好的人居环境3.1 现存问题根据调研和相关资料,天宫院村新建住宅在“宜居”层面,仍存在较大问题,住区空间环境问题较为突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由于村子以留守老人、幼儿为主,村落住区环境缺乏适宜老人,幼儿的活动场地。(2)新建住宅风貌较差,与周边环境不协调。(3)不少新建农宅对城市公寓住宅盲目照搬模仿,缺乏相应地域文化特色。3.2 解决方案3.2.1 从自然地理气候层面出发,建设“宜居”住宅四川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因此建筑设计的关键点就在于针对气候特征特点,进行诸如通风、散热、除湿、防雨等功能的考量。在建筑形式上,可以构筑一些反映气候特征的建筑空间形态,如大出檐、小天井、窄廊巷等6。川渝地区农宅营建技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适应该地区湿热多雨的气候(图1):底层架空,防水防潮;围合院落或设置天井,通风散热采光遮阳;注重灰空间,充足室外活动7。图1 自然地理气候的适应性3.2.2 从社会文化生活层面出发,建设“宜居”住宅然而,我们评价住宅建筑是否宜居,地理气候的影响并不是唯一的。人还有基于一些生活习惯或精神层面上的需求。比如:(1)能满足不同家庭成员的生活情感的需要;(2)适当社交的需要;(3)私密性或安全需求。根据这些需求,可以初步得出“宜居”的农村住宅建筑空间一般都有这样的特性:首先,尊重村民的生活习惯、传统风俗。例如,传统农宅中堂屋的存在。其次,对社交活动场所和私密性有所考量。设计者在进行空间的划分时,可适当考虑一些“灰”空间的布置。在中国传统的住宅形制中,不论是北方的合院式建筑,还是四川本土的林盘建筑,院落都是空间的主角。从私密性的角度来说,如果我们将宅基地或院墙外的区域定义为公共空间,住房卧室称为私密空间,那么用于连接这两者的院落空间则属于“灰空间”。这种院落空间既可以是家庭成员休憩玩耍的场所,也可以是邻里间闲话家常的所在。因此院落成了一个半私密的过渡空间,既起到屏蔽隐私的作用,同时又满足了一定的社交需求,有利于促进乡村精神居 舍家居家具设计272023年1月(中)文明的建设。3.2.3 从建筑建构层面,建设“宜居”住宅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合理地使用土、木结构的传统农村住宅形式,不仅能起到生态环保的效果,还能够依靠其天然材料的质感,保留住宅较良好的原始特色风貌,让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融为一体,产生较好的建筑场所感,同时,由于生土和木材两种建材良好的热工性能,能够使住宅的建成环境获得较好的物理性能。这种因地制宜、因山就势、就地取材和因材施工的营建思想,可以唤起人们对乡土的记忆,获得更加宜居的环境空间。4 “宜建”“适宜”的营建方法4.1 现存问题在天宫院村,笔者看到,随着城乡交流的不断深化,以钢筋混凝土为代表的现代工业化建筑体系涌入到了乡村,住宅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了出来,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两点:(1)由于现代工业化建造体系的建材如砖砌块、混凝土、钢筋,以及适应这些建材而采用的施工方法成本过高,易给屋主带来“返贫”现象;根据资料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20133元,还不到城市居民的一半。因此,营建一栋住宅往往会耗费一个普通家庭的毕生积蓄。(2)由于对现代技术的掌握和理解较为粗浅,这就势必会造成心理层面上的文化割裂感,及物理环境层面上的“违和”感。因此,为农村住宅建筑寻求一种适合其发展的技术道路、一种适宜的营建方法,是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住宅设计的应有之义。4.2 解决方案4.2.1 “适宜”的建筑材料建筑材料作为一切建筑实体的物质基础,是乡村住宅能否适应乡村发展的具体表现。乡村振兴对住宅建造提出“宜建”的发展需求,最终还需回归到组成建筑结构的这些物质材料上。现代建材如钢筋混凝土,需从以城市购买力为定价标准的市场购入,经长途运输至乡村施工现场,成本之高可见一斑。而作为乡土建材的生土和木材几乎随手可得,相对钢筋混凝土成本低廉,且只要经过合理的规划与利用,皆为可再生的资源。目前,随着相关建筑设计从业者的探索,通过现代技术对生土材料进行改性处理,优化其各项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已完全能够满足人们对住宅的高要求,使人们在居住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体验8。4.2.2 “适宜”营建模式由于传统建筑营建方法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在累积到一定的实际施工经验后,区域通常就会产生诸如泥瓦匠、木匠、石匠等专业工匠6。而传统中国乡土社会由于“差序格局”的社会政治结构9,当需要进行住宅营造时,房主便会召集本区域(通常是本宗族内)熟悉的专业工匠参与屋宅的建造施工,而这个过程往往包括人力物力在内的全方位参与。这种“合作建房”或者“协力造屋”的模式,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经济上的优势,房主不需要为建造活动承担高昂的人工支出,他要付出的只是下一次别人“合作建房”时自己的“帮工”。第二,共同的协作实践还能促进社区内部成员的交流,进而有利于社会和家庭的和睦,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利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乡风文明”的建设目标。5 小结农村住宅作为农民生存的物质生活基础,同时又是农民精神家园的寄托所在,对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与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围绕乡村振兴发展,从“宜业”“宜居”“宜建”的视角出发,鼓励并推动“适宜性”乡村住宅建筑的设计及建造,从而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各地方各部门及建筑专业从业者所应当关注且重视的问题。参考文献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 代 化 的 意 见 EB/OL.2021-02-21.http:/ 祁润钊,周铁军,董文静.四川山地村镇新建型聚居点设计策略研究 以宜宾市李庄镇永胜村为例 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1,36(3):81-88.32021 年南充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EB/OL.2022-04-08.https:/ 崔征.川渝地区农村家庭结构变迁下住区设计研究 D.重庆大学,2014.5 项显淙.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新建住宅建筑设计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20.6 欧阳耀前.当代新农宅建设的技术适应性探讨以川渝地区为例 D.重庆大学,2012.7 吴樱.巴蜀传统建筑地域特色研究 D.重庆大学,2007.8 穆钧.生土营建传统的发掘、更新与传承 J.建筑学报,2016(4):1-7.9 费孝通乡土中国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