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乡村
旅游
助推
振兴
路径
探究
秦安县
王冬平
2023年第1期28GANSU NONGYE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路径探究以秦安县为例 王冬平中共秦安县委党校(秦安县行政学校),甘肃 秦安 741600摘要:乡村振兴是新时代解决“三农”短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国家战略。乡村旅游因其独特的经济社会功能,成为乡村振兴中不可替代的新业态。秦安县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在乡村振兴实施初期,同步规划乡村旅游,发挥发掘资源优势,做强乡村旅游产业,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关键词:秦安县;乡村振兴;乡村旅游;路径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19(2023)01-0028-04作者简介:王冬平,讲师,主要从事党建和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E-mail: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党的十九大提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农村产业融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得到空前的政策支持。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2019年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第七条指出:“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森林人家和康养基地,培育一批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县。”由此可见,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进入全面推动实施阶段。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乡村旅游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理论关注较多的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内涵模式、相互关系、实施路径等。在乡村旅游的内涵方面,沈启旺界定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生产生活文化、村镇风情、田园风光等为内容,服务城市游客,提高村民收入的业态1。赵丽丽概括了乡村旅游的六种模式:即田园农业、农家乐、民俗风情、休闲度假、村落风情、回归自然2。王亚华认为乡村旅游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一种新业态,本质在于把利益留给农村和农民3。宋慧娟、陈明提出乡村旅游要走多元化、主体化、本土化、生态化、社区化的模式。“多元化”强调了旅游规划的丰富性,“主体化”强调农民的主体和本位,“本土化”强调对乡村风味的保护保留,“社区化”强调全民参与和共享4。在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关系方面,马小琴以山西省、李志龙以湖南湘西凤凰县为例,研究了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耦合机制与协调发展,证实了乡村振兴对乡村旅游的基础作用,及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高度响应5-6。孙九霞选取四川、云南、贵州三地五个旅游村,通过田野调查分析了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中经济、生态、治理各方面的正向作用:旅游因其生产与消费“同时性”和“同在性”,能够多维度推动乡村振兴7。在乡村旅游的提质增效方面,赵承华、杨瑜婷等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体制构建、资源开发与发展路径8-9。高源提出乡村旅游应注重当地的市场、资源、社DOI:10.15979/62-1104/f.2023.01.0212023年第1期GANSU NONGYE29乡村振兴会收益和生态承载能力10。王晨光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下集体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11。学者普遍认为,发展乡村旅游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延伸农业产业链的有效途径。在促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加强城乡物质文化交流,推动科技应用,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吸引人才回归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秦安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总面积1 604km2,常住人口41万人,2019年脱贫,全县的主导产业有苹果、蜜桃、花椒,具有丰富的地形地貌和农业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初期,通过多维度研究探讨找到发展产业的新路子,挖掘乡村生活文化资源,开发乡村旅游,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带动产业融合、科技应用,做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人文效益最大化。由于已有研究的视角集中于乡村旅游上,虽然承认乡村振兴本身的基础性作用,但是就旅游谈旅游,而且集中于“应然”上,对“实然”研究不够,缺少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同步规划发展的思路。本着指导实践、服务实践的原则,如何把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把先行经验和当地实际结合起来,把当前现状和未来发展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经济高效科学的振兴之路,是秦安县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回答的问题。二、秦安县乡村旅游现状分析(一)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秦安县有着丰富悠久的农耕文化,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民俗风情。以大地湾文化遗址闻名于世,位于五营镇的大地湾博物馆是秦安县乡村旅游的第一大品牌。草编陶瓷等传统手工艺,浆水豆腐、辣子面、肚丝汤等民间饮食在周边市县有较大的吸引力。秦安地貌地形丰富,气候差异大,农作物种类多,林果业规模大,苹果种植面积29万亩,蜜桃种植面积10万亩,是原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桃之乡”。秦安蜜桃经过多年的品牌积淀和营销积累,已经成为秦安独特的旅游品牌。但是传统的农业种植正面临着挑战,劳动密集型的投入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个体手工生产模式使成本不断增长,收益不断下降,产业转型势在必行,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内生动力。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必然成为乡村旅游的新载体,将乡村旅游融入乡村振兴中,统一规划,统筹推进,走特色的“农业转型+乡村旅游”模式,是推动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弯道超车的有效途径。(二)市场需求急剧增长近年来,秦安县旅游市场快速增长,县域内旅游更是异军突起。2019年,全县接待游客272.5万人,旅游综合收入7.82亿元,新增就业人数700人。宝兰客运专线、天平高速的开通运营,拉近了秦安与周边县(区)的距离,“坐着高铁赏桃花”为秦安旅游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尤其是青少年农业乡村体验旅游需求旺盛,满足青少年知识拓展、农业科学探索的需求,满足老年居民在劳动中休养、享受自己劳动成果的需求,催生着一批旅游市场,这一趋势正需要引导、发展、壮大。(三)秦安县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秦安县乡村旅游还处在起步阶段,产业链条尚未成型。1.运营水平低,从业人员少且没有专职人员,产品单一,宣传与营销手段滞后,主客信息不对称,没有乡村旅游的品牌,吸引力不足。2.服务质量低,乡村吃住行等还无法满足游客需要,外地游客在乡村无车可坐,无处停车、无处吃饭。按照2019年的统计数据,200多万的游客,在秦安过夜的只有70万,乡村没有吃住条件,只有回到县城住宿。3.营业收入低,由于配套设施不完善,以短途短期为主的乡村旅游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市场,市场周期性强,投资风险大,缺少消费拉动2023年第1期30GANSU NONGYE乡村振兴效应,群众未得到实惠,因此参与意愿不强,主要依靠政府推动。旅游业的潜力有待挖掘,质量急需提升。三、秦安县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思路(一)同步规划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产业兴旺是基础,生活富裕是目标,治理有效是保障措施,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是物质文化内涵。可以看出,乡村振兴同样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构成乡村旅游的物质基础。做好乡村振兴规划,按照一村一产业、一村一特色,因地制宜提升乡村的生产生活风貌。打造特色产业小镇、森林小镇、美丽乡村示范村等,走三产融合发展路径,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延长产业链,引入互联网、物联网,打造智慧农业、智慧村庄,夯实乡村旅游的物质基础。同步设计乡村旅游,突出生态要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发挥生态建设本身的财富价值,打通政策体系、管理体系、服务体系,改变多部门管理、条块化负责的弊病,做到规划、管理、服务一体化,坚持多元发展,避免简单复制、一哄而上,造成低层次重复建设。(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仍是乡村旅游的瓶颈,游客吃住行的基本问题没有真正解决,乡村脏乱差的精神面貌没有真正改变,严重制约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大力改进乡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办法,推动改造、改炕等措施和农村厕所革命,推广利用清洁能源,提高乡村做饭、取暖、用水、用电的方便程度。适度集中种植养殖,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分区。充分利用闲置的院落,打造乡村民宿旅馆,提升乡村公路等级和质量,延伸产业路程,在旅游区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住宿饮食、购物场所等基础设施。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通过产业+旅游+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平台,加强信息共享,及时准确沟通信息,提供高效的管理手段和服务体系。(三)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发展旅游业,必须要打造一批精品工程,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在做精做强传统的农家乐、观光采摘基础上,从点到线到面,逐步实现田园综合体、休闲农庄、体验基地,集中古村风情、民俗餐饮、乡村传统节庆等主题,扩展青少年农业农村劳动实践教育、城镇老年居民农村种植体验等模式,构建便捷完善的乡村旅游路线。全力打造“桃花节”品牌,打造秦安蜜桃全产业链,改良种植方式和果品质量,延长蜜桃的储存时间,做好蜜桃的深加工,从传统的桃花观赏过度到观光休闲一体化,并朝着桃园山庄、桃花小镇等生产销售旅游一体化模式发展,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示范基地。(四)加强乡村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必然带来生产、生活、生态格局的变化,在现代观念,城市文化的浸润下,乡村生活生产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革,传统生活方式因濒临消失而凸显出旅游价值,对这些资源的保护规划、记录传承要及早着手,避免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消化。近年来,屡屡在快手、抖音等平台传播传统劳作短视频,像驴子拉磨、多人打麦子、手工做豆腐等场景,都能勾起一代人的记忆,也对青少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由此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以秦安县中山镇为例,20年前山坡上春天都是盛开的油菜花,秋天有金黄的谷子和斑斓的荞麦,现在大量土地被撂荒,这些场景消失殆尽,作为生活历史已经回不去了,但作为传统农耕文化可在一定范围内复制,留住乡愁也成为乡村旅游的一项重要资源。(五)打造政府服务主体目前,乡村旅游还在低位徘徊,经营管理处于自发状态,市场化运营的条件还未形成,政府必须承担引领推动作用。2023年第1期GANSU NONGYE31乡村振兴1.做好相关规划。如何最大化地发掘现有资源,提升秦安经济、社会、生态水平,必须由政府精心规划,配套相关政策,制定高效科学的蓝图。2.培育市场运营主体、培养专业人才。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坚持引才与育才相结合,开发利用干部、乡贤、致富带头人、农村工匠等人才资源,培养一批乡村人才,提前培育乡村旅游的组织者、管理者、经营者,培训农民,提高群众对乡村旅游的认识水平和服务意识,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引入龙头企业,加强旅游合作社建设,逐渐从政府主导向企业带动、合作社运营、集体参与的方向发展。3.加强行业监管。旅游的本质在于吃住玩,健康卫生是第一生命线。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有限,资源分散难以管理,政府要在监管上下功夫,实行公开透明的质量标准和收费标准。通过微信公众号、服务电话、建立服务站等方式,全方位全时段为游客提供服务,处理、反馈游客意见,提高游客体验水平。4.加强互联网物联网的普及应用。加快推进乡村互联网、5G技术普及与提升,通过互联网+模式,在提供足够的数据信息、加强管理的同时,让游客随时了解旅游信息,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四、结论长期以来城市优先的发展模式造成了乡村相对落后的经济水平和生产生活方式,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新业态,具有独特的经济社会功能,是乡村转变自身劣势、实现弯道超车的有效途径。在乡村振兴推进之初,秦安县要及早设计规划,以乡村振兴实施推进为载体,同步设计乡村旅游,利用政策支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精神风貌,融合农业科技、互联网、物联网,分步推进乡村旅游落地,开拓乡村经济发展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打通城乡相互吸引、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通道。城市居民从乡村旅游中获得良好的休闲体验,反馈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乡村以自己独特的人情风貌吸引资金投入和人才回归,改变乡村空壳化的现状,从而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参考文献:1沈启旺.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芜湖县乡村旅游发展探讨J.衡水学院学报,2013(1):122-125.2赵丽丽.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乡村旅游事业发展取向与实现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2018(8):39-41.3王亚华,苏毅清.乡村振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