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生态振兴背景下村庄环境...——以寿安镇天星村组团为例_徐婷婷.pdf
下载文档

ID:2731475

大小:1.60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乡村 生态 振兴 背景 村庄 环境 寿安镇天星 村组 婷婷
资源环境-28-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2 年第 33 卷第 23 期(总第 547 期)乡村振兴视域下,在乡村打造一个生态宜居的环境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 1。天星村组团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村庄组团,区域产业结构单一,特色鲜明。产业发展模式已由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小规模的苗木种植转化为区域化、规模化种植,进入经营的“种植大户”时代。该种种植模式虽然短期经济效益较好,但带来了土壤流失、资源过度消耗等系列问题,也导致产业发展不可持续。通过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方案和绿色高效农业产业链打造模式,为天星村组团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支撑。1 区域概况天星村组团位于温江区西北部的寿安镇,地处成都至青城山景区的成青旅游快速通道的中点,交通区位良好,有成都二绕、府通路、成青大道快速路,温玉路、北林绿道等区域交通以及远期17号地铁线延长线和旅游轨道交通线。包括天星村、复兴社区、团结桥社区(图1),共有70个居民小组,4 194户,共12 487人。土地面积1 446.21 hm2,以村庄建设用地为主。区域自然条件较好,适宜多种树木的生长,产业以花卉苗木种植、交易、展示为主,是温江区重要的花木产业基地。2 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基本现状2.1 基础设施较为齐全天星村、复兴社区和团结桥社区中心区域建有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至临近河渠;散户产生的生活污水由于集中收集困难,目前均采用三格化粪池进行处理。另外天星村共有民宿7个(正式运营的有5个),均修建有地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设计处理量10 t/d。村庄生活垃圾年产量约为1 000 t,已实施垃圾分类,配置有分类垃圾桶400个,保洁员30名,基本实现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园林绿化垃圾年产量约为100 t,每个小组有一个固定枯枝堆放点,由园林残枝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处理站处理,生产有机肥基质。区域已于乡村生态振兴背景下 村庄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协同路径研究以寿安镇天星村组团为例徐婷婷1,班远冲1,洪钟2,郑锐滨2(1.深港产学研基地(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修院),广东深圳518000;2.深圳市景泰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摘要 由于产业的大规模开发,治理能力不足,天星村组团面临突出的水资源不足、水质较差、农业废弃物处理不规范、土壤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基于区域特色资源和主要矛盾,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导,提出以保护乡村绿水青山、做强乡村金山银山、反哺乡村金山银山、引领乡村文明风尚作为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主要路径,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整体改善,产业发展更加绿色可持续。关键词 生态振兴,环境治理,绿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22-11-04 作者简介 徐婷婷(1989),女,湖北荆门人,工程师,研究方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环境综合治理。图 1天星村组团范围(天星村、复兴社区、团结桥社区)资源环境-29-2016年完成无害化三格化粪池户厕改造,旱厕全面消除,卫生化厕所率达100%。2.2 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村庄属岷江水系都江堰灌区,借助于金马河、江安河及杨柳河的丰沛水量,区域内形成等级分明、覆盖全面的纵横交错水系灌溉网络,水系较为发达。但受江安河、杨柳河入村闸口限制,区域缺少活水,在非供水期,各村河渠水量不足,多处于干涸无水状态,加上生活污水及尾水排放,沟渠内水质恶化。由于园林残枝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处理站年限较久,设备老化,生产工艺废气收集处理不完善,导致生产有机肥产生的废气臭气熏天,附近群众反映较强烈。种植户为保证花卉苗木成活率,每株花木视规格大小都要打直径为30130 cm的泥球,平均每株花木带走的泥土有1020 kg。根据调研,2019年花卉苗木销售总量约10万株,按每株花木带走10 kg泥土计算,全年至少有1 000 t泥土被带走,土壤流失现象十分严重。2.3 主导产业吸引力不足天星村及周边产业以苗木种植、展示和交易为主,初步形成了依托编艺公园为核心的花木种植业和观光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已建产业项目有慢时光鲜花小镇、一亩原乡、大师小院、团结桥花木交易市场。村庄旅游项目以编艺公园为主,较多为生态观光项目,有少量民宿,缺少文创项目和体验类项目,核心吸引力不够。村庄文物古迹众多,拥有2处国家、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通平乡兽医防疫站旧址、赵家渡安宅。但由于年代久远和缺少日常维护,未进行观光打造,老房子濒临坍塌,尚未成为文旅景点,文化和经济价值尚未挖掘。2.4 支撑制度体系缺乏各村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成立了由书记、主任负总责,一名“两委”成员具体抓,其他“两委”成员包区域落实的组织领导机制。由于缺乏考核机制,部分村干部不能自觉地把周期长、见效缓的生态建设指标作为首要问题加以考虑,更不可能时刻按照生态理念来约束行为。村庄处于实施乡村战略的第一线,但实际可支配的财力明显不足,财政转移支付保障不足,乡村建设只能挤压村级资金 2,3;土地增值收益被部分调拨,削弱通过土地资源交易获得建设资金的能力。村庄建立了村级政务公开网站,但公开内容不全且不及时,各村未能充分保障村民对于各项参数的知情权与监督权,也未能激发公众事前参与制定、事后积极监督的热情。3 发展思路与目标3.1 总体思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惠普的民生福祉,是乡村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最大优势 4。立足以天星村为核心的区域实际,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以高质量绿色发展为核心,将保护乡村绿水青山、做强乡村金山银山、反哺乡村金山银山、引领乡村文明风尚作为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主要路径,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统一。充分体现生态优先、绿色可持续的思想,以优越的生态区位和产业特征为优势,以现状主要矛盾为重点,以解决突出的水资源、花木废弃物等问题为突破口,以健全产业和制度体系为支撑点,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整体改善,产业发展更加可持续,实现整体品质全面提升。思路见图2。图 2天星村组团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协同思路3.2 主要目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显著提升。生活废水、生活垃圾、农业垃圾得到规范处置,“水常在、水常流、水常清”基本实现,林盘土壤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特色乡村风貌成为亮点,绿水青山得到有效保护。生活污水处理率大幅提高,全域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显著提高,区域主要河流、斗渠、毛渠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绿色发展成为核心优势。花木编艺上中下游全面打通,编艺与鱼凫、盆景、水利、农耕等文化融合的康体养生产业、乡村亲子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休闲产业初具规模。复兴社区建成花木艺术文化中心,团结桥社区建成编艺文化服务中心,天星村建成编艺生活艺术中心。制度保障体系成为亮点突破。探索建立花木编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逐步建立精细化的乡村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形成一批示范亮点工程。启动花木种植生态保护基金、生态补偿、种植户生态保护责任制度建设,建成天星村内的水环境、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站点,并建成一支网格化的生态环境监管队伍。生态文明成为乡村新风尚。传统文化保护得到加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乡村生态文明水平显著提升,良好社会风尚全面形成。建成一批乡村文化宣教基地,将天星村、团结桥社区、复兴社区创建为市级及以上文明村。徐婷婷,等:乡村生态振兴背景下村庄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协同路径研究资源环境-30-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2 年第 33 卷第 23 期(总第 547 期)目标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表 1天星村组团乡村生态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分类 序号指标指标要求生态环境治理1生活垃圾处理农户覆盖率100%2生活垃圾实现分类处理是3村民小组保洁员配备率100%4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70%5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是6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100%7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回收处置率85%产业绿色发展8化肥农药用量减小幅度20%9先进节水灌溉技术试点工作开展10特色村庄建设工作启动制度体系建设11“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全面落实12花木种植生态保护基金启动建设文化意识风尚13省级卫生村是14市级以上文明村是15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是16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开展4 环境治理与绿色产业协同发展实施路径4.1 环境治理,保护乡村绿水青山一是生活污水规范化处理。提高生活污水利用效率,增加生活污水后续深度处理工艺,达到杂用水水质标准,用于冲洗道路、浇灌绿地等,实现生活污水尾水回收利用。将污水处理站尾水管线改道,引入编艺公园深度净化并加以利用,增加区域生态用水来源。采取组织村民自我运行管理、委托专业公司运行管理等多种管理模式,加强维护管理,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二是农业垃圾资源化处理。升级现有园林固废处理站生产工艺,依托更先进的农业废弃物高温无害化快速干式兼氧发酵技术,将污水处理厂产生的生活污泥与枯枝落叶、草木灰等废弃物混合,经发酵制成营养土、有机肥。废弃花盆与生活垃圾分类体系一起处理,塑料、玻璃花盆进行统一回收,陶瓷等不可回收花盆则进行填埋或焚烧。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大力开展农膜回收。三是打造活水生态空间。实施活水、净水工程,将原有水系进行恢复,打通断头沟渠,对部分沟渠高程进行微调,实现各村沟渠活水循环,江安河二支渠节制闸不定期向各村斗渠、毛渠进行补水,保障各村沟渠生态流量。建设生态沟渠,规范设计沟渠结构,清挖淤泥,合理配置当地植物群落。加强天星村西侧泉灵渠保护,在泉灵渠上游建造一座水质净化设施,保障从二支渠进入泉灵渠的水质达标。四是减少花木流失土壤。在保障花木成活率的基础上,按照18的标准对花木根部打泥球,即一株树干直径1 cm的花木打直径8 cm的泥球,减少因打泥球过大而带走大量泥土。在区域花木基地周围修筑护坡、护堤、截水沟、沉砂池、挡土墙、谷坊等,进行水土保持。探索推广无土栽培,推进科技创新,选择1个林盘使用容器育苗、块状种植等营养技术,作为无土栽培试点。按照土壤肥力分级标准,开展孙家大院等5个主要林盘的土壤肥力监测,开展区域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摸清区域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并划定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实施分类管控。五是打造特色乡村风貌。融入“海绵”理念,选择具有透水性的路面材料,打通天星村西侧至通河路段断头路,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对通村公路、北林绿道两侧可绿化的裸露土地实施绿化,增加常绿树种栽植比例,建设以乔木、灌木和地被复层种植为主的防护林带,增强滞尘能力,美化沿线景观。支持连片打造美丽庭院,把一个个“盆景”连成一道道“风景”,形成一片片“风光”。4.2 绿色兴农,做强乡村金山银山一是打造编艺多元化功能中心。以苗木编艺为核心,结合区域文化特色,依托温江“国际花园城市”的生态优势,打造一个引领温江,代表成都未来生活方式的新标杆。其中,复兴社区以花木艺术公园为核心,打造集花木艺术、康养休闲、亲子度假和特色餐饮为一体的花木田园艺术乡村,建成花木艺术文化中心;团结桥社区以社区为中心,带动整个村庄发展,形成具有花木文化和编艺文化的多元艺术基地,建成编艺文化服务中心;天星村以编艺公园为核心,以村庄编艺人才和旅游资源为基础,打造编艺文化生活体验村,建成编艺生活艺术中心。二是有效整合花木编艺产业链。推动上游(花木种子、新苗木品种研发、编艺工艺设计、编艺创意产品、有机肥料等)、中游(花木种植、花木编艺、花木交易等)、下游(编艺展示园、编艺艺术品、微盆景、编艺教育研学、花木伴手礼、花木种子酒等)各环节有机衔接,打通花木编艺上下游产业链。三是深挖花木编艺衍伸产业链。依托良好的生态本底、特色的花木种植资源和浓郁的编艺文化、鱼凫文化、盆景文化、水利文化、农耕文化等文化资源,以做强编艺产业品牌为基础,做大做活乡创文化产业,并以康体养生产业、乡村亲子旅游产业资源环境-31-与生态农业休闲产业为衍伸,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休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提升价值链,构建“农、旅、养、创、居”多元发展乡村新产业,发展建设集特色花木种植、休闲观光、阳光康养、生态旅游、文化创意等于一体的特色村庄。四是发展绿色科技传统农业。改变传统漫灌方式,开展喷灌、微灌、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