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问题及其路径研究_王东盈.pdf
下载文档

ID:2731245

大小:1.56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时代 大学生 劳动教育 问题 及其 路径 研究 王东盈
BRANDPRWORLD 公关世界 99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问题及其路径研究文/王东盈 伍梓瑜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对国家社会的稳定发展,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就目前而言,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着各种问题,诸如劳动课程不普及、劳动价值观的培育存在弱化的趋势,大部分学生存在畏惧劳动的现象,高校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形式较为单一,劳动教育管理机制与评价体系难以健全等主要问题。新时代对于高校劳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决这些问题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传承劳动文化,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遵循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养成良好劳动习惯;深化劳动教育的内涵,构建多元的劳动教育体系,不断推进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关键词:大学生,劳动教育,问题,路径2020 年 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重要因素。1意见作为补充文件,对劳动教育的内容有更系统全面的部署设计,针对学校的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提出要求,让整个社会对于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此,必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劳动教育理念贯彻到新时代,切实落实好高校劳育工作,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强化综合实施的原则,培养出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新青年。一、新时代重视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义1.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长久以来,劳动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在学业生涯阶段全面的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也应更充分地发挥好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但同时也要意识到劳动教育是与德智体美四育并举的概念,有着自身独特的育人任务即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能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以及责任意识,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劳动观念培育的关键阶段,因此重视这一阶段的劳动观念是非常必要的。各高校更应该注重劳动教育宣传,加深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理解,其根本目标就是通过劳动教育,能正确理解劳动教育的价值内涵,使学生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能真正的热爱劳动、参与劳动,形成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只有注重劳动教育的“实效性”,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真正贯彻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总要求。22.有利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核心根本问题。劳动教育要紧密围绕国家、社会要培养什么人的实际需求,将劳动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如今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已经成为越来越现实、越来越具体的问题,那么如何在劳动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首先,正确把握劳动教育的内涵,并全面发挥其引领作用;其次是从整体上加强劳动教育的参与性,使立德树人真正落地生根。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时代的大学生养成了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坐享其成、啃老的生活态度。还有部分大学生好高骛远,对普通劳动者缺乏尊重,对体力劳动缺乏正确的认知。开展劳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家和社会现实情况及发展方向;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有助于大学生时刻遵守劳动纪律、自觉行使劳动权利、承担劳动义务,更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诚实劳动光荣、懒惰劳动可耻的劳动荣辱观。3.有利于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劳动是财富之源,是幸福之源”,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力量和接班人的重担在广大青年学子肩上。大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技能是影响其职业生涯、影响国家昌盛、民族前途的重要因素。高校开展劳动教育,一方面,可以有效指导新时代的大学生对科技、文化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培养劳动意识,涵育大学生有深厚的家国情怀,以自觉的责任感,将个人理想和家庭和谐,与祖国的繁荣和民族的伟大建设结合起来,担负起“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在广大的青年学生的不懈奋斗中,为祖国的振兴而奋斗。因此,加强新时期大学生劳动教育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需要,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客观需要。品 牌 故 事100 公关世界 PRWORLD二、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分析1.劳动教育边缘化,劳动教育价值观难以培养首先,当前由于受传统文化、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当前的社会对劳动教育的轻视,加之当前的政策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当代大学生局限于享受社会主义物质生活。家长对劳动教育认知普遍不足,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依然影响了父辈们的思想,其实家庭教育同样是帮助大学生培养劳动意识的重要场所。然而,大部分的学生缺乏主动的劳动意识,在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中,劳动被狭隘的理解成为打扫卫生、洗衣做饭、收拾房间等,学生无法真正将劳动教育内化于心。其次,高校对加强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缺乏深入的理解。在现行教育制度下,我国各高校普遍出现了形式化和边缘化的劳动教育现象。一是部分高校对劳动教育认识不足,有组织系统的开展相关的劳动教育活动少,强度低,通常学生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能真正感悟到劳动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二是组织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难以激发同学们的劳动兴趣,而且在劳动教育中与劳动实践相背离,无法培养学生们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三是大部分高校采用了以知识理论为基础的教学,与其他的学科理论相比较,对于劳动教育领域的研究不够全面、不深入,未能提高到应有水平。在日常生活中主要由辅导员和思政老师通过主题班会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将劳动教育观传输给学生,从本质上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错误地认为劳动教育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缺少劳动责任心。2.劳动教育片面化,劳动精神培育难以落实劳动是人们幸福生活来源的前提,劳动教育对于学生成长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部分大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劳动能力薄弱、实践能力不足,有的学生无法适应艰苦的环境生活、毕业后随意跳槽,形成了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和生产性劳动相背离的潜意识,并且认为这三者关系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这也是当前劳动教育开展存在的一个既定的事实,大部分的学生能正确理解劳动,具有良好的劳动素养,但是缺乏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尤其是当个人目标面临失败时,容易产生消极、抱怨、退缩、放弃等不良状态。这是因为在我国高校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对劳动教育内涵的理解呈现片面性和机械化的特点,主要是对劳动教育的理解不足甚至存在误解。主要体现在:一是过度重视智育,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注重脑力劳动,把学生的智育教育放在首要的地位,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甚至把其当作教育的全部内容,导致其他教育弱化甚至缺失,这样的举措会对学生的整体发展产生一定的冲击;第二,注重身体素质,这与智育的教学有很大的区别,把肢体上的生产劳动当作是劳动教育的全部内容,将体力劳动视为劳动教育。第三,把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进行比较,发现很多有关教育与劳动结合的研究结果过于夸大了生产劳动的功能和作用,使其具有替代性,从而扭曲了劳动教育的内涵。3.劳动教育体系碎片化,劳动成果难以评价建立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是确保劳动教育工作得到落实的重要保障。当前,在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和详细规划等问题上,各个阶层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部分学校仍有“公文论劳动”的问题,各部门职责不清,教学中有一种“草率对待劳动”的感觉,对于学生来说,劳动课等同于“活动”,纯粹是为了打发自己的时光,反映出劳动教育的制度不健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教学体系的保障。一套完善科学的教育体系是确保高质量教育的有效前提。目前,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各高校的重中之重,相对来说有较为系统的制度;高校智育有详细全面的教育体系支持;高校体育有专门的体育培训课程支持;2002 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 13 号法令使大学的美育教育得以切实贯彻。但是,目前我国劳动教育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仅仅把它归为“一门课程”,难以实现其应有的功能。第二,缺乏系统化管理机制。同时,也需要有一个机构的支撑,保证项目的资金,场地,人员,项目等实施。当前,我国高校缺乏专业的劳动机构来进行统一、协调,保证劳动教育正常进行,促进其健全,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我国高校的劳动教学工作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和管理。以至于部分的教学师资队伍积极性不高,没有在课堂上将劳动教育的相关知识传输给学生们,没有开展适合学生的劳动教育活动,不利于学生们的自我成长和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三、解决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问题的路径1.传承劳动文化,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弘扬劳动精神首先,社会要对劳动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高度关注。要继续提升劳动教育的地位,构建以学校为中心,协调社会,多元互动的家庭参与模式。在家庭教育方面,要强化家庭劳动教育观念,父母要言传身教,树立好榜样意识,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家务活动,培养其主动劳动意识。在 2022 年寒假期间,部分高校通过开展寒暑假帮父母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主题活动,从学生在家的实际状况入手,引导学生做家务、干农活,充分挖掘学生家务潜能,体现了大学生对劳动的兴趣。此外,社会也要在劳动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要承担起时代的使命,要加强“劳动光荣”的舆论导向,主动为大学生提供劳动岗位,并鼓励他们主动从事技能劳动和服务工作,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劳动中去。其次,高校应以第二课堂为载体,加深理论基础和实践的研究。目前团中央对第二课堂成绩单非常重视,并且在全国各高校也在广泛的推广,可见以第二课堂作为劳动BRANDPRWORLD 公关世界 101 教育的载体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的地方,一是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参考劳动教育的内涵;二是明确第二课堂包含劳动教育的活动,以及设置学期学分制,开设劳动服务,整合校内资源,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宿舍文化节和卫生评比、校园环境卫生清洁和环境美化等活动,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结合其他学科特点,融入劳动教育元素,每个学期都设置为期一个星期的劳动周,通过参与劳动周的劳动服务,帮助学生强化劳动意识。2.遵循劳动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培养劳动习惯首先,遵循教育规律,高校劳动教育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不同,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在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上实现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在内容上的关联和实施过程中的互动,系统地对劳动内容进行研究、规划、重组,并在课外、寒暑假组织实施。建立专门的培训课程,并将劳动教育和实习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具体开展的多种形式结合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使其在实践中增强专业技能和吃苦耐劳的毅力。长期的实践证明,劳动教学不但能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还能加强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认同感。其次,将课程教学融入新时代劳动思想。在课程教学中挖掘和劳动教育相关的契合点,帮助广大学生成长、树立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自发自觉地参与到劳动实践之中,利用课程之间的协同效应,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加强劳动教育。例如在高校的思政教学之中,任课老师要结合劳动课本身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对于学生成长成才有积极作用、有正确导向作用的内容都可以纳入思政课程之中。按照教学课程,将劳动教育分为理论性与实践性两大类,其中理论性的内容主要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价值论等,实践类课程包含图书整理、食堂勤工俭学等工作。3.因势而新,深化内涵,构建多元的劳动教育体系新时期的劳动教育体系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性、挑战性、长久性的工程,高校必须具有全局的目光,准确把握新时期的劳动教育内涵,以问题为导向,形成科学完善的教育体系统筹推进实施。首先,设置一套完善的劳动教育教学系统。首先要重视劳动教育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协同效应,利用好思政课的主阵地,做到融会贯通,形成共建机制,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其次结合学校优势打造特色品牌,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时代背景,努力营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境,引导大学生知行合一,尊重劳动,崇尚劳动。最重要的一点是利用多元灵活的教学方法,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活动,让学生们真正享受劳动所带来的乐趣。其次,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