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时代艺术类学术期刊的发展路向_万书荣.pdf
下载文档

ID:2731154

大小:2.81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时代 艺术类 学术期刊 发展 万书荣
传媒论坛传媒论坛2023年第2期(总第122期)在各种学术期刊中,艺术类学术期刊应该是较早开始向专业化发展的。早在1918年,上海美专就编辑发行了我国近代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业美术杂志美术(1918-1922)。而目前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艺术类学术期刊,如中国戏剧电影艺术音乐研究装饰等也都在20世纪50年代就创刊了。2011年艺术学从“文学”这一学科门类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后,艺术学科的建设发展更成为艺术类学术期刊的使命要求。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人员的回信,对学术期刊的发展寄予厚望;紧接着,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为做好学术期刊的出版工作、推动学术期刊的繁荣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类学术期刊应该如何抓住机遇,更好地促进艺术学科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本文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助力构建中国特色艺术学话语体系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要把深入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作为重大任务,加强理论武装与理论创新,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围绕群众关注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及时开展研究解读和引导辨析,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1作为艺术学研究成果交流和展示的重要平台,艺术类学术期刊应该发挥其专业化优势,引领艺术学研究的方向,助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艺术学话语体系。首先,艺术类学术期刊要做好对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深入研究、宣传和阐释工作。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当前的文艺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境界。这些论述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之间的关系,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文艺的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等等。2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紧扣时代主题,科学地揭示了文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研究、宣传和阐释好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文艺工作重要论述,是开展艺术学研究的前提,也是艺术类学术期刊的首要职责。其次,艺术类学术期刊要引导对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新时代艺术类学术期刊的发展路向万书荣摘要: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人员的回信和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的印发,为学术期刊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艺术类学术期刊应该抓住机遇,发挥其专业化优势,助力构建中国特色艺术话语体系,做好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研究阐发和传承保护工作,促进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开展。新时代艺术类学术期刊只有沿此发展方向,才能更好地为构建中国特色艺术学科体系、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关键词:艺术类学术期刊;艺术学话语体系;中华优秀传统艺术;全民艺术普及中图分类号:G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5079(2023)2-0103-03作者简介:万书荣,福建艺术职业学院艺苑编辑部责任编辑,研究方向:动画电影叙事、编辑出版。编辑出版103传媒论坛2023年第2期(总第122期)研究和整理,构建本土学术话语。长期以来,中国艺术学界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一些研究者在分析评论各种艺术现象或解决各种艺术问题时,“言必称希腊”,总是离不开西方艺术理论的观念、概念或术语。这固然与西方艺术理论发展的成熟和系统性有关,但在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也涌现了不少关于艺术创作和艺术审美的理论,尤其是在戏曲、民族音乐、书法、国画等传统艺术领域。我们不能机械地照搬西方艺术理论来评判分析,运用符合本民族审美规律的艺术理论话语对其分析评论似乎更贴近其审美本质。艺术类学术期刊应该发挥其研究平台的重要作用,引导艺术学界对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整理研究,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使其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从而构建适应新时代艺术发展的学术话语体系。但构建中国特色艺术学话语体系,并不意味着完全排斥对西方艺术理论的研究。虽然中西方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双方具体的审美习惯存在一些差异,但由于人类审美具有某些共同性,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们在面对优秀艺术作品时往往会产生相似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因此中西艺术理论也必然具有某些认知上的相同点。当然,在对西方艺术理论进行研究和借鉴时,可以探索西方艺术理论的中国化。“中西方理论必须经常沟通,在民族审美、思维方法、终极哲理等各个环节不断取得共识或互认,我们的艺术理论才能不仅在中国成长,也能逐渐走向世界。”3因此,艺术类学术期刊在引导构建中国特色艺术学话语体系的过程中,既要做到“古为今用”,也要做到“洋为中用”,要加强中西艺术理论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研究阐发及传承保护艺术类学术期刊应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研究阐发,担负起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中国自古就有“以艺载道”的说法,各种传统艺术蕴含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思想精华。通过对各种传统艺术的研究阐发,有助于人们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从而推动对传统艺术的保护、继承和创新发展。首先,艺术类学术期刊通过对各种传统艺术的研究阐发,可以起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作用。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样式,各种艺术样式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对各种传统艺术样式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分析阐释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精髓,引导人们正确理解它们的精神内涵与审美特质。尤其是通过梳理各种优秀传统艺术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探讨其与当代精神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促进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其当代价值,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从而把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其次,艺术类学术期刊要充分发挥其作为艺术研究的重要阵地作用,做好传统艺术,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4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十大门类中,至少有七类(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属于传统艺术领域,或与传统艺术相关联。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具有区域性特征,艺术类学术期刊应该发挥区域优势,为本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平台,提高本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水平。如,注重对本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传承人状况的调查研究,探讨非遗传承人的培养途径;探索在当代文化生态语境中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研究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传统艺术的保护和传播,“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5;还要研究借鉴他国经验,破解中华传统艺术传承的难题等等。当然,对传统艺术传承与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为现实所用。因此,艺术类学术期刊还要引导对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使其与当代社会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对传统艺术,既要继承其核心文化要义,同时也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的表现形式,使其适合当代人的生活环境和审美习惯。要研究如何把各种传统艺术改造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作品;如何把各种传统艺术融入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特别是由于许多传统艺术,如传统戏曲、年画、剪纸、刺绣以及传统民居等,都留存于民间,通过对其研究、挖掘和利用,可以助力“艺术乡村”的建设,一方面将各种传统艺术融入乡村的各项建设,提升乡村民众生产和生活的文化艺术品质;另一方面,通过将艺术和旅游结合发展文旅经济,可以助力乡村振兴,实现脱贫人口的就业和增收。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艺术是形象生动地表现文化的一种形式。艺术类学术期刊正是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研究阐发,履行其“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三、促进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开展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积极开展编辑出版104传媒论坛传媒论坛2023年第2期(总第122期)全民艺术普及活动;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实施,从法律上对全民艺术普及活动给予支持和保障;2021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实施全民艺术普及工程”“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深入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工作”6。由此,全民艺术普及成为国家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全民艺术普及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提升人民精神文化素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学术期刊大多限于在学术研究者之间交流,与广大普通民众相疏离,而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学术研究的意义更在于其是否能直面现实生活,解答社会问题,揭示社会隐藏的矛盾,是否具备公共关怀和道德担当。”7学术期刊不应该总站在精英的视角,更不能脱离现实地向壁构造,要服务大局,服务人民。高深的学术知识只有向社会化转变,才能更迅速、更有效地产生社会效益,从而惠及民众。学术期刊的价值更在于其“向全社会传播学术新知、促进学术成果的普及与应用,继而最大程度发挥知识产品的用户使用价值”。8在当前全民艺术普及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的形势下,艺术类学术期刊应该发挥其为广大艺术工作者、艺术爱好者提供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平台作用,积极做好与全民艺术普及相关的研究和服务工作。其实,与其他学术期刊比较,艺术类学术期刊是最容易拉近与民众之间的距离的。艺术类学术期刊研究的对象大都是与民众的公共文化生活直接联系的。艺术类学术期刊可以通过推出一系列艺术评论或鉴赏类文章,引导民众欣赏各类优秀艺术作品或普及艺术知识。如,可以邀请专家就当前热映的影视、搬演的戏曲戏剧、社会上流行的音乐或舞蹈以及展出的书法、绘画作品等撰写评论文章;结合艺术作品向民众普及介绍各类艺术专业知识;利用一些版面直接刊登美术作品或非遗艺术作品,配上适当的赏析性或介绍性的文字,等等。这部分文章可以采用深入浅出的文字,使民众感知和了解传统艺术或现当代艺术的独特魅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而对于那些专注于理论探讨的文章,也可以尝试对它们进行二次编辑加工,利用网络平台或微信公众号,服务于公众对艺术知识的渴求。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首要的是,要给民众创造各种参与艺术实践、接受艺术熏陶的机会。艺术类学术期刊可以通过引导研究如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如何有效地发挥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为民众提供便利的参与艺术活动的条件。在新媒体时代,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仍然存在的情况下,还要研究如何发挥各种新媒体的作用,通过互联网、音频、短视频、线上直播等方式,让民众“走进艺术”,向他们普及各种艺术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满足他们提升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艺术类学术期刊以美育提升大众审美素养、服务全民艺术普及的发展路向,既符合新时代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又可以扩大期刊受众群,能更好地实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办刊目的。四、结语总之,在新时代,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艺术类学术期刊应该继续发挥其专业化优势,一方面助力构建中国特色艺术学话语体系,加强中西艺术理论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一方面做好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研究阐发,推进对传统艺术的传承保护,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此外,还要促进全民艺术普及研究工作的开展,提升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这三个方面体现了艺术类学术期刊服务学科发展、服务党和国家文化事业、服务人民的统一。新时代艺术类学术期刊应该沿此发展路向,为构建中国特色艺术学科体系,为促进中华文化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