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困境和路径_李党正.pdf
下载文档

ID:2730866

大小:1.82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乡村 振兴 战略 背景 新型 职业 农民 培育 困境 路径 李党正
2023年第2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困境和路径李党正(哈尔滨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150000,黑龙江哈尔滨)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面对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作出的战略性决策,人才是战略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新型职业农民是新时代农村发展的重要人才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加快培育职业农民有助于彰显乡村振兴活力,推进农业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还要意识到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面临着选拔过程不够规范、培训主体力量不集中、中央政策在地方落实不够到位等问题,因而要着力激发新型职业农民的内生动力,构筑职业农民培育协同发力作用机制,拓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必要人才保障。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新型职业农民;人才保障2021年12月,农业农村部编制了“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规划点明了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需求出发来打造人才队伍,进一步融合“三农”具体工作,两者同步发展谋划、同步任务推进,从而实现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与农村发展相配合。2022年4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实施“耕耘者”振兴计划的通知,计划要求积极培育乡村治理及懂得现代化农业经营的农业人才,进而更好服务于乡村全面振兴,突出需求导向、实践转化、长期扶持,打造一支满足现代乡村产业发展需求,有能力引领一方、有信心带动一片,懂技术、强理论、善创新的农业农村服务队伍。可见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农村人才培育需求迫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价值重大。1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必要性1.1提升乡村振兴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农村农业发展时多次强调,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需要了解农业知识、热爱农村生活、热爱农业事业的工作队伍。在信息化时代,农村农业发展也要推进农业农村人才的培育,其意义更加重大。长期以来,农村农业发展遇到很多问题,如创新型人才缺乏、农业人才匮乏、科学文化素养不高、农业信息化水平不高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然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以农村农业知识技术为内容,以多元单位为培育主体,以农业生产者及返乡大学生为培育对象,借助乡村的广阔舞台,充分发挥职业农民的个人价值,促进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生态化。利用培训改变农民生产生活观念,增强对食品安全、生态效益、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及农业持续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做到农业生态化、有机化、持续化。提高农村信息通达度,互联网思维运用于农业生产、销售、运输等环节1。积极主动打破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壁垒,实现农业现代化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从而提升乡村振兴的活力。1.2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相比,具备更高的科学技能和文化素质,在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接受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方面具有一定基础。因而职业农民在接受过专业培训之后,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对现有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通过市场化运作来改善农村生产经营活动。通过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来获取更多的专业技能知识,进而根据市场规则和市场机制来对整个市场的发展进行有效的了解,确保其能够在农业市场竞争中,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其中,从而有效保障自身的切身利益2。有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助推剂。新型职业农民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同时也是实现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动力来源。因此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就要利用多元平台培训掌握现代农业知识、信息技术、农业自主经营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使其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积极应用于农业生产,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2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实困境2.1学员选拔过程不够规范,导致效果不尽如人意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是否针对性选拔“有培育意愿”“有思想认识”“有知识需求”“有创业潜力”的农民学员是整个培育工作的关键3。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若是农民所处环境封闭,特别是信息获取不够甚至有所偏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比较淡薄,这部分农民便对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兴趣不高,更不会主动参与培训。如果在选拔过程中将其选中作为培养对象,效作者简介:李党正(1998),男,河南商丘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乡村振兴与三农综合37果自然不会让人满意,难以达到理想的状况。再者大多数农民认为农业生产收益很低、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大等,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更愿意外出务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因此在选拔过程中要着重关注此类农民的意愿,要将接受培训意愿强的农民选拔出来,对于主观意识不强的农民要加以引导,以便达到理想成效。同时,选拔流程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某些地区在人员选拔上存在方式单一、标准不高、认识不足等问题,甚至找关系、拼人脉,暴露出目前职业农民选拔中的漏洞,并且培训内容受到学员认知能力的限制,培训层次不定,效果不佳。2.2培训单位力量不集中,主体不明确目前我国已然实现脱贫的目标,消除了绝对贫困,但农村发展远远不止于此,国家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大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府加大财政投入,鼓励更多人成为“新农人”。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逐步深入推进实施,在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壮大,职业农民培育的主体和社会对于职业农民所具备的能力也开始提出更高要求。新阶段要求更加重视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要面向农业农村现代化,培养更多从事乡村治理、社会事业发展、基层组织管理等的带头人4。为了满足新发展阶段新型职业农民的能力要求,除了政府部门以外,农业科研院所、农业生产企业、涉农高校等社会力量开始参与培训活动,由于涉及培训的单位较多,各单位工作内容难免重叠,培训效率低下等问题也逐渐凸显,有碍职业农民培育进程的推进。各培训单位发力点不明确,工作合力形成不足,工作主体单位不明晰,各单位培训人员水平层次不同,未能构建合理的培训内容体系,则培训效果也难以统一和达到要求,不仅浪费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和个人精力,而且还消退了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的意愿。2.3政策落实不到位,缺乏培育前调研过程为实现乡村振兴,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举措,从国家层面给予政策支持、财政支持、人才支持等,但是地方政策落实不够及时准确,执行力不强,甚至有关部门对政策解读有偏差,都会阻碍职业农民的培训过程,从而影响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型的意愿。地方在实施有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如提供补贴、人才奖励、贷款利率优惠等惠民政策时大打折扣也会使农民产生抵触心理,对职业农民培育造成负面影响。此外,有关专家在培训前不对接受培训的农民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进行调研,不遵循客观认知规律,在培训过程只专注理论讲解,导致接受培训人员对培训内容认同感低,理论学习不透彻,实践应用能力较低,致使培育工作经常陷入被动状态。缺乏对农业生产状况和培训对象情况的实际了解,便很难将理论与农业实际问题相结合,导致农民对培训失去兴趣,培训效果不佳。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优化路径3.1激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内生动力3.1.1凸显政策优势,开展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在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201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并发布了 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春潮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指出利用就业指导培训、不同岗位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提升农民就业本领,把农民培养成高素质高水平懂技能的新型劳动者。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明了乡村振兴的具体任务要求,突出农村工作重点方向,提出了具体有效的政策举措,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序推进提供依据。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指明人才和乡村人力资源在乡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也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注入了力量。在政策落实中,中央和地方要联合发力,共同推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通过政策制定和有效实施相结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催生农民自觉提升的内生动力。3.1.2发掘人力优势,提供优秀培训师资和选拔意愿强的培训对象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要重新认识乡村的多元价值特征,在文化塑造、劳动力创新创业、农业发展及生态保护等方面,打造一支具备现代信息技术、农村环境与发展等领域综合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5。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为了实现产业振兴,产业振兴需要人才的支撑,更需要优秀农业专家的加盟。要充分带动意愿强的农民加入培训,从高校和科研院所选派优秀师资力量进行培训,利用现代学徒制度,以导师和学生形式建立培训关系,在培训过程中充分发挥导师的农业理论知识优势和创新能力,带动农民主动学习、积极实践。各村级组织也要在培训期间为教师提供必要条件,积极动员和鼓励农民参与培训,学习先进农业技术手段,提升农业技术技能。3.1.3发挥网络优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智能农业发展信息化时代,农业生产正在和现代化技术有机结合,无人机、智能温控设备、网购等逐渐进入农民的生产生活。伴随着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群化发展,乡村振兴与三农综合382023年第2期传统人工生产效率低、速度慢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因而,农民学习全新技术手段,做新型职业农民成为趋势。将传统农业和互联网相结合,利用检测设备和网络监控土地土壤情况、水质变化等,针对不同土壤情况作出科学判断,从而种植适宜的农作物。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进一步要求农民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思维和提升技能,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也要逐步提高被培训者运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使他们慢慢掌握农业领域的信息技术,理解和掌握互联网+农业的经营模式,加快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3.2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协同作用机制主体协同发力。2020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力整合利用农业类职业教育院校、涉农科研院所、涉农的高等院校、农业龙头企业等各类资源,统筹协调各主体力量,协同发力,从而加快建立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如何在政府、院校、企业的协同配合下有效运行,使培训结果令农民满意,效果达到理想程度,关键在于培训单位的协作,积极发挥各培训主体的自身优势。着力化解培训单位区域不集中、优质资源匮乏、工作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切实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着力构建协同共建、平等互助、合力共享的多元主体合作机制6。随着农业科研院校、农业产业相关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工作任务重合、培训单位具体职责划分不清、各培训单位任务不明确等问题逐步凸显,因此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过程中,集中调动各单位积极协同合作,保持整个培训过程稳定、有序推进,形成分工明确、同步运行、资源有效整合的培训机制。保障主体协同。在培育过程中,一方面,为解决经费不足等问题,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专项资金,根据不同地区的地方财政实际状况进行拨款,逐步缩小培育经费和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切实保障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资金供给。另一方面,新型职业农民成长中面临着要素、组织、产业链等制约,只有通过精准高效协同的政策扶持,才能够解决新型职业农民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扰7。因而,地方相关部门应共同发力,加强政策扶持,对培育结果设置一定的检验标准,严格考核标准,实施兜底保障措施,进一步为乡村振兴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农村农业发展质量和水平。3.3拓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想要营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良好环境,就要利用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引导外出务工或求学的农村青壮年返乡就业、创业8,吸引他们积极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拓展培训对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应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同时积极吸引其他方面人员参与,特别是大学毕业生群体、新农村建设及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他们是培育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的着力点。农村大学生经过大学的学习、知识积累,具有现代化管理理念和生产经验、农业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加上农村大学生本身对自己家乡具有乡土之情,内心充满了融入家乡建设之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