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乡村
振兴
战略
思想
指导
三农
新发展
王凯丽
/March 202339广东经济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指导下的“三农”新发展王凯丽(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东莞 523808)【内容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创新和发展,它深入推进“三农”这一艰巨历史任务向前发展,而新时代“三农”新发展也将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提供具体社会实践经验,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在往日“三农”经验教训基础上,对应该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的具体举措提出建议,并尝试回答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关键词】农业;农村;农民;乡村振兴战略 作者简介 王凯丽(1993-),山西吕梁人,法学博士,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基层治理。基金项目 广东医科大学博士学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治理历程及经验研究”;广东医科大学党的建设研究课题“困境与路径新时代高校青年党员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和教育实证研究”。(项目编号:GDMUD2022016)最早提出“三农”问题一词的是温铁军教授。新世纪初,李昌平给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写信,并将由信引发的一系列相关事件集结成书出版,客观上对“三农”问题的理解与研究起了宣传作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中央文件开始使用“三农”问题概念,此后该用语在全国开始流行。2005 年党中央提出了旨在解决“三农”问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明确“二十字”的总要求。新农村建设自实施以来,虽成绩较佳,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从以往经验教训来看,一是因为党中央将治理城市的思维范式套用在农村,二是因为基层政府在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战略方针及行动纲领中拈轻怕重、避实就虚。这两重因素致使农村社会矛盾冲突得不到有效的化解。现阶段,我国农村有 6 亿多人口,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要以农村为切入点,为此,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和新条件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全方面、综合性的特点,它自身内在的运行系统,既能够有效推动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又恰好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相契合,并创造了推进“三农”新发展的必要条件(钟钰,2018)。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我国有历史久远且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传统,一般来讲,当国家抵御外部经济政治威胁的力量殆尽直逼临界值时,乡土社会中的乡村文明就会释放自救功能,强制性推动经济政治水平回升到均衡。自古以来,乡村就有休养生息功能,每逢改朝换代后,统治者都会实行无为政策,轻傜薄赋,以保证乡村孕育内生动力,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因而,农耕文明也就会从历史必然性层面对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产生巨大推力。第二,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ACADEMIC学术40March 2023/广东经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农村硬件设施配置日臻完善,乡村发展限制逐渐弱化,农村的土地、劳动力、特色资源优势显现,各类返乡创业人士意识到要利用农村长板投资兴业,从而促进三大产业协同融合发展,以弥补短板助力乡村跳出困境。第三,由于旧一代农民工年龄渐长,他们在城市已无法寻到合适的就业机会,城市也无法为他们提供具体的社会保障,乡村就成为他们的最终退路,毕竟乡村可以解决基本生存问题。而乡村振兴战略将会使乡村对广大农民产生拉力,并吸引带动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缓冲空间。而市场资源配置的拐点转变,又会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发挥乡村的文化、生态、社会等功能作用。另外,根据“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论述,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行还具有四大新条件:一是行为主体新。前者政府是行为主体,自上而下实行统一制度安排,过分强调政府行政组织的功能与效用,后者则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给予农民选择权,激发农民首创动力,防止城乡关系及农村自身发展渐成畸形。二是效益目标新。前者只注重眼前村容村貌,不顾长远建设发展规律,只求农业经济效益,忽视社会生态效益,乡村社会处于边缘化位置。后者注重长远利益,考虑乡村多方面效益,落实新发展理念,提出发展绿色经济,并不断挖掘乡村社会、生态、文化功能。三是组织架构新。前者是由政府主导的一元化模式,后者是以共产党统领、以政府主导、以农民为主体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模式。乡村治理不能由某一官方组织或某一非政府组织独挑重担,需要通过“多中心”的治理体系管理乡村事务。四是城乡关系治理手段新。前者要坚持“四化”同步发展,积极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即依靠城市来解决乡村问题。后者是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均衡化,即将乡村提到与城市同等或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交互解决彼此间的问题。二、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丰则基础强。当前一段时期内,党中央对农村发展的重视度不变,小农户在新时代农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不变。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以下简称“文件”)指出: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因此,政府要从创新制度、建立组织、推进模式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等方面积极推进。要坚持推动农业制度供给创新。当前我国农业相关制度供给在协调配套性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往农业相关改革政府都是直接出台政策文件,而基层官员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却与文件要求貌合神离。那如何避免问题的重现,这就需要相关法律法规发挥作用。作为制度的刚性硬化形态,文件明确提出要强化法律权威地位,将政府各项涉农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所以,政府要在对小农户经营实行政策引导与服务支持的同时,注重法律法规科学化,尽快将实践效果显著的治理经验制度化,实现由非正式向正式的转变。要成立农村合作组织。农村合作组织分经济类和非经济类两类。前者主要负责在生产销售领域发挥作用,但异于纯商业公司。而后者则负责代表一定范围内的农民,同政府或企业等其他利益集团就某些问题进行谈判,但没有法律地位。现阶段,小农户因受教育程度浅,再加上驾驭市场的经济实力薄弱,导致农产品即便价廉质优也无法在市场中公平交易。而农学术ACADEMIC/March 202341广东经济村合作组织不仅可以代表小农户进行市场谈判,而且能按照小农户需求提供相应服务,引导小农户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等手段与市场接轨,提高农业比较利益。要实行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产业体系涵盖三大产业,农业与其他各产业成为有机统一体,但同时也出现用地紧张、融资艰难以及发展种类多、层次低、增值收益不合理、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农业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要依存其他产业,争取在融合发展中同步升级、同步增值、同步受益。文件强调,农村产业融合持续向纵深发展。因此,农村要在防守基本底线的前提下,建立推广“政策扶持+企业购销+土地流转+农民分红”的利益联结合作共赢形式,拓展多类型经营产业范围,推动新业态成长发展。要加快以农民为主体的小农户与现代高质量农业的接轨。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是要在传承和延续传统小农户经营方式的基础上,依靠制度创新,解决诸如小农户经营面临的市场交易成本偏高、技术和管理偏差、农业比较利益偏低等相关问题。小农户作为现代高效农业的基本经营主体,务必要在保证粮食自给与安全的前提下,在农产品产销供给夯实、社会化服务机制完善的基础上,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扶持小农生产的优势下,加强农业生产能力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发展多样化适度规模经营,全面保障农作物质量。三、坚持自治、德治、法治,推进农村社会新发展近年,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农村社会建设,但仍有许多问题困扰着农村的综合发展。新时代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应按照“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总要求,努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创新,应坚持“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稳步推进平安乡村、美丽乡村及法治乡村建设。要加强“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建设,发挥领导干部的引导示范作用。基层政府要坚持严把用人选人标准,认真选取那些以保障农民利益为诉求,长期活跃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前线的人才,同时要加大对选拔过程的管理监督力度;要依托大中专院校对相关人员进行学历培训,并充分利用县乡镇党校、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农民夜校发挥职业教育作用;要推动干部队伍树立好“三在村”服务意识,落实好入户走访工作;要鼓励有乡愁情结的术业专攻人士,利用政府惠持强农政策,致力于兴农务民事业。此外,还要撤换不合格干部,提拔工作能力出色人才。要推进基层政府内部系统改革,加强村支两委建设。当前基层自治是要坚持在大方向下及时为执政系统的运行配套相应规则,建立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民主自治,培育壮大自治组织的服务功能。但基层自治组织同时也要充分尊重民意。当自治组织需要资金投入和社会保障时,基层政府则需将上级政府交代的公共服务项目及资金补助落实到位,并对农村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此外,还要发挥社会组织对村民自治的作用,强化广大村民对基层政府、自治组织的监督机制,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村民自治三者间相统一和相协调。要加强对农村优秀传统美德的传承,对乡规民约等非正式制度的运用,对农村原生态历史的挖掘,积极推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及公共文化建设。当前我国数千年农业文明传承形成了敬老慈幼、和睦互助的传统美德,内化于心的家风家规家训以及特定的邻里社会关系结构,而农村自带的熟人社会特性又在无形中引导广大村民见贤思齐、立德向善,依礼修身,并运用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典型教化性、文化自42March 2023/广东经济觉性,规范着农民群众外化于形的日常准则。另外,基层政府要深入挖掘农村传统美德中的文化基因,保护农村文物古迹,要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对风俗节日等农耕特色强调保护传承作用。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积极建设平安乡村、法治乡村、美丽乡村。政府要着重完善以确定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和基础养老金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以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救济农村五保户、农村专项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全面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而建设平安乡村,则需要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政府干部队伍的带头行动以及广大村民的踊跃参与,并需要注重协调三者间的合作分工。推进法治进村,政府要强化有关“三农”立法的正式地位,规范农村普法工作。此外,还要强化对农村用水、土地的环境治理,开发生物技术修复农业生态,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党中央始终坚持重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并按照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但在现有的体制框架下,农民又缺乏有效畅通的利益诉求表达工具,所以,政府在农村实行某些方针政策时应集思广益,既要鼓励农民发挥参与精神,又要维护农民各项政治和经济权利,确保农业生产经营收入与外出务工收入可以画上大于等于号。要给农民选择,正视农民要求,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长期以来,农民基本上都处于一种被代表的尴尬境地,而他们完全有权表明自身的态度和选择,并以自身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这些政策的成败。新一代农民就更崇尚理性、自由和民主,政府要破除束缚农民的不合理限制,给农民自由选择的权利,并注重培养诉求表达能力。此外,中央还明确从制度建设、教育培训、政策扶持等方面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出要求。如要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运用信息化手段对职业农民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技能培训和农业职业教育,实施倾斜性的利农惠农扶农政策,大幅提高职业农民综合素质和生产经营水平。有效利用农村建设用地及宅基地,改革不合理的土地征用制度,确保政府行政措施、法律手段、经济补偿相结合。土地具有社会保障和集体财产双重属性,主要体现在农民利用土地被征用所得经济补偿建立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农民以集体土地入股分红或以出租转让方式去获取租金。为此,政府首先要在严格保护耕地红线的前提下,系统总结农地改革试点经验,并将试点范围拓展到全域,完善农地利用相关制度安排,盘活农村用地规划格局,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其次要建立健全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保护的法律援助机制,加快农村合作组织的培育。最后要进行土地整治,对被占基本农田进行等价经济补偿。培养民众政治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