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学科
竞赛
核心
地理信息
科学
一流
专业
建设
张驰
第 卷 第 期 年 月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单元复形和最优化框架的室内空间语义识别与自动建模();南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地理信息科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践()资助作者简介:张 驰(),男,江苏南通人,副教授,博士,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主要从事地理信息技术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学科竞赛为核心的地理信息科学一流专业建设张 驰,王英利,蒋庆丰,刘 波,杨 帆,曹鑫亮(南通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江苏 南通)摘要:近几年,南通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以学科竞赛为抓手,积极开展高水平专业建设,在课程体系优化、校企协同育人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经过多年的建设,该专业在各项标志性学科竞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除此之外,在校生连续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毕业生连续获得省优毕业论文奖,就业率、考研率也逐年上升。在 年该专业成功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关键词:地理信息科学;一流本科专业;学科竞赛;校企协同;专业建设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引 言为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版,教育部推出“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围绕“扩围、拓新、提质”,建设一批“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示范引领基地,努力培养一大批具有引领未来发展能力的各类卓越人才。年 月 日,教育部发布通知,决定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年建设 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 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为此,众多高校积极响应教育部要求,针对一流专业建设展开探索。南通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于 年开始招收地理信息系统方向的学生,年获得学士学位授权资格,已经有近 年的办学基础。早在 年,本专业就开始规划高水平专业的建设路径,试图通过 年左右的努力,将该专业建设成为省内具有影响力的本科专业。本专业虽然已经有了近 年的发展历程,但相比省内 和 高校,在学科基础方面仍显薄弱,因此,需要针对本专业特点,寻找一个较好的切入点来实现本科优质人才的培养,进而实现高水平专业的建设目标。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各专业的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竞赛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基于学科竞赛的专业建设已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专业发展日新月异。在信息、地理、遥感、测绘等领域,存在大量的学科竞赛。将学科竞赛与本科教学融为一体,有助于在学科竞赛中大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创新创业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因此,本专业针对自身特点和优势,围绕学科竞赛这一关键要素,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为实现高质量的本科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建设思路近年来,本专业扎实推进学风建设,大力落实本科生专业素养提升工程,结合本专业教师的科研成果,逐步构建了脆弱生态环境研究团队、地理空间大数据分析建模团队、三维建筑物建模与模拟团队等三大教学团队。在此基础上,以教学团队为平台,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构建教师科研与学生学科竞赛、创新训练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 所示)。图 “研教赛三位一体”的教学培养模式 ,建设举措 加强师资队伍与基层教学组织建设通过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协助青年教师赴海内外进修等方式,本专业已建立起一支高层次师资队伍。目前,已初步形成基于无人机的脆弱生态环境研究、地理空间大数据分析建模、三维建筑物建模与模拟等三大支撑教学团队,摸索新型教学基层组织建设模式,加速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教学素养与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目前,专业以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制图 个教研室为基础,形成了以 名正高、名副高为骨干的教师队伍。专业中 以上教师有海外研修经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 项,近三年发表 论文 余篇,获得国家专利 余项授权以及以全国高校 教学成果奖为代表的多个奖项。除此之外,本专业在近几年积极走出校门,与国内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排名靠前的高校开展校际合作。在 年,本专业与南师大、北师大等双一流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展开合作,联合申报国家级虚拟教研室,探索在“互联网教育教学”“智能教育教学”条件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入融合机制,探索现实与虚拟有机融合、线上与线下有机融合的教学研究新发展业态。实现突破时空限制,打破校园围墙,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校际间开展教研交流、资源协同开发、师资培训等提供技术支撑。以教师科研成果为基础,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分层次学科竞赛实践教学模式本专业在新教学计划制订过程中,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本专业教师的科研成果为依托,对课程体系进行完善。新增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无人机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教学内容。坚持以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实际情况与兴趣,构建了基于“平台和课程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将选修课划分为遥感技术与应用和 应用开发 个模块,实现不同方向的本科人才培养。围绕学科竞赛这一核心主体,本专业在课程体系中新增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模块,在低年级阶段就让学生接触学科竞赛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以此为导向,有的放矢地进行专业课的学习,并积极参与专业教师的教学团队活动。在实践教学方面,本专业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和能力,开设了基础、进阶和提高的分层次实践教学模式(如图 所示)。基于相应的教学团队,组织中高年级学生参加分层次的校级、省部级、国家级专业竞赛,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综合素养。以校外实践基地为平台,建立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与一大批校外实践基地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近几年,本专业定期邀请行业专家授课、讲学,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够与专业技能紧密结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企业相关的研发与规划项目书等的编写,将发明专利应用于企业生产,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经过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协同培养,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与生产结合之后的理论 实践一体化的知识体系。相比往年,学生各类 软件的应用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二次开发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校外实践基地的支持下,本专业积极开展一流课程建设,在协助企业解决生产实践中关键技术问题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以校企协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的实践,有效地将生产实践与学科竞赛结合在一起,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年图 学生梯队与学科竞赛培养 建设成效地理信息三维建模、大数据分析、无人机技术等领域的科研成果被应用于学生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三年获得全国高校 教学成果奖 项,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二、三等奖 项,全国大学生 应用技能大赛特等奖、一等奖多项,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项,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 余项;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 论文 篇,核心期刊 篇,期刊 篇(见表)。先后被现代快报中国科学报等媒体进行报道。在专业技能的“武装”下,该专业近 年考研录取率平均超过,有多名毕业生进入中科院、武汉大学、南师大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研究生,并得到导师的高度评价。本专业的历届优秀毕业生多次代表全校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发言。校企合作模式提升了教学内涵,以此为基础,本专业成功申报了 个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毕业生得到了企业的认可,连续三年就业率达到,为华为、超图等企业输送了一批技术骨干。表 近三年代表性教学成果 类型数量级别备注教学成果奖国家级全国高校 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流课程省级虚拟仿真课程进入国家级评选教研项目省级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省优毕业论文省级二等奖 项,三等奖 项全国 技能大赛国家级特等奖 项,一等奖 项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国家级三等奖美国数学建模大赛国际级一等奖其他省级以上竞赛省级、国家级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智能交通创新创业大赛、“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计算机设计大赛等一系列比赛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国家级省级学生发表论文其中 篇,二级权威期刊 篇,中文核心 篇思政案例校级南通大学优秀思政案例 结束语经过 年的建设,本专业在考研率、就业率等方面有了较大提升,每一届都会涌现出大量优秀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已经在各行各业成为中流砥柱。据调查统计,在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其综合素养在省内处于中上水平。在学科竞赛的支持下,南通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已经成为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专业,并成功跻身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接下来,本专业将进一步适应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新需求,依托现有教学团队,深化“研教赛三位一体”的人(下转第 页)第 期张 驰等:以学科竞赛为核心的地理信息科学一流专业建设程建设改革和优化。将赛项与岗位需求、实践能力、课程内容等有效结合,进一步缩短学校与企业、社会的距离,为培 养 高 技 能 虚 拟 现 实 方 面 的 人 才 提 供 了帮助。为了更好地实施“赛教融合”,在保证教师团队专业指导水平的条件下,学校和学院还应该从课程的延伸考评机制、学生的综合测评机制等方面统筹规划,使其融为一体,才能真正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结束语总而言之,目前,虚拟现实技术与三维 技术的交叉融合已成为智能泛在测绘时代行业发展的主流特征之一。作为高等教育学校,应抓住 技术与 专业融合发展的契合点与机遇,立足课程育人的根本,紧密联系行业和市场需求,不断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的 专业人才,为推动国家的“科技强国”战略贡献一己之力。参考文献:刘经南,郭文飞,郭迟,等智能时代泛在测绘的再思考测绘学报,():岳建平,丛康林人工智能时代的测绘工程教育改革测绘通报,():牛禄青 虚拟现实: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新经济导刊,():刘先林“互联网”时代 的智能特征及展望测绘科学,():孙超“互联网”时代下 专业创新创业模式研究大学教育,():徐瑾新工科背景下“三维一体多元融合”的虚拟现实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软件,():,张营海新理念下的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资源导刊,():顾建祥,杨必胜,董震,等面向数字孪生城市的智能化全息测绘测绘通报,():魏菊霞“赛教融合”模式下虚拟现实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计算机工程与科学,():马奔,付泓潇基于 的虚拟现实课程教学改革中国冶金教育,():巩云飞虚拟现实编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科技视界,():李 维,张 二 虎,郭 宸 磊 三 维 可 视 化 设 备 辅 助 的 开发教学探索中国教育信息化,():张敏,周鹏程双创背景下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电脑知识与技术,():翁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实训教学改革策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蒋舒凡基于技能大赛视角下的“虚拟现实()”专业赛后资源转化促进教学改革研究现代职业教育,():于平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李和香基于“技术”的大学生移动游戏开发创新创业活动的研究现代计算机,():,李散散,胡垂立互联网背景下四合一创新创业教学体系研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周萍萍面向虚拟现实开发的立体化教学课程建设中国冶金教育,():马军霞,李月香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研究智库时代,():,编辑:任亚茹(上接第 页)才培养模式。设立明确的学生发展目标和拔尖人才培养机制,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开发、校企协同为突破重点,努力实现课程教学体系与专业教学模式创新。通过整体教学水平提升,实现学生的考研比例与就业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参考文献:朱逸伟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高师理科学刊,():张明华,杜建科,许孟辉新工科背景下“双一流”地方高校工程力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探索 高教学刊,():李玉菊,朱俞青一流专业人才培养的科教融合创新实践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王瑜,叶子明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以工程造价专业安全生产技术与环境保护教学为例房地产世界,():李勇,韩静艳,张兵新时代“双一流”背景下地理科学专业的实验教学探讨高教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