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故国成异乡
移民
现代化
重返
故国
异乡
高歌
移民、家与现代化 评 重返故国成异乡姬高歌*摘 要:重返故国成异乡(Coming Home to a Foreign Country:Xiamen and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1843-1938)一书采用跨国视角,强调厦门作为移民枢纽的重要地位,并以厦门为观察对象,审视返乡移民与“家”的独特关系。该书的最大贡献在于重新审视海外华人的身份认同,强调其身份的流动性与可变性;同时该书还超越地理与行政边界的限制,将厦门置于环南海区域中予以考察,为归国华人研究增添了新的区域性视角。关键词:归国华人 厦门 环南海 移民 重返故国成异乡区域间的人口流动向来是近代史研究的一大重点,无数研究针对移民活动引发的文化、社会、经济等影响而展开。传统移民研究以推拉理论为中心,将迁人地与迁出地作为移民活动的两大重点研究对象。在此背景下,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王纯强(Ong Soon Keong)的新作 重返故国成异乡(Coming Home to a Foreign Country:Xiamenand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1843-1938)强调厦门作为移民枢纽的重要地位,并以厦门为观察对象,审视移民与“家”的独特关系。王纯强在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汉学家高家龙(Sherman Cochran),其研究取向一直专注于海外华人,本书是其近年来研究的凝练之作。作者的祖先在 20世纪时由厦门移民至新加坡,作为海外华人的一员,作者对于厦门和“家”有着更为切身的体会。笔者将在下文中介绍本书的核心观点与本书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本书在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上的贡献。781*姬高歌,厦门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区域社会经济史、东南亚华人史。该理论认为,“推力”和“拉力”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两大因素,前者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后者吸引怀着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人新的居住地。Ong Soon Keong,Coming Home to a Foreign Country:Xiamen and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1843-1938,CornellUniversity Press,2021.鼓浪屿研究 第十六辑理论与概念本书的核心观点立足于“中介之地”概念。前文提到,推拉理论常常被用于移民研究。在推拉理论模式下,讨论往往聚焦于迁出地和迁人地这两个地理概念之中:迁出地如何迫使人们离开以及迁人地如何吸引人们定居。两极化的讨论忽视了迁出地和迁人地之间的联系,也忽视移民活动是一个连续且不断变化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很难构建一个完整的移民网络。近年来有学者对这一理论进行重新审视,孔飞力(PhilipAlden Kuhn,1933-2016)在 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一书中提出了“通道小生境”模式:移民从祖居地带来的技能与资源便利了他们在海外的生存,金钱、商品与信息的流动使移民的祖居地和现居地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这一模式的提出使得移民活动两端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在“走廊”的概念之上,冼玉仪(ElizabethSinn)提出了“中介之地”(in-between place)概念:“把孔飞力描述的意象加以扩大,我们可以看到数以百计乃至千计的 通道,由家乡延伸至世界各个目的地国家,而香港就是这些通道的枢纽,亦即 中介之地。”移民活动并不是简单的从 A 点迁移到 B点,它十分复杂,可能会经历无数次的中转、暂居甚至迂回。当采取这样的视角看待移民进程时,中介之地的地位便凸显出来。中介之地为移民活动提供便利的条件,吸引人们从此处出发前往海外,也方便海外的移民与家乡保持联系。冼玉仪“中介之地”的概念有效完善了对移民进程的认识。王纯强延续了对于中介之地的讨论,认为厦门也是如冼著中香港一般的中介之地。厦门为想要离开家乡的移民提供了许多资源与机制,还为移民提供了各种与家里维持联系的途径。厦门既不是典型的移民发源地,也不是受移民青睐而选择定居的地点,但它是移民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几乎是闽南人移民南洋的必经之地。作者利用中介之地的概念,将厦门纳人中国移民史的宏大叙事之中。但厦门之所以成为本书的议题,还因为它吸引了大量归国华人在此处定居,这些人的祖居地并非厦门,却将厦门认定为自己的“家”,并乐于改造它。在讨论这些归国881美 孔飞力: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李明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Elizabeth Sinn,Pacific Crossings:California Gold,Chinese Migration,and the Making of Hong Kong,Hong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13,p.136.Elizabeth Sinn,Pacific Crossings:California Gold,Chinese Migration,and the Making of Hong Kong,Hong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13,p.9.Ong Soon Keong,Coming Home to a Foreign Country:Xiamen and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1843-1938,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21,p.5.移民、家与现代化 华人时,作者并没有将其假定为传统的旅居者形象:对中国始终抱有依恋并时刻渴望回到故乡。相反,作者延续了王爱华、洪美恩、陈珮珊等学者的讨论,认为华侨的身份是流动的,甚至是可操纵的。当他们已经有过海外旅行经历后,便不能作为“纯粹的中国人”返回了,海外旅行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对他们的自我认同和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归国华人利用他们在海外获得的知识、财富甚至国籍在厦门进行活动,为自身谋利益、改善城市景观,以及将厦门重新定义为“家”。由流动的身份认同出发,作者认为“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家对移民来说并非特指祖居地一类的地理位置,而是包含了移民的家庭、情感、生活方式等的一个概念。家的位置是可变的,只要一个地方能够满足移民的种种需要,能够给予他舒适感、安全感和可控感,这个地方就可以成为他的家。使用具有流动性的“身份”与“家”概念,作者从新的角度理解归国华人选择定居厦门而不是祖居地的原因,以及他们改造厦门的种种活动。作者强调人与地之间的灵活关系,凸显移民活动的变革性影响:不仅影响移民者本身,也影响移民者经过的地方。内容本书同时关注厦门与归国华人。论述了厦门的人和商业,加之他们通过口岸建立的机制与联系,如何促进了闽南人的海外活动,以及归国华人如何反过来帮助厦门改造城市景观并促进这个港口城市的发展。根据关注重点的不同,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至第三章,梳理 17 世纪至 20 世纪上半叶厦门的发展,展示厦门在移民网络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移民对港口城市转型的影响。第二部分涵盖第四章至第六章,关注归国华人在厦门的活动,并进一步探讨移民的身份认同以及移民的家这两个主题。第一章“定义厦门”,介绍厦门近代以前的情况。四面环海与峰岭耸峙的地形使福建生民较早地开始形成一种面向海洋的商业思维。南宋以来,福建海上贸易迅速发展,随981Aihwa Ong,Flexible Citizenship:The Cultural Logics of Transnationality,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9;Ien Ang,On Not Speaking Chinese:Living between Asia and the West,New York:Routledge,2001;ShellyChan,Diasporas Homeland:Modern China in the Age of Global Migration,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2018.Ong Soon Keong,Coming Home to a Foreign Country:Xiamen and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1843-1938,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21,p.12.Ong Soon Keong,Coming Home to a Foreign Country:Xiamen and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1843-1938,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21,pp.13-14.Ong Soon Keong,Coming Home to a Foreign Country:Xiamen and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1843-1938,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21,p.187.鼓浪屿研究 第十六辑着明末私人贸易的兴起和漳州月港的废弃,商人们开始寻找适合非法贸易的隐蔽港口,厦门因其地理位置和郑氏家族的经营成为新的海上贸易中心。移民活动伴随着贸易进行,无数厦漳泉地区的人涌人厦门,搭乘运货舢板前往南洋,大量的人口在厦门流动。第二章“开放商贸”,作者阐述厦门作为通商口岸开放后,西方商业在厦门的发展情况。厦门作为通商口岸开埠后,外国商贸没有如西方人预想中那样飞速发展,市场惯性与本土商人的激烈竞争让西方人在厦门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渐趋萎缩。厦门没有如上海一般发展大规模制造业,而是依靠生产东南亚华侨需要的闽南特色产品,以及进口满足当地居民和归国华人购买需求的商品来维持经济繁荣,走出了通往成功的另一条道路。第三章“便利移民”,讨论作为闽南移民网络中介之地的厦门。闽南地区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较低的人均生活水平,厦门成为通商口岸以后,大规模苦力贸易与移民浪潮便开始出现。与大量移民活动相匹配,厦门的移民机制与机构也渐趋完善,两者相互促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经由厦门前往海外,也使当地的移民产业越来越繁荣,这个港口城市变得越来越依赖移民。第四章“操纵身份”,聚焦于归国华人在厦门的身份与活动。清朝晚期,各种政治力量的竞争在厦门创造了一个流动的环境,让归国华人能够利用他们的“异国性”与“本土性”在多个政权的间隙中为自己争取利益。厦门的特殊性为归国华人提供了便利,这吸引了许多归国华人选择在厦门定居,把厦门当作自己的家。第五章“改造厦门”,考察归国华人如何利用他们的金钱、知识和见识来影响 20世纪早期的厦门城市重建活动和城市景观。作为“家”和投资的地方,厦门受到海外归国华人关注,他们开始投人资金对厦门进行现代化改造,极大地改善了厦门的城市环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第六章“成为家”,本章以李清泉和林文庆为例,探讨家与祖国及华人的关系。李、林二人都曾定居在厦门,并且对厦门投人相当的资金与精力,最终厦门却没有成为他们的家,他们回到了海外。当海外华人选择家时,与祖国的情感连接并不一定总是能起决定性作用,他们更看重这个地方是否足够舒适和安全。“家不是他们的起源地,而是他们的目的地。”091Ong Soon Keong,Coming Home to a Foreign Country:Xiamen and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1843-1938,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21,p.60.Ong Soon Keong,Coming Home to a Foreign Country:Xiamen and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1843-1938,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21,p.97.Ong Soon Keong,Coming Home to a Foreign Country:Xiamen and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1843-1938,Cornell Un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