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实证分析_李忠正.pdf
下载文档

ID:2730288

大小:2.38MB

页数:10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研发 费用 加计 扣除 比例 提升 科技 中小企业 实证 分析 李忠正
2023年第2期/一、引言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税收政策主要有税率优惠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率优惠主要是对符合要求的企业降低所得税,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则通过税前额外抵扣降低企业应纳税税基。税率优惠直接增加了企业的收入,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则降低了企业研发活动的成本,减轻了企业创新研发活动的资金限制,纠正市场失灵带来的企业研发水平不高问题1。因此,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一般被认为比直接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激励效果更好2,因为享受政策优惠的力度与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具有直接的关系。2017年5月3日,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关于印发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的通知(国科发政2017115号),对科技人员、研发投入、研发成果三项指标制定了评价标准(科技人员指标占20分,研发投入指标占50分,研发成果指标占30分,合计100分,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综合评分需达到60分),同时还颁布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的政策,以此激励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创新活力。一是从理论上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降低了研发成本,有助于激发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但是,实践中企业的研发投入是一种战略行为,企业是否会因为政策导致的研发成本降低而增加研发投入,有待进一步检验。二是从普惠性政策向有针对性的分类政策转变,是未来创新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方向。在实践中,针对特定对象的分类政策实施的前提是,要对该对象进行筛选和认定,如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首先需要制定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与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的政策制定相配套的政策,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从以往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情况看,存在企业为了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而操纵研发投入以获得税收减免的现象3,而企业研发费用的操控行为会降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企业研发效率提升的激励作用。吴秋生等(2020)认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政策强度越高,企业进行研发操纵的可能性越大4。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研发操纵情况,迄今尚未有研究文献。尽管2017年11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关于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归集范围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40号)中阐述了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的归集范围,并对人员人工费用、折旧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新产品设计费等进一步细化和说明,但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研发操纵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实证分析 李忠正摘要:基于 20142019 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数据,运用断点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并分析了政策实施过程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操纵行为。实证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研发操纵行为,且研发操纵降低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投入激励效果。基于研究结论,从科技型中小企业指标认定的优化、研发费用归类标准的细化、建立相应的惩罚措施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研发操纵;创新投入企业管理QIYEGUANLI86DOI:10.16517/12-1034/f.2023.02.0062023年第2期/这些文件只是提升了研发费用归类的精准性和企业进行研发操纵的难度,能否从根本上杜绝这一现象还有待进一步考察。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基于2017年入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0142019年财务数据,实证分析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和研发操纵行为的调节作用。本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证检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果,为比较不同税收工具的政策效果提供参考;二是探讨研发操纵行为虽然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但是随着未来政策制定实施的精准性要求不断提高,如何防范类似研发操纵行为的负面效应,对实现政策目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二、制度背景与研究假设(一)制度背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最初于1996年颁布,规定了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产生的所有费用增长率超过10,经批准后,可按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税费,但适用范围仅在国有企业和集体工业企业,随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范围逐渐扩大。2003年11月2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关于扩大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适用范围的通知(财税2003244号),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范围逐渐扩展到财务核算制度完善、实行查账征税的工业企业。20082013年,国家财务部门颁布了多项政策,使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逐渐规范化、系统化。2013年9月2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关于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370号),将加计扣除政策试点推广到全国。2015年11月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颁布的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进一步降低了研发优惠政策的享受标准。历年颁布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有助于激励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但也因为其属于普惠性政策缺少针对性而受到诟病。贺康等(2020)指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激励效果存在异质性,对非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效果更好5。而李新等(2019)则认为,对于需要激励的中小型企业的税收优惠效果并不明显6。姚东旻等(2019)、冯泽等(2019)认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与一般中小企业相比,技术含量高,研发活动更加频繁,但由于其企业规模较小、管理流程不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能够节约的现金流量有限,导致以往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科技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激励力度较弱7-8。正因为如此,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明确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标准和范围,为后续制定相关针对性政策奠定了基础。2017年5月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颁布的关于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的通知(财税201734号)规定,企业研发活动中产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将本年度实际发生额比例由50提升为75,从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将无形资产成本的比例由150提升为175,并在税前摊销。作为首部主要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尽管2018年该政策实施范围有所扩大),该政策的实施为观察税收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机制及效果,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二)研究假设1.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政策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投入(1)大多数研究成果表明,政府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有助于降低企业研发支出成本9-12,促进企业研发投入13,进而提升产业技术效率14,对企业新产品产出和专利申请具有激励作用15-16;相反,如果提升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税率,会降低未来三年内企业发明专利的可能性17。但是,现有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例如,孔淑红(2010)通过对我国各省内资企业实证分析发现,税收优惠对科技创新并未起到显著作用18。刘诗源等(2020)指出,一些初创企业由于处于资源匮乏阶段,税收优惠政策并不能解决企业根本性问题,因此对研发投入的激励效果也并不明显19。(2)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属于税收优惠政策的一种。一般认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创新激励效果优于其他税收优惠政策20-21,对企业研发支出影响更大,并产生正效应22。另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在刺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基础上,还提高了企业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5。冯泽等(2019)基于创新链视角研究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在投入端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研发投入规模和强度,在产出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促进了研发产出规模提升8。因此,政府在制定鼓励企业研发投入政策时,应更多考虑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对研发支出高的企业而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带来的激励效果更好。(3)虽然多数学者认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能提高企业的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但贺康等(2020)研究表明,对不同的实施对象其激励效果存在异质性,对非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和高市场化地区企业的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的激励效果更好5。而李新等(2019)认为,对于需要激励的中小型企业的税收优872023年第2期/惠效果并不明显6。王登礼等(2018)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研究认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不同行业、不同创新主体、不同规模企业的税收激励效应,具有显著差异23。Castellacci等(2015)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认为,研发税收抵免政策对企业研发有积极影响,但具有行业异质性,对服务型企业和低技术型企业的额外效应更强24。综上所述,一是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二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相比于其他税收政策,对创新激励效果更加显著;三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不仅存在行业差异性,同时相比于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激励效果较弱。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H1: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操纵行为研发操纵是企业为了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或政府补贴,企业管理层操纵研发会计科目,以达到某类企业评价标准的一种策略性行为25。(1)由于行业性质和相应的研发性质的差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很难规定详细的研发成本和活动。因此,企业管理层对研发成本的自由操纵水平较高26。同时,国内针对上市公司研发活动信息并非要求强制披露,这就为财务信息的确认和计量带来了实际困难,监管层和外部投资者难以通过会计信息准确区分企业是在进行正常的投资决策,还是利用研发活动实施费用归类操控4。(2)各类企业会出于不同的动机而进行研发操纵。Tahinakis(2014)指出,在经济衰退造成糟糕经济环境产生的财务压力下的企业,会削减研发支出以避免财务报告上的收益损失27。Mcvay(2006)研究发现,管理者将核心费用误归为特殊项目,以提高核心收益,其目的之一是达到或超过分析师的预期28。Poonawala等(2019)认为,部分企业经理会将成本转移到运营费用,以提升企业利润率,并且经理们更愿意将这类成本转移到一些特定类型的运营费用指标,如研发投入、销售费用和一般行政费用26。Aboody等(2000)发现,与那些没有研发活动的企业相比,研发密集型企业的内部收益要大得多,同时投资者更看好那些把资金花在研究活动上的企业,并奖励那些因为研发高支出而未能达到盈利基准的企业,因此进行研发操纵还可以吸引外部投资29。(3)尽管科技型中小企业有着技术含量高、技术创新的动机更为强烈、技术创新的投入更大的优点,但是企业还面临着资金匮乏、信息不对称、管理水平低等劣势30,因此,相比于大型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更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大部分属于民营企业,相比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减税激励更强,更偏好进行研发操纵以满足相关法规要求3。另外,由于我国的法治环境还未完善、政府监管部门审查过程不够严格、违法成本较低,也导致部分企业依然存在机会主义行为31。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H2:为享受政策优惠和政府补助,企业有动机进行研发操纵以达到科技型中小企业标准。3.研发操纵的调节效应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立足于减少企业研发费用支出、降低研发风险,进而激励企业自主创新。但部分企业却将政策优惠作为一种避税渠道,并通过研发操纵减轻企业税负,这不利于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9。(1)杨国超等(2017)在分析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时发现,研发费用归集并不清晰,企业创新投入在认证门槛附近的分布也并不是连续的3,说明存在企业进行研发操纵现象,向政府部门传递着虚假的信号32。(2)万源星等(2019)则根据企业进行研发操纵的目的,将研发操纵划分为达标型和避税型,其过程都是通过研发操纵以虚增企业研发投入,以达到享有政策优惠、减少企业税负的目的25。但类似研发操纵这种欺骗性的行为导致的结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