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沿边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调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_肖春梅.pdf
下载文档

ID:2730203

大小:1.87MB

页数:10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沿边 地区 新型 城镇 乡村 发展 水平 及其 影响 因素 研究 肖春梅
2023年第1期双月刊(总第200期)摘要加快沿边地区城乡融合发展对促进兴边富民、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构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沿边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水平,运用面板Tobit模型分析影响二者耦合协调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10-2020年,沿边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两者耦合协调等级进入中级协调阶段,但乡村振兴滞后于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金融水平、科技创新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对推进沿边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模型;Tobit模型;沿边地区中图分类号F327;F2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274(2023)01010410作者简介肖春梅,女,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靳琳,女,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一、引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体现。我国城乡发展已由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进入了城乡融合新阶段。1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为形成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方向。2020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的 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 和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均强调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治国必先治边”,作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的攻坚区域,承担着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的重要使命。为加快沿边地区城镇建设和乡村振兴,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指出要不断完善沿边城镇体系,加快抵边村镇建设,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021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省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中,强调要继续抓好沿边地区乡村振兴、兴边富民,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和边疆繁荣稳定。受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影响,2-3我国沿边地区仍为城乡协调发展中的短板地区,4城乡分工不明确,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流失严重等现象明显。5城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两者共富共荣共进步。6因此,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加快沿边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对促进城乡融合,推进共同富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沿边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肖春梅靳琳(新疆财经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12)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高校科研计划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新疆口岸经济与边境地区互动融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XJEDU2021SI016)、新疆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新疆口岸与腹地经济协调发展研究”(项目编号:XJUFE2021K05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104经济 社会研究践意义。国外学者关于城乡发展的研究较早并形成了一系列经典理论。受空想社会主义城乡发展构想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7提出了城乡发展关系理论,认为消除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是城乡关系演变的终极目标,通过城乡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1898年霍华德8提出“田园城市”理论,主张建立兼顾城市与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缓解英国大城市病问题,随后1943年沙里宁9提出“有机疏散理论”。一些西方学者也对发展中国家城乡关系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关理论,比如刘易斯10的“城乡二元结构理论”、麦吉11的“城乡融合理论”、道格拉斯12的“区域网络模型理论”等。国内学者对城乡发展已有广泛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探讨城乡发展的内在机理,学者认为城乡融合是城乡关系演变的一个阶段,具有人口融合、土地融合、经济融合、认知价值融合的特点,13依托、反哺和互惠是推进城乡融合的内在驱动力,14城乡依托要素流动,促使两者联系不断加强。15城市吸引乡村人口、土地、资本要素得到不断发展,通过发挥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促进要素流向农村,从而促进乡村振兴,形成以乡养城、以城带乡、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16-18二是测度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学者们通过测算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度来反映城乡协调发展水平,19-20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检验两者的因果关系;21三是探析城乡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学者运用地理探测器、Tobit模型等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22-23从而提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综上所述,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研究主要集中于全国、区域重大战略省份以及单省尺度,沿边地区作为我国特殊类型地区之一,是城乡协调发展的短板区域,其研究相对较少。因此,以沿边8省为研究单元,构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运用面板Tobit模型分析影响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因素,最后提出加快我国沿边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这将丰富已有研究成果,为促进沿边地区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提供重要参考。二、研究区域概况我国沿边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甘肃、西藏、广西和云南九个省份。由于西藏地区数据缺失较多,因此研究区域为沿边八省。沿边地区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质量不断提升,城乡差距逐步减小,但工业化率较低,城镇吸引人口能力较弱。2020年,沿边地区GDP为13.8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98.23%,年均增速为7.08%,快于全国增速(6.82%);沿边地区 GDP 占全国 GDP 的13.61%,比2010年下降4.71个百分点;沿边地区人均GDP为5.09万元,是2010年的2倍,年均增速为7.21%,低于全国人均GDP水平(7.18万元);沿边地区城镇化率为59.61%,比2010年增加了12.1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城镇化率水平(63.89%)。城乡融合发展强调以工促农、以城带乡。2020年,沿边地区工业化率为26.62%,比2010年下降17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工业化水平(30.87%);沿边地区城乡收入比为2.52,比2010年下降了20.95%,接近全国城乡收入比(2.56),具体如表1所示。表1沿边地区基本情况表年份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GDP(万亿元)7.559.2010.2911.2711.9812.2212.0512.3613.2713.4213.80人均GDP(元)27516.8933520.1637327.1740725.3843134.6343798.5843031.9443978.9047055.7147457.1550896.34城镇化率(%)47.4648.7850.0651.3152.5153.7454.8355.9457.1358.0459.61工业化率(%)43.9344.3442.6041.1339.3735.9332.2929.7226.6827.6226.62城乡收入比3.183.073.052.832.822.812.782.762.722.642.52数据来源:20112021年 中国统计年鉴三、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一)研究方法1.构建指标体系促进城乡融合是现阶段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1052023年第1期双月刊(总第200期)振兴双轮驱动是解决城乡问题、提升城乡发展质量、促进城乡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24-25参照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和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建立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大系统,由于部分指标无法获取或停止更新,故根据科学性、代表性和数据易获取性原则,结合相关学者26-29研究成果构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2所示。2.熵值法为避免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差,采用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计算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综合得分。具体步骤如下所示:表2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层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准则层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城镇基础设施绿色城镇化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层(单位)城镇化率(%)城市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人均GDP(元/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第三产业占比(%)城市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人)城市每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张)每十万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城市供水普及率(%)城市燃气普及率(%)城市人均道路面积(平方米/人)城市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辆(辆/万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污水处理率(%)亩均机械总动力(千瓦/亩)粮食作物单产(吨/公顷)农业劳动生产率(元/人)乡村绿化覆盖率(%)化肥农药使用强度(吨/公顷)乡村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人)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每万人拥有乡镇文化站(个/万人)农村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均值(%)乡村平均受教育程度(年)每万人村委会数(个/万人)有总体规划的乡个数占比(%)城乡收入比城乡消费支出比农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乡村用水普及率(%)乡村人均道路面积(平方米/人)属性+-+-+-+权重0.0670.0920.0790.0640.0500.0780.0550.0610.0630.0300.0330.0890.0560.0720.0290.0510.0300.0370.0640.0770.1180.0590.0700.0400.0840.0200.0370.0860.0360.0390.0320.0260.0560.0540.063-106经济 社会研究(1)标准化与非负化处理。正向指标:yij=Xij-minXijmaxXij-minXij+0.001负向指标:yij=maxXij-XijmaxXij-minXij+0.001上式中yij为评价指标无量纲结果,Xij为评价指标原始指标值,maxXij为评价指标Xij最大值,minXij为评价指标Xij最小值。(2)评价指标归一化处理。Pij=Xiji=1nXij(3)计算第j项评价指标信息熵Ej。Ej=-Ki=1n(Pij lnPij)其中K=1ln(n)。(4)计算第j项评价指标差异系数Dij。Dj=1-Ej(5)计算第j项评价指标权重Wj。Wj=Djj=1mDj上式中n代表样本个数;m代表指标个数。(6)根据熵值法所计算得出的权重,利用权重与标准化数据,进行加权求和,得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数f()x 和g(x)。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f()x=j1m1(Wj1Xij)乡村振兴发展水平:g()x=j2=1m2(Wj2Xij)3.耦合协调度模型耦合协调度表示两个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和谐一致的程度,30因此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来测度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水平。具体公式如下所示:C=f()x g()x()()f()x+g(x)22(1/2)T=f()x+g(x)D=()C T(1/2)R=f()x/g()x式中,C表示耦合度,T为协调指数。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同等重要,因此待定系数=0.5,D为耦合协调度,取值范围为0,1,D值越大两系统耦合协调程度越高,根据D值大小将其划分为10个等级,31具体如表3所示。为进一步衡量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相对发展类型,计算了相对发展指数R,根据R值大小划分以下三种类型32:新型城镇化滞后型(0 R 0.9)、同步发展型(0.9 1.1)。表3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序号12345耦合协调度值0.0000.0990.1000.1990.2000.2990.3000.3990.4000.499协调程度极度失调严重失调中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序号678910耦合协调度值0.5000.5990.6000.6990.7000.7990.8000.8990.9001.000协调程度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优质协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