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型乡村建设的内涵、体系构建与未来展望_吴陈兵.pdf
下载文档

ID:2730192

大小:1.25MB

页数: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学习 乡村 建设 内涵 体系 构建 未来 展望 陈兵
第 期(总第 期)成人教育 :学习型乡村建设的内涵、体系构建与未来展望吴陈兵,谭宇曦(贵州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贵阳)【摘 要】学习型乡村建设作为我国乡村振兴的关键,对破解我国“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习型乡村建设的核心在于加强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和网络教育建设,以构建学习型乡村教育体系。当前我国学习型乡村建设存在教师队伍短缺等问题,我国需要加强学习型乡村教师专业队伍建设,提升政府顶层设计能力,增强政策法规保障,深化教育机制改革。【关键词】学习型乡村;乡村振兴;终身学习【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西部青年项目“指向教育均衡发展的农村教研工作转型研究”,项目编号为【作者简介】吴陈兵(),男,贵州松桃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贵州省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成人教育;谭宇曦(),女,贵阳人,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乡村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而乡村振兴作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教育是人才振兴之本,以教育领航学习型乡村建设对我国乡村振兴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学习型乡村的内涵厘清学习型乡村的内涵是建设好学习型乡村的关键。本文立足于学习型乡村的概念、特征及其基本要素,加强对学习型乡村本质的深度理解,力争为学习型乡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一)学习型乡村的概念为了明晰学习型乡村的概念,笔者对当前学界对学习型乡村的概念界定进行了文献梳理。从研究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对于学习型乡村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尚少,但可以归纳和总结出学界对学习型乡村的定义,主要基于如下三种。.创新型:超越传统方式实现乡村创新发展有学者提出学习型乡村是指具有持续增长学习力的乡村,是能通过学习创造自我、创造未来的乡村。同时,通过学习能激发农民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建立起乡村持续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另外,有学者认为学习型乡村与传统型乡村在教育模式、学习范围等方面存在着差别,学习型乡村以学习赋能乡村的发展。从根本上说,以上学者对于学习型乡村概念的界定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认为学习型乡村不同于传统型的乡村,学习型乡村是挖掘乡村本土特色,并以学习作为乡村的主要发展底色,激发农民以学习为动力挖掘他们的潜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从而利用他们自身的创造性建设学习型乡村,最终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乡村社会。.组织型:多重保障和机制维持乡村发展有学者指出所谓学习型乡村,就是用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农民终身学习的乡村。学习型乡村的建设不仅涉及知识的获取形式与方法,还涉及组织内部的任务模式、组织结构、工作机制与流程等一系列要素的优化与重组。学习型乡村是实现学习型社会的基石,两者密不可分的关系促使学习型乡村的外延与内涵有较大的扩展。同样,有学者也指出学习型乡村的学习不仅强调学习的终身性,而且还强调学习的组织性,它是与终身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综上,学习型乡村是在建立多重保障和机制的基础上,有效发挥宏观领导层面的外援式推动作用,从而激发农民以学习为动力实现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乡村。.民主型:民主管理促进乡村和谐发展学习型乡村是民主的乡村,也是人人皆可学、人人都有权利参与治理的乡村。因此,学习型乡村是一个人人平等、公正、民主的乡村。学习型乡村不仅要激发农民主动学习的意愿,还要充分保障农民的各项民主权利,这是夯实学习型乡村基础的内在要求,应为学习型乡村构建长效机制。已有研究表明,学习型乡村也是农民学会民主地改变自身学习条件的乡村。农民通过学习使他们获得具有调和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和谐关系的潜在能力。进而言之,在学习型乡村中,农民可以通过其拥有的民主权利促进乡村文明和乡村社会和谐发展。综上,虽然目前学界对学习型乡村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但学界一致认为学习型乡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战略。(二)学习型乡村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这为我国学习型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有学者指出,学习型乡村具有五大特征,即学习者的全面性、学习目的的自觉性、学习过程的连续性、学习机构的开放性和学习内容的广泛性。也有学者提出了学习型乡村的四大特征:学习的社会性、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的开放性和学习的终身性。通过学者对学习型乡村特征的研究可以看出,学者对学习型乡村特征的论述各有侧重,但都聚焦于“农民”“学习”“发展”等关键词。因此,笔者将学习型乡村的特征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二是坚持以学习为动力,三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四是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农民性: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乡村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靠“输血式”人才引进,最主要的还是要激发本地农民的内生动力,造就一批为当地学习型乡村服务的本地人才,从而推进农民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我们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由学习型社会的理念所决定的,在学习型社会中,人时时、处处皆可学,人是学习的主体;二是由人的发展本质所决定的,只有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理解教育的意义,学习型乡村的建设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学习型乡村建设是实现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在学习型乡村中“人是目的”“人是主体”,“人是作为学习者的一切”。为破除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助推乡村振兴以及新时代“四化”同步发展,我们需要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回归人文关怀的本意,以尊重农民的自我意识为逻辑起点,以促进农民个体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因此,坚持以农民为主体,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是学习型乡村的显著特征。.学习性:坚持以学习为动力学习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术语,其内涵因人们的理解各异而有所不同。有学者指出,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而且也不一定表现出外显的行为”。当前,全球将迎来知识经济时代,这预示着必须大力号召人们通过学习适应知识和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学习型乡村作为以学习促进发展的基层组织,应致力于实现“人人皆学习”愿景。农民通过学习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也可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通过学习能够摒弃传统乡土社会中的封建迷信思想,将科学理念运用于工作和生活中;二是通过学习能够提高农民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使他们能学会文明行事,助其树立遵纪守法意识;三是通过学习能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从而形成人人学习向上的良好风气;四是通过学习能打破乡村固化的阶层思维,创造人人平等的乡村社会。.服务性: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学习型乡村建设中,乡村发展的目标在于“为农”“向农”“富农”,为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提供服务,培育人才。学习型乡村在组织保障、法规制度保障、财政保障、人才保障方面都需要国家、政府以及社会组织和机构的支持,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习型乡村建设。这种服务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经济发展上,国家和政府部门能为农民谋生谋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特别是促进在乡村中占优势的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得到充分发展;二是在文化建设上,国家和当地政府将会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并吸引社会机构对学习型乡村的关注,从而建构更为完善的乡村教育体系和统一的管理机构。因此,没有国家、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服务,学习型乡村建设工作就会因领导力缺失而难以开展,因而需要坚持国家、政府在学习型乡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以全方位服务学习型乡村建设为宗旨。.可持续性: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基本要求之一,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反思教育中提出,“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综合框架的关键,教育是我们努力适应变化、改造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的核心。”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它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目标,也不是一个可以一蹴而就的社会改革方案,而是当代中国社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实现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或动力。学习型乡村就是在乡村中建设学习型社会,因此在学习型乡村建设中,其发展目标应是动态的,而非静止的,乡村的发展目标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学习活动是农村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发展进步的连续性和为社会持续贡献的动机所驱使,学习不是一时的、临时起意的或一次性的,要培养农民的终身学习理念,保证全体农民学习活动的连续性。农民的可持续性学习,能够不断激发他们建设学习型乡村的内生动力,从而推进农民和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学习型乡村建设的基本要素.全民学习:以全民学习为建设基础全民学习要求我们活到老学到老,形成全民读书、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即我国的每一个国民,不分年龄、性别、民族,人人都应当热爱学习,有条件学习,并学会学习,使全社会逐步消除文盲。有学者提出,创建学习型乡村的核心就是学习的社会化,使每个农村社会成员都树立“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所”的理念和学习风气,使建设学习型乡村成为共识。因此在学习型乡村建设中,全民学习意味着不论男女老少,全体农民皆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上满足农民的自身需求,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顾明远指出:“只有全体人民真正享受到教育的权利,社会才会进步,个体才能不断完善,得到全面发展。也只有社会每个成员都得到全面发展,人类才会步入现代化社会。”也就是说,在学习型乡村建设中,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满足终身教育的需要,必须将“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即以全民学习作为建设学习型乡村的基础。.终身学习:以终身学习为建设路径终身学习是从学习的持续性角度出发,即个体不仅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接受教育,在学校外为促进自我的发展和适应社会的发展也能主动进行学习,并将学习贯穿于人的一生。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增长和扩展的无限性,决定了“学无止境”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生存状态和运行准则。因此,为了建设与“学无止境”相适应的学习型乡村,就必须建立一个终身学习体系,使农民时时可学。以终身学习为路径建设学习型乡村,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建设终身学习文化,包括终身学习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尤其是让农民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二是建设农村地区的终身学习体系,即以农村中小学为基础,建立起涵盖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教育体系,并在“三教统筹”的基础上引入现代远程教育,逐步建立起由县至乡的终身学习网络。.全面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建设目标全面发展是从个体学习的结果角度出发,即在学习型乡村中,通过农民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逐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最终实现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素质的提升。“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建设学习型乡村就是为了通过个体学习、终身学习来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以全乡村的学习和创新来促进乡村社会的发展,而学习型乡村的建设又反过来促进了乡村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乡村和农民共同发展的目的。诚然,人的全面发展是促进乡村良性发展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所在。学习型乡村是以农民为主体,通过全体农民的学习和终身学习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成为学习型乡村建设的应有之义。乡村的发展需要通过人的全面发展带动农民更好地回馈于乡村建设。同时,我们只有将乡村庞大的人口基数转化为人才资本优势,最终推动农村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二、学习型乡村教育体系构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指出,要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学习型乡村建设强调学习是振兴乡村发展的核心力量,突出了学习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