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牙周炎实验动物的口腔解剖生理结构与模型建立_郝思维.pdf
下载文档

ID:2729919

大小:1.16M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牙周炎 实验 动物 口腔 解剖 生理 结构 模型 建立 思维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Stomatology Jan.2023 Vol.16 No.1牙周炎是一类发生于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性疾病,是导致成年人牙列缺损的重要原因之一。牙周炎的研究离不开动物模型的建立。因尚无统一的牙周炎动物建模共识,目前相关实验通常根据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实验条件等选择不同的动物种类及建模方法。除了与人类口腔解剖生理结构最相近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外,其他常用实验动物的口腔结构均有各自的特点。因此,正确选择实验动物并建立与人牙周炎相似程度更高的实验模型,是研究牙周炎病因学、病理学、病程变化及临床防治等的重要前提,是推进牙周炎骨缺损治疗技术发展的基础。本文根据不同种类实验动物口腔解剖的生理特征,就牙周炎实验动物的选择与模型建立做一综述。1口腔生理结构与建模方法1.1啮齿类常用的实验动物中,啮齿类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和地鼠。其中以小鼠和大鼠为主。两种鼠类均属于单牙列、异形牙的哺乳动物,全牙列共有16颗牙齿,单侧上颌或下颌恒牙:切牙1颗、磨牙3颗,切牙与磨牙之间有一段无牙区域。鼠类的上、下切牙为圆弧状,牙齿基部不闭合,不能形成根尖孔,因此可以终生生长,这与人牙差异较大,故一般不用作牙周炎造模牙位。而鼠类的磨牙与人牙相似,上下颌自第一磨牙至第三磨牙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0754)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口腔科,北京 100853;2.解放军医学院,北京 100853;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口腔科,北京 100039通信作者:郭斌,电子信箱:综述DOI:10.19538/j.kq.2023.01.018牙周炎实验动物的口腔解剖生理结构与模型建立郝思维1,丁柏辰2,刘梦蝶3,胡巍2,郭斌1摘要:正确选择实验动物,构建以研究目的为导向的牙周炎动物模型,对牙周炎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及临床防治均有重要意义,是药物研发和新技术先行先试的必要过程。目前,对于牙周炎研究的最佳实验动物的选择及模型构建尚无普遍共识。文章对常用牙周炎实验动物模型从解剖结构、建模方法、疾病模型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以研究目的为基准对牙周炎实验动物模型的选择做一综述。关键词:牙周炎;实验动物模型;组织工程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志码:AOral anatomy and physiological structure and model establishment of periodontitis experimental animalsHAO Si-wei*,DING Bai-chen,LIU Meng-die,HU Wei,GUO Bin.*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the First Medical Center,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Beijing 100853,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GUO Bin,E-mail:Abstract:Choosing experimental animals correctly and building a correct animal model of periodontitis is the key to thestudy of molecular biological mechanism of periodontitis as well as clinic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It is a necessaryprocess for drug development and new medical technology evaluation.At present,there is no universal consensus on thebest experimental animals selection or the effective construction method in periodontitis animal models.In this review,we analyse the periodontitis animal models from oral anatomy,modeling method and model characteristics,and reviewthe selection of 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 periodontit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purpose.Keywords:periodontitis;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tissue engineering104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3年 1月 第 16卷 第 1期逐渐减小且形态特征愈发简化。其中,第一磨牙牙冠周径及根分叉最大且位置较高,牙根粗壮,在咀嚼运动中承担主要功能。此外,第一磨牙是除切牙外最靠近近中的牙齿,在排除舌体的干扰后,通常选择双侧上下颌第一磨牙为理想的牙周炎建模牙位。与人类牙齿不同,鼠类牙齿排列紧密,几乎不可见两牙之间的接触区与空隙。此外,由于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面形态近乎一致,往往给研究者造成视觉上难以确定牙间隙位置的情况。有研究通过显微CT观测小鼠与大鼠的牙齿解剖形态,发现上颌第一磨牙共有8个牙尖,从近中向远中排成3列,主尖数目依次为3、3、2个1-2。在开口状态下,上颌第一磨牙自舌面观可见2个牙尖,此方法可辅助定位上颌第一、第二磨牙间隙位置,此位置是牙周炎建模的理想区域。小鼠与大鼠的牙齿自洁能力均优于人类,在成年及老年鼠中自然发生牙周炎罕见,故常使用结扎法、饲喂法、接种细菌法等建立牙周炎模型。结扎法:即用细丝线、橡皮圈或正畸结扎丝,在实验动物的牙颈部靠近龈沟内进行结扎。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结扎造成软垢和菌斑堆积,刺激炎症产生。研究发现,采用单纯结扎法一般可在4周内使目标牙出现菌斑堆积、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甚至牙槽骨吸收、根分叉区暴露等现象。但由于个体差异,建模成功率仅约40%60%,且牙周炎的严重程度也具有较大差异3。饲喂法:通常使用高糖高黏度饲料喂养实验动物。高黏度软食可在牙齿周围黏附及嵌塞,增强菌斑的附着与聚集。高糖饮食使实验动物血糖升高,降低了牙周组织抗感染能力,为致病菌提供了更好的营养及生存环境,有利于炎症的加重4。但此方法引入了高糖因素,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接种细菌法:其原理是通过改变小鼠牙周正常菌群,增加致病性细菌数量来促进牙周炎的发生发展。牙周炎的致病菌包括伴放线放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齿垢密螺旋体等。接种方法包括涂抹、注射和与饲料混合喂食。研究表明,单一使用一种细菌可诱导小鼠发生牙周炎,而使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可比单一细菌感染造成的牙槽骨吸收更为严重5。定位注射细菌脂多糖法:相比于接种细菌,是一种更快速、直接、可控的建立牙周炎模型的方法,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是公认的引发内源性免疫反应的炎性刺激物6。但此方法是实验动物对单一细菌内毒素的急性炎症反应,不能比拟细菌复杂的致病过程,因此该方法多用于评价各种药物制剂对炎症的治疗效果。但是,单独使用以上某种方法建立牙周炎模型的成功率偏低,为了缩短建模时间,增强建模效果和成功率,越来越多的学者根据实验目的采用多种方法联合建模7-8。1.2兔类兔属于双牙列、异形牙的哺乳动物,拥有乳牙、恒牙两套牙列,一般于出生后23 d时乳牙开始脱落,27 d时恒牙萌出。当选用兔作为牙周炎动物实验模型时,应当选择恒牙已完全萌出的成年兔。兔的牙列一般为:单侧上颌恒牙,切牙2颗、前磨牙3颗、磨牙3颗;单侧下颌恒牙,切牙1颗、前磨牙2颗、磨牙3颗。与啮齿类动物不同,兔全口恒牙均为终生生长,牙根尖呈开放状,需要通过咀嚼高纤维饲料主动磨耗以维持正常牙齿长度。兔上颌前磨牙及磨牙解剖牙冠由近中至远中先增大再减小,所有牙齿向颊侧倾斜;而下颌前磨牙及磨牙解剖牙冠由近中至远中逐渐减小,所有牙齿方向较为垂直。因此,根据解剖学形态认为下颌第一前磨牙是理想的牙周炎建模牙位。兔通常不能自然发生牙周炎,需采用结扎法、接种细菌法、定位注射细菌脂多糖法等诱发牙周炎,但炎症对牙周组织破坏的个体差异较大。通过对兔口腔微生物菌群的鉴定,发现其中包括具核梭杆菌、中间普氏菌、微消化链球菌、伴放线放线杆菌等,这些微生物与人类牙周病的细菌学特征一致9。对牙周组织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发现其生理及病理状态下促炎和抗炎机制与人类相似。此外,兔常被用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兔主动脉可探究脂质沉积和血管变化。虽然不能发生自发性动脉粥样硬化,但通过高胆固醇饲养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病变10。以兔作为牙周炎动物模型为炎症相关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途径。由于兔牙自身解剖结构特殊,牙根部也有牙釉质覆盖,且牙齿处于终生生长及磨耗状态,牙周在牙齿生长过程中会不断改建与更新,使得牙周炎有自愈的可能。Oortgiesen等11观察到兔口腔中牙周膜在损伤后,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分化105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Stomatology Jan.2023 Vol.16 No.1并重新形成附着,因此提出以兔作为牙周炎动物模型并不理想。1.3犬类人们对犬类口腔疾病的观察由来已久。犬属于双牙列、异形牙的哺乳动物,单侧上颌恒牙:切牙3颗、尖牙1颗、前磨牙4颗、磨牙2颗;单侧下颌恒牙:切牙3颗、尖牙1颗、前磨牙4颗、磨牙3颗。然而,对比人类的牙列与咬合,犬类缺乏侧方运动,前磨牙无咬合接触,相邻牙齿之间存在无接触区,龈沟浅且龈沟液较少。微生物检测发现,龈上菌斑主要由革兰阳性球菌组成;龈下菌斑主要为厌氧革兰阴性球菌和杆菌,包括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等12,与人类相似。牙周炎的患病风险及严重程度与犬类的遗传易感性和年龄相关,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最终导致牙齿脱落。牙龈炎在犬类中普遍存在,可伴有探诊出血、牙龈肿胀,如未有效控制龈上和龈下菌斑,经发展可出现牙结石、牙龈退缩甚至牙槽骨缺损。对自然患病的犬进行牙周探诊,可见全口牙周病变程度不均,根分叉区的骨量丧失比单纯牙根周围更加严重,因此第一、二前磨牙通常最先缺失13,这使得后续实验受到限制。为避免这一不利因素,有研究指出可在自然发病前对犬牙颈部进行丝线结扎,诱导出现实验性牙周炎14。此外,还有通过手术方法来模仿人牙槽骨缺损的模型,方法为对犬进行龈沟内切口,翻黏骨膜瓣并去骨,制造实验所需的骨缺损大小及范围15。然而,在术后饲养过程中可能因牙周炎症改变手术制造的缺损形态。1965年至今,除了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外,犬一直被认为是评价牙周病学中组织再生技术及研究再生基础机制的理想模型。虽然犬易于管理和获得且体型合适,但随着人们对动物伦理问题的愈发重视,犬的日常饲养要求相比小型实验动物更高,使得犬在牙周病和组织再生研究中作为实验模型的比重减少。1.4小型猪类小型猪在临床常被用于模拟人类疾病的研究。小型猪的口腔颌面部与人类相似,它属于双牙列、异形牙的哺乳动物。单侧上颌或下颌恒牙:切牙3颗、尖牙1颗、前磨牙4颗、磨牙3颗。小型猪在出生时第三乳切牙和乳尖牙就已萌出,其余乳牙则在出生后的6 8个月内完全萌出;恒牙在出生后4 24个月逐渐替换乳牙16。在牙周组织方面,小型猪龈沟深度为2 3 mm,龈沟底部存在较长的结合上皮。小型猪在约6个月时随着发育会出现自发性牙龈炎,通常有菌斑和牙石堆积;视诊可见牙龈肿胀,龈缘有1 2 mm线性充血,探诊易出血;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炎细胞浸润,血管扩充,与人类牙龈炎相似;约16个月时,可出现重度牙周炎,症状包括4 5 mm深牙周袋、牙槽骨丧失、牙槽嵴顶低平等。同其他实验动物一样,自发性牙周炎的病变程度具有牙位差异和个体差异,通常需要采取人为干预建立牙周炎模型。孟焕新等17使用牙线结扎小型猪前磨牙及磨牙牙颈部共8颗,之后对实验组颊侧龈沟及结扎线上涂抹混合菌,包括牙龈卟啉单胞菌、变形链球菌和黏性放线菌。经4 8周诱导后,实验组均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