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时代
民营企业
风险
修复
能力
调查
天津市
周密
30特别策划Specials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加快提升我国经济的抗风险和修复能力刻不容缓,其中民营企业发挥着保就业、稳民心的积极作用,且具有“船小好调头”的先天优势,成为挖潜力、激活力、促动力的重要生力军。2023 年 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正确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疫情等突发事件给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民营经济脆弱性凸显,对民营企业在突发事件下的抗风险和修复能力进行调查研究既能了解民营企业对未来的信心,也能发掘外部冲击下民营企业的经济韧性,并有针对性地提供更恰当的政策进行适时支持。为更好地促进民营企业育新机、强信心、快修复,本研究课题组于 2020 年 8 月-9 月间对 355 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研和实地走访,对天津市的民营经济进行抗风险监测,针对民营企业抗风险和修复能力摸清情况、明确需求和找到出路,以推动民营经济抗风险能力形成长效机制。调研的企业分布与基本情况调研对象以来自天津的企业为主,占比 75.99%,来自其他省份企业占比 24.01%。民营企业占较高比重,为84.75%,其他类型企业中,国有企业占 13.28%,集体所有制企业占 1.98%。调研的企业样本规模适中,营业收入 1000 万元以上的企业占到 49.44%,雇员人数 50-500 人之间的占到约 86%。调研主要覆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包含信息服务、材料、医疗等体现前沿导向的战略新兴行业;建筑材料与房地产、机械装备、运输等规模导向的基础性行业以及金融、旅游等服务性行业。如表 1 所示。以天津市为例周 密【摘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民营经济是挖潜力、激活力、促动力的主力军,促进民营企业育新机、强信心、快修复刻不容缓。通过对天津市民营企业抗风险和修复能力进行调查发现,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以及同行的良好合作是抗风险的重要基础,有效的成本控制和敏锐的市场反应是抗风险的有力保障。政策机遇是企业最重视的机遇类型,民营企业对政策机遇的把握程度还有待提升。未来,增强民营企业韧性可以在促进消费增长、增强巩固企业家信心、加快企业效益增长、加强产业配套建设、优化风险应对能力、推动政策解读及落实六个方面发力。【关键词】民营企业 抗风险 修复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新时代民营企业抗风险和修复能力调查 表 1 调研问卷的基本情况调研地区天津75.99%企业营业收入50 万元以下16.67%其他24.01%50万元-100万元8.76%企业性质国有企业13.28%100万元-500万元16.10%集体所有制企业1.98%500万元-1000万元9.04%联营企业1.98%1000 万元以上49.44%三资企业3.67%企业员工数量1-50 人53.95%私营企业79.10%51-100 人17.23%产业分类战略新兴产业20%101-500 人15.25%基础工业30%500 人以上13.56%服务业50%31民营企业抗风险和修复能力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一,民营企业对宏观运行和行业形势预期总体呈持平态度,但存在时间偏向,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民营企业对宏观运行和行业形势的预期抱有持平发展态度的企业占绝大部分,如表 2 所示。其中对于当前的判断,一半的企业认为走势一般、近二成企业认为走势良好、近三成企业认为走势不佳。而对未来的预期要优于对当前的判断。对未来的预期中,对宏观运行预期良好的企业达到 34.75%,而认为走势不佳的降为 16.67%;对行业形势预期良好的企业达到 33.62%,预期不佳的降为19.77%。这说明企业对未来宏观运行和行业形势较有信心。对未来预期良好的企业中,民营企业占到 83.87%,占据较高比例;预期良好的行业主要分布于能源、机械设备等规模较大的基础性行业以及旅游、酒店、批发零售等热度逐渐回升的服务行业。而行业预期前景持谨慎态度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建筑材料、房地产行业等与宏观调控密切相关的行业;另一类是消费品行业等与市场消费密切相关的行业。影响民营企业未来预期的直接原因是企业的增长规模与同期相比有较大程度的减少。对企业用工规模、生产经营规模和整体经营状况的预期以持平为主,对生产经营成本预期以看涨为主,占到 52.82%。就企业盈利水平而言,66.95%的企业在调研期的季度盈利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18.36%的企业持平,14.69%的企业有所增加。就企业未来盈利预期而言,40.96%的企业预期为减少,33.62%的企业盈利预期为增加,25.42%的企业盈利预期为持平。其中盈利预期增加的企业主要是机械设备、卫生保健与医疗行业、媒体与信息行业等战略新兴类行业。如表 3 所示。第二,民营企业内部断供与外部滞销的供需双重风险并存,风险分布环节呈现从供给侧转向需求侧的趋势。企业对风险的关注点不仅包括以往所关注的成本压力等,更重要的是市场制约下外部需求面临的挑战。其中市场环境情况是各类企业外部风险的主要聚集点,占到 71%。对前景持乐观态度与持谨慎态度的行业进行对比发现,在众多风险性因素中,消费需求不足引发的产品销售不畅变化最为明显,在持谨慎态度的行业中占比为 42%,在持乐观态度的行业中占比为 35%。调查还发现,不同性质和规模的企业对风险困境的敏感程度和认知程度不尽相同。国有企业对市场环境困境的感知(85%)要强于民营企业(68%)。国有企业的风险感知主要聚焦在企业负担过重(54.17%)、组织管理低效(45.83%)和创新能力较弱(43.75%);民营企业的风险感知则是企业负担重(53.21%)、生产成本高昂(51.07%)和市场销售不畅(39.64%)占主导。这与其他省份较为一致,如对浙江省的企业调研显示,57.6%的企业认为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是市场需求不足,其次是原材料价格上涨(50.8%)。此外,调查结果显示,规模越大的企业对成本等企业负担的感知更强烈,而规模越小的企业对消费需求不足的感知越强烈。例如,就业人数在 500 人以上、收入 表 2 企业对宏观运行和行业形势的预判时间偏向预判领域良好一般不佳当前判断宏观运行19.21%52.26%28.53%行业形势24.01%50.28%25.71%未来预期宏观运行34.75%48.59%16.67%行业形势33.62%46.61%19.77%表 3 企业对自身盈利、用工、经营等方面的预期类型预期时间增加持平减少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未来预期52.82%27.68%19.49%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未来预期34.46%49.72%15.82%企业用工规模与同期相比13.84%48.87%37.29%未来预期30.51%45.20%24.29%企业经营状况上半年20.62%35.59%43.79%下半年34.18%47.74%18.08%企业盈利情况与同期相比14.69%18.36%66.95%未来预期33.62%25.42%40.96%32特别策划Specials在 1000 万元以上的规模较大企业认为企业负担、组织管理、创新能力的风险压力更大;就业人数在 100-500人、收入在 500 万元-1000 万元的规模中等企业认为生产成本、环保压力和可用资金的风险压力更大;规模较小的小微企业认为产品销售、生产成本、可用资金的风险压力更大。对外贸易受阻是三资企业面临的最大外部风险,占比 61.54%,在 101-500 人和 500 万元-1000万元的规模企业中占比较大。第三,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以及同行的良好合作是抗风险的重要基础,有效的成本控制和敏锐的市场反应是抗风险的有力保障。在对企业抗风险能力的调研中,如表 4 所示,企业抗风险能力的影响因素的前 4 名包括:与上下游企业或客户建立良好关系、与同行其他企业建立良好关系、有效的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以及对市场变化作出迅速反应。其中,72.32%的企业认为与上下游企业或客户建立良好关系是最重要的因素,43.79%的企业认为与同行其他企业建立的良好关系有助于降低风险,40.96%的企业认为有效的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影响到抗风险能力,30.51%的企业认为对市场变化作出迅速反应对于防范风险十分重要。调查结果表明,规模越小的企业越倾向于与媒体、公众和同行其他企业建立良好关系;规模越大的企业,越倾向于与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企业性质来看,民营企业更倾向于跟上下游企业建立更好的关系,而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更倾向于与金融机构、公众媒体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此外,产品和人才也是民营企业关注的重点。在线下访谈中了解到,疫情导致的订单减少和供应链中断导致的产能下降会直接带来企业亏损和现金流危机。如果上下游配套企业距离较远或关系较弱,没有形成良好的供应链生态,那么交通成本、人力成本、政策成本进而抵抗突发公共事件的成本都将高企,抗风险能力将大大弱化。第四,企业家是经济抗风险和修复能力的主角,企业家的预期调整主要围绕效率提高、市场拓展和战略优化展开。突发公共事件对企业家自身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企业家对经济抗风险能力的认知排序分别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诚信意识排在首位,占61.21%;抗压能力占 53.11%;对突发事件的有效反应和对经营风险的预判均占到 46.05%;能在高压环境下有效率的工作占比 43.79%;具备现代企业家所对应的领导技能占比 18.36%。从不同性质企业来看,民营企业更侧重对市场的灵敏反应;国有企业更侧重于对压力的承受和责任感。从企业规模来看,小微企业更重视承受压力和对市场的灵敏反应;大中型企业则侧重诚信与责任感、抗压能力和风险预判等。调查发现,企业家未来预期调整方向会围绕战略、市场和效率三个方面开展,具体包括:调整发展战略,重设市场定位;推进营销创新,拓宽市场渠道;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强化财务管理,降低经营成本;改善决策流程,提升决策效率。其中,营业收入在 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更注重调整战略、优化流程和降低成本并行;500 万元以下的企业侧重在市场渠道上下功夫。民营企业侧重调整市场战略和拓展营销渠道,国有企业更加强调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第五,政策机遇是企业最重视的机遇类型,目前民营企业对政策机遇的获取渠道和把握程度还有待提升。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存在四大机遇,首先,企业认为最重要的机遇是政府政策机遇,以减税降费的惠企政策(83.33%)和服务导向的政府转型(47.18%)为主。其表 4 影响企业抗风险能力的主要因素影响因素占比与上下游企业或客户建立了良好关系72.32%与同行其他企业建立了良好关系43.79%能够有效进行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40.96%能够有效防范风险,对于市场变化迅速反应30.51%创造了适宜工作的办公环境30.51%开发了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和服务29.94%建立了合理高效的员工激励及晋升机制26.55%具备良好的信息化办公条件和信息管理系统25.99%引进了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25.42%与金融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23.45%与公众媒体建立了良好关系14.12%33中国有企业对服务导向的政府转型更加重视,而民营企业更加重视减税降费政策。其次是市场环境机遇,包括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38.7%)、富有活力的创新平台(37.27%)、便捷多样的融资渠道(34.46%)、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32.2%)等。再次是空间机遇,以互联互通的物流建设(27.68%)和协同发展的区域合作(33.33%)为主。最后是以蓬勃发展的新型基建为主的机遇(19.49%)。调查发现,在对政策机遇的把握中,对于政策十分了解的企业只占到 12.99%;73.73%的企业认为对政府出台的各项惠企政策程度了解为一般;对政策表示不了解的企业占到 13.28%。在获取渠道中,61.86%的企业通过新闻媒体获取政府政策信息,52.54%的企业通过政府官网获取信息,39.27%的企业通过线下宣讲获取信息,其他方式占 15.82%。在对政府政策一清二楚的企业中,天津的企业要高于其他省份的企业,且 72.34%的企业是从政府官网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