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术汉语中自我提及语的学科分布考察_周启红.pdf
下载文档

ID:2729725

大小:491.52KB

页数:11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学术 汉语 自我 提及 学科 分布 考察 周启红
当代修辞学 2023 年第 2 期(总 236 期)学术汉语中自我提及语的学科分布考察*周启红1、2王海峰2(1 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重庆 400031;2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北京 100871)提要本文通过自建现代汉语学术论文语料库,考察自我提及语如“我们”“我”“笔者”“本文”等的学科分布。研究发现,“我们”在软学科和硬学科论文中均有使用,而“我”仅出现在文学、历史和哲学论文中,其使用受学者身份等因素制约;作者自称名词“笔者”在软学科论文中有不同程度的使用,在硬学科中仅生物学论文有少量使用;抽象主体名词“本文”在软硬学科论文中使用较为普遍。总体上,不同自我提及语在软硬学科论文中的使用受主观性影响,呈现一个连续统。通过对应分析的多元统计发现,与自我提及语共现的动词呈现出多样性。其中,语言学论文自我提及语的使用表现介于软学科和硬学科之间。关键词学术汉语自我提及语软学科硬学科学科分布一、引言在学术语言中,自我提及语指作者在论述过程中用于指称自我的人称代词或名词。它们表示作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鲜明的立场,承担着权威性的责任(Hyland 2005:53),如英语中的“I、we”以及汉语中的“我、我们、笔者、本文”等。自我提及语属于立场表达的主体(主语/施事/动作发出者)部分,反映作者如何处理与读者、命题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是学术论文中重要的部分。学术英语中的自我提及语研究成果丰富,研究领域涵盖了使用频次(吴格奇、潘春雷2010;陈庆斌 2021)、身份建构(Ivanic1998;吴格奇 2013:165)、人际意义(秦枫、郎曼 2013)、二语者运用/习得(Can Cangir 2019)、语体差异(黄蓉等 2016)、学科差异(Nausa 2020)、跨文化跨学科对比(Lehman 2018)等方面。相较于学术英语研究而言,学术汉语的自我提及语研究尚属起步阶段。现有学术汉语研究存在下列问题:语料规模较小(如刘锐、黄启庆、王珊2021 等),学科较为单一(如于晖、张少杰 2021 等),对自我提及语的功能、学科分布及其对应38*感谢匿名审稿人提出的宝贵意见。本文在王海峰教授读书会上多次讨论,感谢各位同门不吝赐教。本文通讯作者王海峰。DOI:10.16027/31-2043/h.2023.02.003关系缺少考察(如吴格奇、潘春雷 2010)等。有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自建语料库进行标注和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自我提及语的表现形式及语篇功能有哪些?2)自我提及语在各学科中的总体分布及其差异是什么?二、研究语料和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硬学科和软学科语料,硬学科语料包括数学、物理、生物、计算机,软学科语料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和语言学。为了保证语料来源时间的一致性,本研究主要采用各学科期刊的2019 年第1 期。各学科语料均为 CSSCI 和 CSCD 期刊来源,各学科期刊的选择我们请教了相关专业的教授,得到领域专家的推荐。自建语料共 320 篇,每个学科各 40 篇,总字数为4134709 个,总词数为 2389235 个。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分析方法。首先对原始语料进行分词、词性标注和抽取,由研究团队开发的“SYNLP 助手 10”“SY 立场标记语抽取与统计 10”两个工具完成以上任务,前者对语料进行分词和词性标注,后者抽取自我提及语的语料。然后,由两位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博士生进行统一标注。标注中需要结合语境区分作者与非作者用法/指称,根据语义特征判别是否属于自我提及语用法,属于自我提及语用法就标注为“1”,不属于自我提及语用法就标注为“0”,标注完成后进行分类、统计和研究。遇到标注不一致的情况,即经过讨论后重新标注,以保证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 Tau)达到 08 以上。三、自我提及语的形式与语篇功能根据实际语料,本文将自我提及语表现形式分为三类,具体成员如下:1)人称代词:我、我们、本人2)作者自称名词:笔者3)抽象主体名词:本文、拙文、拙著、文章、本实验、本研究、本项目31人称代词考察发现,“我”在软学科中有所使用,“我们”在软硬学科中均有使用,“本人”仅偶现于软学科中,我们重点讨论前两项。311“我”汉语学术语篇中第一人称代词“我”是作者自称,代表行文作者表达立场。(1)我觉得这与其说是一种理论,还不如说是看待诗歌文本的一个视角。(文学)下列情况中的“我”不属于自我提及语,予以排除:(2)他在自传中写道:“,我身患肺结核”(文学)自我提及语“我”的具体语篇功能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种:个人观点构建和文章向导。个人观点构建旨在营造表达主体对认知对象的看法,突出作者个人见解。例如:(3)我的理解是,意见和人的个性或者说自我意识联系在一起。(哲学)诸如此类的表达还有“我的评析”“提出我的解释”“就我所见”等。48文章向导是指表达主体引导读者理解文章,提示论述视角,指示述及范围或相关问题等。例如:(4)这里,我从一名史学工作者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历史)考察结果显示,“我”的用例仅在文学、历史、哲学语料中发现,使用者多为学界权威专家,旨在强调个人看法。例如:(5)请允许我就新时代中国世界史学科建设问题说一些想法(历史)例(5)出自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著名教授钱乘旦在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大会上的讲话。312“我们”在学术语篇中,“我们”的语篇功能主要有三种:个人观点构建、集体观点构建和文章向导。第一,个人观点构建。虽然“我们”是集体指代,不同于“我”的个人指代,但仍可表达个人观点建构。在文学、历史、哲学和语言学语料中,独作在表达个人观点时常使用“我们”。例如:(6)我们认为:,“唐乐”歌辞代表了其中一条途径。(文学)例(6)论文作者署名为一人,属于个人观点的构建。我们发现,“我们”作为个人观点的构建功能常体现在软学科中,在硬学科中极少使用。第二,集体观点构建。硬学科团队合作较多,一篇文章中多位作者属于普遍现象,所以“我们”指称多位共同作者,属于集体观点的构建。例如:(7)我们发现坡向与萌生能力也有一定的关系(生物)例(7)作者数量为两人,“我们”表达的是集体观点的构建。第三,文章向导。即提示操作过程等(Tang John 1999)。(8)我们进一步简化了它的输入结构和学习过程。(计算机)32作者自称名词作者自称名词成员主要是“笔者”。“笔者”字面意思为“执笔的人”“写这篇文章的人”(田松 2018)。在学术论文中“笔者”的使用频率常高于“我”,介于第一人称“我”与隐身第三人称(“执笔者”)之间(王鸿博 2018)。从语用层面看,“笔者”比“我”更适当、更委婉(王殿雷2012)。在观点构建和文章向导等语篇功能上,“笔者”比“我”具有客观性。“笔者”在文学、历史、哲学和语言学等软学科中均有用例。例如:(9)根据笔者数年来的考证及掌握的一手资料来看(文学)硬学科中仅在生物学语料中发现 6 例,其他硬学科未发现用例。(10)笔者实验室前期对根系内生真菌进行了初步调查。(生物)33抽象主体名词抽象主体名词用于指称作者所写的文章。不同于前两类的是,抽象主体名词目的是隐藏作者,更具客观性。主要包括“本文”“拙文”“拙著”“文章”“本研究”“本实验”“本项目”。其成员比较多,本小节重点分析在各学科中高频出现的“本文”,其余成员统计结果见 41。在学术语篇中,“本文”是指作者、研究团队所写的这篇“文章”。例如:(11)本文旨在介绍这一文本设计思想和结果。(语言学)“本”有“自己方面”的意思,“本文”相当于“这篇文章”。在学术语篇中,“本文”表达立场58主体,功能主要是引出客体。“客体”与所做研究相关,包括研究对象、研究结论、研究问题等。(12)本文采用应用最广泛的 Lee 模型(物理)在学术论文中,常用指称客体的还有“本研究”“本节”,用于提示研究的客体内容。通过对语料分析,我们发现“本文”与“我们”的功能有重叠。表达立场主体时,“本文”可以替换成“我们”。例如:(13)a 本文尝试从汉语语言特性出发,对进行讨论。(语言学)b 我们尝试从汉语语言特性出发,对进行讨论。例(13)a 句的“本文”可以替换成“我们”。不过,使用“本文”“本研究”是为了凸显客观性,使用“我们”是为了增强与读者的互动性。“本文”可以用“我们”替换,但是使用“我们”的有些例句难以用“本文”替换。例如:(14)a 我们以下面两例句进行测试?(语言学)b?本文以下面两例句进行测试?例(14)b 句用“本文”替换显得不自然,因为“测试”是只有“人”才能发出的动作,抽象名词“本文”与“测试”搭配可接受度低。此外,类似的动词还有“演示”“概括”“阅读”“看出”等。综上,“本文”主要指“作者所写的文章”,即指示对象而非指示自己,因此隐藏了作者,具有客观性。作者使用“本文”,而不用“我/我们”,有“去主观化”的作用,降低了文章或研究内容的主观性,它是作者故意将自己放到偏离话语中心位置的一种话语组织策略。但是我们也发现“本文”的功能也在漂移,具有了指人特征,例如“本文尝试”“本文讨论”“本文发现”等。四、自我提及语的分布及其相关对应关系41自我提及语的学科分布为了发现不同自我提及语的特点,我们对其在不同学科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考察,总体结果如表 1 和表 2。文学历史哲学语言学数学物理生物计算机我44(480)23(374)50(323)0(92)0000我们246(300)120(190)528(550)296(337)298(329)19(27)28(30)490本人1(44)2(35)2(33)0000(1)0(1)笔者576046370060本文535848228166164105827拙文10000000拙著10000000文章4(289)0(57)0(14)4(54)8(10)0(2)10(14)4(9)本实验0004010014本研究260249012250768续表文学历史哲学语言学数学物理生物计算机本项目00000001总计4093226766184642053991343平均每万词1149743201729552634146717552893注:单位为“例”。总频次是指在语料库检索直接出现的数量,标准化后的频数称为“频率”,是指按照每万词出现的频次。()里表示原始频次,例如“我”44(480),480 是原始检索的频次,44 是作者自我提及的频次。“笔者”57,数字后没有括号的表示 57 例均指作者。表 1自我提及语在各学科期刊论文中的总体使用情况表 1 显示自我提及语的总体学科分布,值得注意的有四点:第一,总体上使用自我提及语频率最高的是语言学(2955/每万词)和计算机(2893/每万词),使用频率最低的是物理(1467/每万词)和历史(743/每万词)。第二,文学、历史、哲学、语言学和数学高频使用的自我提及语为“我们”,物理和计算机高频使用的自我提及语为“本文”,而生物高频使用的自我提及语是“本研究”。同时表 1 显示,各科语料均使用了“我们”和“本文”。第三,学术语言讲求“客观性”,硬学科均未发现第一人称代词“我”的用例。这与硬学科多以实验数据为基准,更强调客观性(impersonality)(吴忠华、旁继贤 2009)相关,因此不使用主观性极强的第一人称单数形式;而在软学科中使用自我提及语的第一人称代词“我”,主要是凸显个人主观意志。第四,语言学、数学、生物、物理以及计算机科学不使用“我”“本人”,数学、物理和计算机不使用“本人”,生物和物理“我们”使用的频率远远低于其他学科。可以看出,为了凸显客观性,作者有意隐藏立场主体。而软学科中的文学、历史和哲学均有所使用,是作者为了凸显立场主体。从软学科硬学科两个大类来看,自我提及语各小类数据对比见表 2:软学科硬学科FreqNormFreqFreqNormFreq2p第一人称(单)11708800911300 第一人称(复)119089483579074100 作者自称名词20015060061411100 抽象主体名词512384157814928262000 注:单位为“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