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引领
融合
文科
建设
背景
我国
体育
哲学
学科建设
王楚裕
体育科技2022 年(第 43 卷)第 6 期51引领与融合: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我国体育哲学的学科建设引领与融合: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我国体育哲学的学科建设王楚裕1刘诗卉1张亚文1谢璟雯1王艳琼1谭周荣2(1.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6;2.广西体育局江南训练基地文教科,广西 南宁 530031)1515Leading and Integrating: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Philosophy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WANG Chuyu,etal.(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6,Guangxi,China)摘要:摘要:新文科是文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代体育哲学发展应借势新文科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挥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学科价值。文章系统回顾我国体育哲学研究的起源与发展,并对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我国体育哲学的发展路径进行思考。研究认为,新文科建设对我国体育哲学发展具有价值引领、目标引领及路径引领的建构作用,据此进一步提出凸显学科发展的专业性与时代性、实现课程设置的融合性与交叉性、实现师资力量的跨界性等学科融合发展的建设路径。关键词:关键词:新文科建设;体育哲学;学科建设;融合发展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2022 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CSW2022184);2022 年广西研究生创新项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JGY2022034)。作者简介:王楚裕(1997),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通讯作者:王艳琼(1974),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新文科建设是指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形成交叉学科、交叉融合学科及交叉专业等一系列建设工作,旨在促进学科发展的中国化。在新发展环境下,学界提出新时期我国体育哲学将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继续对体育本原问题进行思考,聚焦于体育价值论、身体哲学、体育伦理学等领域的研究1,提升体育哲学的国际话语权2,进行当代中国体育哲学思维方式变迁地考察3,研究体育哲学理论体系建构4等。综上,既往研究思考了学科发展的中国化尝试,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借鉴与理论指引。但从整体上看,仍有如下问题值得深究:1)我国体育哲学学科建设的学理反思;2)新文科理念对我国体育哲学学科建设的引领性;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学科建设路径。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我国体育哲学的发展,发挥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学科价值。1 我国体育哲学的起源与学科建设1 我国体育哲学的起源与学科建设关于体育运动中的哲学问题研究,最早可溯源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关于 Gymnastik(Gymnastik 意为裸体参加身体练习,与现代体育相似的活动)的研究,其中亚里斯多德构建了身体伦理学,在伦理学中讨论的内容类似于现在思维意识领域的体育哲学5。真正的体育哲学研究始于 20世纪 20 年代的欧美国家,至 20 世纪 70 年代学科发展已步入正轨,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传入我国,丰富和发展了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1.1 我国体育哲学研究的起源我国体育哲学研究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发展过程存在明显的扩张期和停滞期,基于对过去 40 年来发表作品(包括期刊和会议文章、书籍、博士学位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的分析,将我国体育哲学的发展阶段划分为 4 个阶段:开始阶段(1980 年1985 年)、发展阶段(1986 年1996年)、停滞阶段(1997 年-2003 年)、扩展阶段(2004 年至今)。开始阶段(1980 年1985 年)。1981 年 6 月,沈阳体育学院举办第一届“全国体育辩证法研究会议”,标志着我国体育哲学研究的开始。1982 年 8 月,西安体育学院举办了“第二届体育辩证法研究会议”,学者们就其研究主题、研究范围、研究目的和方法进行讨论,并同意将“体育辩证法”重命名为“体育哲学”。1985 年 8 月,福建省永安市举办了一场题为“体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哲学思考”专题讨论会,之后体育哲学研究得到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正式认可。在这一阶段,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本体论,如体育哲学的性质和体育的概念定义。发展阶段(1986 年1996 年)。该时期我国体育哲学得到了飞速发展,基本每年都有相关会议举办,各大高校开始组织撰写体育哲学教材,开设体育哲学课程,如 1986 年7 月沈阳体育学院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体育哲学,1987年 5 月武汉体院出版了体育哲学概论,同年北京体院出版了体育哲学导论,1992 年惠蜀出版了体育哲学,此书被列为现代体育科学丛书之一6。这一时期研究涵盖伦理学和美学等多个主题领域,逐渐与国外接轨,并开始挖掘儒家、道家和佛教等中国传统思想体系中的体育哲学元素。停滞阶段(1997 年-2003 年)。这时期除了李力研的“野蛮文明”和周爱光的“竞技体育异化”外,出版的有影响力的著作很少。体育哲学的会议或座谈会越少,导致学术交流减少、资源分散,学科理论体系难以健全。另外由于市场经济改革,应用研究胜于理论研究,我国体育哲学研究由于内外环境的纠葛而陷入困境。扩展阶段(2004 年至今)。北京奥运会为体育哲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其又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显著特征是有影响力的学者、学术论文和专著的问世,以及研究范畴不断扩散,如张再林从中国传统哲学与体育论之间的互窥来呈现体育哲学的历史逻辑7,刘一民通过对体育的本体探源来呈现体育哲学的历史逻辑8,刘欣然通过寻找存在于身体、游戏等因素中的体育哲学线索与体育思想溯源呈现其历史逻辑9,10等,从起始的概念研究到目前的身体、游戏、伦理、体育知识、运动经验等研究。研究方法也呈现多元化(本体论、认识论、阐释学、现象学、哲学人类学)。1.2 我国体育哲学的学科建构考辩学科建构是为了促进知识的集中、生成,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理论体系,将知识体系向学术制度转化11。20 世纪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43,NO.6.2022DOI:10.14038/ki.tykj.2022.06.026体育科技2022 年(第 43 卷)第 6 期5280 年代以来,我国体育哲学研究经历了学科体系构建发展的历时态演变,但从国内外学科发展趋势的对比来看,我国体育哲学在学科基础理论、研究范畴、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学会建设、期刊制度、学术共同体、学科带头人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1.2.1 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范畴与方法方面在学科建构的过程中,国外体育哲学研究范畴包括了形上学、知识论和价值论,且研究动态呈现出从形上学到价值论转移的趋势12,13。形上学是体育哲学传统的研究主题,从学科萌芽到 20 世纪 80 年代,学科的立足点在形上学,学术研究领域中对于“游戏、玩耍、体育的形而上学式概念界定是体育哲学研究的主流任务”,随着研究的具体深入,有学者试图通过卓越性的概念解读游戏、玩耍和体育的本质,对其内涵和概念进行深度的哲学分析、具体界定,力图将体育研究正式纳入哲学研究的范畴。80 年代以后,形上学衰弱,价值论研究崛起。随着现代体育的普及与推广,尤其是在竞技体育领域,日益突出的价值问题和价值危机倒逼对其进行道德判断,有学者提出以往对游戏、玩耍和体育的形而上学式概念界定中存在着伦理方面的局限性14,并开始从伦理视角解构体育活动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存在的“二律背反”性质,体育哲学的价值论研究日益成为研究热点。知识论是体育哲学另一个研究范畴,研究主题包括了体育的知识结构问题、体育哲学的研究方法、体育哲学学科属性的反思等。反思和总结我国体育哲学发展的历程,揭示其内在的“历史逻辑”。在 1980 年-1985 年间主要集中于本体论问题,例如体育哲学的本质和“体育”的概念定义;1986-1996年间体育哲学领域的研究和出版物不断扩展,涵盖了伦理学和美学等多个主题领域,学者们也开始将外国作品引入自己的研究中,并深入阐述儒家、道家和佛教等中国传统思想体系中的体育哲学问题15;1996 年2003 年间,我国体育哲学发展进入滞缓期;2004 年至今,我国体育哲学研究从起始的概念研究扩散到目前的身体、游戏、伦理、体育知识、运动经验以及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体育哲学元素阐释等研究。1.2.2 学科的社会建制方面在学科的社会建制方面,以最具标志性的学会和期刊为例。1972 年,时任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美国天主教大学)的 PaulWeiss(保罗维斯)教授创立 ThePhilosophic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Sport(体育哲学研究会),1999 年后更名为国际体育哲学学会(IAPS,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Philosophy of Sport)。1974 年创刊 Journal of the Philosophy of Sport,即国际体育哲学。从 1974 年第一卷的每年一卷到 2001 年第28 卷开始增至一卷两期,即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期的半年刊,再到 2014 年由一卷两期增至一卷三期。至今已成为国际体育哲学探讨的舆论阵地,该学会(IAPS)每年都会举行两次国际体育哲学会议。此外,日本于 1978 年也成立体育哲学协会,创建体育哲学杂志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port andPhysical Education,每年两期。2002 年在格洛斯特郡大学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创建一个新的组织英国体育哲学协会(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British Philosophyof Sport Association,BPSA),随之Sport,Ethics andPhilosophy(体育,伦理与哲学)杂志诞生,每年发行 3期,该协会一直在努力推进欧洲体育哲学协会的建立,提供相关学术交流的平台。在我国,还没有专门的体育哲学学会和体育哲学杂志,仅有的体育科技社会团体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Sport Science Society,CSSS),成立于 1980 年。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下设有体育社会学分会、运动训练学分会、运动医学分会、运动生物力学分会、运动心理学分会等 20 个分会,也并没有设体育哲学分会。在期刊方面,体育类核心期刊 16 种、普刊数十种,并没有体育哲学专刊,体育哲学相关论文分布在各个期刊中。1.2.3 学科的社会外化与标志方面学科的社会外化与标致是包括学派和研究团体(学术共同体)的诞生、代表人物、学科带头人、大学课程设置、著作出版。在上述学科史的梳理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外体育哲学在学科演进的过程中荟聚群英、凝结成果,具体体现在:在学科初始阶段,由于伍德、郝斯林顿、威廉姆斯、那许和麦克乐等学者的出现,造就了一个现代体育史上思想论述引导制度建立的黄金时段;在学科的形成或过渡阶段,齐格勒、帕尔维斯、戴维斯等学者广泛介绍哲学宗师、哲学主张,论述各学派观点在体育上的各种见解和启示,深深吸引了一批体育学术圈内的爱好者,正是他们承担了推进体育哲学发展的学术责任;在学科的发展阶段,奥斯特霍茨、莱恩克、托马斯、摩根、梅尔、德鲁海兰德等学者扩展了体育哲学研究领域,推动体育哲学从“教育”思维方式,逐渐转向哲学思维,从而建立了一门学术学科。另外,关于体育哲学课程的开设,涉及高校如 AarhusUniversity,AarhusUniversity,CaliforniaStateUniversityFullerton,UniversityofManitoba,The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等,一般提供的是博士和硕士课程,也有相关的学位点,学生在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后会授予相关学位。从中国知网文献数量、作者分布以及研究体育哲学的学术环境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