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作品的叙事性探微——以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例_陆方.pdf
下载文档

ID:2729395

大小:1.68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祭侄文稿 艺术作品 叙事 性探微 颜真卿 文稿
021020专稿专稿艺术作品的叙事性探微以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例文/陆方 刘光涛 马静婷摘要:近些年来西方叙事学理论在国内研究领域越发广泛,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等研究媒介有很好的契合点,许多研究成果都值得借鉴与创新。虽然有关中国书法艺术的叙事研究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在这方面有较大的研究空间与研究价值,值得我们去探索。鉴于此,本文以古代书法名家颜真卿的代表作品祭侄文稿为依据,以作品生成的历史背景为前提,运用叙事学研究视角对其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叙事特征及内涵进行分析和探索,提高当下人们对颜真卿书法艺术及书法作品的认知程度,也为今后学术界在书法理论研究层面上能够推陈出新,起到借鉴意义。关键词:艺术作品、颜真卿、祭侄文稿、叙事当今时代,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从以往的军事竞争、科技竞争,到今天已经发展成文化上的竞争。中华民族依靠着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作为根基,在历史发展的浪潮中无不体现出文化的重要性。如今中国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华文化也日益被世界所接受,当前讲中国特有的故事,唤醒国人的文化自觉现已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当下值得思考的问题。然而书法艺术扎根在华夏大地几千年历史的发展长河之中,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当中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传承下来的一幅幅经典名作又历经岁月沉淀,蕴含深厚的历史价值、文献价值及丰富的艺术价值。近年来,叙事学理论逐渐在中国范围内展开了陆续的传播,其理论研究媒介呈多元化视角,不轻易受特有的研究媒介所束缚,特别是在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作品上有着研究创新的可能。关于“叙事学”一词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研究叙事文本或叙事作品的理论,诞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法国。然而,无论哪一种科学的理论或者学科,都会有其特有的研究对象,当然叙事学理论也不例外。叙事学的研究对象通常是叙事作品,首先作品其内容应该包含着故事、事件,在空间上有着清晰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理解为作品只要存在叙事情节就可以成为叙事学研究的对象。颜真卿书法作品祭侄文稿因不受角色、时间、空间、固有的限制,在作品的开头、经过、高潮、结尾部分都真实地传达出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这种情感逻辑关系的递进恰恰符合叙事学当中的叙事性特征。一、书法作品内在空间的叙事逻辑书法作品在空间的艺术表达上主要以诗歌、词赋、文学内容及记事等内容为书写对象,具备文学作品的空间叙事功能。诗歌在空间描述上和人物心理的拓展上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将不同的心理感知一瞬间凝聚在纸上,从而形成一种特殊意义的空间表达。而书法作品与诗歌的空间表达有着相通之处,书法作品依靠文字所表现出来的意蕴和内涵,构建一种人物主观思想的空间表达。书写者往往是通过技法体现和文化观念的相互作用,通过文字书写来完成,从而形成一种时空一体化的视觉表现艺术。因此,书法作品在生成过程中也更是构建精神空间的一种实践活动,书法家在落实到书写时必然将自己的学识修养、艺术个性、人生感受贯穿整个实践活动之中。另一方面,书法作品往往是书写者有目的性地在一定事物条件发展之下、依靠内心的情绪来创作产生,作者在书写过程当中通过表现不同线条的长短粗细、大小组合和墨之浓淡、干枯湿润变化等,将心中的“激情”“喜乐”“窘迫”“悲痛”“不平”“愉逸”“忘我”的一系列情绪表现出来。这种生成后的书法作品带有很强烈的叙事特征,其作品背后蕴含着的叙事特征主要体现在文字内涵与精神内涵两种不同的方面,文字内容作为书法作品叙事的重要载体,1其内涵所体现的空间叙事表现为文字与文字之间的重叠、并置、打散或重组,形成一种富有意象的句意来构筑诗性空间的传达,使人们欣赏作品时产生联想与感悟。精神内涵所表现的空间叙事性往往与书法作品生成的历史背景和人物生平事迹息息相关,颜真卿书法作品祭侄文稿鲜明地印证了这一观点。作者正是在失去亲人万分悲愤,且又情不自禁的情况下所书写,使得作品在章法上呈现出起承转合的艺术效果。空间上仿佛一首乐章一样,有入题、有前奏、有进展、有高潮等,作者把所有对亲人的哀悼及对敌人的愤恨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作品的每一处细节都真实地传达着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思绪。将体道之路与雕塑活动结合,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身份的新道路,以道为核心,既诉说了经验的雕塑活动,又关联了超验之道。如此雕塑活动摆脱了被视为技艺的情况,提高了地位。24 三、动因的探查:政治环境与人格追求的双重作用这种赋予作品文化传承功能的情况也体现在对绘画的认知之上。刘宋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通过绘画可以达到“畅神”的目的:“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聚,独应无人之野。峰岫峣嶷,云林森眇。圣贤暎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熟有先焉。”25 显然宗炳理解的绘画,不单延续了传统记述的功能,还和人的情感产生关联,可以达到“畅神”的体道境界。那么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为何对于雕塑的艺术活动的认知会发生转变。大体而言主要涉及两点:其一,名教与自然的分离。名教与自然关系问题是魏晋南北朝思想变化过程中的核心议题之一,对于此问题学界一般划分为“名教本于自然”“越名教而任自然”“名教与自然相冥”三个阶段。26 在这种变化关系中,对于大道的追求不再如汉代那般受到现实王权的过度约束,而是呈现出明显的主动性。尤其是将政治因素从艺术作品中去除,例如传统绘画常被赋予教化功能,成为统治者维护王权的工具,当时宗炳却有意地去除了政治因素,使得绘画回归山水自然,更是明确点明儒家经典存在的诸多不足,“书称知远,不出唐虞;春秋属辞,尽于王业;礼、乐之良敬。诗、易之温洁。”27 这些都为艺术精神的独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二,世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汤用彤曾在魏晋玄学论稿中指出魏晋人讨论的核心议题之一就是圣人学致的问题。28 钟繇、王粲著论言:“非圣人不能致太平”29,可见世人对于成圣的推崇。因此王弼、郭象等人对此做出了详尽的解释,“圣人是否有情”等问题即围绕此展开。佛教传入后,成圣问题与成佛问题相关联,世说新语文学记载:“佛经以为袪练神明,则圣人可致。简文云: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然陶练之功,尚不可诬。”30 同时,道教兴起过程中,人人皆可成仙的观念也与圣人产生联系。这些都说明了时人对于达成理想人格的迫切需要。但是,对于成圣工夫的讨论往往局限于思想层面,也就是围绕经典进行解释,并且少有涉及儒佛道工夫论之外的途径解读。这就使得在成圣方面上较为单一,世人难以从其他方面延续圣人之道。所以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在延续传统儒家正统成圣工夫的同时,才有了试图结合自身艺术技艺来创造新的体道工夫。结 语基于六朝南京遗存实物可以发现,古人对于雕塑作品的认知,并未局限于传统的陪葬功能,而是逐步被赋予了传承文化的功能。这种转变是在特定的体道思潮下出现的,与现实王权的影响也密切相关。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认知雕塑作品过程中,不单应该留意其外在的形质,还应体会并且践行其中蕴含的精神,也就是达到传承文脉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进而探寻中国雕塑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质。2020 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20BXW001);注释1.李兆生:从艺术功能浅析中国雕塑在古代的地位J.广州美术学院学报,1997.12.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07.3.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6:1436.4.僧 祐 撰、刘 立 夫 等 译,弘 明 集M,北 京:中 华 书 局,2016:232.5.僧 祐 撰、刘 立 夫 等 译:弘 明 集M,北 京:中 华 书 局,2016:176.6.无论是佛教的涅槃境界,还是道教的仙化归属,对于魏晋南北朝人而言都是一种感悟大道的结果,这点可以从僧肇、葛洪等思想著作中探查。7.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0:614.8.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8:53.9.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8:196.10.欧阳询:艺文类聚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中国基本古籍库,1965:54。11.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5:1874.12.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7:120.13.陈桐生译注:盐铁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5:153.14.有关汉代马与雕塑的关系,可参阅王华沙汉代马的社会功能与雕塑艺术成就一文。15.释道世校注:法苑珠林M.北京:中华书局,2015:1351.16.张彦远撰:历代名画记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136.17.释道世校注:法苑珠林M.北京:中华书局,2015:731.18.沈约撰: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7:897.19.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91.20.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91.21.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2011:375.22.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9:2137.23.乐胜奎:南朝儒学思想研究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36-37.24.关于工匠身份地位的变迁,可参阅韩刚:晋唐百工伎巧社会身份地位变迁考论一文。25.于安澜编:画论丛刊(上册)M.台北:华正书局有限公司,1985:1.26.具体可参阅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一书。27.刘立夫、魏建中、胡勇译注:弘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6:96.28.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29.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4:2145.30.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60.作者单位:南京大学艺术学院023022专稿专稿二、颜真卿祭侄文稿的叙事背景1.家贫屡空,少年刻苦在书法艺术的发展脉络上,颜真卿可以算是其中一位独具代表性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造诣被唐代以来诸多书法大家所推崇,其书风的正大气象直到今天仍被时代所接受。然而,自幼就喜爱书法的他在少年成长阶段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颜真卿出生在京兆万年县颜氏祖宅这个地方(今陕西省西安市),家族中有六个兄弟,他最小,排行老六。颜真卿家学渊源,孔子的弟子颜回是他的祖先,汉代史学专家颜师古是他的曾祖父,其父亲颜惟贞在颜真卿出生的那一年也是朝廷重臣,任太子文学并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颜真卿母亲殷氏的家族中最有名的从伯曾祖殷峤也是鼎鼎有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出生在这样一个家族环境之中,颜真卿其实是幸运的。可是,这种幸运在他少年阶段并没有持续太久,虽说生长于高门之下,但颜真卿却是作为一个穷苦少年长大。在颜真卿襁褓之年时,其父亲却因病去世,留下了他和母亲终苦度日,无依无靠,后来颜真卿随母亲及十几口人全靠亲戚接济,过着寄人篱下般的穷苦生活,从此,颜真卿少年阶段便经历了各种生活的苦难。他曾自述:“家贫屡空,布衣粝食不改其乐。余力务学,甘味道艺,五经微言及百氏精理,无所不究。既闻之,必行之。”意思是说吃不好也要多读书,也正是他顽强的意志撑起了书香门第的范儿。由于他的勤奋好学在他 25 岁那年考中了进士,从此便做了朝廷官员。在仕途期间他对书法的学习仍十分痴迷,还受到了同时期书法家张旭的指点,他又研习了初唐四家薛稷、褚遂良、欧阳修和虞世南等人的书法,使得他后来的书风自成一家。2.风雨晚唐,颜氏忠烈颜真卿所处在的那个时代,国家已不复巅峰盛事,朝廷奸臣滑头当道,把持朝政,一些正直的大臣多或辞或贬。颜真卿一生为官十分清明,很受百姓们的爱戴,由于他一身正气、刚正不阿,从不与奸臣同流合污,官场上又敢于谏言,因此在为官前期得罪了朝廷中很多身份显赫的重臣,受到了权贵们的弹劾,此后他连续被贬至多处偏远穷苦的地方为官。到了穷乡僻壤之地以后并没有影响颜真卿对朝廷动态的关注,在担任河北平原郡太守时,明察秋毫的他察觉到了胡人叛臣的野心,表面上像往常一样日日与文人墨客饮酒作赋,实际上他早已暗中修筑城墙、招兵买马、储备粮草,后来他率领的军队人数达二十万人之多。也就在此时,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爆发,对于颜真卿来说这场战乱是他书法艺术及仕途发展的重要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