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全球化的逻辑理路:历史生成、理论回响与实践演进_李珍珍
1
新型
全球化
逻辑
理路
历史
生成
理论
回响
实践
演进
李珍珍
第6 3卷 第2期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6 3 N o.22 0 2 3年3月J o u r n a l o f H e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M a r.2 0 2 3新型全球化的逻辑理路:历史生成、理论回响与实践演进李 珍 珍(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 0 0 8 7 2)摘 要: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交织叠加中,传统的西式全球化已经不能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进代表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要求的新型全球化成为引领全球化发展的新方向。新型全球化在当代的构建和演进有着严密的逻辑理路,其生成于动态发展的社会历史之中,其理论回响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其实践演进是以“一带一路”为重要实践平台,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着力建设一个和平、繁荣、开放、绿色、创新、文明的世界。关键词:新型全球化;世界历史;“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中图分类号:A 8 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0-5 2 4 2(2 0 2 3)0 2-0 0 0 7-0 5收稿日期:2 0 2 20 60 8基金项目:2 0 2 0年 度马 克思 主 义理 论研 究和 建设 工 程特 别委 托 项目“推进 全球 治理 体 系改 革 和 建 设”(2 0 2 0MY B 0 4 0)阶段性成果;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马克思文明观视域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深蕴研究”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李珍珍(1 9 9 2-),女,河南新蔡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持续流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地区热点形势跌宕起伏,全球一体化进程遭遇严重冲击与挑战。“世界向何处去?和平还是战争?发展还是衰退?开放还是封闭?合作还是对抗?”这已成为新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这一战略抉择为中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切实增强战略主动,引领打造既具有高质量又体现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新型全球化提供了明确指引。所谓新型全球化,是指在超越以往以西方国家为主导、以资本为中心追求单赢的传统经济全球化基础上,推动世界多元主体突出人本精神的核心价值追求,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以智能化、信息化新科技革命为创新引领,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富裕的全球化。目前学术界对于新型全球化的研究叙事多侧重于对后危机时代兴起的逆全球化、反全球化思潮的审视与重构,或单就“一带一路”倡议对新型全球化的引领作用展开论述,而对新型全球化蕴涵的深层次逻辑阐释则相对不足。研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产生的新型全球化趋势,既要着眼于当代视野,更要对这一运动的历史、理论、现实进行系统考量,从而深化对全球化运动规律的认识。一、历史生成:新型全球化在动态发展的社会历史中孕育而生 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进入2 1世纪,全球化的历史并没有终结于福山所谓的西式全球化阶段,而是在历史进步的逻辑中走向新型全球化。(一)根本动力:国际生产力与国际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运动机制全球化是以国际产业分工为基础,跨越国家、民7习近平:把握时代潮流 缔造光明未来: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 0 2 2年6月2 3日。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 0 2 2年1 0月2 6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9年,第2 9 8页。DOI:10.15991/ki.411028.2023.02.001族界限,促进世界一体化的进程,是国际生产力与国际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在以国家为单位的世界经济中,以经济为核心的一国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着其对世界主导权的控制力。纵观整个世界历史进程,自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以来,整个世界体系俨然形成了宗主国加强对附属国剥削与压迫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曼纽尔卡斯特曾揭示,政府,尤其是最富裕国家的政府,七大工业国以及附属的国际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乃是全球经济的关键作用者。2 0 0 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生充分证明了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国际生产关系若不能及时作出变革以适应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发生潜在危机的可能性就会加大。近年来,中国等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世界经济中心的东移,正推动国际力量格局呈现“东升西落、南升北降”的新转向。大批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必然要求增加国际话语权,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改变国际生产关系与国际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落后状况,推动全球治理朝着能普遍代表各国整体利益诉求的新方向转变。因此,世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客观事实及各国资源配置的优化深刻表明全球一体化仍是历史发展的不变趋势,而以国际合作共赢为目标,能合理关照各国利益需求的新型全球化终将成为国际生产力与国际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协调发展的逻辑必然。(二)内在动力:资本文明的推动作用自世界历史开辟以来,资本运动与全球化相伴而生,这已成为历史发展的逻辑规律。资本推动下的全球化,一方面通过整合、融汇各种因素形成和凝聚的力量加速了整个世界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进程;但另一方面,资本在全球化过程中通过充当社会中轴的作用把控着一切要素资源,进而形成资本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企图实现其在全球范围的扩张。当前兴起的逆全球化思潮正是对资本成为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资本逻辑的现实反映,因而要解决全球矛盾和冲突,就要充分发挥资本在全球化中的文明作用,规制、引导资本,让资本为增进人类共同福祉服务。同理,在全球化发展的新阶段,新型全球化并非彻底废弃资本,而是一方面要克服资本盲目追求高额利润的本性,另一方面要承认资本,继续发挥资本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作用。在这里,尽管资本是新型全球化的内在动力,但其已不再是唯一的、以盲目追求利润为最高原则,它必须转变成为服务于以实现人的生存和发展、社会公平、正义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文明原则。此时,“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它通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活动而运动起来。在共同的活动过程中,资本不是能动的主体,人也不是被支配的个体,而是成为资本真正服务的对象。马克思指出:“资本是生产的,也就是说,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的关系。”“发展社会劳动的生产力,是资本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从当前世界各国发展不均衡的现实看,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依然只有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才是现实的劳动生产力,也只有进一步驾驭、引导资本,将资本的劳动逻辑充分释放出来,才能使资本真正地造福于人类社会,进而满足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三)历史承继:对传统全球化的扬弃与发展新型全球化不是对传统全球化的“推倒重来”“另起炉灶”,也不是对现有全球治理秩序的“简单修补”,而是在旧秩序的基础上对经济全球化新秩序的积极探索。正如王毅所指出的:“只有改革传统的全球治理体系与构建新型体系和制度两者齐头并进,走双轨增量的渐进道路,才能最终确立更为公正、有序、均衡、包容的新型全球治理体系和制度。”相较于西方国家主导的传统全球化,新型全球化主要新在具有新的发展理念、新的主体要素、新的治理模式等。第一,新型全球化的新发展理念是在扬弃旧全球化理念基础上对全球化新理念的积极探索。习近平指出:“从3 6 0多年前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确立的平等和主权原则,到1 5 0多年前日内瓦公约确立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从7 0多年前联合国宪章明确的四大宗旨和七项原则,到6 0多年前万隆会议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关系演变积累了一系列公认的原则。这些原则应该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然而,现实中,在西方霸权式治理理念的主导下,只有发达国家单赢的全球发展失衡局8王启云,曾光:国际生产力论,云南社会科学,2 0 0 6年第6期。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1年,第1 5 9页。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1 8年,第4 3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9年,第7 0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9年,第2 8 8页。王毅:试论新型全球治理体系的构建及制度建设,国外理论动态,2 0 1 3年第8期。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人民日报,2 0 1 7年1月2 0日。面早已成为无可争议的事实。随着当今世界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新型全球化主张在继续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的基础上,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这一新理念既是对人们普遍公认的已有原则的彰显,也表明了人类对更公平、公正的全球化新理念的期盼和探索。第二,新型全球化的新主体构成是在继承传统全球化已有平台和机构的基础上对全球治理主体的新的扩展和补充。全球化从西方主导的传统全球化发展到新型全球化阶段并不意味着全球化的主体要素,如跨国公司、主权国家、国际组织等的消失,这些仍然是推动全球一体化、加强全球治理的重要主体力量。其一,在新型全球化过程中,主权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将越来越通过自主创新能力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实现从客场身份角色到主场身份角色的转变,进而实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参与。其二,除主权国家外,新型全球化还将坚决“维护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核心地位,支持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等平台机制化建设,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推动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更好发挥作用”。其三,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在现有机构的基础上不断成立新的机构、建立新平台。例如,“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的建立、亚投行的创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 C E P)的成功签署等,都将逐步实现对现有国际治理体系的补充和完善,从而使新平台机构同联合国、世界银行等传统组织机构在各领域共同发挥作用。第三,新型全球化的新治理模式是指在超越传统治理模式基础上对全球治理模式的新完善。不同于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从宏观上引领全球治理的传统模式,新型全球化实行的是跨国的微观治理模式。例如,首先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不同领域展开具体的治理,使沿线各国形成“一带一路”联合体、共同体,然后在大的区域范围内进行共治,最后上升为以联合国体系为核心的全球治理,通过微观和宏观治理的互补,实现全球共治。二、理论回响:新型全球化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在当今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向共产主义世界历史过渡、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同时并存的发展阶段中,如何处理好这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一直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所关注的重要课题。新型全球化主张各国在合理发挥资本文明作用的同时,摒弃“零和博弈”的思维模式,立足民族国家,积极开展合作,以促进整个世界经济均衡发展、政治共生互信、文化共融共存,实现共商共建共享共赢。这正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守正创新的重要体现。(一)经济发展观:合理规制资本,促进互利共赢在资本逻辑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历史阶段,跨国资本过度追求自身利润的增长,往往导致对发展普惠性的漠视,这是以资本为中心的传统全球化的根本弊端。新冠疫情的全球性蔓延更是加剧了全球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社会两极分化的趋势。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指出,人类的生产发展是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是世界历史的最高目标。因而,针对资本逐利导致的全球不均衡发展的事实,国际社会应合理规制资本,引导国家间权力资源均衡分配,着重构建以人为本的新型全球化。习近平指出:“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领导者应有的担当”。与新自由主义主导的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