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时代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_饶伟.pdf
下载文档

ID:2729194

大小:383.28KB

页数: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时代 提升 中国国际 话语权 基于 中华 优秀 传统文化 视角 饶伟
第 卷第期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月 文章编号:()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道路实践创新与学术话语权自主建构研究”()作者简介:饶伟(),男,江西抚州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多重维度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饶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 )摘 要:国际话语权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和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文化软实力基础。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现实困境,本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理路出发,深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建构的重要作用,以现实问题为切入点,以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建构为研究视角,坚持问题研究与对策研究相统一,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实践路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设提供对策建议。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话语权;实践路径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DOI:10.15907/ki.23-1450.2023.02.010 ,:;话语权是指通过话语所包含的概念内涵、理论逻辑、核心价值、意识形态、规则规范等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力。国际话语权是指以话语为表达方式、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目的,就国际舆论和相关事务发表意见的权利,它体现了一个国家在整个国际社会权力结构中所占的主导地位和影响力。当今世界,国际话语权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焦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不仅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身份标识,也是构建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深厚文化软实力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话语权的构建工作,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打造对外话语体系,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提升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一、逻辑之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生成逻辑 理论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深厚理论渊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绵延上下五千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治国理政思想。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虽未直接提出有关“话语权”“国际话语权”等学术概念,但其中也有许多内容蕴含着对话语权的认识和思考。特别是以儒道两家思想为主要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思维体系,为构建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提供了生命源泉和理论支撑。“亲仁善邻、协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讲求以“和”为贵,强调“和而不同”。在对外交流和与各国交往过程中,我们追求的处世之道是和睦共处,平等协商,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目标,实现共赢共享。中国提升国际话语权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话语霸权,而是寻求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相比于西方文化的“重术轻道”,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向来以“道”为尊,讲求以道御术,以术载道,孔子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语录流传后世,老子也有“惟道是从”的谆谆教导警示后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我们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向世界阐明了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却始终不变的“天下”情怀。与西方奉行的丛林法则不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的天人合一、人我合一之道超越了西方狭隘自私的利己主义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道”所阐发的价值意义正逐步破除西方文化以“术”见长的话语逻辑。历史逻辑: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为提升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提供了宝贵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和核心力量,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矢志不渝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和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强思想基石。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的每一代领导集体都围绕着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宏伟目标,不断探索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探索构建“以我为主”的国际话语权,从“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外交话语的提出,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外交方针的实践,标志着 中 国 开 始 自 主 独 立 构 建 国 际 话 语权。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一超多强取代了美苏两极格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根据世界经济政治秩序发生的重大变化,及时提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些让人耳熟能详的话语,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同时中国开始积极融入国际社会,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进入新时代,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话语权的建设,强调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下大力气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通过秉持“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国际话语权水平和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不仅见证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也实现了我国话语权“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历史跨越。现实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以及“西强东弱”的话语现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本质是建立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更加积极主动、更加自觉担当,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富有创新的措施,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极大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迎来了全面复兴的新的时代机遇。在国内,随着一股股“国学热”的兴起,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和认可度得到显著增强;同时,随着一所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落地生根,“汉语热”在异域他乡兴起,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然而,在现阶段的国际传播中,国际话语权仍然掌握在西方少数发达国家手中,“西强东弱”的话语现状依然存在。长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自身掌握的媒体优势和话语霸权,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进行恶意抹黑,强行输入西方文化和普世价值观,通过“文化侵略”挤压和排斥我国的传统文化,否定本民族文化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念。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解决“挨打”“挨饿”问题后,“挨骂”问题也亟待解决。面对西方霸权国家的强势话语围剿,急需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构建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实力相匹配的话语能力,理直气壮讲好中国故事,铿锵有力传播中国声音,重塑国际话语秩序和话语格局。二、价值之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的价值意蕴 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中国自主的话语权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离不开本国优秀文化的价值引导和思想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最深厚的文化根基和软实力,以其作为思想源泉去提高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一方面能够增强广大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认可度,从我们这一代 人 开 始,不 再 唯 西 方 话 语“马 首 是瞻”,在内心深处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作为根植于中华大地的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丰富的核心思想和深厚的价值理念融入到中国话语权的建构之中,有助于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建设和具有原创性、主体性话语观点的提出,形成贯穿古今、融通中外的话语概念和话语表述。将富含中华文化的中国话语运用到国际传播和对外交流的方方面面,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让世界了解文化中的中国,文明中的中国,破除国人对西方话语的迷信和对西方文化的依赖,揭露西方普世价值观的虚伪面纱和丑恶嘴脸,真正构建属于中国自主的国际话语权。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古老智慧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独特气质和精华所在,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讲好中华文化的故事,向世界展示可亲、可爱的中国形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积淀着海内外中华儿女最深层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追求,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也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运用中华文化提高国际话语权,能够展示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讲清楚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和什么样的文明,把一个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促使世界人民更好地读懂中华民族和中国文明,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进入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提供了一个全新契机,抓住这个契机能够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也有利于传播中国好声音,以文化这种接地气、聚人心的方式向世界传递中国价值和中国理念,为“时代之问”“世界之问”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有利于巩固阵地建设,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境外敌对势力始终没有放弃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和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图谋。特别是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意识形态阵地的争夺也呈现“白热化”态势,意识形态高地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占领。提高新时代中国话语权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对外感召力,能够掌握话语领导权,进而把握思想主动权,让中国声音在世界范围内传得更深、更广、更远,壮大自己的话语力量,彰显中国的话语魅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话语体系,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转化为我国独特的话语优势,有利于坚持中国自主的价值准则和道德标准,抵制西方殖民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渗透,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和拥护度,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方向,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三、现实之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现实困境 人们对传统文化深层意蕴的理解领悟存在不足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不断兴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然而由于个人学习水平和种种现实原因的限制,在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仍存在着一些思维误区,导致对传统文化深层意蕴的理解和领悟有所不足。现代人由于古今时空差异等诸多原因,往往热衷于以今释古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要义,致使在传统文化的学习理解上存在断章取义和望文生义等认知误区。另一方面,对传统文化渊与流的研究上目前相对比较匮乏,许多人没有分清主流和支流,将一些错误思想观念纳入传统文化,这加深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误解。此外,对文化的领悟本应是知行合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但现实情况却是,传统文化经典常常被人们束之高阁,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为人处世思想没有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运用和体现,与现实生活存在严重脱节。学习传统文化并不仅仅只是作为学习知识的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学习圣贤人的思维方式,体会圣贤人的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