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时代年轻干部群众工作能力...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的视角_高军.pdf
下载文档

ID:2729155

大小:1.40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时代 年轻 干部群众 工作 能力 三视三问 群众工作 视角
DOI:10.19299/ki.42-1837/C.2023.04.0112023年第4期 总第210期 领导方略 领导科学论坛THE FORUM OF LEADERSHIP SCIENCE一、引言2020 年 10 月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指出,“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在这七种能力中,群众工作能力是年轻干部应该具备的最基础、最核心的能力。群众工作是我党全部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提高党的群众工作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群众工作能力是党的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群众工作能力是我们党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的基础。做好群众工作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优势。其次,群众工作能力对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具有直接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真正推动者。党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集中体现了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再次,群众工作能力是适应新时代要求、补齐年轻干部能力短板的需要。新时代,提升年轻干部群众工作能力意义重大,不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干部就不是合格的干部。值得警惕的是,当前有些年轻干部存在着脱离群众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高高在上,忽视调研的作用;基层调研走形式,比如搞“逆向调研”“彩排调研”等;对群众缺乏敬畏之心,不相信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不虚心请教;对群众反馈的问题重视不够、整改不力、回应不积极等。这些现象亟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也凸显了提升年轻干部群众工作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年轻干部需要努力克服当前工作中存在脱离群众的突出问题。坚持群众观点,践行“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视群众为亲人,问需于民;视群众为老师,问计于民;视群众为裁判,问效于民。在新时代年轻干部群众工作能力提升路径基于“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的视角高军摘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传家宝。社会治理创新促使群众工作转型,对年轻干部群众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年轻干部是党的队伍中的新鲜血液,承载着党执政兴国的希望和责任,新时代年轻干部是否具备合格的群众工作能力,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前途命运。年轻干部应坚持群众观点,践行“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视群众为亲人,问需于民;视群众为老师,问计于民;视群众为裁判,问效于民。关键词:年轻干部;“三视三问”;群众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证研究”(C-c/2021/01/13)。作者简介:高军,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四史”教研室主任(江苏 南京 211816)。中图分类号:D2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3)04-0053-04053问需于民中知冷暖,问计于民中知虚实,问效于民中知真伪。二、视群众为亲人,问需于民为民服务是党员干部的初心与使命,而更好地做到为民服务,就是要体民情知民意,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重视调查研究,是我党在革命、建设等各个历史时期做好群众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传家宝和基本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调查就像 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 一朝分娩”等著名论断,早已融入共产党人的血液中,成为我党务实作风的真实写照,成为每一个党员的行动意志和工作方法。调查研究能力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七种能力”之一。进入新时代,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各项事业正处于闯关夺隘的关键期,我们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意识,着力在提高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上下功夫,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谋划调查研究工作,提高调研实效。(一)树立深入基层、扎根基层的坚定信念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问需于民,在办公室是问不到的,要“身入”更要“心至”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去听民声、访民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找准群众急难愁盼的痛点、难点、需求点,有效避免“掌握信息靠汇报”“了解情况靠材料”等问题。所以,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始终牢固树立扎根基层的坚定信念,将调查研究作为谋划工作的“基本功”、改进工作的“总抓手”,以及决策部署的“定心丸”。作为党员干部,要始终把树立和践行群众观点作为自己的政治信仰、精神追求和开展一切工作的基本前提,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树立相信和依靠群众的观点,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1。因此,年轻干部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为民服务的时代“洪流”中打牢“深桩”,才能立根于大地,立足于人民,为群众所依靠和信赖。(二)练就求真务实、踏实肯干的调研作风谋事要实、干事要实,做好调查研究同样也要实。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和灵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实事求是的求指的就是调查研究。党员干部在调研时要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比如“逆向调研”“彩排调研”“走秀式”调研、“遥控式”调研等。要走出文山会海、走进生产一线、走向田间地头,深入广大群众中去,坚持“亲力亲为”的务实作风,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亲自听、亲自看、亲自走,不能带着观点下基层、带着形式去调研,避免调研工作“脱实向虚”。总而言之,需要将“三多三少”原则融入调研全过程,即多一些深入走访,少一些“闭门造车”;多一些科学分析,少一些大而化之;多一些百姓之声,少一些大话套话。如此才能求得真知,获得正解。(三)掌握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调研方法调查研究是一门科学,正确的调查应建立在掌握调查研究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既要坚持运用和继承完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切实有效的调研方法,如点面结合、优劣结合、明察暗访、上下联动等调研方式,又要主动适应新时代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特点。首先,要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调研方法。如问卷调查、统计调查、抽样调查、专家调查、网络调查等,并逐步把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化调研方法引入调研领域,提高调查研究的真实性、代表性和全面性。其次,要重视调研方法信息化,更要注重与群众的“用心”交流,提前做好“攻略”,避免问得不痛不痒。针对群众的问题,要刨根究底,如何发生,为何发生,现状如何,确保问出真心话、问出真效果。再次,对调研获取的大量材料和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甄别筛选,并分析研究,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最后,运用群众观点对所论之事进行评价,揭示本质,使得调研报告更加贴近事实和民意,真正有助于上级组织决策参考。(四)坚持多渠道、多形式转化运用调研成果坚持多渠道多形式转化运用调研成果获得信息只是调研的初步目的,调研的最终目的是实现054决策的科学化。因此,我们绝不能将调研信息束之高阁,应认真梳理调研情况,归纳分析意见、建议,推动调研成果转化。首先,向本级“一府两院”提出调研意见和建议,推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的解决。其次,向上级有关单位报告调研情况,如实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争取得到上级的支持、帮助和关心,增加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资源和条件。同时,促进政策、制度以及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指导某一领域具体工作。再次,通过向各级人代会提出议案、建议、批评、意见的形式,反映调研得出的集体意见,以期得到落实和办理。最后,将调研报告汇编成册,供党员干部学习借鉴或作为先进经验推广。三、视群众为老师,问计于民坚持问计于民,充分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在群众中找到对策,有助于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水平。问计于民是我国古代政治优良传统,从 尚书 的“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到 论衡 书解 的“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无不揭示了问计于民的必要性。“徇以木铎”制度便是古代问计于民的制度设计。政治乃众人之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同时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有效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始终把人民作为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重要经验。只有问计于百姓,才能把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凝聚民心民智民力,开创改革发展新局。(一)尊重群众首创精神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甘当人民群众小学生,把蕴藏于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中的无穷创造活力焕发出来,把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各项事业上来”248。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群众中蕴藏着丰富的改革智慧和无限的创新动力,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既是坚持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更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邓小平同志指出:“农村改革中的很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3382因此,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始终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方针,放手支持群众性创新活动与探索实践。(二)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坚持“开门政策”定规划,充分采取座谈会、听证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尤其要重视互联网平台的作用。目前我国网络已基本覆盖,使用网络成为许多民众关注社会、反映社情民意、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移动互联网时代,群众越来越习惯于在网上发表意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意见征求活动,在我国五年规划编制史上是第一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近百万条,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凝聚了民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定,通过互联网就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在党的历史上属于首次。因此,青年党员干部要自觉实践群众观点,避免沾染上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习气,善于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一看、聊聊天、发发声,了解政风民情、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把网络当作调查研究的新阵地、了解民情民意的大窗口。(三)注重工作效能提升“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首先,要注重宣传群众。向群众讲清政策背景,做到上情下达,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党的政策主张是为了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党的主张和意志直通群众,转化为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其次,练好问计于民的基本功。要在调查研究中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难题的能力。最后,构建长效机制。变055“短期”为“长效”。要避免“问计”一阵风,要建立健全“问计”长效机制,增强“问计”行动的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真正让“问计于民”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一种自觉行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四、视群众为裁判,问效于民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问效于民,既是工作态度的转变,也是接受监督的自觉,要以问效于民为抓手,转作风促政风,努力遏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干群关系,以焕然一新的作风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努力奋进,共同开创美好未来。(一)倾听群众呼声,邀请群众把脉问诊为政之要,首在得人;知事识人,重在考核。干部好不好,百姓说了算。要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判党员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的重要标准。要积极拓宽群众意见征求渠道,采取“线上+线下”“面对面”与“背靠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进行群众座谈走访,让群众愿提、敢提、真提,切实看一看民生工程实不实、瞧一瞧政务服务优不优、听一听党员干部口碑佳不佳,真正把广大群众尤其是有一定知情度、关联度的群众的意见看法听足听深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