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时代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与中...—高校课程思政教案设计案例_张晓磊.pdf
下载文档

ID:2729064

大小:1.53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时代 经济 全球化 趋势 高校 课程 政教 设计 案例 张晓磊
University Education收稿时间 2021-04-19基金项目 南京财经大学 2021年度教学改革课题“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 产业经济学 课程为例”(JGY2001012);教育部经贸教指委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核心课程“金课”建设项目“经济与贸易类专业 中国对外贸易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研究”(经贸教指委 2020 1号)。作者简介 张晓磊(1990),男,辽宁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高等教育思政。张为付(1963),男,江苏人,博士,二级教授,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研究方向:开放经济、高等教育改革。谢正勤(1976),女,湖北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高等教育教学。2022年11月November,2022University Education摘要 文章以“新时代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与中国经贸大国担当”本科课程思政教案设计为例,展示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内容有机融合的具体方式。本课程通过与学生共同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制度优势,坚定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通过与学生探讨新时代的全球化趋势变革与中国经贸大国的责任担当,培养学生的大国格局和全球视野。关键词 课程思政;新时代;中国对外贸易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11-0179-04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应该充分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挖掘专业课程内容思政资源的方法上,高校教师应杜绝“课程”和“思政”两张皮的问题,避免在课程教学计划中单独开辟“思政教学专题”的做法,更不能以“填鸭式”教育方法向学生灌输思政教育内容,而是应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教学的内容体系之中,让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引导。例如,高校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社会调研、志愿服务、主题阅读研讨等多元方式,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围绕国家和地方发展面临的技术和经济难题、社会基层民生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展开深入研讨,引导大学生立大志、养大德、行大道、成大器,成长为优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本文以“新时代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与中国经贸大国担当”本科生课程思政教案设计为例,论述了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内容有机融合的具体方式。一、教学目标(一一)思政目标思政目标1.通过与学生共同总结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上的突出成就,坚定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通过与学生探讨新时代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与中国经贸大国的责任担当,增强学生的大国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大国格局和全球视野。(二二)知识目标知识目标1.深化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的认识。2.让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特点,把握世界经济格局演变大势。(三三)能力目标能力目标1.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和方法论分析判断新时代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趋势。2.培养大国思维,正确认识中国在新时代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大国担当。二、学情分析(一一)授课对象授课对象经济学类专业本科生。学生应对当代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格局有基本了解,对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有较好的掌握。(二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方式的启发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翻转课堂”模式,引导学生围绕课程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学时安排为线下1学时+线上1学时。线上授课内容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专题”,让学新时代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与中国经贸大国担当高校课程思政教案设计案例张晓磊张为付谢正勤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江苏南京210023179生系统了解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概念、特征、发展趋势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三三)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深入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以及新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中国作为经贸大国在新时代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四四)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准确把握分析新时代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需要搜集整理的大量统计数据、研究报告和政府政策等资料信息;需要对习近平经济思想有深入且系统的研究。三、教学内容(一一)课程导入课程导入“经济全球化”曾被认为是21世纪的时代主流,但在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反全球化思潮就开始逐渐盛行,“英国脱欧”“美国退群”等典型的反全球化事件陆续爆发。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更是进一步影响了全球经济秩序,大批疫区工厂的停工减产致使支撑经济全球化的全球价值链生产模式遭受重创,给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将在本课程中共同探讨新时代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中国作为经贸大国应该肩负起的责任。(二二)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内容设计1.疫情大流行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1)疫情国停工减产直接冲击全球价值链供给秩序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严格的隔离措施在短时间内就有效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成为全球很多国家的学习模板。随即,很多疫情国均纷纷大量关闭人员聚集场所,减少人员流动,并对主要疫区采取不同强度的隔离封锁措施,这些防疫措施虽然降低了病毒的传播扩散速度,但也导致大量工厂因为原料供应中断、劳工不足、政府管制等原因不得不停工或减产1。而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下,任意一个工厂的停工或减产,都可能会导致其价值链中的关联企业被迫一同停工或减产,即主要经济大国的停工减产会通过“产业链波及效应”导致全球价值链供给网络陷入瘫痪。(2)在涉及国计民生的关键产业,全球价值链模式的安全性受到质疑以医用口罩、防护服、普通药品和医疗器械等基础医疗物资为例,由于其生产的技术难度低、利润薄,发达国家早已经淘汰了这些产品的绝大部分产能,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成为其主要生产基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得发达经济体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国际市场上无法及时采购到充足的医疗物资,进而导致其国内媒体开始猛烈抨击本国过度依赖进口物资,国家安全难以得到保障,要求跨国医疗物资企业搬回母国的“反全球化”声音甚嚣尘上。因此,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在短期内导致发达经济体在基础医药物资等事关国计民生关键领域的部分产业逐步退出现有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不计成本地扶持本土企业重建医药物资产业链,以本土产能替代进口物资。(3)发达经济体在全球抗疫上的领导力缺失,影响中小型经济体对经济全球化的信心对于中小型经济体而言,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意味着要放弃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但在全球经济爆发系统性危机时,发达经济体总是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制定“以邻为壑”的经济政策,中小型经济体往往成为牺牲品。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危急时刻,美国公然取消对WHO的资助,屡次拦截他国防疫物资,高级官员带头散播虚假信息,美联储推出无限印钞的货币刺激政策严重扰乱全球金融市场秩序;欧盟则不仅未对最早暴发疫情的成员国意大利提供及时援助,更是多次传出成员国相互拦截防疫物资的丑闻。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使得美国和欧盟这两个传统意义上经济全球化“领袖”的形象彻底崩塌,恐将失去中小型经济体对其的依赖和信任,新冠肺炎疫情过后的经济全球化或将陷入“群龙无首”的困境。2.新时代的经济全球化趋势(1)经济全球化发展在短期内将出现倒退,但长期趋势不会逆转在新时代,为保障应急物资供给安全,部分国家会尝试在医药物资等部分产业推行以“国内价值链”取代“全球价值链”的战略,但这对绝大多数国家而言都不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第一,紧急战略物资的需求不是长期存在的,与其以牺牲效率和成本的方式提升不符合本国比较优势的落后产能,还不如增加政府预算用于平时扩容紧急战略物资储备。第二,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中小型经济体,受限于生产资源总量和种类,并不具备以“国内价值链”取代“全球价值链”的现实能力。第三,从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来看,中小型经济体寄希望于通过“欧盟”这类政治经济高度一体化的区域组织培育“区域价值链”,以规避“全球价值链”风险的想法也不切实际。一旦面临重大意外事件威胁,欧盟等区域性组织将无法有效地调配区域内各主权国家的应急资源储备,主权国家的中央政府仍然是唯一可完全信赖的资源分配体。因此,以“全球价值链”为内核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在长期仍然是主流。(2)发达经济体恐将面临长期的高失业率问题,诱发新的“反全球化”政治浪潮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北美和欧盟经济,可能会导致其社会失业率长期维持在一个相对高位,进而诱发新一波的“反全球化”政治浪潮。导致发达经济体在新时代面临高失业率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第一,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达经济体内部坚持生产和营业的企业为了减少员工集聚带来的疾病传染风险,会大幅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加速“互联网化”转型,大幅减少线下低端劳动力的用工需求;第二,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导致大量企业倒闭或裁员,这批失业人员中存在大量原本就已经失去竞争力,但由于受长期用工合同、工会或劳动法保护而未被解雇的人员,在疫情结束后这些人员有可能难以再就业;第三,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发达经180University Education济体企图通过政府政策引导本国企业回流,但这些公司也不会以“劳动力密集”的模式安排生产,不可能大幅增加就业岗位2。(3)经济全球化路径出现分裂,中美大国博弈下的“东西分异”趋势愈发明显在对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效果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发挥出了绝对优势。此次疫情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相对于美国所谓的“民主自由”体制的优势,有利于增强和巩固中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威信和领导力。此外,在对外经贸合作方面,一方面,传统领导者美国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方面正在变得愈发保守,“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行径愈发让他国难以接受,即使是欧盟、日、韩等传统盟友也都在对美经贸合作中遭受到美国的霸权欺凌。另一方面,中国却一直坚持开放发展,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定维护全球多边自由贸易体制,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等全球合作发展平台3。中美两国在经济全球化态度和政策方面截然相反的对比,必然会导致愿意继续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合作更加密切。因此,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经济全球化推进受阻的同时,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世界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支撑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中流砥柱。3.新时代中国的经贸大国担当(1)保障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做好经济全球化巨轮的“压舱石”在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经济的2020年,中国成为了唯一保持GDP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全年GDP101.6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3%),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突破1/3的份额。因此,切实保障中国国内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就是中国可以为经济全球化进程做出的最大贡献。为拉动中国经济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快速复苏,中共中央提出了“六稳+六保”的治理理念,要求各地“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4。从2020年的经济数据来看,中国国内经济复苏趋势良好,工业生产已基本恢复,服务业降幅收窄,消费市场也呈现好转态势,中国经济在疫情冲击下仍然表现出了较强的韧性,完全有能力保障以“中国制造”为核心支点的全球价值链生产体系的正常运转。(2)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为世界各国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注入信心在新时代,中国作为经贸大国应该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全面深化改革,适当放宽市场准入,坚持扩大进口,欢迎各国企业和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以中国国内的巨大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为主要载体,集聚全球优质企业和人才,培养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共同体”5。一方面,中国要以“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开放高地为主要抓手,在投资环境、司法执法、市场准入、行业竞争、知识产权保护、综合监管等方面对标国际高标准规则,切实保障国内和外资企业享受平等待遇。另一方面,中国要积极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