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媒质
传播
方式
演变
扩大
党报
记者
眼中
文化
印记
73记者视点JI ZHE SHI DIAN研究探讨这一话题时,一时觉得如此宏大的叙事,对一个仅从事文化报道10多年的记者来说,是一个很难的命题。但是,作为城市文化的记录者、见证者与传播者,对无锡文化从一无所知到有所了解,从知之甚少到略知一二,这样的历程与吴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路径却又高度契合。从“吃不饱”到“跑不动”,媒质力量配备的不断增强,印证吴文化传承、发展进入“黄金期”2006年,我就职于无锡日报文体部。记得三月的一天,部门领导郑重地告诉我工作重心略微调整,由原来单一的体育记者,向文化报道方面倾斜。那一年,是首届吴文化节举办之年。一项重大城市节庆活动初创之际,报社临时抽调人马集中“打统仗”是常有的事。但没想到,这一变化并非临时,而成为一种常态。这样的人力配备变化,现今想来,正呼应了“弘扬吴地文明,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思路,体现出党报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此前,无锡日报配有文化记者一人,有时因为城市文化活动较少,工作量有时处于“吃不饱”的状态。2006年,随着吴文化节的创办,以此节庆活动为载体,城市文化建设按下了“快进键”、跑出了“加速度”:一连串的文化大事接踵而至。无锡日报的文化记者也由一人增至四人,常设一位文化编辑、开辟文化版,配备三位文化记者,按大文化、文艺创作、娱乐新闻等板块各司其职。此外,增配一名专职文化摄影记者。曾经跑文化的记者看到我们忙碌的身影很是不解:以前一个人跑文化,还常常“吃不饱”,现在人手这么多,怎么却忙得“跑不动”?我感受到,一年一度的吴文化节撬动城市文化建设引擎,从创办到跻身“国内十大节庆活动”,不局限或满足于城市节庆活动,而是以此搭台,梳理城市文脉、推动项目建设、传承吴地文明。从2006年始,每一届吴文化节的举办,既是以媒质传播方式演变扩大吴文化传播效应一位党报记者眼中的吴文化印记 单红【摘要】本文以媒质传播方式演变的角度,从媒质力量配备的不断增强,媒质内容生产的不断深化,媒质传播路径的不断演变,浅谈对吴文化传承、创新的认知。如何运用新媒体手段,加大对吴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并推动其不断创新发展,值得深入探索与实践。【关键词】媒质传播新媒体手段吴文化传承创新74记者视点JI ZHE SHI DIAN“无锡是吴文化发源地”的一次有力推介,某种意义也成为城市重大文化项目竣工及启动的“推进器”与“孵化器”。记得首届吴文化节,举办场地周围是简易的农家住房。开幕当天,围观的人有的甚至爬上屋顶,现场挤得水泄不通。那一届吴文化节上,“泰伯奔吴、建都梅里”被不断提及,无锡三千年的建城史不断梳理脉络、挖掘内涵,并经国家级专家反复论证得以确证。这一理念通过每一届吴文化节广为宣传,现如今吴文化的根脉已深入人心、形成共识。历届吴文化节都精心组织了“吴文化国际研讨会”,汇集国内100多位专家学者和理论精英,围绕特定的主题深入研究,并先后出版了吴地文化通史、吴文化研究新论、吴文化与工商文化等论文集,使吴文化研究达到新高度。伴随着吴文化节的举办,鸿山遗址博物馆、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吴文化广场、吴文化博览园、梁鸿湿地公园、中华赏石院等相继落成;红河谷、西施、茉莉花、绣娘、江南雨等一批文艺精品不断涌现,获得国家各类奖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落户无锡,先后就工业遗产保护、乡土建筑保护等发布无锡宣言,无锡成为中国文保的“先锋地带”;在国内率先成立无锡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开启“全民参与文物保护、文保成果全民共享”新模式。伴随着吴文化节的举办,城市相关文化建设加快步伐:鸿山遗址与圆明园、大明宫、殷墟、良渚等共同入列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鸿山遗址、阖闾城遗址先后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大运河无锡段成功申遗,填补无锡的“世遗”空白这一项项文化建设,成为媒体文化报道的“富矿”,媒质力量配备的不断增强,见证了吴文化传承弘扬进入“黄金期”。值得一提的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一项项文化活动,使弘扬吴地文明落到了实处。还是以吴文化节为例,通过这一活动,当地的文化底蕴得以充分挖掘,以工业园区为特色的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向“文化高地”不断迈进,鸿山镇跻身省级旅游度假区行列,打“文化牌”、做“文化游”,文化的厚积薄发在这里得到彰显。从“跑会议”到“跟调研”,媒质内容生产的不断深化,印证吴文化传承弘扬迎来“繁荣期”身为党报一名文化记者,对城市文化建设采写的最大感受是:从“跑会议”到“跟调研”,通过全过程追踪重大文化项目,让我从一名“文2018年6月,为迎接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对无锡历代有代表性出土文物推出专题报题,通过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发布形式,作了 全方位报道。75记者视点JI ZHE SHI DIAN化小白”快速进入角色,报道也从会议新闻“豆腐块”向深度文化报道演变。回顾无锡对吴文化的传承创新,是本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对文化的热爱之情审慎落笔的。我作为文化记者见证了无锡文化的不断繁荣发展,成功创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编纂无锡文库、创立与打造“太湖画派”,三大文化工程相继完成;五大历史文化街区先后启动保护性修复;无锡“国保”增至30多处,文保工作成绩斐然;无锡博物院、无锡大剧院、中国泥人博物馆等地标性文化建筑落成;紫砂、泥人、锡绣传承有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传承之列。翻看过往的采访通,曾经的记忆便回来了:炎炎酷暑,跟着调研组赴荣巷、清名桥、小娄巷、惠山古镇考察,清晰记得阮仪三看到荣巷民国建筑的彩色玻璃、马头墙时忙向同组人员推荐宝贝;年岁已高的吴良镛在看到清名桥历史街区空间肌理保存良好,发出“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的感叹;清晰记得阖闾城遗址考古挖下的第一铲;惠山古镇修复、鸿山遗址保护论证时,单霁翔、陈同滨等官员、专家的真知灼见;在刺骨寒风中,走进无锡大剧院的施工工地,听进展、看设计,以至于现在每每走进大剧院,看着天花板那波浪形的图案,就能想起当年“这是京剧脸谱抽象呈现”、以体现中国特色,竹制地板与壁饰,既有江南的特色,又体现环保特点。一项项行之有效的文保举措,一个个扎扎实实的文化项目、一次次走脑走心的文化调研,使城市文化建设获得国家文物局及文保专家的一致认可,2007年,无锡成功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随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新高潮的到来,无锡对于全面整理和出版地方历史文献的愿望日益强烈。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无锡筹划编纂无锡文库。经过三年精心准备,无锡文库于2010年正式启动编纂工作,组织近百位专家、学者组成“无锡文库编辑委员会”集中编纂:放眼全球搜集文献、整理古籍求优求真、编写存目服务大众,总共出版5辑共100册。通过编纂,一批散落在外的无锡地方文献不但得到了抢救性保护,让一些不为人知的无锡人和无锡事得以现世,无锡历史名家的精神得以弘扬和传承。创立和打造“太湖画派”,是无锡又一项重大文化工程。作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巨匠,顾恺之、倪云林、王绂的绘画理论和实践,影响和规范了中国画后来诸多艺术特征,同时确立了太湖画派的基本走向。无锡市委、市政府2007年颁布了无锡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行动纲要,首次提出“深入挖掘、研究无锡浓厚的书画艺术资源,创立太湖画派”。2011年审议通过的无锡市“十二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又进一步明确“培育创立具有无锡特色、广泛影响的太湖画派”。无锡市委全会审议通过的无锡市文化振兴行动计划,进一步强调创设“太湖画派”。2011年9月2日至15日,由无锡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太湖画派历代名家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由倪云林、王绂、徐悲鸿、吴冠中等中国书画大师领衔的70人100幅传世作品构成的煌煌大卷,在京城掀起“太湖画派冲击波”。与此同时,“太湖画派与太湖流域美术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此后,相应主题展又在江苏美术馆、无锡博物院举行。纵观无锡对吴文化的传承,是通过创新思路、抓重大项目来实施与推进的。敬畏历史、尊重专家,在调研中发现城市文化年轮、借智专家解读城市文化密码、在重大项目中发现“新闻富矿”,党报的文化报道大篇幅推出,内容生产不断深化,印证吴文化传承弘扬迎来“繁荣期”。76记者视点JI ZHE SHI DIAN从“重纸端”到“移动端”,媒质传播路径的不断演变,印证吴文化传承、发展转入“创新期”本着办“品质党报”的追求,无锡日报的文化报道,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也在进行相应的转变。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吴文化的传承、发展也渴求进入“创新期”,党报的文化报道也相应发生了重要变化。2018年12月,首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举行。来自海内外近300位知名专家学者参与活动。本次论坛以“文脉传承与精神家园”为主题,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深入探讨江南文脉的传承与发展,这是对江南文脉的一次全盘梳理。作为东道主的无锡,将吴文化的传承、创新进行一次全方位展示。首届江南文脉论坛的报道,在形式上完全不同于以往,实现了由“重纸端”向“移动端”的全面转移。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发布,媒质传播路径的不断演变,使吴文化的传承、弘扬有了更多的平台:除传统的纸质报道外,微信、微博、H5、短视频、抖音、动漫、图解等,多种传播渠道下,吴文化的传播效果呈几何级放大,阅读的量化指标,使“能不忆江南”的传播率、到达率得到充分展示。2018年,无锡博物院迎来开馆十周年庆。本着“让文物活起来”的原则,博物院与报业集团联手制作无锡宝藏无锡人讲无锡文物故事的新媒体产品,邀请文保专家、非遗大师、艺术工作者、志愿者、小学生、公安、感动中国人物以及著名企业家、海归、外国友人等,讲述与之有关联的文物故事,制作成小视频、H5、微信等在移动端播放,同时,推出无锡博物院地铁专列,展开“十件最具人气宝藏”线上评选与“文博专家带你逛故宫”线下活动。这套“组合拳”的推出,极大地提高了馆藏文物“能见度”。创新,是吴文化的优秀基因。而传承、传播吴文化路径的创新,正是此优秀基因的接续。蓬勃兴起的软件业、动漫手游业,为无锡完成了新媒体人才储备;连办多届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无锡分会场,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阵地,被更多人所知晓参与;无锡文博会开通线上展会,形成“永不落幕的文博会”;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从无到有,成为数字电影拍摄制作的新高地;一系列“文化+”企业生机盎然,如文化+科技、金融、旅游、互联网、物联网等等,展示无限可能。以上只是从媒质传播的角度,浅谈对吴文化传承、创新的认知。如何运用新媒体手段,加大对吴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并推动其不断创新发展,值得深入探索与实践。(作者单位为无锡日报社)编辑:小成无锡博物院新馆落成十周年之际,推出 无锡宝藏无锡人讲述无锡文物故事,通过纸媒、H5、视频等方式,遴选10位市民,涵盖学生、志愿者、舞蹈家、作家等,讲述十大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