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依托社交网络载体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路径研究_潘静波.pdf
下载文档

ID:2728625

大小:1.27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依托 社交 网络 载体 高校 政教 工作 创新 路径 研究 潘静波
134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02期总第243期No.02.2023Sum 243J O U R N A L O F J I A M U S I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134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02期总第243期No.02.2023Sum 243J O U R N A L O F J I A M U S I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依托社交网络载体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路径研究潘静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0018)在当前社交网络复杂化发展过程中,高校虚拟社交和自身日常生活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从而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造了一个新的且较为复杂的局面。为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教育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实际教育活动以及具体教育环境等各方面均面临巨大的挑战与机遇1。因此,在当前依托社交网络媒体的基础上,应该及时认知其复杂性,合理地面对社交网络载体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所产生的挑战与机遇。在始终坚持思政教育工作根本目标与主要原则相一致的基础上,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性发展,增加教育工作对学生的针对性与亲和性2。一、社交网络载体社交网络主要是指社会化网络服务,其中最早的社交网络平台是在六度分隔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一个网络平台。当前,随着各种社交网络平台的创建,从而促使虚拟交流沟通模式已然形成一种使用率较高以及成熟性较高的社交渠道。中国网民规模还在不断发展,并且学生群体中网络用户群体也在呈明显的上升趋势3。可见,高校使用社交网络载体基础上实施思政教育工作已然是一项重要的内容。社交网络媒体在现阶段新媒体发展环境下,其所传递与共享的思政教育内容或者是资料,是教育活动中主体与客体间共享性提高的一种主要的活动形式以及物质纽带渠道。并且社交网络载体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使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也是增加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以及现实性的一个重要环节。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一)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在依托社交网络载体基础上,以往新媒体模式已然不能有效地满足以及适应高校学生对物质文化需求水平日新月异的提高。伴随着微信与微博等社交公共网络平台的产生,其具有时效性和即时性的交流沟通特点,从而对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所采取的模式产生了较为突出的冲击与影响4。思政教育路径如果仍然是采取传统的讲述或者阅读课本等方式,而不是主动依托社交网络载体新形式,那么其创新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速度,因此不能有效地提高学校参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积极性。(二)学生互动性与有效性实践环节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但是从具体角度分析发现,学生在高校思政教育实践工作中的参与度较低,为此在课堂中所提供的反应信息也明显下降。如果教育活动中主体与客体之间交流沟通程度较低,则会导致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与效率不太理想,学生在新媒体发展环境中所取得的交流感受远远超过教学模式中对其提供的互动性。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会导致学生自我实践意识与水平明显下降,进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时效性与互动性也会受到对应程度的不利影响。摘 要:面对当前社交网络载体的发展现状,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并且其互动关系较为复杂,教与学双方之间的交流互动性较低。为此,发挥网络教育工作的引导能力亟待提高,并且社交网络载体以及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容需要进一步的整合与改善。所以高校应该始终坚持思政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以及最终方向,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工作队伍,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从加强教育阵地的建设与发展等方面出发,以利于实现网络思政教育创新路径的发展与进步。关键词:社交网络载体;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路径研究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052(2023)02-0134-03收稿日期:2022-11-16修改日期:2022-12-16基金项目:2021年第一批浙江省级思政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双线贯穿、育训结合、知行合一的双融三维三阶财富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浙 教函 2021 47号);2023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县域富民产业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及对策体系研究”(23NDJ404YBM)作者简介:潘静波(1982),女,浙江宁海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家庭金融、科创金融研究。1352023年第02期总第243期No.02.2023Sum 2431352023年第02期总第243期No.02.2023Sum 243教育理论与实践三、依托社交网络载体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现实性(一)建设互动交流平台的现实性社交网络主要依托在现代移动通信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新媒体信息技术等基础上出现的多元化、多样化载体形式,其所具备大量且丰富的信息资料群以及传播速度的方便性与快捷性等传播优势,和以往模式相比有了明显的突破。依托社交网络载体能够帮助师生之间建立一个无差别交流沟通的平台,从而明显地缩短师生之间在身份层面上所存在的差异性,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两者的交流以及信息的共享性,从而根本上防止学生单方面接受教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厌倦感与疲倦感。(二)弥补以往教学不足,提高实时性、互动性与趣味性以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所采取的模式对教学内容中存在显著的框定性,重点偏向于在思想层面中要求的统一性与规范性,然而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以及在当前发展环境下,不能有效适应与满足学生个性的不断发展与需求。通过使用社交网络载体能够有效地突破以往教育模式中教学双方之间交流关系的不通畅,进一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且,在思想方面可以加强教学双方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采取自由性的交互模式来取代原本的照本宣科模式,可以明显增加学生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参与性,并且从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三)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性发展,加强对社会舆情时效的控制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人员在对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不再是只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工作以及开展线下实践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参与对学生日常生活与教育的管理过程。但是,因为当前高校工作者队伍资源不能有效地满足小班形式的交流活动,甚至还可能发生同一位教辅人员管理上百名学生的情况。因此,利用社交网络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社交网络载体,及时将国家相关政策以及教育方针传递或者告知学生,还可以采取留言板的形式,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如果存在网络不良或者是消极信息情况时,能够及时地对其进行阻拦以及引导舆论。此外,对于学校突发不良情况时还能够建立健全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舆情预警制度。(四)探究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新途径,转变与改善高校管理模式以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主要以带领学习模式为主,往往对学生个性化思想的发展关注度较低。学生对于教师在课堂中所讲授的内容了解程度也比较低,从而难以深度理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精神内涵。此外,高校思政教育如果只是表现于口头形式,则会造成学生对思政教育学习的兴趣明显下降,对于社会大环境变更敏感性与关注度也会明显呈下降趋势。依托社交网络平台进一步探索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新路径,能够使用部分主流化共同信德语言,从而提高学生在此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还可以将其被动学习模式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模式,从他人管理形式演变为学生自主管理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的主动适应能力与水平。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一)搭建高校社交网络载体,增加高校思政教育的权威性传播时代主旋律以及社会正能量作为高校网络社交平台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使用新媒体网络技术来开展高校思政理论教学工作,从而促使教学工作不再是局限于课堂中,能够实现在线上与线下一体化互动形式,进一步增加时政相关内容,例如时事政治以及心理咨询等方面,有利于推动学生对主流思想与社会正能量产生浓厚的兴趣。此外,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一个思考与交流习惯,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加强对学生群体动态的关注度,强化高校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个性化高校学生当前多种观念还在处于成长养成过程中,其对于社会压力以及学业压力等方面的承受能力相对较低。同时,高校学生离自己家乡距离较远,对所处的陌生环境存在明显的不舒适性,从而使其难以解决与消除自身的烦恼,还会出现人生方向迷茫的情况。依托社交网络载体,可以对学生发展趋势进行针对性与个性化的定点影响,能够帮助其在面对突发性或者选择性意外事件前可以存在一定程度的缓冲时间,甚至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大多数危急情况的产生。因此,建立健全一个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平台,对急需援助的学生提供虚拟心理咨询服务,能够进一步促使疏导工作的顺利开展。(三)归纳分析社交网络载体数据与信息,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现实可行性网络平台对信息与资源的采集与收纳,尽管与以往数据收集方式相比,依托社交网络载体的平台信息采集内容真实性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但是其操作手段的快速便捷以及后续加工能力水平的提高,可以进一步推动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信息交流互动的平台发展。当学生个体处理社交网络中大量信息时,其最终对某种信息的传播或者是拒绝过程中,学生个体均应该运用自身的逻辑性以及自主性进行选择,由此可了解学生个体的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的实际情况。所以,在当前依托社交网络平台中,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应该主动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使用合理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的自主权,提高学生个人网络职业道德素136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02期总第243期No.02.2023Sum 243J O U R N A L O F J I A M U S I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136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02期总第243期No.02.2023Sum 243J O U R N A L O F J I A M U S I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养以及对网络使用的合理性。此外,还应该提高对高校学生意见领袖的关注度,这是因为在网络平台中高校学生意见领袖对节点存在较高的影响力,为此通过对其进行了解,从而实际掌握受教育者的真实情况。通过对社交网络平台中学生所反映的数据与资料进行总结归纳,高校可以更加精确地了解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兴趣度以及偏向性,从而为后续的宣传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导向参考依据,从而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四)合理运转社交网络平台,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制度性社交网络快速发展主要是在技术的支撑下得以进步。为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平台的建设也应该主动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从而有效地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与网络技术有机结合,进一步促使工作方式与工作方法的创新性发展,不断完善与调整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平台。高校对社交网络平台的运营工作也应该实施对应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措施,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社会潮流主趋势,及时对板块内容进行更新处理工作。但是由于新媒体环境存在较高的复杂性以及变动性,社交网络平台也存在被一些消极信息侵扰的情况。对于上述不良情况,高校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对依托社交网络载体的思政教育工作的管理制度与措施,还应该对社交网络载体的使用进行早期的评估工作,对于后续的内容添加对应的管理环节。与此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提高对高校网络信息管理工作者的培训工作,进一步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校园网络信息管理的实时监控工作。此外,还应该根据当前的社会发展环境,添加有利于培养与发展学生个人价值导向的板块内容,进一步增加学生个人对政治与社会的敏感性。(五)提高教师个人媒体整合素质水平的重视度,凸显高校思政教育的引导性作用高校思政建设过程中一个关键环节便是促使思政教育工作人员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性,但是在新媒体思维影响下,对高校师资力量培养依然作为高校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构成部分。社交网络平台不但是信息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收集者,由于信息交流共享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互动性,并且两者在教育工作中均可以发挥各自的主导作用或者是主动作用,加之学生依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