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依靠
科技
改革
双轮
驱动
加快
强国
现实
基础
战略
构想
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现实基础与战略构想高 鸣种 聪摘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新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的基本遵循,是我国“三农”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历史经验,也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现实需要。立足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科技、农村改革的现实基础,对标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和愿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发展农业科技的主要思路是统筹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开放合作、充分结合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同步推动技术进步和推广应用,关键任务是推进种源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构建更高水平的农业防灾减灾体系;深化农村改革的主要思路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坚持在改革中保障和增进农民利益,关键任务是深化新阶段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持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关键词:农业强国建设;农业科技;农村改革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543(2023)01-0118-1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优化研究”(22BJY218)。作者简介:高鸣,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种聪(通信作者),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农业强”是我国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目标要求、重要使命。从农业产业增加值和谷物、肉类等农产品产量来看,我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但一直以来,我国农业呈现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特征,存在土地、劳动等投入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偏低以及农业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与“农业强”的发展目标和世界农业强国的发展水平相比仍有差距。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迈向农业强国的基本条件逐渐成熟。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在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的系统部署中提出,“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进入新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建设农业强国这一基础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1。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建设农业强国作出了系统性部署安排,强调“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值得思考和有待回答的是,如何理解农业强国的内涵、目标和愿景?建设农业强国为什么要充分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依靠科技驱动、改革驱动农业强国建设,各自的现实基础和战略构想分别是什么?农业经济AGRICULTURAL ECONOMY118围绕这些问题,一些学者进行了分析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关于农业强国的内涵。部分研究借鉴工业强国、贸易强国、科技强国等概念,提出农业强国是一个涉及产业、科技、设备等多个方面的多维概念,并且是可以进行国际比较的2;也有研究认为,农业强国要有中国特色,要立足于大国小农的基本农情,体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多元资源禀赋、乡村产业发展等;还有研究构建了农业强国的评价标准3。二是回答为什么要建设农业强国。如因为存在粮食供给能力有待加强,农业生产率、机械化率不高4,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强,以及小规模经营导致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2。三是如何建设农业强国。部分研究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巩固和完善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5-6;也有研究提出建设农业强国要切实保障和增进农民利益,满足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7。以上研究为本文提供了有益借鉴,但仍然有一些问题有待回答,特别是对“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这一实现路径的分析讨论还有不足。为此,本文在对建设农业强国的内涵和愿景作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理论基础,并分别从科技驱动、改革驱动两个方面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基本思路和关键任务。一、新阶段建设农业强国的内涵和愿景世界农业强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其农村现代化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也普遍较高。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应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富裕富足的协同推进。这里首先从农业的视角阐释建设农业强国的内涵和愿景,进而从“三农”视角进一步丰富建设农业强国的内涵和愿景,并提出建设农业强国的首要目标是“农业强”,最终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宜居宜业和美、农民生活富裕富足。(一)从农业视角理解建设农业强国的内涵和愿景“农业强”作为建设农业强国的首要目标,应是产出效益与产业链条、科技创新与设施装备、绿色发展和多功能开发等多维度的综合发展结果。若一国农业整体或优势部门的现代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并能够引领世界农业发展,就可称其为农业强国2。具体而言,从狭义的农业视角来看,农业强国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保障能力强世界农业强国都有能力解决好本国的吃饭问题。从中度或严重粮食不安全发生率这一指标来看,20182020年多数农业强国低于10%,明显低于27.6%的世界平均水平。农产品生产是农业的最基本功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最基本内涵。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从供给侧生产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使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自给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上。在稳定和提高初级农产品产量的基础上,建设农业强国还包含“产购储加销”等多个环节的协同发展,主要体现在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和稳定供应链的农业产业体系升级上。进入新发展阶段,居民对食品的消费需求结构不断升级,各类初级农产品的其他消费需求用途不断拓展。建设农业强国意味着在加工、消费等环节上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农业产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从应对各类风险和挑战的角度来看,建设农业强国也意味着在收购、储备等环节上稳定供应链,保障农产品市场的平稳运行。2.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推广应用能力强科技创新是农业生产力变革的第一驱动力,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一般在80%左右,农业强国更是在前沿农业科技的研发、应用和示范引领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经济AGRICULTURAL ECONOMY119的稳定和提升,离不开旱涝保收的农田水利系统、先进适用的农机农艺装备、智能高效的现代设施农业。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看,建设农业强国意味着农业科技贡献率、资源要素利用率、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在农业产出增长、农业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增强,逐步完成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在农业前沿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农业强国也应具备高水平的技术推广应用能力,让前沿科技快速、广泛地应用到农民的实际生产中。运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促进农业机械化、设施化发展是建设农业强国的物质支撑;通过技术推广示范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民专业化、职业化有利于强化农业强国的人才支撑。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农情,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实现有机衔接,提高小农户的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是我国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和愿景。3.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多功能属性强世界农业强国在重视农产品供给保障和科技创新驱动的同时,尤其重视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各类方式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并积极开发农业生态价值。在过去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农业发展存在高投入、拼资源等问题。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仍然严峻,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仍未完全解决,农业领域的碳排放问题不容忽视。建设农业强国意味着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耕地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化肥农药和废弃物的利用效率逐步提高,农业生态系统不断改善,减排固碳能力明显增强。此外,农业是一个多功能统一体,建设农业强国不仅意味着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而且意味着农业在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在加强对农耕文化传承保护的基础上,建设农业强国还意味着优秀农耕文化遗产的合理适度利用,有效发挥其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积极作用。世界农业强国的基本发展经验表明,农业强国没有固定模式,不同资源禀赋条件的农业强国特征不同,其实现路径也存在差异。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建设农业强国的过程中既要借鉴资源禀赋特征类似国家的基本经验,又要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建设路径。这也意味着,对于农业自然资源没有绝对优势的我国而言,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可行路径。(二)从“三农”视角理解建设农业强国的内涵和愿景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从“三农”视角来看,广义上的农业强国既体现在农业产业上,又体现在农村、农民上。建设农业强国不仅要实现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而且要让农业生产所依托的农村实现“宜居宜业和美”,让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世界农业强国的发展历程和实践表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密不可分,绝大多数农业强国的农村发展水平也明显较高。农业生产集中在农村,农村各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供给情况是影响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而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也将为农村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意味着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要逐步实现现代化,农村的道路、能源、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条件持续改善,养老、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世界农业强国的发展历程和实践也表明,建设农业强国不仅要在“物”的层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且要在“人”的层面让广大农民实现全面发展。我国建设农业强国,也包含了农民收入增长和精神富足的丰富内涵。从实现农民收入增农业经济AGRICULTURAL ECONOMY120长的角度来看,建设农业强国意味着农民的种粮务农收益更有保障,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提升;意味着农民的就业增收渠道更加多元,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从实现农民精神富足的角度来看,建设农业强国意味着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文化和服务消费逐步增加、农民精神面貌实现全面提振。二、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基于建设农业强国的内涵和愿景,这里重点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三个方面回答建设农业强国“为什么”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这一路径。(一)理论逻辑:“双轮驱动”是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的基本遵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和相互适应,是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出发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指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8。就农业发展而言,科技创新是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能够有效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9,推动农业发展由资源消耗型向科技驱动型转变。农村改革是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的关键性举措,有助于激活各类生产要素,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0。建设农业强国,需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和完善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双轮驱动”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的遵循,具有科学扎实的理论基础。(二)历史逻辑:“双轮驱动”是我国“三农”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基本经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历来重视科技进步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我国生物育种、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农业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农业科学技术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农业科技水平迈上新台阶。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种源自给率均在95%以上,为新阶段建设农业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事实证明,我国“三农”发展,特别是农业发展取得重要成就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坚持科技